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523/2023-01229 | 成文日期: | 2023-02-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天子湖镇 | |
文件效力: |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人大代表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高水平践行‘两山’理念·高质量建设县域副中心”的目标定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干为先、勇毅前行,全力打造“四区两园”,较好地完成了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财政总收入突破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亿元,获得全县“以实绩论英雄·贡献占比大比拼”考核五块蓝牌,入选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镇、“五水共治”优秀单位。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动“增长极”,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招商引才持续发力。持续服务保障园区企业,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完成亿元以上项目签约3个、开工入库项目4个、市级“大好高”项目2个。豆宝乐园、荣耀天空之间、施家坞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膨润土特色产业加速升级,精加工园区建成启用。全年招引人才创业项目7个、青年博士6人、大学生2200余名,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团队5个,省“万人计划”、省创业领军人才实现新突破。特色农业持续升级。深入开展“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完成清退2344亩、修编15551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520亩,完成“一事一议”项目11个,获得奖补资金860万元。建成省、市家庭农场9家,创建农业“双强”、“机器换人”企业5家。省级水稻绿色高产千亩示范片、旱粮绿色高产百亩示范方建设完成。受荣饮用水接入、西亩溪河道整治提升等工程启动建设,完成山塘水库综合整治4座。服务行业持续向好。旅游行业进一步提振回暖,露营基地等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完成“微改造、精提升”项目18个,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安吉玩水节分会场活动,伴花山宿等一批特色民宿达到“白金宿”级别。
一年来,我们着力扩大“基本面”,城市能级实现新跃升。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千亿万亩大平台持续拓展,监地融合项目稳步推进,启动南湖监狱国有土地征收2070亩,完成北园区集体土地征收1016亩。“五纵六横”交通路网不断延伸,五彩共富路启动建设,新建市政道路4条,改造提升农村公路9条,开通镇域免费公交专线,外延内扩格局进一步显现。集镇功能不断完善。高铁新城框架基本形成,新增建筑面积2万方,新增绿化面积7.5万方。完成自建房屋排查3.8万套,拆除危旧房屋136处,新增安置区供水管网15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改造33.6公里,新建和改造污水终端29处。办结“智慧城管”案件2330件,省级美丽城镇高标准创成。资源要素充分保障。“腾笼换鸟”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全年任务超额完成。土地整治与利用工作全县领先,完成“五未”土地处置814亩,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个,完成签约1322户,余石村跑出“一个月完成签约,三个月实现腾退”的加速度。
一年来,我们着力增添“驱动力”,乡村振兴呈现新优势。富民增收持续发力。“两入股三收益”“两退出三保障”等富民增收机制深入实施,强村富民公司“抱团取暖”模式全县推广,新能源、人力资源等业务有效拓展,全年经营性收入突破6300万元,净利润达1800万元。积极探索共富光伏项目和乡贤带富基地建设,低收入农户和残疾人两大困难群体增收帮扶成常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加快推进,村集体自主造血功能得到增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同比增长10%以上。农村改革全面深化。持续推进竹林碳汇改革,流转毛竹林2万余亩。新建竹材分解点6个,建设进度全县领先。成功认定省级善治示范村2个、市级治理示范村4个,高禹村入选省级未来乡村试点,高庄村获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镇首个社区“长合社区”获批成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庭院、美丽园区等“五美共建”联动推进,培育美丽村庄15个,打造三星级以上示范点12个,美丽庭院覆盖率70%以上。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工作,完成裸露土覆盖12万方以上,全镇PM2.5浓度28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90%,全市排名大幅提升。全域水质明显改善,大北湖环境整治提升全面完成,良朋集镇红枫河、高禹集镇家坝河、泥河支流实施综合整治,完成排水口整改46个,镇域断面水质常态保持Ⅲ类以上。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易腐垃圾占比达到市定目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持续开展,整治乱堆放、乱搭建等问题点位500余处。
一年来,我们着力提升“幸福感”,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民生保障切实增强。创新建立“周三固定联村日”制度,累计入户走访1000余人次。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完成应保、续保、提档9300余人,五福村获评先行示范村。扎实开展“六有六无”行动,新增就业2500余人,发放夕阳安康等各类补助1200余万元,率先开设“一路同行”慈善超市,累计募捐资金655万元。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发放“防疫包”13150份。创新开展“万斤鲜鱼暖民心”活动,分发鲜鱼11000余斤,惠及低保户653户。社会治理持续开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56件,成功率98%以上。全面落实大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改革,天子湖综合执法队挂牌成立。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百日攻坚”、护航“二十大”等行动,累计检查3000余人次,成功实现“平安天子湖”十一连冠。社会事业稳步提升。高禹中学改建项目启动建设,南北湖小学完成搬迁,天子湖消防站投入使用,天子湖中心卫生院、大学生创业平台全面建成。新建乡村博物馆2个,开展文化走亲活动30余场,成功举办第三届全民运动会、第四届乡村丰收节。
