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3/2025-00643 成文日期: 2025-02-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安教专委办〔2025〕2号 发布机构: 安吉县教育局
文件效力:
安吉县教育局关于印发2025年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2-12 10:06:23

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安吉县教育局2025年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计划》下发给你们。请各中小学(幼儿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周密部署,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安吉县教育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5123



安吉县教育局2025年学校安全宣传

教育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护自救能力,依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教基一厅〔20142号)的要求,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范纲要(2024-2035)》,树牢“防为主、防为上”的理念,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拓展安全教育途径、扎实开展应急演练全面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二、主要内容

(一)开展防溺水教育。开展“防溺水百日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安全教育平台防溺水专题学习、邀请专业人员进校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掌握防溺水“六不一会”内容。开展“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每年暑假前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发放一封致家长公开信,通过家长群、电话等方式发布安全提示,让每一位家长履行好假期监护责任。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以及各级河长、库长、湖长,全面加强对河库湖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力度,严防学生溺水事件发生。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新居民子女、特殊困难家庭子女的防溺水教育,做到教育到位、关爱到位、监护到位。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学会游泳技能。

(二)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深入分析本地本校发生的师生诈骗案件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教育。通过现身说法、邀请专业人员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师生了解常见诈骗案件类型及预防举措。针对高发的、新型的诈骗案例,及时向师生、家长推送防诈骗预警提示信息、典型案例,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守牢“钱袋子”。在暑期和新学期前后通过讲座、始业教育、主题班会、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不断提升法治意识。通过案例警示等方式,深入开展涉“两卡”法治宣传,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三)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贯彻落实《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6)》(公交管2023236)精神,全面增强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文明意识、规则意识。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设置的交通安全专题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经常性教育。“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秋季开学前,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公安部和教育部录制的“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体验课。用好“六一”国际儿童节、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关键日期节点,扩大交通安全教育的规模与声势,提高学生交通安全避险能力,培养文明出行意识。加强学生骑行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乘坐校车的安全教育,广泛宣传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的危害,剖析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学生和家长增强安全意识,自觉抵制“黑车”。依据《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定期组织校车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员学习培训,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

(四)开展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宣传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制度示范文本》和《安吉县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压实学校各岗位欺凌防治工作责任。通过班级教学、学习群组等多种方式,借助案例分析、视频观看、角色扮演等多元手段,使学生了解到欺凌的严重危害,培训其对欺凌行为的正确认识。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不同群体积极预防和自觉反对校园欺凌的意识。对于严重校园欺凌行为,学校要邀请公安部门对实施欺凌学生进行训诫。发挥媒体导向功能,推动家庭、社会、学校的资源整合,形成合力,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及暴力事件的发生。

(五)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贯彻落实《浙江省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与管理规范》,结合近年来国内学校火灾典型案例,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教育。每学年至少组织1次全体教职工消防安全培训和2次消防疏散逃生应急演练。高中新生军训要组织不少于4课时的消防教育培训。重点提高食堂从业人员、微型消防站队伍、保安、宿舍管理员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扎实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通过组织参观消防队(站),邀请专业人员讲座、组织比武竞赛等形式,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

(六)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贯彻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日等契机,通过参观食品安全科普馆、邀请专家进校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加强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重点学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掌握食品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七)开展卫生健康教育。结合常见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经常开展卫生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讲卫生行为习惯。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让学生了解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行为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展防艾滋病教育,让其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八)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辟安全宣传阵地,及时充实、更新安全宣传内容。校园显要位置以及重点防范部位,要张挂安全标语、挂图、知识牌、提示语及警示标志等。要开展安全格言搜集、安全案例分析、安全漫画评选、安全知识测试、安全故事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九)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安全培训。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和《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操作规程》要求,做到中小学校每月1次、幼儿园每季度1次安全演练。认真组织保安、宿舍管理员、校医、学校安全管理员、食品“两员”、学校消防安全“明白人”等相关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市教育局第二批班主任安全管理线上培训班,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干部要强化《学校安全工作标准指引》学习,切实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加强青少年心理护航行动,不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生个体差异,严格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县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专班、学校心理辅导室,在重点预警时段、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团体辅导、心理专题讲座及主题班会课等科普宣教活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增强求助意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危机干预筛查,对心理异常学生完善 “一人一档”和“一人一策”,开展个别辅导与干预。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习困难等学生群体,加大关爱帮扶力度,做好思想心理引导与矛盾化解。

(十一)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日活动。围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生产月、“11.9”全国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重点时段,广泛开展预防溺水、火灾、性侵害、校园欺凌、食物中毒、网络沉迷、交通事故、踩踏、台风、雨雪冰冻灾害、泥石流、暴雨、雷击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三、有关要求

(一)宣传教育要常态化。各校要注重常态化安全教育,开足上好安全教育必修课,做到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案。构建经常性1530”安全教育(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集中性主题安全教育、适时性应急安全教育“三位一体”常态化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机制,提升学生安全素养,预防和减少涉校涉生安全事故发生,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二)队伍建设要规范化。各校要重视安全教育队伍建设,结合岗位安全责任,建立以班主任为主、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工作队伍。要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和校本培训,分层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安全教育能力。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专业力量,利用家长会、公开信、家访等方式,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确保学生安全。

(三)宣传方式要多样化。校要建立安全教育资源库,实践跨学科安全教育,开发多样教学资源。利用专家宣讲团、法治副校长、安全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学生喜爱的安全教育活动,融入游戏、小品等元素,增强教育趣味性。结合新时期特点,运用声屏网报端媒AI虚拟等形式,提升安全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育实效。2025年,湖州市安全教育平台课程一律不对学生账号完成情况作要求,班主任在校利用晨会、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集中授课学习。

    (四)保障机制要实效校要对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安全教育具备充足的经费、完善的设施设备以及专业的师资力量。同时,加强与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合作,整合专业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安全教育取得实效,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