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人民政府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安吉县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  知

  • 来源:安吉县发改局
  • 时间:2021-06-29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

文件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安发改〔2021〕21号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安吉县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  知


各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

安吉县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6月28日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          2021年6月28日印发




安吉县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〇二一



 


第一章 "十三五"林业建设回顾 7

一、林业概况 7

二、建设成就 7

(一)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美丽建设成效显著 8

(二)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增强,生态 功能持续完备 9

(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富民效益日益显著 10

(四)林业改革稳步推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11

(五)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化不断丰富 12

(六)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林业发展基础坚实可靠 13

三、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4

(一)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大,生态安全维护亟需加强 14

(二)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15

(三)林业产业 发展面临挑战,"两山"转化潜力有待增强 15

(四) 政策资金投入 不足 林业基础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16

四、政策需求与对策措施 16

第二章 林业发展新形势新机遇 18

一、"两山"理念为林业发展指明方向 18

二、创建"两山"试验区对安吉林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18

三、"重要窗口"建设为林业带来新使命 19

四、长三角一体化为林业带来新定位 20

五、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为林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20

第三章"十四五"发展战略与目标 22

一、指导思想 22

二、规划原则 22

三、发展战略 23

四、发展目标 25

五、发展格局 28

六、规划依据 29

第四章"十四五"主要建设任务 32

一、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构建高标准国土绿化美化体系 32

(一)大力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32

(二)加快美丽生态廊道建设 32

(三)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32

(四)持续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33

二、高质量保护修复森林湿地,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33

(一) 加大 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 33

(二)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34

(三) 加快自然保护地建设 35

三、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35

(一) 推动林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35

(二) 培育市场经营主体 37

(三) 打造现代林业服务体系 37

(四) 打响 安吉林业品牌 37

四、高品位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构建繁荣的人文林业体系 38

(一) 打造生态文化产品 38

(二)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 39

五、高效能建设智慧林业,构建智能化林业体系 39

(一) 大力发展林业机械化 39

(二) 深化林业体制机制改革 40

(三) 全面打造数字化林业 42

(四) 提升林业灾害防控能力 43

(五) 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44

(六) 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45

(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5

第五章 重点工程 46

一、国土绿化美化工程 46

(一)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 46

(二)"一村万树"乡村绿化美化 47

(三)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47

二、森林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 48

(一)竹林生态修复 48

(二)茶园生态修复 50

(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51

(四)重要湿地保护修复 52

(五)松材线虫病防治 53

(六)防控森林火灾 55

三、乡村振兴产业工程 56

(一)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56

(二)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64

(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66

(四)强化木本粮油供给保障 67

(五)林道建设及改造提升 68

四、现代装备建设工程 69

(一)林业机械化 69

(二)数字林业建设 69

五、森林文化惠民工程 70

(一)森林古道保护和利用 70

(二)古树名木保护 71

(三)安吉竹文化保护与发展 71

第六章 投资估算 73

一、估算范围与依据 73

二、估算结果 73

三、资金筹措 73

第七章 保障措施 75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 75

二、加强政策支持,创新投资方式 75

三、增强财政保障,加大资金投入 76

四、调动社会积极性,提升发展保障 76

五、注重人才引进,提升科技力量 77


第一章  "十三五"林业建设回顾


一、林业概况

安吉是浙北重要生态屏障、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有中国第一竹乡、中国椅业之乡之美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安吉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财富是森林,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

安吉现有林业用地202.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1.7%,森林面积198.7万亩,森林覆盖率70.2%,林木蓄积量365.5万立方米,省级以上公益林63.2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1.2%。全县拥有99万亩竹林、21万亩白茶林,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自然公园1个,省级森林自然公园1个,省级湿地自然公园2个,展示生物多样性的浙江省自然博物馆1个。2020年,安吉县林业总产值超276.8亿元。

二、建设成就

"十三五"是安吉林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安吉林业出典型经验的五年。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以省委省政府"两美浙江"重大部署为引领,安吉林业坚持不懈优美环境养护绿水青山、做实项目转化绿水青山、惠及民生共享绿水青山,扎实推进生态、富民、人文林业三大体系建设,提升现代林业综合实力,全力打造"两美"建设浙江典范、"两山"实践全国示范,为安吉"两山"重要思想实践示范县和"中国最美县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生态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富民林业建设扎实推进,人文林业建设深入发展,林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林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大花园建设连续二年名列全省前茅,并获评2019年全省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单位唯一优秀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安吉林业建设中得到深入实践,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安吉先后获得"两山"理论实践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林业示范县(全国唯一)、省级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安吉县林业局荣获全省公益林建设成绩突出集体、2017年度浙江省林业信息化十佳单位、浙江省国有林场建设突出贡献集体、第四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

(一)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美丽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结合"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安吉大力开展森林城市、珍贵彩色森林、"四边三化"、"一村万树"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 "山青水净"等城乡绿化建设,大力营造珍贵彩色森林,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

在全面建成中国美丽乡村、县域"省级森林城镇"全覆盖基础上,安吉进一步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森林乡村"、"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国家森林乡村"6个,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43个。完成新造林8200亩,建设珍贵彩色森林14万亩,抚育森林10万亩,新植珍贵树种360万株,生态修复茶园4万亩,修复退化林5000亩。

绿化造林增绿添彩,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的较高水平,林木蓄积量达到了365.5万立方米。初步建成了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全域绿化体系,极大优化了安吉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安吉森林资源正由"数量持续增加"向"数量增加、质量提升与生态改善并进"的方向发展。

(二)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增强,生态功能持续完备

全面推进依法治林,严格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实现全县所有采伐审批落地上图管控。森林采伐限额不断下降,确保了安吉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长和质量持续提升。持续推进生态公益林定向培育,新增省级以上公益林8088亩,全县省级以上公益林达63.2万亩,每年生态公益林补偿惠农资金2500万元,发挥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对助推安吉大花园建设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从省级成功升格为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我省目前唯一以动物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了安吉陈嵘省级自然森林公园建设,竹溪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和南北湖省级湿地公园被列入省重要湿地名录。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大力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作,完成陆生野生动物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立全省首个"网络森林医院",实施安吉小鲵和银缕梅保护项目,开展银缕梅遗传多样性和濒危机制研究,对重点珍稀濒危物种(类)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县一级红外相机野生动物监测,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中华秋沙鸭、梅花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雀鹰、、鸳鸯越冬种群和省重点保护动物豹猫等物种。

全力开展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防治,累计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作业面积18万亩。完成全县森林古道普查工作和全县3323株古树名木挂牌,为全面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奠定了基础。

(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富民效益日益显著

"十三五"期间,安吉林业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发展以竹业经济为主的传统产业,积极拓展以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山核桃、香榧等木本油料特产种植1.9万亩,形成了一、二、三产产业链,成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林业年总产值超276.8亿元,带动就业20人,实现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经济发展。安吉先后获得了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县、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省林业产业百亿强县、省级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成功举办北京园会"安吉日"活动,被授予"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奖牌,"安吉冬笋"获"浙江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安吉竹笋"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竹产业年产值达153.1亿元。"安吉白茶"获全省首个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省区域名牌,年产值达12亿元。林下经济已形成林下培植、林下养殖、林下休闲三大模式,建成现代林业园区40 ,发展面积27.2万亩,产值达48.1亿元,促进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浙江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依托安吉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创建了多个"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森林慢生活体验区"、"中国森林氧吧基地"、"浙江最美森林氧吧",荣获"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区、基地试点建设县"称号,灵峰旅游度假区、山川乡、天荒坪镇分别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称号,获评3个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强镇、6个省级森林康养名镇和42个森林人家,数量之多,稳居全省首位。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056万,收入21.48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安吉林旅融合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四)林业改革稳步推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安吉坚持先行先试,勇当林业改革的"实践者"和"领头羊",着力破解机制体制障碍。

