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安吉 >经济发展
深耕农旅融合 做活乡村旅游 梅溪镇马村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安吉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23-05-18 字号:[ ]

       每年5月,是梅溪镇马村村人气最高的时候。村文化礼堂周边的停车场停满了大巴车和私家车,桑果基地里,游客们“钻”进桑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村接待游客约5000人次。

  马村是“浙北蚕桑第一村”,目前蚕桑产业已初步形成以蚕桑为特色,集桑果采摘、蚕桑科普、蚕桑文化展示、蚕桑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格局。“近年来,村里通过成立合作社、发展采摘游、深化加工等方式壮大蚕桑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种植规模在缩减,并且采摘期短也是产业短板,所以村里思考如何转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马村村党委书记李志能说。

  为了保护好蚕桑产业,村里试水经营新模式。李志能坦言,如今养蚕的村民少了,桑果种植面积也有所减少,种植人群大多是60、70后,不乏一些低收入家庭。同时每年靠采摘游消耗的桑果仅占比30%,剩余70%如何走入市场?村里今年借助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积极申报桑果加工坊“共富工坊”,让剩余70%的桑果进入合作社进行统一加工,再进入公司,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运作机制,帮助60、70后这批果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家庭收入。

  马村毗邻农高区,自新马大桥、浑泥港大桥开通后,村域交通网络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愈加明显。“我们将继续深耕农旅融合,‘变’出一些新花样,吸引游客入村体验新业态。”李志能表示,今年村里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引进果然农场,除了种植2800余株桑果苗之外,还将根据季节更替,陆续种植西瓜、草莓、桃子等果树,要让农场四季鲜果飘香。此外,农场还将不断丰富和挖掘蚕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持续拓宽延伸蚕桑养殖、果桑种植与桑果加工、休闲采摘等为一体的蚕桑产业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大学生团队还计划采购机器设备,让游客来农场体验水果变成果干、果酒、果汁的过程。

  除了蚕桑文化,其实马村的古桥文化也很丰富,比如始建于明朝正德十四年的万埭桥,它属于主河道上能通航的高拱桥,桥面用条石平铺,远远望去,就像是一道彩虹横跨于浑泥港上,尤其是挂满藤蔓的桥体、微波荡漾的河水、两岸的青山融为一体,成了一道别样风景线。“村里有想法挖掘古桥文化,在古桥周边配套餐饮、茶室、住宿等业态,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李志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