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523/2023-07694 | 成文日期: | 2023-11-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安吉县生态环境局 | |
文件效力: |
近日
生态环境部公布
第二批3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湖州西苕溪入选
西苕溪流经安吉县、长兴县和吴兴区
是太湖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太湖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也是安吉的母亲河
西苕溪在县境内
流域面积1806平方公里
全长111.4公里
在安吉境内占77%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
西苕溪是如何实现“美丽”升级的吧!
1998年,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安吉受到“黄牌”警告,这促使安吉痛下决心整治水污染,转变发展之路。此后,安吉“关、停、治、转”污染企业,通过“清三河”、剿灭“劣Ⅴ类”水、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等一系列铁腕政策,“全面查污、标本治污、智慧管污”,实现西苕溪水质稳步提升,国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西苕溪 夏鹏飞摄
近年来,围绕省级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县建设和全国美丽河湖创建目标,安吉县做好科学谋划、综合修复、长效管护三篇文章,因地制宜开展综合治理,连续2年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大禹鼎银鼎。通过系统治理、保护与修复,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中华秋沙鸭、中华水韭等濒危物种数量明显增加,白鱼、鱤鱼等土著鱼类洄游繁殖现象连续出现。
PART ONE
01
方案先行 系统谋划建设内容
2020年,安吉县被列为省级水生态修复试点县,同年启动了《安吉县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科学系统提出试点县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绘制建设蓝图,夯实工作基础。
2021年以来,安吉县开展了西苕溪干流及五条主要支流共计237公里河流的水生态健康评价工作,通过调查、监测和分析,诊断西苕溪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保护和修复对策建议。
水生态健康评价水库采样
2022年,在省厅的支持下,安吉县全省率先开展生态缓冲带划定及修复示范工作,编制《安吉县县域河湖库生态缓冲带划分及重建示范方案》,从划分、重建、维护、考核四个方面构建全过程生态缓冲带建设体系,为全省提供示范样板。
重点水域生态缓冲带分布图
生态缓冲带评估指标体系
PART TWO
02
因地制宜 综合实施修复项目
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安吉谋划了赋石水库、凤凰水库、老石坎水库三大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西苕溪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等系列修复项目。
老石坎水库汤口库尾湿地
同步打造西苕溪流域小流域水生态修复试点,全方位构建健全、稳定的生态系统,大幅削减上游径流及周边农田造成的面源污染,通过近自然湿地、生态缓冲带、生态护坡等处理单元,营造与湿地生态系统及周边环境融合的“人水和谐”氛围。
新上塘生态湿地C区块
“十四五”期间,安吉通过组织各乡镇(街道)年初申报、调研踏勘、挑选项目入库,年终组织验收、下达补助资金的形式,实施了一批水生态治理修复项目,截至目前,已经补助资金约2亿元,实施项目20余个。
PART THREE
03
机制保障 切实做好长效管护
近年来,安吉推进流域上下游乡镇(街道)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树立全县各个乡镇(街道)流域保护“一盘棋”思想,上下游各出120万元/年,以乡镇(街道)间交接断面水质达标情况为补偿依据,根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3项指标达到目标值情况来核算生态保护补偿金。
同时,安吉不断探索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连续6年与长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与德清建立跨区域联防共治机制。夏阳村与上游安徽省3个村庄签订全国首个村级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推动两省共建共护。
水下森林养护 张卉摄
充分利用数字赋能,智慧治水,一方面建设了集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监测、调度、管理、展示为一体的安吉县“污水管网一张图”,高质量推进污水“建管运”一体化。另一方面以省厅“浙里碧水”场景应用子模块建设试点为契机,打造了“安心饮”应用场景,实现了对三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立体式监管。
“污水管网一张图”调度指挥室大屏
“安心饮”应用场景驾驶舱
AR鹰眼实景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