全省首个实施"林长制",并被列入2017-2018年浙江省省级及以上重大改革试点,被原省林业厅列为全省唯一"林长制"改革试点县。积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与省林业局沟通,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30亩以下的审核审批权限委托到安吉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减少了审核审批流程和时间,为安吉县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深化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林地流转机制,创新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放制度,完成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5万余亩,建立股份制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林场等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60余家。创新出台全省首个指导竹产业提档升级的政策性文件《安吉县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制定出台《安吉县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方案(试点)》。全省首个完成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入选省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公益林保险实现全覆盖,出台《安吉县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累计发放林业贷款超过10个亿,充分调动了林农积极性,拓宽了林业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全面完成龙山、灵峰寺2个国有林场改革,灵峰寺林场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国有林场,荣获"中国森林氧吧"称号,龙山林场成为"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五)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化不断丰富

以关注森林活动为抓手,广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安吉县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新增省级森林城镇5个,建成森林人家42个、全国生态文化村9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13个,均居全省前列。安吉竹子博览园成为浙江省林业科普基地,山川森林休闲养生小镇、章村森林休闲养生小镇、上森林休闲养生小镇、天荒坪"两山"小镇被首批命名为森林康养名镇。"十三五"期间,安吉新建了7个古树名木主题公园,修复了2条森林古道,完成全民义务植树30万人次,评选出金钱松和杜鹃为县树、县花。通过"安吉林业"微信公众号开辟"林业视角"专栏,制作森林古道系列、野生动物系列、森林专家有话说等主题宣传,先后承办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竹文化分会成立仪式、2016年湖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暨"爱鸟周"、中国"森林宣言"等活动,联合省自然博物馆在杭州举办"中国两栖动物多样性专题展",启动"寻找安吉最美森林"摄影比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六)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林业发展基础坚实可靠

在"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基础上,安吉进一步打造全省县级最大规模的智慧林业信息化平台,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

完成森林资源"一张图"整合工作,建立了集资源、规划、行政审批于一体的现代管理信息平台,结合高新技术,成立了全省首支专业无人机护林中队,建成全县智慧林业指挥中心,配套智能运维、森林防火、辅助决策、应急调度四套系统,在全县铺开一张林业大数据网,实现了"信息服务一网化、电子政务一站化、现代林业管理可视化"陆空一体化监管,有效提高了安吉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和林业综合防控能力。

建成安吉国家毛竹生物基地,龙山林场建成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省级重点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承办了省"第十七届林业科技周"活动。新建林区道路345公里,投入资金12355万元,林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三、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大,生态安全维护亟需加强

安吉是著名的"中国竹乡",也是"中国白茶之乡"。竹林和白茶林是安吉重要的森林资源和绿水青山的基石,也是安吉的金名片和传统优势产业,事关山区农民增收、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安全、美化景观、提供林产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绿水青山转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安吉竹林和白茶林多以大面积纯林为主,既是良好的生态基础,也是脆弱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竹产业效益下降,大面积竹林弃管造成了林相衰败退化、生态效能下降;白茶种植的无序快速发展,甚至毁林种茶、生态脆弱区种茶,都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更加脆弱,甚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都时有发生,带来潜在生态安全威胁,亟需进行生态修复。

另外,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亟需通过开展野生动物侵害责任保险,探索建立野生动物侵害补偿机制,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解决野生动物侵害问题。

(二)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多年来,安吉县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在环境改善、森林资源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活立木总蓄积量从2007年的229.8万立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365.5万立方米,增幅59.1%;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从2007年的2.75立方米/亩提高到2019年的4.86立方米/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依然存在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林种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乔木林单位蓄积量低于全国5.99立方米/亩、全省5.12立方米/亩的平均水平;森林资源中,纯林多、混交林少,尤其是竹林纯林程度高,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容易受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危害

森林质量也是衡量林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方面,作为我省林业建设的模范生,安吉亟需加强森林抚育和珍贵彩色林建设、大径材培育,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

(三)林业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两山"转化潜力有待增强

依托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安吉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和经济林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林业一、二、三产产业链,不仅实现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而且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打造的青山绿水成为了安吉的金名片,助力安吉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并成功创建浙江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极大地促进了安吉社会经济发展

但安吉县林业产业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竹产业出现萎缩,可持续发展遇到重大瓶颈。森林康养、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花卉种苗等产业经营水平仍较薄弱,产业潜能和优势还未能充分发挥。林业经营主体低小散企业多、规模化程度较低,规模企业品牌企业少,特别是缺少全国性品牌企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产品供给相对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物质需求和安吉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潜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林产品营销尤其电子商务平台有待建设、整合和提升。

(四)政策资金投入不足,林业基础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林业建设配套资金不足,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偏低,林道等林区基础设施和机械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林业属于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社会性公益事业,但又关系生态和民生,与林业提供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比,应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扶持力度。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者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林业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建立人才机制,培育专业化综合型的林业干部和林技员、护林员队伍。

四、政策需求与对策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由于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有限,林业投入机制与现代林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已成为提升森林质量、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议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林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支持不同经济成分和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

2.加强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林业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给予竹产业、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设施用地政策;二是加强对林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培育和扶持;三是加强对林产品网络电商等新兴行业的支持,促进拓宽林产品营销渠道。

3.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

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该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林业建设成就的显示度。建议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集中财力重点建设一些生态区位重要、生态效益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林业项目,并努力争取省林业重大项目资金支持。

4.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加大对森林抚育、林相改造和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力度,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5.深化林权改革

林权分散目前已经成了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议深化林权改革,加快推进林地经营权流转和林业生产方式转变,更好地为全社会提供林业产品和生态产品。

第二章 林业发展新形势新机遇


一、"两山"理念为林业发展指明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即是安吉最大的优势,也为安吉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安吉县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路,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生态创建工作全国领先,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十四五"时期是安吉县全面推进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县和绿色发展先锋标兵的安吉,如何保护好"绿水青山"并将它们转化成富民的"金山银山",实现"养护绿水青山—转化绿水青山—共享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探索美丽经济与美好生活共兴共荣的美丽中国样本,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看安吉的示范效应,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安吉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动力。

二、创建"两山"试验区对安吉林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高标准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继续强化安吉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行优势和引领作用,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安吉开展新时代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加大林业在安吉"两山"试验区建设中的工作力度和贡献,浙江省林业局特别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助力安吉打造成为我省林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转化的新示范、新标杆。

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即是安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的政治责任,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安吉的新期望、新要求和新任务,更是安吉在新时代加快赶超发展的现实路径。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维护的主体,切实需要肩负起安吉"两山"试验区建设主力军的使命和责任,深入探索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路径,为安吉创建新时代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全国绿色发展标杆、美丽中国县域窗口和美丽宜居大花园典范,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林业力量,为全省乃至全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贡献安吉林业经验

三、"重要窗口"建设为林业带来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了"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要求、新使命、新目标,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安吉林业迎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的发展契机,将进一步加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行优势和引领作用,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勇当排头兵和模范生,通过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促进安吉更好地建成"两美"建设浙江典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全国示范,建成展示浙江林业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为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做出安吉林业贡献。

四、长三角一体化为林业带来新定位

为打造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增长极、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引导我国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党中央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浙江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当前正在建设中国最美县域的安吉既是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是太湖流域、长三角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更应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以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加快建成长三角绿色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在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加快森林旅游和生态康养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绿色生态空间共享上走在前列,为长三角区域提供更优质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努力成为长三角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示范点。

