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3/2023-03780 发文时间: 2023-06-25 11:30:3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安吉县交通运输局
文件效力:
安吉县交通运输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围绕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综合交通路网格局,深入推进交通强县战略实施,聚焦重点项目攻坚推进,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交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突出重大项目推进,四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新要求、新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县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突出快多好省的工作要求,全县交通重大项目取得明显进展。聚焦项目高速推进,合温高速现已完成工可编制,项目由十四五预备类调整为实施类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德安高速公路(练杭高速至规划合温高速段)完成线位规划论证方案审查,完成德安高速一期(杭州二绕至杭长高速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235国道完成初步设计技术审查,216省道一期启动建设,216省道二期、218省道、304省道、302省道完成项目工可报告编制,省道工可报批前置的土地预审专项报批的通道已打通聚焦制约高效破题,截至11月中旬,“五彩共富路”项目完工130公里,项目在建273公里,完成立项并开展方案设计1896公里。成功争取到专项债资金7亿元,是全市首个成功获批普通公路专项债项目。聚焦基建加快推进,危化品运输车辆公共停车场项目、数字物流港项目、安吉上港扩建项目、梅溪水上服务区项目等一批物流基建项目相继建成使用。

2.全面提升交通服务能力,统筹防控与发展协同推进。 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累计出动运输车辆1.8万车次,转运潜在风险人员4347人,转运核酸检测样本(试剂)、物资近500万份(件、剂),高效处置安吉“3.28”等突发疫情人员转运任务。运输生产指标排名靠前,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万标箱,连续12年位居全省内河集装箱运输各县区第一名。水路、公路货运周转量占全市比重分别为23.3%20.8%,全市排名分别居第一、第三。加快绿色交通发展,提前完成全县63辆国三及以下排放的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分批持续更新巡游出租汽车,实现全县208辆巡游出租车电动化全覆盖。持续实施普惠公交全年新增优化、开行公交线路11条,创建无障碍公交线路2条,更新纯电动公交车36辆,实现全县绿色公交车、校车服务全覆盖、市域范围内一码通乘

3.强化行业综合治理,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治超治限,持续开展非特定时段错峰行动、临县跨区域执法联动等专项行动,加强数字治超、源头治超技术手段运用,强化省际重要边界布控。常态化开展水运综合治理,在码头综合整治提升的基础上,加大交通水上执法力度,持续开展码头船舶污染防治,加快安吉籍船舶污水柜安装,梅湖线安吉段28.58公里已全部完成美丽航道创建并以104.5的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实现县域美丽航道全覆盖持续加大建养力度,以两路两侧三化一平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国省干线整治工程,实现公路两侧环境问题、公路平整度问题100%整改到位。做深做实精细管养常态、人民满意常在行业品牌,高质量推进公路边绿化美化工作,建立定时、定性、定量绿化修植机制,余村大道获评2021年度全国最具人气公路(全省唯一,全国仅7条)。规范提升物流产业发展,开通6条客货一体农村智慧物流专线,建成12条邮政配送线路、13条城乡客货公交一体化班线,累计完成14个乡村驿站网点整合。

4.持续深化交通行业改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全力加快数字交通建设,全新打造“1+7+X”综合交通数字平台,研发出安畅行建管通数字治超等一批全市乃至全省都有影响力的交通应用场景,先后获得全省交通数字化改革基层与社会项目、全省交通强国数字化方向等试点。持续落实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截至10月底,减免符合条件小客车约112.3万辆次,折算免通金额约1449万元,持续减低交通出行成本,大幅提升群众交通满意度。提前超额完成交通民生实事,提前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40公里(原计划任务数28公里)、市民生实事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67公里(原计划任务数64公里),结束溪村、桐坑村、深溪坞村等6个行政村不通双车道的历史。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中期之年,也是高质量推进交通强县战略实施的关键之年。县交通运输局将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突出数字化改革,坚决扛起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官职责,为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作出交通积极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动交通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紧紧围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大局,以交通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全面加快推进力度,确保十四五交通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1.确保开工一批项目。全力推进德安高速公路前期,力争德安高速公路一期20236月开工。加快完成235国道、306省道梅溪至马家渡(二期)前期工作,确保 2023年底开工建设。确保交旅融合专项债项目(水杭线等7条道路)2023年全面开工建设。

2.争取完工一批项目。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五彩共富路项目、306省道梅溪至马家渡(二期)、西南片区农村公路511工程、长赤线长弄口至开发区互通连接线(规划S304)项目2023年建成投用。

3.积极推进一批项目。抢抓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契机,确保将德安高速二期、合温高速在省十四五中期规划调整纳入实施类项目,争取2024年开工。加快304省道灵峰至上墅段、304省道上墅至章村段及218省道上墅至天荒坪段项目前期。积极配合发改局推动宁杭二通道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准备。

(二)全面提升交通服务能力取得显著成效

打造人民满意交通,全面提升交通服务能力,推动行业发展不断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完成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1.高质量打造普惠交通加大普惠公交建设力度,持续做好公交线路新增优化、停靠站建设、车辆更新等,计划新增定制客运、定制公交、无障碍公交线路5条以上,创建特色示范公交线路3条以上。在完成2022乡村畅行共富班车任务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电子站牌、一码通乘、大站快运等工作落实,通过基础设施提升、数字交通运用,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做好全县9个高速互通差异化收费项目政策延续工作,缓解国省道通行压力,减低交通出行成本,提升群众获得感。

