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523/2023-03785 | 发文时间: | 2023-06-25 11:53:0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安发改提〔2023〕1号 | 发布机构: | 安吉县发改局 |
文件效力: |
尊敬的汪舒委员:
根据《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度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经认真研究,我局就您提出的政协第〔2023〕111号提案《加快生态补偿市场化进程 以有为政府促有效市场的建议》作出办理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
2022年以来,我县在县委(生态文明办)统筹推进下,协同各部门系统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工作,印发了《安吉县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优化补偿方式,全面提升生态保护补偿综合成效。整体统筹补偿领域、受偿对象,从过去较为单一的流域、公益林、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补偿向均衡发展综合补偿、生态资源保护分类补偿、生态环境治理激励补偿等方向全面拓展,丰富了生态保护补偿的内涵。一是抓好内容整合。在补偿领域上聚焦生态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均衡发展、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权益交易等四大方面12项内容。在补偿范围上,除了涵盖县域内全部乡镇(街道)、行政村及有关个人外,还积极与相邻区县开展合作,形成了跨省市县的区域合作立体补偿体系。二是强化改革攻坚。2022年共安排了十个方面、25个小项的生态保护补偿项目,其中包括乡镇(街道)GEP综合奖补、茶山茶园生态修复补偿、饮用水源地经济林林权流转补偿、水稻湿地生态补偿、以竹代塑新材料采购补助等6项具有安吉特色的原创性补偿方案。2023年,发改局兑现“以竹代塑”奖补62.675万元。三是强化造血功能。生态保护补偿更加强调对生态保护区的造血功能,如在产业发展上提出共富产业园建设向西南饮用水源保护区作出更多倾斜,在补偿力度上对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公益林大幅提高补偿标准。
(二)拓展筹资渠道,一体深化多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坚持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做好兜底保障的同时,同步推进市场调节与社会参与,推动生态保护基金对财政依赖度逐年下降,构建稳定可持续的基金运作模式,为此,起草了《安吉县生态保护补偿基金筹措和管理使用试行办法》,该试行办法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坚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明确在矿业权出让及矿资收益、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等财政收入中按固定比例提取生态保护基金,并将上级生态文明建设转移支付资金、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金等收入全额归入生态保护基金使用。2022年首期统筹生态保护补偿金超4.8亿元,全部由财政资金保障。二是积极探索市场交易模式。2022年,制定印发《安吉县土地出让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试行)》,综合考虑出让地块一公里范围内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水环境净化、空气净化等惠益价值,综合评定地块 Ep 值(单位面积调节服务价值),并以 Ep 值为标准差异化设置生态环境增值金提取比例。截至目前,已对20多个地块已收取生态保护专项资金18720万,已公示未成交的预计7608万。三是大力引导社会踊跃参与。在县慈善总会开辟生态保护基金捐赠专项通道,首期已募集2家企业700万元专项捐赠,后期将进一步扩大宣传、丰富捐赠方式,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保护补偿的知晓率,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三)统筹改革举措,纵深推进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实现。以生态保护补偿改革为牵引,系统性探索、深化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改革事项,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一是大力推进乡镇级GEP核算应用。以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固碳、释氧、气候调节、调节服务等7个一级指标、13项细化二级指标为核心构建乡镇(街道)GEP综合奖补指标体系,根据上年度考核情况分1-5档进行考核并发放相应奖补,2022年首期安排奖补资金1500万元。二是积极推动绿色权益交易。依托“两山银行”探索打造绿色交易中心,建立全国首个县级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创成了全省首个竹林碳汇交易试点,截至目前,安吉县获批全省首个竹林碳汇交易试点,并已有21家企业成功认购碳汇2.5万吨,成交额达172万元。后续还计划探索以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为基础的富余生态权益市场化交易,让节能降耗者受益,高耗低效者买单。三是创新探索碳减排融资机制。以竹林碳汇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建立碳减排扩面增量融资机制,与国开行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融资规模预计超百亿元,以该项目撬动毛竹林林权由分散到户向合作社集中转变,为推动全域低碳共富再添“绿色引擎”。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推进制度改革创新。深化生态保护补偿综合改革,加快推动土地、水域、水资源、环境权益等市场化交易,贯通市场交易溢价与反哺生态保护的双向通道。积极探索工程用水权交易改革并争取省级试点,打响“安吉优水”品牌,增加水资源附加值,形成具有安吉特色全国示范的水资源交易新模式。
(二)深化竹林碳汇改革。积极推进低碳试点、碳汇交易试点、碳普惠开发试点建设,争创国家数字赋能碳汇产业化示范区,完成竹林增汇工程建设10万亩,投放金融支持竹林碳汇共富项目贷款100亿元以上。依托安吉国家竹产业研究院、省级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平台,以竹林碳汇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
(三)全域推广“以竹代塑 ”。争创“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以竹代塑”试点县,用好“以竹代塑”生态奖补资金,全面推进“竹四小件”“竹六小件”“竹餐具(竹茶具)等重点“以竹代塑”产品推广,着力推进行政、酒店民宿、商超等重点领域应用。举办首届国际(安吉)“以竹代塑”高峰论坛,引领全球“以竹代塑”消费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