五、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为林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安吉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在共同富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精神,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具有浙江气质、安吉特质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模式,安吉县提出以新时代美丽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区和未来乡村建设为重点,争创全省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先导区的新目标新任务,争创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县。安吉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在大花园建设方面连续二年领先全省,为安吉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以竹木产业、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林业产业,必将成为安吉建设全省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先导区、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主力军,为全面推动安吉实现乡村振兴、全面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章  "十四五"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林业"优化生态、改善民生"核心任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生态林业、富民林业和人文林业,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发展森林绿色经济,打响森林文化品牌,构建现代林业体系,把安吉建成"最美竹乡·两山典范",为安吉打造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标杆、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县、中国最美县域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改善生态。安吉要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样板,离不开森林环境这一生态本底。必须坚持把保护生态作为林业的根本任务,把改善生态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修复为主,严格保护林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生态安全建设,加强林业生态资源科学经营,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2.坚持"两山"转化,绿色惠民。始终坚持把做强产业作为林业发展的强大活力,把绿色惠民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发挥森林是水库、钱库和粮库的重要功能,发展林业特色和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林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高质量发展绿色富民产业,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3.坚持改革发展,创新驱动。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林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以"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林业各项改革,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为林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发展战略

安吉林业"十四五"发展战略为:坚持一条发展道路,明确两大核心任务,坚持"三大定位",构建"五高"发展体系。

1.坚持一条发展道路。十四五期间,安吉林业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做好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转化绿水青山三篇文章,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让安吉的绿水青山真正实现金山银山。

2.明确两大核心任务。"优化生态、改善民生"是林业两大最根本的核心任务。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优化生态是林业的根本任务,也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职责,必须把优化生态放在一切林业工作的首位。改善民生是林业的重要目的,是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坚持"三大定位"。一是打造全国林业现代化建设先行县,以数字化和机械化为引领,以现代化为目标,构建基础扎实、管理先进、保障有力、整体智治的林业发展新格局,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打造全国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行示范县,不断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完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形成特色鲜明、主体多元、三产融合、效益显著的绿色富民体系,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调并进。三是打造全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建设更加美丽的生态林业、更加发达的富民林业、更加繁荣的人文林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实施"五高建设"。一是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统筹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森林系列创建持续深化,生态廊道网络初步建成,城乡人居生态显著改善。二是高标准实施资源保护,森林、湿地资源得到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强化,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系统化资源保护体系。三是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林业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林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林业富民能力显著增强。四是高品位弘扬森林文化,生态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科普教育不断深化,生态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五是高效能提升智治能力,大力提升林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深化林长制,创新林业发展体制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深入,林业发展基础更加扎实,林业基层队伍不断健全,林业"一张图"数字化平台全面应用。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高质量绿色生态屏障、高标准自然保护网络、高效益绿色富民产业、高品位森林生态文化、高效能现代林业装备体系,建成生态林业完备、富民林业发达、人文林业繁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全国示范、"两美"建设浙江典范、森林浙江"重要窗口"、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绿色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美丽环境潜力持续释放,成为全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全国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县、美丽宜居大花园典范、美丽中国建设安吉样本。

——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到2025年,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和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国土绿化美化水平和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系列创建持续推进,生态廊道体系基本建成,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面形成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新增国土绿化1.5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4%,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92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430万立方米,乔木林单面积蓄积量提高到5.6立方米/亩,森林采伐量控制在36150立方米/年以内。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稳定在63.2万亩,湿地保有量7.6万亩,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稳定在8%以上。

——林业产业更加发达。"十四五"期间,实现产业融合化、产品品牌化、主体多元化、经营数字化,笋竹业、白茶、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效益显著改善,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林业富民能力不断增强。到2025年,林业行业年总产值达354亿元,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名镇2个,省级森林人家10个,年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人次力争突破 1500万人次,把森林康养打造成县支柱产业,安吉县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森林休闲养生示范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样板县。

——林业生态文化更加繁荣。强化森林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产品更加优质丰富,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设古树名木主题公园10个,自然教育基地5个,保护修复森林古道5条,森林古道、森林步道网络基本建成。

——林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林长制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入,林业生产和林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快速提高,林业装备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不断加强,高效能智慧林业体系基本建成。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根本好转,发生面积和数量双下降。

3-1  "十四五"林业发展指标一览表

 

 

 

现状值

目标值

 

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

%

70.2

70.4

约束性

林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

365.5

430

约束性

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立方米/亩

4.86

5.6

预期性

生态保护





省级以上公益林保有量

万亩

63.2

63.2

预期性

湿地保有量

万亩

7.6

7.6

预期性

自然保护地

国土面积占比

%

8

8

预期性

森林火灾受害率

‰


<0.8

约束性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permil;


<2.0

预期性

林业产业




年林业行业总产值

亿元

276.8

354

预期性

省级森林康养名镇

8

10

预期性

省级森林人家

42

52

预期性

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人次

万人

1000

1500

预期性

森林文化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

亿元

171.1

218.6

预期性

古树名木主题公园

7

17

预期性

森林古道

3

8

预期性

自然教育基地

1

6

预期性

五、发展格局

根据安吉森林资源和自然生态空间分布情况,充分衔接《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方案》、《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安吉十四五林业发展空间布局为"一心引领,两区示范,多点发展,全域美丽"。

1.一心引领:以"递铺港"老城区、"浒溪"新城区、"西苕溪"未来城区三城联动形成的中心城区,是安吉建设美丽宜居大花园的核心区,也是安吉形象重要担当地、展示地。"十四五"时期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结合安吉竹文化,大力实施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发展城市森林。

2.两区示范:根据生态安全和林业产业发展需求,将安吉县域划分为生态建设区和产业发展区,全面构建起森林湿地资源高水平保护、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分别打造生态保护和生态价值转化的全省示范样板地和重要窗口。

生态建设区包括上乡、山川乡、杭镇、孝丰镇、报福镇、章村镇、天荒坪镇等中高山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生态修复区。该区域重点加强天然林、公益林保护和生态修复,解决优化好毛竹林相改造,全力提升森林质量,强化黄浦江源头治理,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适度发展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产业。

产业发展区包括县城4个街道、吴镇、溪龙乡、天子湖镇、梅溪镇等乡镇的平原区域,西溪绿水经济带,该区域在森林资源保护基础上,重点发展竹产业、白茶经济林、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

3.多点发展:大力建设遍布全县的竹产业基地、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森林康养名镇、白茶特色小镇、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自然保护地等。

4.全域美丽:全域开展百万亩国土绿化、"一村万树"示范村行动、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开展全域旅游,整体建设最美县城、最美城镇、最美乡村,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六、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城市绿化条例》;

(6)《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2.政策文件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

(3)《关于加快全国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12月);

(4)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浙委发〔2014〕26号);

(5)《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2014年5月23日);

(6)《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

(7)《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2020-2024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4号);

(8)《浙江省林业局等8部门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浙林改〔2020〕38号);

(9)《浙江省林业局关于支持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10)《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11)《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2)《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吉县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安政发〔2018〕35号);

(13)《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吉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实施计划(2020年-2024年)的通知》。

3.相关规划成果及其他资料

(1)《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

(2)《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

(3)《安吉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方案》;

(4)《安吉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5)《安吉县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0)》;

(6)《安吉县"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成果报告》;

(7)《浙江安吉森林休闲养生城市建设规划》;

(8)《安吉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年)》;

(9)《安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

(10)《安吉县森林消防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11)其它相关专项规划设计。

4.基础数据

(1)安吉县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

(2)安吉县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及成果;

(3)2020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





第四章  "十四五"主要建设任务


一、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构建高标准国土绿化美化体系

(一)大力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大力开展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建设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河湖"六大森林",大力发展珍贵彩色和乡土树种,持续推进森林资源增长,推进最美县城、最美城镇、最美乡村建设,推进"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不断提升安吉城乡绿化美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地和中国最美县域。

(二)加快美丽生态廊道建设

以申嘉湖高速、杭长高速、商合杭高铁、西溪等高速高铁重要水系沿线山体为建设重点,积极开展安吉美丽生态廊道建设,加强交通干线和重要水系两侧宜林地段绿化与沿线山体林相改造,建设一批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森林生态廊道和美丽风景线,打造浙北生态廊道安吉样板和示范带,推动美丽大花园建设。力争安吉浙北生态廊道试点列入省林业财政支持项目。