一年来,我们着力握好“方向盘”,政府建设展现新气象。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一岗双责”、“五不直接分管”等制度。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全面完成县委巡察整改任务。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结人大议案29件,开展合同、文件合法性审查602次,依法进行政务信息公开8次。管理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扎实开展“一掌柜六先生”专项整治,切实强化审计监督和审计结果运用,不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厉行节约,杜绝奢侈浪费,“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缩减。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天子湖的每一份成绩、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天子湖镇全体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关心支持天子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短板和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的势头不猛,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还不够多,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产品附加值还有待提升;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集镇的功能还有待增强,区域规划还需进一步优化;乡村能级还不够高,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一些亮点和特色;少数干部能力作风还有待加强,一些干部还存在“本领恐慌”“躺平懈怠”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落地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镇高水平打造“四区两园”、加速度建设县域副中心,全力争当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子湖篇章的起步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133”工作体系和镇三届二次党代会精神,改革创新、实干争先、团结奋斗,充分放大县域副中心、省际小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牢牢把握长合区发展的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各级推动经济复苏的政策机遇,以“快多好省”的工作标准,“三法联动”的工作机制,奋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晋位,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天子湖实践新征程。
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县委全会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水平安全、深化高效能治理,重点聚焦“现代产业振兴、城市能级提升、共同富裕先行”三大主攻方向,紧紧围绕“项目攻坚突破年、乡村能级提升年、能力作风建设年”三大行动,高水平打造“四区两园”,加速度建设县域副中心,全力争当高水平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区、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的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天子湖篇章。
根据镇三届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目标,综合各方面考虑,建议2023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以县定目标为基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 %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全力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做精做优现代农业,新增县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6家,获评市级“大好高”项目2个,山塘水库加固整治9座,实施一事一议项目6个,争取各类涉农资金2000万元以上。持续做好“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成果巩固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1600亩,打造省级绿色农田2600亩。积极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新签约3亿元以上项目3个,亿元项目开工2个、竣工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以上。实施膨润土园区道路绿色亮化提升,进行节点景观打造,严格按照现代化特色园区标准规范管理、有序经营,全年总产值力争超5亿元。扎实做好“腾笼换鸟”,加快攻坚“三未”土地,出清低效用地10亩以上。强力推进新经济、新产业,依托现有平台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紧盯后疫情时代文旅、农旅融合新形势,加大优质项目引育力度,加速荣耀天空之翼酒店、施家坞综合中心乐园等项目建成,加快商业广场、豆宝乐园等项目运营。实施“微改造、精提升”项目20个,培育特色民宿10家。
(二)全力提升城乡能级。分批分类、统筹开展集镇有机更新,以国有闲置的危旧房屋整治拆除为重点,逐步启动4万余方危旧房屋拆除及场地平整工作。结合集镇现有规划定位、功能布局,谋划实施商业街、人才公寓、市民广场等公建配套项目。积极创造绿色低碳、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条件,新设共享单车600辆。不断完善平台保障,积极发挥全县经济运行与长合区发展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力助推千亿万亩大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天和安置区等3个高铁新城PPP项目扫尾收官工作,适时启动天长大道提升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平台配套服务功能。稳妥实施乡村能级提升,以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和市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区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创建成果,充分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债券项目实施等有利契机,谋划村庄品质蝶变升级。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腾空率100%,完成土地复垦1219亩。新增建筑面积1.2万方、绿化面积10万方,新建给排水管网10公里。启动五彩共富路建设66条,竣工83公里。
(三)全力实现共富先行。进一步扶持强村富民公司主平台做大做强,持续推进飞地合作、跨地经营等模式,在大物业、大旅游等五大板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度拓展新能源开发、农产品销售等新业态、新领域,进一步厚植平台发展基础、积蓄发展势能。全年力争实现经营性收入8000万以上,力争达到1亿元,利润超过2000万元。探索实施餐饮配送服务项目,采取订单式种植采购模式,实现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三增收。持续开展针对低收入农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共富帮扶行动,深入推进共富光伏项目和乡贤带富基地建设,促进困难群体每年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鼓励各村进一步摸清家底、理清思路,有效盘活闲置资源、用好存量资产,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不断增强自主造血功能,除强村公司收益外,各村年均自主经营性收入增长10%以上。
