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公斤”“86.3公斤”“84.8公斤”……在天子湖镇吟诗村琪源家庭农场水稻田边,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正对该家庭农场晚稻开展田间测产工作,将一袋袋刚收割下来的稻谷进行称重。水稻田里,收割机来来回回,一根根稻穗被割断稻秆卷进脱粒仓,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趁着天气好,测产、收割同步推进,一道烘干。”琪源家庭农场负责人陈明水说。
金秋十月,稻浪滚滚。眼下,我县单季晚稻已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正抢抓晴好天气,奔赴全县各产量区开展水稻测产工作。
水稻种植和产量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影响到种粮大户的经济效益。“水稻测产能让种粮大户真切感受到各个水稻品种间地优势和不足,通过高产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提质增效、降本增收。”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与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裴惠民介绍。今年,我县在部级水稻绿色高产示范方、省级水稻绿色高产千亩示范片、省级常规粳稻百亩攻关方、县级水稻绿色高产百亩示范方等项目基础上,增加了县级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
琪源家庭农场今年首次申报了部级水稻绿色高产示范方项目,通过农技人员现场称重、测量种植面积等工作,最终测算出测产区块潮产产量为726公斤/亩。“往年参加省级和县级的都有获奖,希望今年能有所突破。”陈明水说,今年农场共种植了750亩水稻,以Y两优和嘉禾香两个品种为主,但水稻杨花和灌浆乳熟期遇上持续高温干旱,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据介绍,今年新增的县级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由300亩以上的粮油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按照产量排序确定奖补对象。天子湖镇高庄村种粮大户高华武便是参与该项目的大户之一,此次测产也是他首次参与测产工作。“潮产产量734公斤,还是很满意的。”高华武说。
据统计,我县规模晚稻面积达11.86万亩,目前已完成收割近30%。“通过项目带动,我县规模种粮面积较去年有所增加,各种粮大户积极性也显著提高,今年总计有74家主体参与测产,较去年增加了40家,创了历史新高。”裴惠民说,此次测产工作将持续至11月下旬,相信届时将有不少种粮大户取得高产成绩;同时,该局还将及时总结推广高产典型的技术模式和经验,适时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巡回指导、测产验收等,持续提高我县农业生产水平,助农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