(三)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碳汇森林、健康森林建设,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重点加强竹林抚育经营,加强珍贵树种和大径材基地建设,加大松材线虫病除治力度。持续推进松林阔叶化改造和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优化森林结构,全面提高森林质量、景观水平、碳汇能力和生态效能,加快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依法推进限额管理、凭证采伐,为精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和总量提供支撑。

(四)持续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积极推进以增汇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扩面体制建设,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增强森林植被和森林土壤碳汇能力,持续增强林业碳汇能力。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充分发挥湿地的碳汇功能,实现湿地减排增汇。

二、高质量保护修复森林湿地,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一)加大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

严格保护林地,严格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森林灾害防控体系。

加大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实施竹林、白茶林、板栗林等重要林地和森林资源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切实发挥林业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加快珍贵树种发展和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加强公益林建设,确保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稳定在63万亩以上。实施严格的天然林保护制度,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天然林松材线虫病疫情控制,积极开展天然中幼林抚育,加快推进退化天然林生态修复,建立完善的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

建立健全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持续深化林木采伐管理改革,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

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推进湿地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加强湿地公园等湿地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开展赋石水库和西溪、溪等重要湿地生态修复,建设西溪绿水经济带和安吉赋石省级湿地自然公园。

(二)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全面完成县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建立智能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掌握野生动植物资源变化。着力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严厉打击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切实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开展野生动物侵害责任保险,探索建立野生动物侵害补偿机制,解决野生动物侵害问题。

继续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程,采取人工繁育、就地或迁地保护、野化放归等措施,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加快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修复,通过原生地(栖息地)有效保护、生境恢复和改善,使野外种群具备适宜生长环境,最终达到解除濒危状态的目的。重点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安吉小鲵实施抢救性保护,把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国家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

(三)加快自然保护地建设

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分区管控机制,强化重要生态空间管控,加强水源地、重要生态屏障区的空间管控。

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立以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以竹乡国家森林公园、陈嵘省级森林自然公园、赋石水库省级湿地自然公园为主体的安吉县自然保护地体系,合理调整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确保安吉县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保障自然保护地不低于县域面积的8%。完成各类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标,设立四至范围公示牌,做好自然保护地确权登记。启动赋石水库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建设工程。开展以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的保护地监测,定期提供动态数据报告,建立保护地质量、功能、效益评价体系,为保护地政策制定、资源利用、综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健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开展各类保护地规划编制工作。

三、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一)推动林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着力培育林下经济发展新业态,重点推进安吉竹产业、森林康养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林业产业产值达到354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笋竹初级加工区,加快推进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建立1个"安吉县竹笋链式发展建设试点",组织试点建立订单式竹笋原料基地,探索"企业+新型竹林经营组织"的合作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竹产业新业态和新产品,推进竹产品精深加工和笋竹丰产林的培育,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竹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好笋竹绿色经营和综合利用科技推广,打响"安吉冬笋(竹笋)"品牌,打造一批竹产业特色小镇,争创省级竹产业特色示范县。

依托丰富森林资源、良好生态环境、"中国第一竹乡"品牌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组织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森林康养基地等森林系列创建,打造一批具有乡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森林康养品牌,培育集医疗、养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建设国际知名的森林养生城市,把森林康养产业培育成安吉新的特色支柱产业。

大力推广林下经济,不断探索创新生态富民新模式,加大对林下经济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林笋、林旅、林药、林菌绿色生态高质高效富民模式,培育一批三产融合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动林下经济产业经营从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

(二)培育市场经营主体

加快引导林地流转,加大低小散企业的联合重组,大力发展合作社、专业大户、专业林场、家庭林场等新兴规模经营主体,培育行业龙头、大型企业集团等有竞争力的市场经营主体,推动分散经营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打造全国"三位一体"林业经营改革样板。

(三)打造现代林业服务体系

加强产业交易平台建设,利用直播带货、淘宝村等新型销售模式,打造优质林产品电商园区、直销平台,打造现代林业服务体系,拓展林产品营销渠道。

(四)打响安吉林业品牌

开展国家林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争创国家林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打造统一的优质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安吉冬笋、安吉白茶、安吉竹林鸡等地理标识商标,完善区域公用林产品品牌标准、认证、标识以及全程追溯健康体系。培育竹产业集聚中心、竹产品交易中心和全国价格信息发布中心,打响安吉山货、山珍品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推动安吉林业品牌走出去。

四、高品位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构建繁荣的人文林业体系

(一)打造生态文化产品

大力繁荣生态文化,深入挖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底蕴。以安吉小鲵国家自然保护区、陈嵘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为基础,建设和提升生态文化基地,建成5个自然教育基地。丰富和完善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植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等生态文化场馆建设,加强生态文化传播体系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安吉丰富的竹、茶、古树名木和黄浦江源头等文化资源,以及陈嵘、吴昌硕等名人的事迹与精神,大力发展名人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古树名木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文化产业,创建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提升生态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发展特色民宿、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引发青年回乡创业流。

推进以森林古道为主体的森林步道网络建设。结合森林康养、休闲健身,加强古道修复,保护并提升全县重要森林古道,形成文化内涵丰富的森林古道网络体系,重点修复杭辉古道等5条古道。有效串联绿道、美丽公路、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村、风景名胜。打造森林氧吧、郊野公园等亲近自然生态产品,着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修复,培育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提高古树名木养护标准,加强古树名木智慧化管理,鼓励认建认养,建设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建立古树名木动态监测平台,定期对古树名木数量增减、生境、生长势、保护现状等项目进行动态监测,跟踪管理。

(二)加强生态文化宣传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结合植树节、国际森林日、生态旅游节、湿地日、爱鸟周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关注。

选取生态环境好、生态意识强、生态文化繁荣的行政村,组织开展"全国生态文化村"、"美丽乡村"、"和美家园"创建。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更多地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更深入人心,促进居民生态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高效能建设智慧林业,构建智能化林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林业机械化

"十四五"期间,安吉林业应大力发展林业机械化,强化林业机械及现代装备建设,其中重点推进竹林生产机械化,大力提升竹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林机推广队伍建设,探索在国有林场开展林业机械化培训,培育新型林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实现林业发展降成本、补短板,推动林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加大对林业机械项目费、贴息贷款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实现林业机械专项补贴,增强林农对林业机械购买的积极性。

(二)深化林业体制机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全面深入推行林长制。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建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县总林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县副总林长的县乡村三级林长架构,打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安吉特色林长制体系。明确落实各级林长对于本管辖区域内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职责,健全运行机制,确保各级林长规范履职到位,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系统治理。推进林地保护共管长效机制改革,协调各部门和乡镇共同推进林长制工作,使林长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办法,将长效管理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实施年度考核。将林长制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依据,把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压紧压实。

全面发挥碳中和林业作用,构建林业碳汇评估平台,建立林业碳汇计量标准和监测评估体系,全面掌握林业碳汇的现状、变化和潜力,开展森林碳汇能力和潜力评价。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机制,积极推进林业增汇减排项目试点,建立碳汇交易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建设。

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按照"三权分置"改革精神,完善林权交易制度,加快林权流转,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林地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林权类不动产存量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夯实林权统一登记工作基础;大力推广"安吉毛竹股份制合作"模式,探索镇(乡)域、村域毛竹林整域流转,探索建立农民集体林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积极引导发展股份合作社、现代林场,培育壮大现代林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上山入林",与林农建立合作共享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山林高质量经营水平,带动农户从涉林经营中受益。

深入推进林业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探索竹林绿色金融产品,着力破解林业融资难题。构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林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引导政策性银行为林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继续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贴息贷款,重点推广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打通资源、资产、资金的转化通道,扩大林业融资规模。

