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吉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安政办发〔2011〕114号
来源: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1-09-22 字号:[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政府各部门:

《安吉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二○ 一一 年九月十九日

                                                       

安吉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 《浙江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切实做好我县“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创新监管机制,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监管责任,安全保障、应急救援、安全教育培训等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安全生产规划总体目标基本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县委、县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研究、检查督查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化、指导性文件,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层层落实责任,狠抓安全监管措施的落实, 企业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参与、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全县基本形成了 “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基层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 县级安监机构逐步健全,监管力量不断充实,各乡镇(街道)均组建了公共安全监管中心,各村(社区)配备了公共安全信息员, 企业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形成了 “县、乡(镇)、村(社区 ) 、企业”四级监管网络。 二是综合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 建立健全县 安委会成员例会制度、重大事项部门会商、 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安全责任考核及安全预警约谈、安全生产责任金等工作制度,县安委办的指导、协调、督促作用发挥明显,综合监管的权威明显增强。 三是监管手段进一步创新。 探索创新安全 监管方式,开展了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隐患排查集中治理、“打非”专项行 动等,建立 联合执法、委托执法等工作机制,实施了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安全标准化创建、重大隐患挂牌督办、专项整治等有效的监管措施。

(三)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加大了安全投入。 县、乡镇 两级按要求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 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为各乡镇(街道)配备了数码相机、电脑和安全监察执法车辆等办公设备和监管装备 二是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制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重点行业 ( 领域 ) 专项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加大了对应急物资、设备、队伍等方面的建设。 三是加大 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 实施矿山企业中深孔爆破作业、自上而下分台阶的开采技术,实施化工企业自动化安装技术改造,在危险化学品运输、学生接送车辆、营运客车等重点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等。

(四) 全民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以“安全生产月”、安全文化“四进”,“安康杯”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站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宣传教育,广大民众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实施全员安全培训工程,“点、线、面”齐抓,依法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持证上岗培训,落实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有力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五)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一是安全生产“三项指标”逐年下降。 2006 2010 年,全县各类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平均下降 9.58%4.77%6.63% 。与 2006 年相比, 2010 年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 26.62%19.10%22.85% ,连续五年实现了三项指标“零增长”。 二是安全生产总体水平不断提升。 2010 年全县亿元 GDP 死亡率、工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与 2006 年相比,分别下降 52.94%54.21%38.93%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矿山、消防领域死亡事故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十二五”期间,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事故“零死亡”,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共发生一起较大安全事故。

  二、安全生产现状

(一)企业基本概况

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截至 2010 年底,全县共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 29572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549 家,工矿商贸从业人员 29.85 万人。高危行业中矿山企业有 20 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18 家,经营单位 560 家,剧毒品使用单位 30 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1 家,批发企业 2 家,经营单位 540 家;本地建筑施工企业 6 家,外来施工企业 32 家,建筑施工项目约 170 个,重点建设工程 32 个。

2. 道路(水上)交通概况:全县公路总里程 2000 公里,其中省道 160 公里,县乡村道 1840 公里,其中省、县道路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安保设工程建设基本完毕。开通城乡公交线路 55, 行政村公交车通车率达 100% 。航道 50.01 公里,客运企业 11 家,全县机动车保有量达 13.2 万辆,驾驶人员达到 14.3 万人。

3. 特种设备、燃气概况:全县共有锅炉 936 台,压力容器 674 个。拥有游乐设施的旅游企业 14 家,液化气储存企业 2 家液化气石油充装站 31, 锅炉容器制造企业 1 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全县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虽逐年下降,但事故总量仍偏大, 2006 年至 2010 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1323 起,死亡 398 人,年均死亡人数达 79.6 人,安全生产事故仍然呈现多发的态势,个别领域事故反复、波动性大。

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 我县地处山区,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多,乡、村道路安保设施还不完善;中小企业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差,竹木制品行业火灾隐患多;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设备陈旧老化、生产工艺落后,很多事故隐患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从业人员安 全技能和安全意识仍较薄弱;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还较淡薄, 缺乏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意识。

三是企业主体责任尚未有效落实。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安全责任制不落实,重 效益、轻安全的思想较为普遍。安全投入不足,隐患排查主动性不强,治理不彻底,内部安全管理欠缺,“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工矿商贸企业由于从业人员违章违规操作引起的事故占 86% 以上。

四是安全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 安全监管体制还不完善,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乡镇(街道)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并且人员兼职过多、流动性大,村级信息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新任务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2. 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是 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不断深入人心,从中央到 地方各级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 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出台了很多措施严、力度大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安全监管机构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安全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公众安全意 识逐步提升,为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和条件。

