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高宇霞 |
住所 | 安吉县昌硕街道天目路389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实施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拟定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合作工作。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评审、申报的服务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3MB1A66342P | 举办单位 | 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文体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推动非遗申报和评估工作,夯实非遗文化保护基础积极做好各级非遗与奖项申报工作。组织参加湖州市第九批非遗项目申报,最终11个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第五批县级传承人申报工作,78人参与本次申报,获评62人。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安吉人社局万名技工申报工作。最终20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入选。由于推进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获得全省2023年文化和旅游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全省先进。申报龙王山茶企创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成功入围。申报4家市级非遗工坊,最终和也、祖名、和茶、3家获评。申报省非遗茶空间项目安吉“宋茗非遗茶空间”成功入围。孝丰南门老街被评为省级首批“非遗街区”,全省首批只有30个。(二)积极开展各项非遗文化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1、积极开展各种非遗活动。承办省文广旅厅2024年“茶和天下共享非遗”浙江省主会场活动,本次活动影响力广、社会反响热烈,荣登新闻联播,主流媒体有30家报道181.77万浏览量,网络达人72家参与宣传报道3145万浏览量。主办“竹韵茶香圳在出发”走进大湾区推介活动,本次茶雅集活动深受深圳市民的喜爱,无论从茶空间的布置采取现场搭建10幢独特的茶建筑,还有茶事活动都别具一格。组织非遗相亲会活动,现场有5家酒店与非遗项目签约,打通了非遗项目与市场的渠道。举办“非遗+明星”活动,邀请的有演艺届明星张敏、陈冠甯、少年毛泽东的扮演者张继丹、音乐制作人许磊、当代画家、旅游博主、歌手等,以小的切入点带动非遗项目,演员手拿安吉竹扇用短视频的方式快速传播,非遗进酒店的好案例,提升了非遗融入产业的速度。2.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央视栏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在湖州拍摄,安吉非遗项目《响木舞》、《竹叶龙》、《安吉白茶制作技艺》、《鄣吴竹扇制作技艺》等项目参与录制。《鄣吴竹扇》非遗项目参与第五届长三角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非遗项目《竹叶龙》等参加湖州市非遗踩街活动。陈达有老师代表安吉白茶项目传承人参加云南举办的全国“茶和天下共享非遗”展览展示活动、磐安全省非遗业务培训展示活动。40余个非遗项目参加安吉县非遗踩街活动轰动全县,深受百姓欢迎。第三届欧美同学会非遗承担接待展示任务。选派传承人参加湖州市非遗走亲活动。选派祝贺春老师参加省非遗馆培训。陈达有老师参加沪苏湖高铁开通仪式,安吉白茶制作技艺表演。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舍化龙灯)补助40万,2024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非遗部分补助资金)105.2万.根据浙江省文旅厅、浙江省财政厅印发《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浙财文〔2019〕54号)的要求对项目保护单位实施追踪核实,资金使用的文件查询,自查报告的查阅,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及后续监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缺乏专业人员。县非遗保护中心现有人员编制5人,在岗2人,非遗保护工作人力不足。特别是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文化站长兼管,人人少事多,基层“非遗”保护工作基础差,标准质量不高。(二)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有待推进。安吉非遗与旅游融合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困境重重,安吉非遗与旅游融合存在高端非遗专业旅游人才乏,缺乏专业设计和策划人员“非遗要素与旅游深度融合不足,缺乏精品化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及“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不足,缺乏非旅游系统规划”等问题。(三)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一直处于边缘化和被遗忘的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且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致使传承人乏,很多老艺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四)缺少资金政策扶持。急需制定、实施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政策和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使用管理方法,加大资金投入。建议进步加大对非遗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安排资金用于支持非遗企业发展,各地也可在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中予以相应支持。推动非遗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企业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积极性。 |
四、下一步打算 | 第一,深化非遗进校园。作为经典案例继续支持7个非遗项目进入二小常态化教学。第二,深化“非遗+”内容。“非遗+酒店”(野在山川),“非遗+露营”(两山一号),“非遗+村落”(山川乡)等为经济服务。第三,举办各类培训。推荐传承人参加各类培训。组织乡镇街道参加省厅、湖州市各类培训。第四,与浙江科技大学合作。继续深化与浙江科技大学的合作。推荐传承人到浙江科技大学上课,帮助建设非遗茶空间等。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由于推进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获得全省2023年文化和旅游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全省先进。申报龙王山茶企创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成功入围。申报4家市级非遗工坊,最终和也、祖名、和茶、3家获评。申报省非遗茶空间项目安吉“宋茗非遗茶空间”成功入围。孝丰南门老街被评为省级首批“非遗街区”,全省首批只有30个。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