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午后,伴随着一阵破空之声,4个色彩分明又醒目俏丽的身影悄然滑落到水库中央,激起簇簇闪着阳光的水花。它们引颈示威、追逐嬉戏,很是惬意。近日,县林业局在开展候鸟监测工作时,在我县两大水库均记录到翩然而至的“国宝”——中华秋沙鸭。县林业局自然资源保护中心副主任何莹介绍,在两大水库分别发现了一个10只小种群,以及零星4只,均属于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的“先头部队”。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鸟类中的大熊猫”之称,已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其分布范围呈碎片状,十分零散,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较少在同一地见到10只以上的记录,又因其对生存环境要求十分苛刻,被视为生态环境尤其是水体水质的指示物种。自2015年首次现身安吉以来,中华秋沙鸭每年都会飞抵我县越冬,今年已是第九个年头。近期,中华秋沙鸭“越冬部队”将陆续到来。
自我县发现中华秋沙鸭身影起,县林业部门就启动了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建设工作,先后与周边镇村、库区达成保护协议,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同时积极探索部门协作机制,建立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打造适宜中华秋沙鸭等珍稀候鸟越冬栖息的“宝地”。“中华秋沙鸭在我县越冬种群数量呈现逐年递增之势,2022年全县记录到94只,是历年来最大种群数量。”何莹介绍。
“接下来会有更多越冬种群到达,预计1月会达到最大数量。”县林业局自然资源保护中心主任黄勇介绍。中华秋沙鸭生性警惕,尤其刚经长途迁徙抵达不久,种群数量少,并且正在逐步适应越冬环境,因此更加警觉。目前,库区周边露营、垂钓人员较多,易产生干扰,很有可能导致越冬候鸟一去不返,因此建议广大市民保持距离、文明观鸟。“我们已经组织人员在库区周边进行宣传劝导,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影响。”黄勇介绍,接下来还计划与相关部门联合巡查,为珍稀濒危候鸟安全越冬“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