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共同富裕专栏 >共富动态
少数民族村走出共富新路子
来源:安吉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23-01-01 字号:[ ]

       报福镇中张村和章村镇郎村村是我县仅有的2个少数民族村,共有户籍人口3400多,其中畲族占三分之一左右。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县把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和畲族文化有机结合,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持续提升村寨形象,用好统一战线资源力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的民族村发展新路子。

  传承创新重融合

  夜幕降临,章村镇郎村村却热闹非凡,村民们来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排练畲族特色舞蹈——响木舞。十几位畲族村民围绕着木鼓,携手成圈翩跹起舞。他们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这是畲族人认同并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形式,逢年过节或在重要庆典,畲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跳起响木舞。

  对畲族来说,歌舞已经融入生活之中。淳朴好客的畲族姑娘换上盛装,跳起热情的迎宾舞,迎接第二天的清晨,也迎来远方的客人。村党支部书记应朝根变身“导游”,带着大家逛畲村、品美食。“文化+旅游,让我们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变成了畲族风情旅游目的地,还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省传统文化村落等称号。”他说,最主要的是,畲族文化为文旅融合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涂国佳是土生土长的郎村人,从外婆手中接过编织畲族彩带的传承,成为畲族彩带编织市级非遗传承人,也成了村民口中的涂涂师父。多年来,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在闲暇时学习编织技艺,还会参加非遗展演和文化展,带动彩带销售。“有不少是通过预定的方式销售的,也有些是现场看了之后才买的。”村民叶游蕾说。

  文旅融合,相辅相成,郎村就这样走上了“畲族风情+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在当地统战部门的指导下,村里还发展林下经济、中草药种植,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2016年的29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01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43310元。

  文化为媒引项目

  对于民族村的发展,相隔十多公里的另一个畲族村落——报福镇中张村,也给出了另一种“解题思路”:以文化引项目,走一条“畲族文化+”的新路。

  乐那石谷是中张村的重点项目。多年前,乡贤金卫平来到这里,开始了打造石头房子的圆梦。10年打造,用了6万多吨石头,让乐那石谷成为了集畬族文化、石头艺术、旅游观光、养生度假、农耕教育及乡村生活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它不仅是金卫平的梦想之屋,也给中张带来了共富新故事。入驻中张以来,乐那石谷每年仅支付给村民的土地和山林租金就有28万元,同时还创造了100余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这里还结合畲族文化举办“三月三”“畲语小课堂”“畲汉运动会”等特色活动,吸引数万游客参与。采访过程中,石谷上空飞来几架滑翔伞。村委委员方迪介绍,这些是驭风滑翔伞俱乐部的客人。

  原先,爬上滑翔伞俱乐部的山顶需要50分钟时间,村里通过统战部门申请到少数民族帮扶补助资金70多万元,此外还有两位乡贤响应出资,把路修好后,上山的时间缩短到了20分钟,极大方便了项目落地和游客到来。

  “依托这些项目带动,村里的游客逐年增长,通过旅游产业每年可以增收500到600万元。”中张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民族村的发展,是上下齐心结出的硕果。近年来,市、县统战部门统筹协调全市统战团体、党派资源深入中张、郎村调研,为两村高标准、个性化制定了《畲村乡村振兴核心竞争力规划方案》,助推民族村加快乡村振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