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3/2024-01548 成文日期: 2024-03-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天荒坪镇
文件效力: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发布日期:2024-03-29 09:26:4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突发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重大事故,其中包括群体中毒、群体性传染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了保障城市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但是很多的调查都表明,很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健康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背景下,加强医疗机构的应急工作,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是对疾病控制中心工作效果的一种考验。作为一个基层疾控机构,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出现重大公共健康事故之前,提前做好相应的预案。


必须在确定其责任与使命、强化应急体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基础上,制订出相关的应急计划;强化训练和演练,不断提升应急人员的综合能力,使之在紧急情况下做到依法、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处理和妥善处理各种事件的后续工作,为做好国内和国际重要的政治、社会事件防控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前,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为有效地处理突发公共健康事件,必须持续强化医疗应急救援力量。为做好突发公共健康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必须牢固确立常备不懈、有备无患的观念,在人员组织、材料装备等方面做好准备,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不同类型卫生应急事件处理程序。一旦发生疫情、中毒或严重伤亡事故,应能召之即来、能打;尽量减小损失。


根据中心的预案,组织专家和技术专家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支队,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和器材,能够在第一时间承担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为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协助下,重点研究在紧急救援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对做出杰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点调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表彰和奖励,增强抢险救援工作的热情。


加强应急力量配备:各有关部门可以将医疗、急救人员的设备和工作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内,并按时拨付,各应急支队严格按照设备清单要求配备,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唯有持续强化应急力量,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力量,才能保证所辖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需要。


为了加强疾控工作的质量、社会的整体服务水平,加强对突发情况的处理和应对。在开展员工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一是要从一线组织应急管理人员中选拔出一批骨干人员,进行重点的培训;并做好对突发事件工作的二次训练;


其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技术培训;第三,将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与重大活动的健康防病工作相结合,并组织专家对重大突发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研讨;


第四,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工作实践,安排有关业务部门参与应急处置预案的模拟演练,每年至少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1-2次,防治理论培训10-15次。经过这三个环节的训练与排练,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迅速地提升医疗技术人员的卫生防疫基本知识和业务技术,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要做好突发事件的报告。向公众发布疫情通报,并严格遵守突发公共健康事故的报告,实行24小时值守。做好前往事发地的准备工作:当班人员应向各小组人员通报,包括流调、检验、消毒专业人员及驾驶员;检查传染病处置项目的准备情况;上级领导实地考察病情后做出处置决定。


赶往流调地点:在进行人员及设备统计后,尽快赶到事发地点,进行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做好应对措施进度汇报:对应对措施的进度做出汇报,其中应包含事故发展变化、处置过程、事故诊断与防治对策。样品采集及检测:速检技术进行初步检查,并将备用材料送交所需的化验中心进行化验。


撰写调查报告:第一阶段的工作汇报:第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应对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进行一次初步的总结,并对其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提出预防措施、改进意见和解决意见,收集相关材料,编写第一份调查问卷。


针对爆发事件的特点,在不同的处理过程中,编写各种形式的调查。在紧急公共健康事故后1个星期之内,协助紧急救援中心对突发公共健康事故的发生与处理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未来的同类事故预防与处理提出相应的意见。


疾控中心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发生此类事件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最大可能地降低这些事件的发生或减轻其危害程度,才能保证保障社会稳定和人们生命安全。



疾控中心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疾控中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提出科学的管理对策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性。【整理自郭东生。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管理对策。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

来源:公卫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