继续保持林木政策性保险全覆盖,积极扩大地方特色品种保险,推动林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降低林业产业经营风险。重点加大竹林政策性保险力度和覆盖面,稳步扩大"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业务,创新开展"林道气象指数灾害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开展竹材价格保险、古树名木保险、野生动物致害赔偿等涉林特色保险,构建既保灾害又保价格的双保险市场化机制,不断提升林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建立科学的绿色经济评价体系,推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客观反映林业建设成就,宣传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为宏观决策提供量化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完善森林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健全林业生态补偿标准。继续加大公益林补偿力度,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探索将天然林管护纳入公益林管理的补偿政策,开展县域"两山银行"试点建设。推进县域内生态补偿实现机制改革,探索明确县域生态补偿途径及补偿形式。

深化森林资源管理改革,依法推进限额管理、凭证采伐,推进林业采伐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林业"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三)全面打造数字化林业

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现代治理体系,打造"一站式"决策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林业智慧管理水平,推进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

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平台,优化森林资源"一张图",绘制森林资源监管一张图。拓宽智慧林业应用体系,加快各类业务数据融合,加快公益林、自然保护地等重要管理数据落界上图,协同营造林、林地征占用、林木采伐、森林防火、公益林调整等日常管理系统与"一张图"的互联互通,扩展自然保护地、湿地资源、森林康养、古树古道等林业资源业务应用,推进智慧林业"一张图"与国土三调、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三线一单"等成果数据对接与共享。统筹推进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年度出数、绩效考核、资产核算等工作任务。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森林环境感知张网。进一步深入应用5G、移动互联网、无人机、3S、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林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开展林业智慧感知建设。

通过卫星监测、飞机巡航、视频探测、高山瞬望和地面巡护等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化科技手段,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空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灾减灾预警监测体系,构建防灾减灾决策平台。完善森林防灾减灾信息化数据平台建设,为制定防灾减文应急措施和行动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并监控管理森林灾情情况、物资储备情况、基础设施情况。

(四)提升林业灾害防控能力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继续推进以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自然保护地、重要林区、湿地等重点区域建设林业有害生物自动监测站点,完善县级春秋两季集中普查和乡镇级全年巡查相结合的疫情监测体系建设,确保发现疫情及时处置,点镇街数量不再增加。"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程,坚决遏制灾情扩展蔓延,力争拔除1-2个乡镇(街道)点。

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完善森林火险预防监测体系,升级智慧林业防火系统,提高森林火灾预防监测能力。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森林消防专业化水平。加强林区道路和林火阻隔能力建设,提升林火阻隔能力,预防控制森林火灾。

提升森林地质灾害防控能力。林区道路及茶园生态修复等工程需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五)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推进安吉县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培育高质量森林资源、完善国有森林资源监管体系、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夯实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基础为重点,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龙山林场以省现代国有林场为目标,以建设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和省级林木良种基地为中心,强化林业科技示范推广能力,打造高质量森林资源培育基地、高水平科研推广基地、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灵峰寺林场以建成全国十佳国有林场为目标,加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科学利用,积极探索竹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高质量森林资源培育基地、高水平科研推广基地。

(六)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林区的道路、供电、用水、管护房、宣教设施和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计划,同步纳入"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建设规划,同等享受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和扶持奖励政策。

继续推进林区道路建设,提高建设标准,进一步构建林区道路网络,促进资源保护、森林经营和产业发展。

加强以省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国有林场为主的苗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林业生态建设对苗木多样化的需求。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林业队伍建设,支持通过进修、培训、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加强教育培训,优化林业干部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与林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林业林技推广水平。重点抓好林业执法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省两办《关于完善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切实承担起林业行政执法职责,建设一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高素质的林业干部队伍。




第五章  重点工程


"十四五"时期,围绕有效解决困扰和阻碍安吉生态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对筑牢生态屏障和富国惠民作用显著、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全局带动性强,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的重点工程。

一、国土绿化美化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林业在碳汇中的特殊作用,全力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和新一轮"一村万树"行动,全面启动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持续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一)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以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美化高质量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充分挖掘潜力,全面实施"满山""拥城""绕水""伴路""环村"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系统建设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河湖"六大森林",不断提升安吉县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森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推进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为高品质建成"中国最美县域"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县百万亩国土绿化新增造林1.56万亩。其中,建设山地森林1200亩,坡地森林1000亩,城市森林1500亩,乡村森林9400亩,通道森林1500亩,河湖森林1000亩。

新增造林中,2021年完成3500亩,2022年完成3500亩,2023年完成2600亩,2024年完成1700亩。

(二)"一村万树"乡村绿化美化

根据全省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计划,开展安吉新一轮"一村万树"行动。按照"村景合一"要求,以高质量绿化美化乡村为目标,实施"五美工程",大力发展珍贵、彩色、乡土树种,高标准建设美丽庭院、美丽村庄、美丽河道、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等,全方位打造高品位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风貌,进一步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建设一批全面发展、在全省具有示范意义的未来乡村和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打造浙江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窗口。

"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县建成15个"一村万树"示范村,并对前期建成的推进村开展"回头看"。

(三)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是浙江林业打造全国林业现代化先行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区和全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的重大举措,是我省林业"十四五"时期重点工程,也是浙江林业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重要行动。

安吉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以提高林分蓄积、提升碳汇能力、美化林相景观、增强生态安全为目标,重点建设碳汇森林和美丽生态廊道,建设一批精品廊道与储备林示范基地。规划"十四五"期间,安吉县高水平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92万亩,其中建设碳汇森林2.4万亩,建设美丽生态廊道4.2万亩。

碳汇森林以中幼林抚育、彩色树种、珍贵树种和大径材林建设为重点,以培育基础较好的国有林场和集体公益林为主体,抚育中幼林1.4万亩,培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材1.0万亩,促进安吉森林蓄积量提升、碳汇量增加,快速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木材战略储备能力。

美丽生态廊道以"高铁大道"、"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白茶飘香"、"昌硕故里"等五条主题线路和西溪、申嘉湖高速、杭长高速、商合杭高铁等重要廊道为重点,以沿线道路景观提升为重点,按照"美化彩化珍贵化"模式加强沿线绿化与山体林相改造,构建美丽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提升森林景观,增强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安吉窗口和标志性生态工程,将新时代美丽乡村振兴示范区、未来乡村串联,形成"线有美景、片有精品、带有特色"的示范带,促进生态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

二、森林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

(一)竹林生态修复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作为"中国第一竹乡",安吉有竹林面积99万亩,占林地面积近50%,是安吉绿水青山的基石和传统优势产业,更是安吉的金名片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安吉竹产业集群也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竹产业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竹工业化体系,成为全球竹制造业集聚地。全县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优势地位,无论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林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声誉,产品长期出口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安吉先后获得"中国毛竹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竹凉席之都"、"中国竹产业集群"、"全球唯一竹林碳汇试验示范区"、"国家竹材装饰装修基地"、"国家毛竹生物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安吉以占全国1.8%的竹资源,创造了占全国近10%的竹业总产值,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20年,全县竹业总产值达153.1亿元,其中产6.7亿元、二产69.4亿元、三产77亿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安吉因竹而美、因竹而名、因竹而强。

近年来,受市场、环保、生产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效益下降,安吉竹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并引起大面积竹林抛荒失管形成丛生竹现象。据统计,2019年全县竹林抛荒失管面积已达18万亩左右,抛荒现象已从高山蔓延到了中山,并且仍在加剧,安吉县良好的生态基础正在遭受严重威胁。"毛竹抛荒"现象带来的生态安全隐患即是安吉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省面临的问题,更是全国其他地区将来会遇到的问题,亟待重视。需要政府正确引导,科学发展竹产业,维护生态安全。

政府应从生态安全的角度,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加快竹林集体林权改革,引导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参与竹林林地流转,促进竹林规模化、集约经营。通过财政支持引导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竹林经营、管护,对退化抛荒竹林实施低产低效林生态修复,并定期进行抚育。通过适度的经营干扰维护竹林的健康,促进竹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生态修复,保障生态安全。

