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523/2023-02789 | 发文时间: | 2023-05-19 11:19:5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梅溪镇 | |
文件效力: |
马村村基本情况
马村村位于安吉县东北部,地处梅溪镇老梅溪街西部,与递铺街道垅坝村交界,东南傍西苕溪黄金水道,新建的新马大桥贯通了原隔溪相望的溪龙乡新丰村、后河村与306省道接轨,新建的浑泥港大桥北连老梅溪片区,南与递铺开发区235国道接轨,西有旗子山与笔架山相连;定胜河穿村而过。马村村距安吉县城区19公里,距杭长高速安吉北入口5公里,距梅溪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交通便利,是典型的平原斗区村。马村村区域面积约15.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7060亩,其中蚕桑2000亩,果桑1500亩,全年饲养蚕种2500张,全村下设2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50户,农业人口4260余人。截至目前为止,马村村党委下辖4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共计党员140名。2022年全村集体收入117.9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8908元。
近年来,马村村连续7年获得“梅溪镇村级综合考核一等奖”、“ 梅溪镇十佳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十佳最美村班子”, 先后获得“十佳特色产业强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县先锋工程五好村党支部”、“市级民主法治村”、“市档案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产业特色成效明显:自2005年以来,马村村以平原斗区农民致富为根本宗旨,挖掘传统产业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特色蚕桑产业为主,以安吉白茶为重要产业,拉动粮食、水产养殖、水上运输、传统产业培育、乡村休闲农业新兴产业”的农业农村产业体系。目前全村60%的农户从事蚕桑生产,规划建设的安吉笔架山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紫色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马村村已形成了“站一、跨二、进三”的比较完整的蚕桑产业链,成为浙江省蚕桑产业链最为完整、产业色特最为明显的“浙北蚕桑第一村”。2014年至2023年,我村连续九年成功举办九届马村村蚕桑文化节,通过“产业”+“文化”的模式,吸引了沪杭嘉湖等大量外地游客游览“蚕田桑海,果约马村”。通过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为高质量建设“全域美丽东大门,共同富裕新梅溪”贡献马村力量,同时也为村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产业收入。
道路交通力求完善:通过近几年上下努力,随着安吉县笔架山农业高新园区中环线经过马村的纵横穿过建成,新马大桥、浑泥港大桥相继建成通车,并结合安吉县笔架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南农耕 浙北紫乡”的建设主题,必将使马村的产业更兴、农民更富、村庄更美。
人文资源挖掘丰富:马村村境内有万埭桥、浮塘桥两座历史古桥,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中:马村蚕桑生产技艺成功列入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马村舞狮被列入湖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马村蚕桑博物馆“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十二个专题文化生态博物馆之一,目前已成为安吉平原斗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