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3/2024-03245 成文日期: 2024-06-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天荒坪镇
文件效力:
夏天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公共卫生问题?
发布日期:2024-06-13 10:44:05

夏天,作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对人们的健康提出了特殊的挑战。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加,各种细菌和病毒也进入了活跃期,饮食、防晒、防暑、防蚊以及个人卫生等方面尤为重要。


一、饮食安全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在选择餐厅时,应注意选择卫生条件良好、有合法经营资质的餐厅。尽量避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在外出就餐时,应注意食物的新鲜程度,避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尽量不食用凉菜。不随便食用野菜和野蘑菇,食用海鲜时要煮熟蒸透。夏季各种野生植物(菌)生长旺盛,较难鉴别是否有毒,且存在富集环境中有害物质的风险。因此,应勿采、勿食、勿买无法确认的野生植物。


二、防晒措施

防晒霜是夏季防晒的重要工具。其正确使用顺序是在乳液之后、隔离霜或BB霜之前。涂抹时间应在出门前至少半个小时,以确保防晒霜在皮肤上形成有效的防护层。此外,由于防晒霜一般只能维持数个小时,加上流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数个小时后补涂一次。除了使用防晒霜外,辅助工具也很重要。出门时,可以带上遮阳伞、遮阳帽或太阳眼镜等物品,以帮助阻挡紫外线。

中午11点到下午两点期间是太阳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内,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充分的防晒措施。感光食物如萝卜、香菜、芹菜、柠檬等,食用后照射阳光会使黑色素细胞活力增加,从而使皮肤更容易晒黑以及长斑。因此,在白天应尽量避免进食感光食物。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应及时补充水分,不要饮用生水或地表水,应饮用开水或瓶装水。


三、防暑降温

在高温天气下,应增加室内通风换气的次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从事体力劳动、户外工作的人群在夏季更易受到热浪伤害。因此,在高温天气下,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作业时间,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和盐分流失。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以保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四、防蚊措施

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以减少皮肤裸露面积,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可以适量使用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涂抹于手臂、脸颈、小腿等皮肤裸露处。蚊虫喜欢在积水中繁殖。因此,应及时清理家中的积水,如花盆、水桶等容器中的积水。


五、个人卫生与疾病预防

夏季气温高,细菌容易滋生。因此,应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便前便后以及触摸眼、口、鼻前等关键时刻。夏季气温高,苍蝇增多,有利于食物中的病原体生长繁殖,易感染细菌性肠道传染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应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避免细菌滋生。应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如擦拭家具、清洗空调滤网等,以减少室内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六、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公共卫生间是夏季细菌滋生的重点区域之一,需要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卫生间设施干净、整洁、无异味。夏季垃圾易腐烂产生异味和细菌滋生,需要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减少垃圾滞留时间和细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