"十四五"期间,规划建立毛竹林生态修复示范基地3个,生态修复毛竹林5000亩。

(二)茶园生态修复

安吉是"中国白茶之乡",白茶品质好、产量高、效益好。为追求经济效益,农大面积快速发展白茶种植茶园连片面积大、树种单一,很多茶甚至毁林种茶,把茶园建在土壤瘠薄、不适宜发展白茶的陡坡脆弱区。再加上长期过量施用农药化肥、过度经营等农作物式精耕细作,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更加脆弱,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亟需进行生态修复。

规划结合珍贵彩色林建设,继续开展茶园生态修复,推动安吉全域实施茶园生态修复,促进白茶产业高质量绿色有序发展,保护安吉白茶品牌,做强安吉白茶。修复脆弱生态,减少生态灾害发生几率。

对白茶种植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崩塌带、隐患沟,采取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式进行生态修复:一是茶园路边、沟边、周边种树;二是茶山腰部水平带状退茶, 营造防护林带;三是山顶部退茶还林, 做到山顶林戴帽;四是陡坡低效茶园退茶营林;五是在山坡中下部穿插种植根系发达的植被,固定水土。同时,通过在坡顶修筑截水沟,坡脚修建挡土墙、排水沟,增强防汛抗灾能力。整体建成"头戴帽、腰绑带、脚穿鞋"的生态茶园,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功能的同时,根据生态区位的不同,分别选择檫树、树、木荷、杨梅、香榧、山核桃等生态和经济树种,分区域科学实施茶园景观生态修复,美化茶园,提升茶园的观赏价值,促进茶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同时,全面加强农药监管,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促进白茶林地生态化经营,促进白茶产业高质量绿色有序发展,保护安吉白茶品牌,做强白茶产业。

"十四五"期间,规划生态修复茶园2万亩,建设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5个。

(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保护水平,增强自然公园生态服务功能。

1.自然公园建设

完成竹乡国家森林公园、陈嵘省级森林自然公园、赋石水库省级湿地自然公园的整合优化和界定标,开展各类保护地规划编制工作;加快自然公园建设,开展赋石水库生态湿地及库区周边1.3万亩板栗林生态修复,建设安吉赋石省级湿地自然公园3.8万亩;开展竹乡国家森林自然公园建设、陈嵘省级森林自然公园建设;培育高品质森林康养、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加强公共管理、科普场馆、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自然公园服务能力。

2.自然保护区建设

完成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和界定标;启动安吉小鲵、银缕梅等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安吉小鲵自然保护区疫源疫病监测、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关键生境保护,开展中华秋沙鸭野外监测和栖息地保护;建立管理和执法队伍,加快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实体化运行,制定资源保护、科研监测等制度,促进监测、科研、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科研宣教设施和管护巡护能力建设。

(四)重要湿地保护修复

随着安吉城市发展从"递铺港时代"到"浒溪时代",再大步迈向"苕溪时代",西溪、溪等水系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规划结合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加快推进西溪、溪等重要水系沿线森林湿地资源的生态修复和改造提升,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将"绿水"经济带高质量建成全国河川公园样板。

水系沿线报福、章村等上游源头区域加强山地森林保护修复,通过森林抚育、竹林生态修复、松材线虫防治、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提升森林质量,丰富森林景观,提高沿线山地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强化护水净水功能的同时,开展森林康养,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林旅融合发展;水系中游继续开展森林城市和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加强水岸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和村庄绿化美化,强化美水融水功能,打造岸绿景美的水系森林生态廊道;水系下游继续开展一村万树示范村和美丽城镇建设,通过对沿线城镇、村庄、绿道、通道沿线的绿化提升改造,修复水生态,建设景观优美的航道码头节点绿地、小游园、休闲绿地、风景林,与溪流两岸田园风光、名胜古迹、美丽乡村等串点成线,结合旅游因地制宜地打造生态、景观、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河流森林生态廊道,促进乡村振兴。

(五)松材线虫病防治

继续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坚持全面清除、逐步压缩、重点拔除的疫情防控方向,推动由"重点清"向"全面清"转变,由"季节清"向"全年清"转变,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通过压实防控责任、加大除治力度、建立监管体系、强化资金保障等多并举,全力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实现"拔除一批、压缩一批、控制一批"。

以春秋季专项普查为基础,以无人机监测为手段,对安吉19万亩松林构建疫情网格化全覆盖监测体系,根据疫情划分重点保护区、重点除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其中:对高速、主要道路沿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大型水库等松林景观集中、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重点保护区,进行常态化监测和除治,确保常年清、长年青;对全县范围内的古松树、大松树、名松树以及古松树群实行"一树策"保护,坚持"精细化清理+打孔注药"防治模式,全面实施注射免疫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工作,打好"重点保卫战";孝丰镇、灵峰街道、天荒坪镇、上乡、孝源街道天子湖镇、龙山林场等乡镇街道松林面积较大,属于重点除治区,在实施林相改造基础上,通过加大防治力度,落实疫木及时除治、就近粉碎除害措施,实行全区域除治,做到"山上清理干净、山下销毁干净",奋力把疫情压下来,打好"除治攻坚战",控制住疫情蔓延趋势;梅溪镇、溪龙乡、杭镇、报福镇、章村镇、递铺街道吴镇等乡镇街道松林面积相对较少,疫情点位稀,危害较轻,属于一般防治区,采取"精准除治+打孔注药"措施高标准、高质量除治,做到除治一片成功一片,不断压缩疫情发生范围,加快进度打好"疫情歼灭战",实现拔除一批点。

到"十四五"期末,规划全县实施松林改造10万亩,拔除2个乡镇级点,松材线虫病防治率达到90%以上,实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数量双下降,坚决遏制住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势头。同时,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提升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水平,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六)防控森林火灾

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完成全县森林火灾风险调查和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建立森林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数据库,推进森林火灾防治体系建设,提升森林火灾防治能力。

启动"森林智眼"防火智控系统建设,实现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森林智眼"全覆盖。完善森林火险预防监测体系,升级智慧林业防火系统,改善监测手段,将传统监测与无人机巡护相结合,提高森林火灾预防监测能力。"十四五"期末,森林火灾监测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其中重点区域达到100%。

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及消防演练,提升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战能力,提高森林消防专业化水平。"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县域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队伍配备率100%。

提升"引水灭火"建设水平,加强林区道路和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在安吉县的重点区域(两场一区及乡镇重要区域),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11.7公里,面积331.6公顷;维护应急通道10.9公里,新建应急通道8.5公里,提升林火阻隔能力,预防控制森林火灾。

三、乡村振兴产业工程

(一)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以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按照"提升产,做优二产,壮大三产"的总体思路,以壮大二产带动产为主要方向,以促进竹林生态修复、保障生态安全、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破除发展瓶颈,充分挖掘竹子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促进竹产业经营生态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三产融合发展,把孝丰镇建设成国家竹业中心,把安吉打造成世界竹都,形成"世界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安吉竹子看孝丰"的品牌效应,为我省乃至全国竹生态安全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先行先试安吉经验,保护安吉绿水青山,让"中国第一竹乡"金名片更亮。

"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县成功创建省级竹产业特色示范县,完成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竹产业特色小微园区5个,笋竹初级加工点10个以上,培育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产值10亿元企业3家,上企业60家,力争主板上市企业1家。建成省级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竹产品设计中心、竹产品检测中心、竹文化创意中心,为全省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成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竹产业体系,形成"产兴、二产强、三产旺"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安吉竹产业全面振兴,年产值突破230亿元,竹产业的生态效益、富民能力和社会贡献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1.扎实推进竹业一产提质增效

1)提升竹林培育水平

禁止毁林种茶等破坏公益竹林的行为,推进竹林分类经营。

全县山高坡偏远地区和饮用水源地、生态脆弱的生态红线内的毛竹林约29万亩。"十四五"期间,规划将其中符合公益林区划界定要求的商品竹林划入生态公益林,与现有竹类公益林进行生态化经营,加强抚育管理促进生态修复,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衰败竹林进行阔叶化改造,营造竹阔混交林,改善毛竹林林分结构和林相。

