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安吉 >安吉动态
青聚安吉 城就未来
来源:安吉 时间: 2025-05-06 字号:[ ]

青来万物生。

当城市青年在“卷”与“躺”间挣扎时,安吉给出了第三种答案——青年和乡村共生共长。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安吉以“招引10万青年大学生”为县域第一战略目标,将山水生态优势转化为青年发展动能。数据显示,近三年,有超4.8万名年轻人选择在此扎根,用热情与智慧与土地对话,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

“在村,我们能尽情逐梦”

这几天,深蓝计划主理人程铄钦忙得停不下来。他在梅溪镇红庙村打造的“深蓝计划”咖啡馆项目,依旧热门,一汪湛蓝湖水旁,年轻男女手捧咖啡拍照打卡;2.0版本项目深蓝公园,自去年12月底试营业以来,招待游客量达6万人次左右,在这个五一正式开业,客流不断。


图为深蓝计划2.0版本深蓝公园

而在此前,程铄钦曾是一名乡镇小学语文老师,下定决心创业时,也不会想到,自己打造的项目会成为日均接待几百人的“网红”景点,短短1年,咖啡馆营收超过2000万元,更是创下单日单店出杯量8818杯的记录。

“跑遍了安吉,最后看中了红庙村的一处废弃矿坑,但当时村里都不理解。”为了打消疑虑,程铄钦带着村干部去多个网红“村咖”调研体验,实地讲解在乡村布局新业态的市场前景。被小伙子的执着打动,红庙村没有收租金,村民和村集体以资金、资源入股了“深蓝计划”。

独特的矿坑景观、浪漫心形湖泊……“深蓝计划”开始新媒体平台走红,一跃成为长三角地区热门的网红咖啡打卡地。“年轻人的脑筋就是活络。小程,靠谱!大家都能享分红。”提起“深蓝计划”,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图为深蓝计划俯拍图

“废土重生”的故事不断上演。夏阳村与小红书共建“小杭坑生态营地”,通过“两入股三收益”模式,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30万元跃升至300万元,实现“一顶帐篷富一村”;山川乡IN竹野躺平基地由90后团队打造,自去年7月营业以来,平均每天接待客流量近1300人次,预计年营收900万元以上,有效带动大学生和周边居民就业……

图为山川IN竹野躺平基地

“这是一块‘试验田’”

“村里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地’、‘试验田’。”成为余村全球合伙人之后,陈镇宇就一直在捣鼓各种新事。将老旧房屋被改造成村里的第一家乡音小酒馆,夜晚的音乐响起,便成了游客的消费新空间。

图为余村“乡音”小酒馆

“能不能把年轻人喜欢的潮玩运动带到村里?”得到镇里的支持后,陈镇宇又忙得起劲,对外联络运动品牌、对内联合户外业态,嘉年华、越野赛等接连开办。

图为2024年余村Hunter越野赛

在余村,陈镇宇背后是一群入乡逐梦的青年群体。2022年,余村提出“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吸引数百名青年带着创意与热情奔赴乡村。

他们中,有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安吉青年陈喆,带着上美影IP,在村开了一家国漫茶咖零售空间,吸引数万人次前来打卡;有合伙人团队文益社将闲置铺子改造成“青年在村灵感便利店”,卖起兜内咖啡,推出“售卖一杯捐出一元”的公益行动;还有来自上海的数字游民卓莉,在村里成立乡野骑行俱乐部,每到周末,五湖四海的骑友们相约共赴酣畅淋漓的骑行……

新乡人的到来,也改变了原乡人。“手上有资源,村里有平台,为什么不拼一下呢?”看到乡村的变化,余村本地姑娘俞佳慧返乡创办了一家亲子生态农场中,开启了在村的新事业。节假日期间,日均人流量高达1500多人次。

图为与余农场Fun Coffee

“乡野亦是旷野”

一大早,灵峰街道碧门村的千亩方田野里,范启望的山屿旷野咖啡店就开始了忙碌。这个获得第二届“两山杯”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创业组一等奖的项目,将咖啡香与户外音乐会、艺术展等形式融合,运营仅四个多月以来,营业额就有40多万元。

图为“山屿旷野”咖啡馆

“都说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灵魂,但是安吉是一个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神奇地方。”范启望这样定义自己的乡村创业,“人生不是跑道而是旷野。”

在安吉,品牌赛事助力“创意火花”逐渐形成“产业燎原”之势。去年,第二届“两山杯”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237所高校的1051支团队报名参加,万名青年将创意播撒在绿水青山间。

图为“两山杯”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三创大赛调研

百年古树下,民谣轻唱,旋律萦绕,观众或站或坐,神情悠然……这样的场景,时常在上墅乡上墅村的“大麓书院”里上演。这个由青年戴勋打造的音乐文化空间,不时会请来歌手乐队现场为村民、游客们演唱。

图为安吉大麓音乐山谷

“安吉的青山绿水间,音乐跳动着无限可能。”2023年,戴勋张罗起了首届安吉大麓青年音乐节,直接嗨爆小山村,吸引25000余名乐迷入场。第二届音乐节规模再创新高,3天吸引超8万年轻观众,票房营收5000万元以上。眼下,随着“音乐人驻留计划”的实施,已有6家青年艺术家工作室和4个驻唱团队落地安吉。

图为第二届安吉大麓音乐节

音乐,正成为连接城乡、凝聚青年的新纽带。在由团属青春社团举办的安吉青年人才歌手大赛中,返乡茶农、新农人主播等在地青年纷纷参加,用民谣、摇滚讲述着扎根乡村的故事。从宁夏来安创业的肖瑞说:“在这里既能追梦,又能享受生活。”

图为首届安吉青年人才歌手大赛

青山留下青年,青年改变青山。

这不是简单的人口回流,而是构建青年与土地相互成就的生态系统。正如青年创业者们所说:“我们不是来改造乡村,而是与乡村共同成长。”

在这片热土上,“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蓝图正徐徐展开,每一寸绿水青山都涌动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