二是 随着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逐渐从粗放型向规模型、集约型转变,一些落后产业、低效益企业将逐步淘汰,安全生产有利和不利因素同时存在。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民众收入的增加,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公共安全与火灾风险增加,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三是 我县将进入经 济快速发展期, 工商贸企业数量和规模会持续增加, 大批新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机动车保有量和交通运输量快速增长,公众聚集场所的数量和人口密度逐渐增加, 使生产安全事故处于易发期和多发期,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增加。 新兴产业、高风险产业不断涌入,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投入使用,一些新的安全生产问题不断出现。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是 随着公众对自身安全健康权益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提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安全管理、公共服务和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的要求愈来愈强烈,安全监管压力将进一步凸显。

    三、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23 号) 、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浙委 200988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 200947 号) 为主线,全面实施“ 365 安全生产行动计划”,突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总体目标: 全面完成“三个确保”,即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确保不突破上级下达的各类死亡控制指标,有效遏制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确保亿元GDP 死亡率、工商贸十万人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相对指标稳步下降。力争到 2015 年,基本形成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安全监管与执法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安全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巩固完善,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三)分类目标

1.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到 2015 年下降 50% 以上(控制在 0.20 以内)。

2. 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到 2015 年下降 20% 以上(控制在 2.0 以内)。

3.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到 2015 年下降 25% 以上(控制在 3.5 以内)

4. 消防(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到 2015 下降 50% 以上(控制在 0.15 以内)。

5. 较大以上安全事故起数,到 2015 年控制在 3 起以内。

  四、主要任务

一)突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1. 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领域。 以创建“平安畅通县”活动和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为载体,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强化对道路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强化对运输企业、驾驶人和车辆的安全管理。加强路面巡查和应急力量,提高对路面行车秩序的监控能力,依法严厉查处道路违法行为,实施机动车交强险 费率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联系浮动制度,提高驾驶人的违法成本。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工作 , 深化交通安全村(社区、学校、企业)创建活动,推进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安全设施设置及安保专项工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工作机制。 2 年内完成 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包车客运车辆行车记录仪和 GPS 系统的安装, 全县交通行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率实现 100% 。加强 水上交通、旅游景点水上项目和渔业的安全监管,严格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

  2. 消防安全领域。 深入实施 防火墙 工程。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不断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强化日常监管,尤其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三合一”场所、出租房屋等领域,以及竹制品、转椅、海绵、纺织等行业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切实消除火灾隐患。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完善消防安全布局,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加快消防站建设,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所有社区建成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储备必要的应急保障物资。 进一步强化农村消防和森林消防工作,大力发展社会消防组织,建立健全乡 () 、村(社区)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相结合的社公消防组织,提高基层消防安全水平。

3. 建筑工程领域。 突出高处坠落、坍塌、机械伤害等多发事故的预防工作,深化建筑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管,探索重大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模式。 强化建筑安全许可证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 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依法加强招投标管理,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和无资质层层分包行为 。建立 完善建筑企业诚信机制,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进入“诚信备案库”的重要内容。 加强 村镇建设工程安全监管,防止脱管漏管。

4. 危险化学品领域。 完善危险化学品登记 制度,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 科学规划化工集中区,建立危险化学品专用储存仓库,实现化工规划区安全合理布局。严格危险化学吕安全准入,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化工集中区,现有风险大的、位于城区、安全间距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进入化工集中区。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控制水平和管理水平。淘汰工艺落后、设备设施简陋、安全生产无保障、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推动重点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装置的安全控制水平; 涉及 15 种危险化工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部安装集散控制和自动化紧急停车系统 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督促危化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 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平台的建设,在危险化学品主要运输道路沿线建立重点危险化学品超载、安全隐患、事故车辆卸载基地。到 2015 年视频监控 100% 严格执行烟花爆竹产品流向登记制度, 加大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储存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依法依规淘汰烟花爆竹落后生产企业, 健全“打非”工作机制, 依法查处非法生产经营行为

  5. 矿山领域。 严格矿山企业安全许可, 严格“三同时”审查工作, 把好安全准入关。深化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依法打击矿山企业违法建设、违法生产行为,加强矿山破碎机组、矿区运输道路等采场外事故防范和治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巩固中深孔爆破技术、非电起爆技术、机械液压二次破碎技术等在露天采石场的应用,强制推行自下而上、分台阶式开采技术。 建立完善矿山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 2012 年, 矿山作业现场全过程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率 100%

6. 加工(制造业)领域。 以加强竹木、转椅、海绵、机械、印染、纺织、服装等加工、制造领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防范火灾、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窒息、触电、物体打击等事故为重点,督促企业制订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装置、预警报警装置和安全标志。督促和指导企业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保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推广经济适用的安全技术,引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 2011 年完成高危行业、规模以上企 业分级评估, 2013 年完成中小企业安全评估分类监管,并建立安全状况数据库,加强动态监管。