立地条件较好的中部山区,规划结合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积极发展竹林复合经营,同时带动竹林经营并促进生态修复。重要景观区位的退化抛荒竹林实施林相改造,营建珍贵彩色竹阔混交林。"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竹林下经济和森林康养复合经营示范林5000亩。

低丘缓坡及平原区域立地条件较好的商品竹林,规划实行笋、竹同步发展战略,适度扩大笋用林比例,积极推广竹笋丰产栽培先进技术,探索笋竹高效培育模式,引导竹林利用从竹材销售为主向笋材同步发展转变。重点加大笋用林示范基地建设,集成应用先进高效生态笋用竹林培育和环境保护技术,促进竹林培育从资源粗放利用型向利用兼保护型转变;加快优良笋用竹种培育,增加产品供给和周期,延长产业链,促进竹产业提质增效。"十四五"期间,规划全县建设笋用林1万亩,笋材两用林20万亩。

积极支持龙山林场建设竹类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扩大珍稀竹种资源保护规模,支持灵峰寺林场积极探索竹材生态修复和阔叶化改造有效途径。

(2)提升竹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积极推进竹林生产机械化,完善竹产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竹林道、竹林抚育管理、采伐运输机械化、笋竹初加工机械设备建设,加大对竹业生产机械的政策扶持,将割灌机、采伐油锯、伐桩处理机、微耕机等竹业生产机械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名单,促进安吉竹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竹林机械化经营示范基地5000亩,成功创建竹业生产机械化试点县。

(3)现代经营主体和专业化队伍建设

加快引导竹林流转,大力培育和发展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等有竞争力的现代经营主体,推动竹业经营从低小散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高效化发展,提高竹业生产竞争力。

支持竹产区镇村、合作社和公司组建竹林培育、竹材采伐、竹笋采挖专业化经营队伍,在竹材抚育和采伐机械化、笋竹采收智能化、林间运输自动化、竹材备料加工连续化等方面进行装备提升、技术培训,建设适于推广的现代竹业机械化经营模式,提高作业人员专业化技能,熟练操作适用林业机械,降低竹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2.加快推进竹业二产转型升级

(1)推进国家级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继续推进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该园区以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原竹材料加工和竹生产机械项目为重点,位于孝丰镇,是全国首批、浙江唯一的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7.35平方公里,目前已有浙能、千年舟等多个大型企业签约落户。

"十四五"期间,规划通过智能制造、改造升级装备、淘汰落后产能等转型升级措施,引进一批在竹质日用品、竹工机械、竹质结构材等产品上有实力、有品牌、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领军企业,其中重点建设好千年舟竹材定向刨花板、永裕竹产业总部、万宝竹木家居电商港、浙江竹生物科技、美尚竹家具及竹装饰生产线等项目。将示范园建设成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集竹材及新材料高效加工制造、竹工机械及装备制造、笋竹健康食品加工、高新技术集聚示范、会展贸易以及产城融合示范于一体的全国竹加工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竹产业现代高新园区,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把孝丰镇打造成集竹产品研发、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会展贸易、产城融合于一体的国家竹业中心,把安吉打造成世界竹都,培育安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经济发展新增长和发展平台,引领示范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2)建设笋竹初级加工小微园区

推动笋材初加工适度集约规模经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降低运输、劳动力、环保等各项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优势,推动本地笋竹资源合理利用,带动产发展和竹林培育,结合安吉国土空间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孝丰镇、天荒坪镇、报福镇、杭吴镇建设5个绿色环保的现代竹产业特色小微园区,在梅溪镇、天荒坪镇、报福镇、杭镇、吴镇等主要竹产业乡镇的重点村建设笋竹初级加工点10个以上,加强竹原料产业链建设,加快竹产业向专业园区整合集聚入园企业享受"机器换人"、"环保运行"、"税收减免"等财政补助政策,并予以用地指标、产业政策和建设资金支持。

规划通过笋竹初级加工点和小微园区建设,每年加工消耗毛竹4000万株以上、竹笋1万吨。解决全县原竹和鲜笋加工。

(3)拓展提升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在推进竹地板、竹家具、竹工机械、竹工艺品等安吉现有优势产业向绿色健康时尚方向转型发展的同时,抓住限塑禁塑带来的产品替代契机,大力开展竹材定向刨花板、异形竹材、建筑用竹质结构材、竹活性炭、原竹快消品、工艺品、竹纤维、竹汁饮料、竹笋食品和智能化加工装备等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安吉竹产业发展新优势,并带动竹材原料林的发展,带动竹林的生态修复。强化笋、竹加工废弃物利用的研发、多元化利用和产业化力度,探索笋干加工废水转化为生态液体肥还山增肥的竹笋链式发展绿色循环模式,实现优材优用、全竹利用、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加快构建竹业循环绿色经济复合产业链。把安吉打造成全国竹加工产业集聚区,在生态循环、三产联动、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全国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安吉经验和样板,让"安吉竹"不仅成为"中国竹",更成为"世界竹"。

规划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产值10亿元企业3家,上企业60家。完成天荒坪镇港口村、杭镇2个"竹笋链式高效发展"试点建设,有力支撑全县竹笋加工和剩余物综合利用。

3.着力推进竹业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1)大力发展竹产业+康养

规划利用安吉丰富的竹林资源和"中国竹乡"品牌,以竹博园为依托,充分发挥竹产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健康的森林食品和深厚竹文化底蕴的优势,将竹类资源保护、利用与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竹文化弘扬有机结合,在孝丰镇、吴镇、上乡、天荒坪镇等大力发展以竹元素为主题的森林康养产业,打造东部城市竹林生态休闲带和西部高效竹林培育带,通过竹林生态休闲养生基地、竹林古道、高效竹林培育基地建设,打造现代都市型竹林高效培育和生态休闲景观带,创建1个省级森林康养名镇、3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培育一批融竹文化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竹产业特色小镇、森林人家、森林氧吧,开发健康竹林食品,推进竹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建省级竹产业特色示范县,使竹产业成为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生态绿色友好产业。

(2)大力建设竹子+品牌

结合安吉县农业产业"1+1+N"品牌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以县域品牌和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为基础,积极整合竹产业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和企业名牌,建立品牌标准、认证、标识以及全程追溯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龙头企业积极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品牌和建立优质基地。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区域公用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企业(产品)商标模式,集中力量打造现有的"安吉竹笋"、"安吉冬笋"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增强品牌效力,并新创省级以上品牌2个,扩大安吉竹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群体。健全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标准体系,引导和推动竹产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升标准的话语权。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户外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加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中国竹业博览会等国内和国外大型知名博览会、展览会、商交会和推介会;对在国内高铁、航空、码头、省级电视台以及4A级以上旅游景点等载体宣传推介的经营主体给予一定比例的以奖代补宣传推介费用补贴。

4.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依托省级竹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构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体系。设立竹产业发展专项经费,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安吉竹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吸引和支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在安吉开展竹产业"卡脖子"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研究攻关,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和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集聚创新力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引领带动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安吉竹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建成省级绿色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一批竹产业国内顶级高校及科研院所,打造竹产品设计中心、竹产品检测中心、竹文化创意中心,使安吉成为原创设计展示地、行业标准发布地、产品质量认证地,并提供研发平台、检测分析、技术咨询等智力服务。创立"竹产业振兴投资基金",目标规模8亿元,重点服务于安吉竹产业振兴事业,为安吉投资、培育、引进高质量企业及高层次人才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二)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依托安吉丰富的森林资源,以竹乡风情和竹文化为主题特色,以全国首批森林康养产业试点县和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县建设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最美县域建设和乡村振兴,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乡村旅游全域发展,培育集医疗、养生、养老、体验、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丰富康养产品,拉长康养时间,把森林康养培育成安吉新的支柱产业,把安吉建设成品牌知名度高、社会美誉度好、综合效益明显的国家森林休闲养生示范城市和国际知名的森林康养目的地,为全国林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转化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新示范、新样板。"十四五"期间,规划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名镇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6个。依托林区道路和古道建设,在竹林景观优美区域高标准打造竹海"两山绿道"2条,森林康养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1.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建设

