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3/2024-05368 成文日期: 2024-09-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安吉县林业局
文件效力:
主动回应:安吉县着力提升竹资源利用效率,助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9-19 15:24:07


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拥有100万亩竹林,竹产业是安吉的传统优势产业,事关民生实事、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对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发展预期不足产业断链风险严峻经营理念创新匮乏毛竹综合利用率不高等因素影响,安吉面临竹产业转移风口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安吉竹产业实现了从卖原竹向进原竹、从用竹杆向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向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向链式经营的4次转变,基本实现全竹利用和高效利用,跨入了现代竹工业化利用新阶段,成为全国竹加工制造业的集群地,被授予“中国竹地板之都”“全国竹凉席之都”“中国竹纤维产业名城”等称号。

目前,安吉县竹加工企业数量近1000家。2023年全县竹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80.28亿元,同比增长8.65%,产品出口至美国、日本、荷兰、法国等30多个国家。目前安吉竹产品涵盖竹质结构材、装饰材料、日用品、工艺品、纤维制品、化学加工材料、竹笋食品、加工机械等8大系列3000余个品种。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竹产业振兴发展新导向

挖掘市场潜力。由国企出资建设,谋划参与实施“以竹代塑、以竹代气、以竹代钢”等前沿领域项目。同时,重点招引高值化、高利用率的项目或者行业内的头部企业,从源头上提高竹材消耗量和综合利用率,短期内解决毛竹下山难及竹林抛荒等老百姓愁难急盼问题。

提档现有产业。重点拓宽现有产品的应用场景,鼓励产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如笋制品向预制菜转型、竹筷向竹餐包转型、竹地板向户外重竹地板转型。同时,加强跨界合作赋能产业,鼓励头部企业强化工业设计理念,探索传统竹材在化工能源、生物医药、能源开发、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抢占行业话语权。

优化评价体系。优化竹产业“亩均考核”细则,探索分行业“亩均考核”体系,将竹产业富民效应、原料消耗、碳排放指标等多要素纳入考核指标,并适当给予提档升级政策,鼓励竹产业低碳绿色发展,激发企业活力。同时,对安吉西南片区竹产业融合发展相对较好的乡镇应给予政策倾斜扶持。

强化科技兴企思维,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加快平台运作。依托国家竹产业研究院、浙江省级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科研院校等平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出题+院校解题+平台孵化”的工作机制,每年安排科研资金及政策支持,重点攻克竹连续化生产设备改造、竹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领域。

强化技改扶持。举办竹产业高峰论坛、竹产业创新设计大赛、竹产业振兴大讲堂等活动,持续提升企业及合作社经营思维,宣传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管理思维等,激发企业新动能。加大竹产业技改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企业生产工艺机械化、自动化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力。如竹餐包生产全自动包装、竹林机械采伐等。

加大成果孵化。国有基金牵头,建立竹产业重大技术中试基地,对现有的科研成果可孵化的进行中试、跟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真正与产业链匹配。

撬动竹产业要素集聚,搭建高效发展新体系

摸清要素家底。摸清竹产业环保、土地等要素指标家底,构建竹产业所需要素指标库,探讨要素指标优化整合,实现要素指标的可视化,用于保障企业转型升级、耗竹项目引进等。

集中要素资源。补齐初加工产业链,由国资公司出资控股、龙头企业参与运营的形式,建设竹产业初级加工产业园,集中供热、蒸煮、碳化等,重点布局杭垓镇竹材初级加工、孝源街道竹笋初级加工,鼓励优质的小、散初加工企业腾笼换鸟、集中入园,贯通竹产业三级加工体系。

加快碳评估和运用。开展安吉县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标准化评估方法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竹产业数智平台,加快推进竹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应用,使碳排放来源透明化,引导社会低碳消费,增加竹产品需求,激励企业开展低碳生产技术研发和创新,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升竹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社会形象。

创新订单林业机制,探索共富发展新途径

创新合作机制。依托竹林碳汇项目,加快推动毛竹林资源集中经营、统一销售。发布毛竹销售指导价,推动精深加工企业与“两山公司”、合作社等签订毛竹(笋)供销协议,加快安吉县119家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国订单林业改革贡献安吉案例、安吉经验。

完善加工体系。推动林业“标准地”建设,完善涉竹园区合作机制,搭建“园区+标准地+竹材分解点”竹产业加工生产体系,推动耗竹(笋)精深加工企业参与竹材分解点经营,推动毛竹从下山分解到初级加工、再到精深加工全过程追溯。

外拓市场品牌。立足“安吉冬笋”“安吉竹林鸡”“天目黄精”等区域品牌,整合发挥产业协会、国资公司等单位力量,充分挖掘竹茶包装、食品包装、竹餐包等“以竹代塑”消耗品,积极打造竹系列产品区域品牌,加大竹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力争摆脱竹产品贴牌困境,扩大安吉竹产品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