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了,那一幕历历在目,我还记得发表获奖感言后,外国友人非常热情,尽管语言不通,但他们和我拥抱,为我点赞,我感觉很自豪。”递铺街道鲁家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裘丽琴至今记得,2018年9月27日,她作为浙江农民代表,前往美国纽约领取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她说,一个50多岁的中国农民能站上这么高的国际领奖台,“得益于鲁家村在‘千万工程’中取得的成就。”
裘丽琴回忆,过去的鲁家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我们村的卫生考核曾在全县倒数第一。”一时间,“脏乱差”成了鲁家村的标签,村民甚至编了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蚊蝇满天飞,臭气四季吹。”
2003年,全省实施“千万工程”,鲁家村的命运开始转变。拆掉简易公厕、治理沿河景观、铺设柏油路、开展垃圾分类……渐渐地,鲁家村变美了,投资者慕名而来。鲁家村逐渐探索出一条“公司+村+农场”的经营之路,从一个脏乱差的贫困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明星村。据统计,鲁家村的村集体资产从原先的负债15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2.9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51270元。裘丽琴介绍,如今村里不仅有小火车、家庭农场,还兴起了咖啡、烧烤等业态,正在推进一批新项目,将带动村集体、村民进一步增收。
鲁家村像一个窗口,见证着安吉乃至浙江农村因“千万工程”而发生的巨变。二十年前,“千万工程”拉开大幕,开启了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安吉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千万工程”撬动了乡村“景之变”“业之变”“人之变”……
这些年,安吉坚持直面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环境问题,深入推进“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实施“五线”下地、道路硬化、庭院美化等系列举措,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2008年,安吉更是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让一个个脏乱差的乡村,蜕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让山乡处处皆风景。
环境的全面整治,为村里带来了优质的水源、土壤和空气,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安吉将全县作为一盘棋统一规划,整治淘汰环境不友好的产业,牵引资本下乡,因地制宜探索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多种村庄经营模式,乡村成了都市客向往的“诗和远方”,乡村颜值成了乡村价值,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2005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余元,2022年已增长到42062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00余元。
全面蝶变的乡村,留得住乡愁,为留住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吸引新乡人提供了条件。一批批返乡青年化身新农人,一个个大学生把工位搬进大自然,安吉深入实施“招引十万青年大学生”第一战略,“美丽乡村发源地、乡村创业首选地”品牌越打越响亮。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随着“千万工程”再深化,“城市让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愿景将照进现实,安吉、浙江将收获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