2.持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推进数字物流港建设,2023年计划完成一期土建工程,启动二期配套功能区建设,力争2025年全面建成使用。全力推动安吉危化品仓储服务中心项目,联合相关部门,完善项目配套功能,建立使用规章制度,计划于2023年全面建成投用。加快安吉上港扩建附属工程建设,完善岸线及堆场基础设施功能,提高设备利用率,积极助企纾困,拓展市场货源,力争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4万标箱。

3.加快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推动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分批持续更新工程专用车、特种专用车,大力推动养护专用车纯电动化。保持巡游出租车电动化率100%,网约车电动化率由目前的80%逐步升至100%,全面实现低成本、绿色环保的出租车营运模式。主城区公交分担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5%提供多样化客运绿色出行体验。整合出行资源,打造安畅行聚合出行新模式,推动个性化出行需求、分时租赁、整租、充电桩服务。加快谋划与开辟水上旅游客运航线,助力湖州水上旅游客运实现区县全覆盖,积极推进我县乡村旅游五彩共富路交旅融合试点创建工作。推动绿色运输体系建设。加大农村物流模块的创新和运用,建立城乡物流数智系统促进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建设,做好物流示范县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力争2023年取得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星级样板县,深度挖掘客货邮融合发展潜能。持续完善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物流场站园区建设,推动公转水、散改集绿色公水联运发展,服务绿色低碳共富事业发展。

4.全力打造安吉数字交通平台建设。搭建集成化的数据平台。围绕全县数字化改革总体框架,积极用好数字交通专项债,立足实际,精准发力。通过人工采集、无人机、VR全景车、倾斜摄影等方式,全面推进数字底盘建设,构建安吉公路、水路数字基底,为开展数字化改革工作奠定基础,为建设养护、行业管理、民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上线集约化的管理应用。充分运用省建、市建平台数据,强化数据信息的对接交互,加快推进危化运输、客运监管等重点领域的联网联控,逐步实现工程建设、公路养护、预警预判、定点监测等特色应用场景。开发数字公路建管通应用,保证所有交通工程项目信息可查可追溯,并纳入五彩共富路项目管理,为推进中小型交通工程行业管理向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抓手。

(三)深入推动行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1.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完善涉路涉水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对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掌上执法、数字治超、非现执法等技术手段运用,严厉打击公路超限越载、道路非法营运和水路污染防治等突出违法行为,全面净化交通运输市场环境。建立全面执法长效机制,强化重要边界布控,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临县跨区域执法。加大在建工地、港口码头作业、物流场站等领域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监管全覆盖。以五彩共富路建设为契机,推进一批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平安工地示范创建。

2.加大码头船舶污染防治力度。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五水共治等工作要求,在码头综合整治提升的基础上,加大水上交通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污染防治监管工作,监督码头严格落实船舶水污染物--交接制度,与第三方签订污染物转运协议,规范使用长江经济带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确保收集-接收-转运-处置闭环工作有效衔接。同时,加快安吉籍船舶油污水柜安装进度,力争2023年全面完成安装任务。

3.提升交通应急管理水平。持续完善应急机制建设。持续提升科技手段,数字赋能交通应急管理,实现网格智慧化监管,依托数字交通平台实现全域视角的痕迹化、可视化、移动化管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健全公路应急抢险制度,确保抢险队伍第一时间到场,及时完成一般性问题处置。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除险保安为主线,认真做好重大会议、节假日、春运、雨雪冰冻期间交通应急处置工作,做到前期准备充分,保障措施到位,安全监管有力。同时,积极关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员的防控,积极排查不稳定因素,妥善化解矛盾,确保实现无重大信访、越级信访和集体信访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四)全力锻造交通铁军队伍取得显著实绩

以更高水平建设清廉交通和模范机关为总抓手,以锻造交通铁军队伍为主线,全面推进交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1.纵深推进清廉交通建设。深入推进清廉交通工程建设,持续巩固前期创建取得经验成果。通过签字背书制度、廉政风险点排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等形式,从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开展突出问题整治、公务用车、干部兼职、效能作风、季度交叉检查等整治形式,巩固省市专项问题整治成果,从紧抓实作风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强化阳光监管平台运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向社会公布权力执行情况,全面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2.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分类指导、分策推进,推动支部标准化建设。结合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系列活动,教育引导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深学透。着力加强新业态党建建设,2023年计划成立物流行业党委。持续做好做好乡镇、村、社区、学校的结对共建及党建联盟工作,高标准完成水上党建示范点建设。

3.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实施青蓝行动,开展系统中层干部轮训、年轻干部集训、专项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加强梯队建设。制度化落实导师帮带等培养举措,通过师带徒、结对子等形式,形成互助共进、和谐共促的工作氛围。继续落实人才引进、人员招聘等措施,保障队伍活力。建立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可量化、能定责、可追责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切实考准考实干部职工的个人实绩,激发干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