关于设立龙王山动植物博物馆的建议
关于设立龙王山动植物博物馆的建议
一、现状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食物供给、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是非常典型的一个生物多样性很丰富的区域。该地区已经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纪、奥陶纪、侏罗纪、第四纪等地质时期发育的各类古老地层,记录着扬子板块7.5亿年以来的地质史。由于山脉、河流和气候环境的复杂耦合作用(连动作用),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既丰富又特殊,是第三和第四纪古植被与生物区系的重要"避难所",保留了大量第三纪孑遗动植物--如珍稀濒危植物中的银杏、银缕梅、天目铁木、南方红豆杉以及珍稀濒危动物中的梅花鹿、安吉小鲵等。这里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和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也是亚洲东部中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
华东地区人口密集,也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近30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非常迫切。虽然在上世纪70-80年代初期,有关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本地数据,曾有过相关报道,但生物多样性本底参数迄今未有明晰的报道。同时,近年的经济发展和保护,对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究竟如何?科学界也不清楚。
二、建议
从2015年起,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园、华东师范大学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和种质基因资源库构建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联起手来,在浙江与苏皖赣闽五省交界山地丘陵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种质基因资源库的构建。11月上旬,课题组进入安吉龙王山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植物科考。此次龙王山联合植物科考中,科学家们全程采集了植物标本约600号1500份,调查记录的物种包括濒危植物银缕梅、具有华东特色以及不常见的植物,如杭州榆、金钱松、香果树、银鹊树、延龄草、小升麻、鹅掌草、箭叶淫羊藿、草绣球、大花斑叶兰、柔毛金腰、青荚叶等。
建议以上述科考活动为基础,设立龙王山动植物博物馆。
安吉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中心馆、十二个展示馆、几十个乡土馆组成的博物馆群落,浙江省自然博物院也即将在安吉落成;增设龙王山动植物博物馆,既能丰富安吉的博物馆文化,又能为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因子,为乡村旅游丰富业态,同时为本县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科普平台。
三、做法
1、选址。建议利用龙王山庄原址。
2、投资。建议由林业部门与章村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
3、展品。以植物标本为主。动物资料,以红外相机拍摄的视频展示为主。利用科技手段,展示有趣的科学。安吉小鲵,保护区工作人员已经做了大量科研,有人工培育,可以作为专门章节。
4、人员。管理人员、讲解员、基层科考人员,原则上配套在自然保护区。
5、运营。以公益为主,配套在章村旅游线路中。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结合登山、溯源、溯溪、探秘,配套相关体验活动。与教育部门合作,列入校外第二课堂实践基地。
(政协委员:顾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