同时要加大旅游、特种设备、电力、水利、农机、林业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和标准化建设力度,进一步降低事故总量。

(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1. 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 以加强基层安全监督机构建设为重点, 推进县级安全监管机构建设, 增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内设机构,落实人员编制、监管装备和经费保障。推进 乡镇(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中心规范化建设,提高队伍的稳定性。探索建立乡镇安全监察执法中队, 全面实施乡镇(街道)委托执法工作。加强 村(社区)公共 安全 信息员队伍建设 。加强工业园区安全监管机构建设,配备充实监管人员。至 2015 年,县、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执法、检测、事故调查取证等装备配备达到省、市安监局标准和要求,安全执法监察力量明显增强,建立起“责任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监管体系。

2. 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 开展和推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分级考核评价,按照“以 A 类企业为引导,突出 D 类企业监管,带动 BC 类企业管理上水平”的原则对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并将分级结果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企业信用等级参考依据,实现安全监管模式从传统被动型向现代主动型转变。督促和引导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公示制度,及时发布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保障员工及周边公众的知情权。建立隐患分级及登记、销号和查询管理,推行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公告、整改评估制度。

  (三)加强企业风险预控管理

  1.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 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关规定,设置安监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三级”安全教育,加大安全投入,开展经常性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治理安全隐患。 落实企业领导安全管理责任, 强化生产过程现场管理,深入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 企业主要负责人带班作业、轮流值班和定时检查制度,并逐步拓展到其他行业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机制,逐步 实施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等高危行业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

2. 建立企业 安全生产诚信 机制。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工作,制定并 实施《安吉县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将企业 安全诚信等级分类结果通报给相关部门,实行 部门联动,在评先评优、享受优惠财政政策、资金扶持、资质资格管理、用电、认定名牌产品等相关许可中采取激励和制约措施,逐步实现企业抓安全变“被动”为“主动”的转变。 建立完善 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 举报奖励制度、 警示制度、安全约谈制度 ,及时向社会公布较大以上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和重要安全生产信息,形成社会对企业的舆论监督和行为制约, 促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 严格安全生产准入。 项目主管部门应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必备前置条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落实各有关部门在建设项目条件论证、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安全责任。推行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为安全设计、设备安全标志制度,建立人员安全准入制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要求,逐步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下的落后产能,加强源头安全管理。

4. 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制定 35 年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计划,落实 安全标准化以奖代补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 落实有关行业安全技术规范和工作标准。 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强力推进”的原则, 继续推进 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安全标准化的提质工作;加大水泥、机械、印染、造纸、船舶修造等综合类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的扩面工作。力争到2013 年,矿山企业 AQ 标准化四级达标率达 100% ,其中三级达标率达 30% ;危险化学品生产、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安全标准化市级以上达标率 100% ;规模以上机械制造、水泥企业标准化市级以上达标率达 70% 以上。规模以上印染、治金、造纸、船舶修造、竹制品企业市级以上标准化达标率 50% 以上。制定 转椅家具传统行业安全标准化标准,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

(四)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 加快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建立县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县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确保编制、人员、职责、经费“四落实”。加强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监控, 建立覆盖全县各地区、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管理体系。

2. 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加大对应急设备设施的投入, 以消防应急救援专业力量为主体,整合全县现有应急资源,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矿山、危化、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能力。加强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建立 完善分类齐全的重点行业专家库, 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推进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通信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实现全县各级应急救援体系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 共享,做到快速反应、整体联动和高效处置。

3. 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 深入开展应急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活动,广泛普及事故灾害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完善各类应急救援 预案, 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加强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应急预案的衔接,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化管理。

4. 建立完善企业安全预警机制。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结合重点单位应急预案的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联动演练,每年组织一次高危行业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处置水平。

(五)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

1. 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 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步伐, 2015 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行政执法系统、安全生产调度与统计系统、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各系统内,以及县、乡镇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实现市、县、乡镇三级信息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信息准确、渠道畅通、反应快捷的信息化网络体系。 探索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网络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

2. 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和专业人才建设。 在高危行业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在综合类行业企业中开展“小技改除大隐患”的安全技改工作,加强对典型行业技术改造成果的试点推广,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行业 协会作用 。通过与高等院校、县人才中心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对口单招等措施,加快培养一批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相应的安全技术人才,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使安全专业人才能够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六)完善安全文化 体系

1. 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创新形式和手段,继续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道路交通安全周”、“ 119 消防安全日”以及安全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宣传平台和载体建设,继续办好大众媒体的 安全专栏,加大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经验做法,努力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完善安全生产网站和新闻发布 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全县安全生产形势,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在全社会营造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探索培育 企业 安全文化,开展“安全社区”创建, 每年培育一批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