(四)全力加快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将更多改革成果运用到城乡治理、村庄经营等领域。全面梳理、细致排摸,探索建立全域土地整治数据库,创新打造“耕地资源一张图”,实现“掌上查询”、动态管护。深入推进竹林碳汇改革,全面建成竹材分解点6个,建筑面积12000方,年处理能力17000吨以上,平均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全面做好监地融合“后半篇”文章,征收南湖监狱国有土地、高禹村集体土地2370亩,全力保障长合区工业平台、高铁新城核心区块等开发建设。进一步深化与农高新集团合作,充分利用交通区位、资源资产等优势,争取更多项目签约落地,全面推进吟诗路建成。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全面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积极推进“三块地”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00亩。深化数字乡村智治体系建设,推进“三务”公开,畅通社情民意。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综合服务。强化人才支撑,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招引30名、各类大学生3000名、高技能人才500名。
(五)全力打造美丽花园。深入实施党建统领下的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持续开展治气治水治土治废行动,打好环境提升组合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涉气污染源管控,常态化落实在建工地、道路运输等扬尘治理要求,PM2.5浓度控制在27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2%以上。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实施北湖周边水环境提升工程,完成南北湖湿地公园建设。抓深抓实“三色”管理,实行水体“健康赋码”,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强违章搭建、违法用地管控,巩固提升“无违建”成果。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全域环境长效管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智慧化收集全覆盖。统筹抓好美丽城镇、美丽村落等创建工作,全域美丽庭院实现全覆盖。继续保持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领跑势头,高品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高标准创成省级美丽城镇样板示范。
(六)全力建设美好家园。持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科学合理布局教育资源,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完成高禹中学改扩建项目,启动南北湖幼儿园新建工程。不断提升文体事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百场”文化走亲活动。高质量举办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十五届乡村体育节,高标准打造全县规模最大的青少年活动分中心、全县首个“乡音”博物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保持98%以上。加大困难群体关心关爱力度,严格把关救助对象评定标准,动态更新基础数据,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300万元以上,全面构筑“六有六无”帮扶体系。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元化就业机制,高效运维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新引进创业项目10个以上。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和安全生产排查见底行动,创新建立社会治理分中心。持续推进平安三率、扫黑除恶、反邪教、防诈骗等宣传教育。严格落实“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平安护航杭州亚运会,全力争创“平安天子湖”十二连冠。进一步发挥工青妇、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统筹推进统计、科技、通讯、广电等各项事业。
三、全力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到讲政治、敢担当、守廉洁、抓落实、重法治,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建设忠诚履职政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的忠实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亲清”政商关系。主动服从和服务大局,把上级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作为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党委有安排、政府抓落实、执行出实效。
建设民主法治政府。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持续开展合同、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面高效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提高重点执法领域及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水平。加强政府支出管理,坚决压减一般性和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公开实效,倾力打造有温度的人民满意政府。
建设务实为民政府。深入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和“以实绩论英雄·贡献占比大比拼”行动,大力弘扬“闻风而动、闻过则喜、闻鸡起舞、事不过夜”作风,坚决杜绝“躺平式干部”。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持少开会、开短会,营造“高效率、快节奏、敢担当、抓落实”的工作氛围。
各位代表!新时代大潮澎湃,新征程气象万千,唯有实干才能书写精彩,唯有奋斗方能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只争朝夕、全力以赴,高水平打造“四区两园”,加速度建设县域副中心,全力争当高水平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区、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的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天子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