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气短,心脏砰砰跳,这种“心动”千万要警惕!
发布时间: 2022-11-08 来源:安吉县人民政府 [ 字体: ]

心慌,在医学上称为心悸,是一种能感受到心脏不规律跳动的感觉,是心血管病最常见的症状。


几乎每个人曾有过心悸的体验,如果只是偶尔一俩次则影响不大,但如果心悸频繁发生,就应引起警惕,立即就医,了解原因,及时治疗。

其中房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房颤到底是什么

心脏跳动的起搏点是窦房结,窦房结规律地发出电信号,然后通过心房跳动泵血传导到心室,心室再把血液泵出,让血液在身体里进行循环。正常人安静时心跳每分钟60-100次,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

房颤的全称叫心房颤动,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当心房从规律收缩,变成无规律颤动,会导致患者心律不齐、脉搏不规律且忽强忽弱。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心房发生颤动的时候,心房不仅往心室内传导的电信号是乱的,而且给心室供血的效率‍也会下降,整个心脏的泵血功能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 血栓栓塞

首先,房颤时心房不规律地乱跳,心房里的血液不能完全泵到心室里,剩余的血液就会在心房中瘀滞,形成血栓。血栓很容易随着血流脱落,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中。

进入下肢静脉,就会形成下肢血管栓塞,严重时阻塞血流通过,肢体坏死,或可导致截肢;进入脑部可引起脑栓塞(脑卒中),死亡率可达63%。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是无房颤者的5-7倍。

  • 心力衰竭

其次,发生房颤时,往往心率在100次以上,心率过快的同时心房收缩功能下降,血液泵不出去,导致外周循环血液量也减少,这会造成心脏功能衰竭,易出现疲劳和气短等心衰症状。

  • 低灌注低血压(休克)

‍最后,心脏血泵不出去,外周循环血液量少,就会导致低血压、低灌注。直观的表现就是患者血压特别低,低于90/60mmHg,同时伴有休克症状。

哪些人需要警惕房颤
  • 心功能异常的人群

患有冠心病、心衰、心脏瓣膜病的人群,要格外警惕房颤的发生。冠心病、心衰患者除了要积极治疗外,还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心脏瓣膜病会随着病情的进展,引起心脏瓣膜结构的变化,同时心脏泵血功能也会有变化,因此,此类疾病可根据病情,尽早考虑手术治疗方案。

  • 有房颤危险因素的人群

房颤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饮酒,肥胖,高龄,生活不规律,脾气暴躁等。高血压患者应该在积极控制好血压的同时,遵医嘱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遇事不要慌,防止情绪激动,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血糖异常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肥胖人群要适当改变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蔓延,房颤的发病率还在逐年提高。

心悸预防

1.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少生气,调节情志,防止情绪过激,避免惊恐刺激及焦虑等。

2.注意休息,生活作息规律。

3.饮食应当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吸收,少进食肥、咸、辣的食物和酒、烟、浓茶、咖啡等。

4.病情轻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太极拳、体操、气功等,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