2. 健全安全培训工作机制 按照“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逐步建立由专业培训、职业培训、企业培训和社会化教育培训构成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加强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建立乡镇(街道)安监人员、村(社区)安全信息员的培训制度,三年内全县安监系统监管执法人员培训率达100% 加强企业主要负责 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三类”人员的持证培训 , 确保持证上岗率达 100% 积极延伸培训网络,推进 “职工夜校”、社区安全学校等教育基地的扩面工作,全面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防灾减灾及避险能力。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企业自身培训能力。 继续实施 农民工安全 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技能。

3. 推进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 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教育的硬件设施投入,完善培训课程,加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培训手段和方法,采用“订单式培训”、“送培训进企业”等形式,同时借助县安全生产网站,利用党校、职业学校、乡镇成校等平台,积极发展网络教学,实现安全培训手段现代化。

(七)强化职业危害监督检查

    加快职业健康监管机构、队伍和装备建设,初步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制机制。 开展职业危害申报、登记工作,建立全县职业危害数据库, 实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制度。加强 对职业危害较严重行业的监督检查与整治,重点加强矿山、建筑、建材、冶金、机械、化工、纺织、家具制造等职业危害严重行业的预防与控制,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有效防治职业危害。

五、重点建设工程

(一)安全监管队伍和装备建设工程

配置与充实县、乡镇安全监管机构的现场安全检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仪器仪表、事故调查取证分析设备、应急指挥通讯设备、安全监察车辆工具、 安全监管监察人员个体防护装备 及办公设备,基本符合省、市安监局提出的配备标准目标。

(二)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 治理 工程

开展全县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建立县级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中心以及重大危险源网络化动态监控预警系统,逐步在重大危险源、高危行业企业中推广安装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系统。至2015 年全县重大危险源 100% 进入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动态监管。

  继续实施重大隐患治理工程,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仓库、公路危险路段、山区临水临崖等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设施、场所,每年分 挂牌一批隐患进行 督办治理。对安全距离不达标、安全生产无保障的化工企业逐步实施搬迁或关闭。

  (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程

建设覆盖县、乡镇、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网络,实现有关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建立安全生产政务平台、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平台、行政执法管理平台、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调度平台、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形成覆盖县、乡镇二级安全生产信息化网络监管体系,提升安全监管的技术水平。

(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工程

建立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构建县及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消防、建筑和特种设备等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加强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应用软件、移动式指挥平台、卫星定位系统等专业救援设备设施配置, 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协调指挥机制。借助大中型企业,完善物资储备保障系统, 组建 1 支矿山和 1 支危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建设工程

加强县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建设,强化教学用房、设备设施的配备,充实专业师资力量, 规范培训机构管理。完善县委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基地建设。 深入推进全员安全培训,实施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工程。建立培训信息化系统、培训机考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推进安全培训的信息化建设。

(六)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

通过政策扶持,全面推进高危行业和加工机械制造业等企业的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岗位、专业、企业达标。突出抓好竹制品加工、转椅家具两大行业的安全标准化的试点、推广工作,树立一批安全示范行业、示范企业。

  (七)职业危害治理工程

开展职业危害的生产场所普查、登记,加强对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以及建材、轻工、纺织等职业危害严重行业的监督检查,强化对粉尘、毒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监控,督促指导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与整改措施。积极推广职业危害控制技术,逐步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病防控体系,推进职业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安全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把安全生产摆在与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各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要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规划和实施保障体系,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体系,把安全生产相关内容、重要指标和重大工程项目分别纳入相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指标体系和投资计划,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持续加大安全投入

县、乡镇(街道)政府要按辖区常住人口不低于 4 元的标准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并逐年增加。积极研究与财政、信贷等挂钩的安全生产经济政策。 完善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工伤保险社会救助机制。推行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建立 完善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建设项目安全预算和执行制度, 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充分运用好上级对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财政补助政策,鼓励企业广泛使用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

(三)强化责任落实

继续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 完善安全生产奖惩约束机制,严格执行 行政问责制度、 “一岗双责” “一票否决”制度。 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实行企业负责人重大、特大事故任职资格终身否决制度。 建立事故查处督办制度。

(四)加大监管执法

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打非和专项整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惩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各类事故,严肃责任追究, 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实行企业负责人事故任职资格终身否决制度。

(五)实施“人才强安”战略

加大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安全监管人员和企业安全技术人员取得中级以上安全工程师资格。健全安全生产专家组队伍,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力量,健全安全监管内设机构,落实专 () 职人员。强化安全监管队伍自身建设,采取教育培训、典型示范、岗位锻炼等措施,提高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水平。

(六)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规范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较大以上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和重要安全生产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典型案例、重大安全隐患及问题突出的企业予以曝光。 加强工会组织、新闻媒体、社团组织以及村(社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提高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