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523/2021-10776 | 成文日期: | 2021-05-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安吉县人力社保局 | |
文件效力: |
2020年以来,安吉县人力社保局坚持高位部署、创新引领、实绩优先原则,抓强人才招引,抓紧团队培育,抓实项目落地,推动人才工作再创新业绩,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引才计划、省万人计划等高端项目平台均取得新突破,引进大学生及各类人才3.08万人,培养技能人才1.96万人,有效满足企业转型升级智力需求,有力提供县域经济发展人才支撑。
一、奋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行动
一是精细指导,项目培育更有速度。分片区对有潜力企业进行走访排摸,帮助提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化进程,高层次人才项目培育实现新突破,12个团队入选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项目,2个项目入选省级引才计划(创新长期),创历史新高;推荐1人入选省万人计划,实现零的突破。2020年创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中医院、长虹制链等5家博士后工作站完成博士后人员进站工作,新招收博士后人员10人,列全市第一。
二是精密对接,活动举办更有效度。成功承办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专家服务暨“揭榜挂帅”项目交流对接活动,推进安吉与中国农业大学深度交流合作,引导高校专家到基层服务。创新举办首届中国·安吉绿色发展青年博士论坛,着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盟安吉。举办“两山杯”创业创新大赛,成功选拔8个技术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入选县美丽英才计划。
三是精准施策,人才服务更有温度。制定出台人才新政4.0,从人才工作格局、人才工程奖励、人才平台建设、本土人才培养、人才体制机制、人才服务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大幅升级,包含31条举措,奖励金额普遍翻倍。落实政策奖励资金兑现,全年拨付人才工作专项经费5723万元,其中:人才项目补助资金3064万元,人才政策兑现资金1977万元,举办人才活动经费682万元。
二、全力推进大学生“四季”招引行动
一是靶向聚力实现加速度招引。全面排摸企业大学生招引需求,制作人才招引宣传片和大学生新政动画片,根据不同群体对象有针对地开展宣传推介。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主推“我为安吉代言,喊你来安吉就业”主题,以已就业高校大学生等为宣传代表,成功吸引250万余人次观看流量,达成就业意向1500余人。2020年累计开展县内外人力资源招聘活动126场,引进大学生及各类人才3.08万人。
二是中介探路实现市场化引才。加速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引才机制,指导优质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大学生招引活动,引进人力资源中介机构16家,在外建立13家“人才工作联络站”。积极畅通人才输引渠道,深化校地企合作,通过创新“云推荐、云招聘、云面试”等形式,拓宽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渠道,增强企业需要与校园资源的匹配度,成功与13家院校达成校地合作协议。
三是多元扶持实现升级版创业。创新实施“直播+电商”培训模式,依托热门直播带货平台“抖音”、“小红书”等开展现场教学,带动电商引流,新建和改建3个直播基地,新增直播间30余间。扎实开展全方位创业服务,2020年以来开展创业培训57期1377人次,组织开展“5·28”青年创业贷款对接咨询会、“才聚两山·创享未来”创业论坛、“十佳大学生创业典型”评选等活动8场次,全年新增大学生创业主体1419家。同时,全力指导各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省级创业园3家、市级创业园7家、县级创业园12家,市级创业指导站1家、县级创业指导站3家。
三、高效落实“金蓝领”技能提升行动
一是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有实效。落实人社牵头、部门实施、乡镇落实的技能提升责任制度,明确实施细则、培训补贴目录、培训机构目录等“1+N”政策体系,建立统一培训、统一系统、统一资金拨付等联动机制,构建全县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一盘棋”良好局面。创新线上培训、顶岗实习、以工代训、社会化办班、自主评价、新型学徒等举措,开展技能培训3.5万人,发放补贴2800万元,2020年共培养技能人才19549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387人。
二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有突破。在44届、45届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国家集训基地、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基础上,2020年安吉高级技工学校成功争创到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培训基地和500万元的建设资助经费,同时创建了浙江省职业训练院试点单位,安吉技师学院创建工作已公示。
三是行家里手选拔活动有成果。安吉高级技工学生马澳龙摘得首届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项目银牌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该校教师周永宁、戴家平分获省制冷与空调和职业能力教学技能大赛第五名、第三名并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选拔第三届“两山”奖20名、提名奖10名,“南太湖”特支计划2人,湖州市首席技师1人。2020年开展了浙江省茶艺师大赛、市电工大赛等6场大赛,浓厚“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