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瘾·半日村老街区改造项目方案完成,计划本月实施、年底运营;美术馆周边区块勘察工作有序推进,为下一步综合改造夯实基础;木鱼山区块内幼儿园、卫生院、职工公寓等一批民生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就绪,本月都将步入建设阶段……眼下的气温还带着些许寒意,灵峰街道横山坞村里却处处洋溢着生气和活力。
受发展空间限制,近年来,横山坞村基础配套设施未能有效完善,田园嘉乐比、欢乐风暴等周边景区溢出效益也因此未能达到有效承接。昔日“明星村”想要二次创业再出圈,需充分激活空间。去年下半年,灵峰街道谋划启动了横山坞村能级提升工作,4个月征迁推进,目前已腾出70余亩空间。“通过征迁,我们优化了村子布局,现在商业更集聚、公共服务更集中、基础配套设施更完善。”村党总支书记蔡明福说,“大动作一定能带来大变样。”
在我县全面吹响乡村能级提升年行动号角之际,灵峰街道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率先打响“第一枪”。“我们站位全县、立足自身,综合各个村社空间利用、产业布局、业态发展等情况,量身制定提升计划,以区块征迁、全域土地整治、区域性整治等抓手,分区分批推进。”灵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天滨介绍。
灵峰街道以未来乡村示范带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235国道沿线(城南社区-碧门青山)综合整治工程,截至目前已征收企业、农户53家,腾出大康等5个区块、总计385亩空间。“这是‘两山’未来科技城门户位置,需要与之匹配的形象。”灵峰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周立智介绍,原区块内的中小微企业已经全部实现转移,街道正根据区块具体位置来量身定制它们的未来发展:部分瞄准数字新零售、小微总部经济等新业态新经济方向,部分则将结合“两山”未来科技城建设统一谋划。
灵峰街道也做足个性化方案。据介绍,碧门村凌家湾区块相对独立,基础配套不够完善,届时将结合全域土地整治实施整体提升,预计将腾出100亩空间。大竹园村前山口区块风貌良好、配套便利,计划将实施区域性整治,打造蔓塘里式生活生产区块。碧门霞泉两村中心村空间局促,计划以美丽庭院、美丽家庭为载体,大力推进庭院等“小微”空间优化。
“我们计划通过这一轮拆改结合、提变并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张天滨说,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文明、乡村治理能级的全方位提升,将助推灵峰朝着环境更优、人才回流、项目集聚、业态多元的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浓缩地目标加快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