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增加点新消费场景”“减少青年生活成本”……夜幕降临,在大余村青来集青年发展学院,一场聚焦人才生态主题的“余村夜话”正在进行。在村青年、园区企业HR、镇村干部等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青年们分享在村工作生活的点滴,提建议、说诉求,交流创业想法。企业HR则围绕招聘、留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畅所欲言。
交流现场,气氛轻松而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声不断。期间,活动负责人一一记录回应。“其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也会碰到诸如村里外卖没那么方便等问题。”在余村数字游民夏雨看来,通过这样一个交流平台,让大家可以直接讲出诉求。
在村远程办公已有一年的数字游民律也,萌生了创业的新想法,便现场询问起了余村全球合伙人的机制。“了解政策之后,我可以更好地对标我身边的资源,然后知道自己能得到哪些支持,以及我可以在这里做什么。这种双向需求的沟通,能帮助我们年轻人更好地在村里生活。”律也说。
这样的场景,在余村已是常态。自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推出后,大批青年来到余村,目前已吸引了上千名青年人才入驻,60多个合伙人项目和新经济项目落地。为让青年更好地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天荒坪镇定期组织余村夜话,邀请合伙人、在村青年、村民代表、镇村负责人等,利用晚上的时间聚在一起,通过自由交流了解青年所需所想,同时也促进新老村民共融。
“余村夜话的初衷是给来余村的新老村民搭建起一个常态化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为我们乡村发展赋能。”天荒坪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副主任费思佳介绍。同时,也可以借这个平台了解来余村的青年的最新动态。每次举办的地点都不同,可以是会议室,也可以是咖啡店、乡音酒馆等。主题也不一样,大到乡村建设,小到日常的吃喝住行。
“余村夜话”不仅是促进交流、增强青年归属感的平台,更像一个将想法变为现实的孵化器。自活动开展以来,已经办了上百期,许多青年的奇思妙想在这里变成了咖啡馆、健身房、24小时便利店等便民设施,更助力兴起了“大自然工位”“云村民”计划等新型办公模式,让青年在青山绿水间追逐梦想,也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