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宇宙天地间,全心全意待家人。忠孝节廉守根本,耕读忠厚永家传……”4月4日早上,在有380多年历史的朱家祠堂(文化礼堂),28岁的昌硕街道双一村村民朱哲越,从朱家长辈手里接过168字的《朱氏家训》,于薄薄纸张中感受到千钧责任。作为朱熹第23代子孙,朱哲越下定决心,要把《朱氏家训》当成“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双一村是千年古村,清明时节素有“传家训、立家规、树家风、守村规”的习俗,传承千年而不息。双一村党总支书记朱学星介绍,双一村朱氏家族是南宋思想家朱熹的后裔,800年来,后人传承朱熹耕读诗礼的儒家文化,将优良品质一代代进行传承。
不少朱家人早早就来到朱家祠堂,见证传承的一刻。晚辈给长辈敬茶、长辈向晚辈传承家规家训、众人诵读家规家训、长辈代表讲述家训家规传承故事……从颇具仪式感的传承中,朱家青年对家规家训的理解更深。“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知恩感恩,从现在做起,谨记家训家规。”大家纷纷表示,《朱氏家训》文字虽短,却涵盖了孝亲敬祖、邻里互助、尊老爱幼、洁身自好等各方面,是一生立身处事之本。
老一辈朱家人心头涌现回忆,坚定了遵守家规家训的决心。朱国良与弟弟朱红良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十余年如一日,日夜陪护、精心照料,在村里传为佳话。朱国良老人颇为欣慰,“希望把我们的家规家训传下去,发扬光大。我也要继续为下一代做好榜样。”
从这一天起,《朱氏家训》成为全村800多名朱家人的“传家宝”。朱学星表示,“传承家规家训我们一直在做,‘最美双一人’评选已经评出了50人,有了长辈的榜样,全村子孝孙贤,邻里和睦。今年村里还修编了村规民约,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村民素养,创建全国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