规划依托安吉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以森林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名镇、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医院、森林体验基地、自然科普教育基地、仿野生食药林产品基地建设为载体,培育优美的森林景观,营造优质的森林生态环境,开发健康的森林食品,挖掘深厚的森林养生文化,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以森林康养、疗养、保健、游憩、度假、养老等休闲养生服务为产业发展形式,构建安吉特色的森林康养休闲体系,整体打造"一心三区五带,四季全域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心"以安吉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灵峰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城市周边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县域中部25公里高端森林休闲产业带;"三区"以安吉西部、南部和北部山区为森林康养重点功能区,发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产业;"五带"则以"高铁大道"、"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白茶飘香"、"昌硕故里"五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基础,整合、联系沿线各类森林康养产业资源,建设五条森林康养产业带,打造高质量安吉特色的森林体验和黄浦江源科考游等自然学旅游产品。其中,前期重点建设森海养生谷、浙江创浪漫山川国际营地等2个森林康养基地,吴镇、上乡和孝丰镇等3个森林康养名镇,三山村、尚书干村、景溪村等3个森林人家,使其成为安吉森林康养产业建设的示范"样本"。组织开展全县森林特色小镇、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系列创建,大力推进康养综合体、精品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培育"乡愁经济",助推安吉森林康养的全域发展。加快推进安吉余村-竹博园5A级景区创建工程建设,整合建设大竹海度假区,重振中国大竹海品牌形象,示范引领全域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两山探源"、"浪漫山川"、"白茶飘香"、"孝子故里"、"田园鲁家"、"天子湖畔"、"黄浦江源"、"乡创灵峰"、"水墨鄣吴"、"静心小镇"等示范片特色鲜明、熠熠生辉,"有韵味、有活力、有智慧、有特点"的未来乡村群星闪耀、交相辉映。丰富的生态产品线让安吉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在时间、空间和产品三个维度上做到四季全域多元,"新时代美丽乡村看安吉"的示范效应更加明显。

2.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全国首批森林康养产业试点县,安吉应从加强森林康养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森林康养配套服务建设、加强智慧森林康养建设、挖掘森林文化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及生态价值转换实现机制。

规划重点完善面向森林康养产业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康养服务设施体系利用互联网打造便捷开放的安吉森林康养服务网络平台,推进林道、通景公路与绿道网络化布局,形成区域之间畅通合理的环通路径,提升景区综合承载力,完善康养旅游全方位体验。在重点发展区内,开展林道建设、通景公路与道路沿线森林景观质量改造提升、康养步道道路及路面改造修缮、森林古道保护修复、古树名木保护、森林村庄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和标识系统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开发森林康养文学、音乐、美术等文化产品,开展竹海音乐会、森林课堂、竹海健步养生、竹海氧吧等活动,将森林康养文化体验与教育活动相结合。

(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大力发展林笋、林菌和林下中草药、林下康养等林下经济,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构建"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立体发展格局,延长林业产业链,富民兴林。"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新建林笋、林菌、林药、林下康养等多模式林下经济融合经营5000亩,建设10个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扶持5个林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把林下经济培育成安吉新的产业,打响安吉林下经济品牌。

其中重点发展竹林下经济,以带动竹林的经营。一是重点发展竹林下经济,抓好"安吉冬笋(竹笋)"品牌建设,做强笋竹区域品牌,做好省"笋竹绿色经营和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推广项目,加强笋竹新品种引进、选育,提高笋竹产量和品质,做大做强笋竹产业。二是重点推广利用竹林废弃物套种竹荪、大球盖菇等珍稀食用菌仿生栽培模式,同时积极发展桑黄、紫芝等食药用菌,促进竹林废弃物的再利用。三是重点培育壮大毛竹林下中药材产业,推广竹林、阔叶林下套种多花黄精、七叶一枝花、三叶青、灵芝等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中药材。四是结合森林康养,发展竹林、经济林下套种鸢尾、栀子、白芨、芍药、金银花等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林药模式,适度发展林禽(畜)模式。

(四)强化木本粮油供给保障

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提高粮油供给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木本粮油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

规划利用安吉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开展木本油料种植。发展方向主要是结合茶园生态修复套种香榧、山核桃,结合平原绿化发展薄壳山核桃,因地制宜发展秋甜柿、柑橘等适宜山地种植的水果。"十四五"期间,规划增加木本粮油种植面积5000亩,建立香榧、薄壳山核桃示范基地4个。

(五)林道建设及改造提升

规划结合竹产业、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经营管护、防火隔离、木材运输需要,继续开展山地林区道路建设,同时对现有林区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将林区道路与森林古道、绿道串联起来,改造建设成贯通全县的森林绿道,在保障林业生产、消防安全的同时,引导群众进入森林休闲康养。

"十四五"期间,林道建设重点支持竹产业、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根据森林资源培育和产业发展需要,规划以竹林集聚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区为重点,新建林区道路150公里,其中竹林道路100公里。

对森林康养等旅游产业发展区内现有林区道路,结合生产、安全、景观、森林旅游的需求,增加财政投入,因地制宜地提升改造现有林区道路200公里,其中竹林林道改造提升150公里。拓宽、硬化路面,修复开挖山体遗留的边坡,建造排水沟,避免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林区道路路边种植彩色树种,打造色彩缤纷的"生态长廊"。联通周边的森林古道和绿道,整体形成山区旅游公路,引导群众走进森林、享受自然,促进安吉全域旅游发展。

在综合评估各区域林区道路建造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对于长期不再使用的林道,采取种植彩色树种景观带的方式恢复林道区域森林生态景观。

四、现代装备建设工程

(一)林业机械化

作为国家自然资源综合改革试点,安吉林业应以智能化、机械化为核心,大力进行林业生产方式改革,快速提升林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林业装备现代化,为安吉新时代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出林业贡献。

"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竹木采伐、林果采收、林产品加工利用、造林育林等方面,强化林业机械及现代装备建设,大力发展林业机械化。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林业机械装备,结合地方实际进行吸收创新,改进研制适合本地推广使用的林业机械装备,其中重点推进竹林生产机械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机械化示范基地,组织实施竹产业机械化示范工程,争取安吉县列入省林业局"竹林生产机械化试点县"。

(二)数字林业建设

强化数字林业建设,建立全县林业标准化数据库,持续推进"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平台"等数字化林业的建设和应用,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增加湿地资源、自然保护地、林业产业、森林灾害等模块,重塑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构建林业资源从源头保护、开发利用到末端修复治理的"全生命周期"业务管理体系,加快各类数据融合,加强一体化与智能化建设。

结合三维安吉地理实景工程建设,建成二三维一体化的林业资源三维实景数据库,开展"一码管地"、"网格化"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利用5G+卫星通信技术,运用大数据、遥感、无人机、虫情监测、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依托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示范点2个,实现林业资源、森林灾害、林业产业等全行业动态监测,精准掌握全县林业发展动态数据,全面提升林业整体智治能力

五、森林文化惠民工程

(一)森林古道保护和利用

结合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保护修复安吉县重要古道。将古道建设和开发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结合起来,引导群众走进森林、亲近森林、享受森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和健康需求,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将森林古道建设与森林康养、运动健身、文化旅游、体育赛事、乡村旅游相结合,为群众方便地休闲健身、融入自然创造条件,同时推动森林古道的产品化、产业化、品牌化,带动沿线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十四五"期间,规划重点修复、建设目前保存较好、具有较大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的抗战古道杭徽古道、独松关古道西施泉古道等5条古道修复、改造提升古道路面,配套建设牌示系统和休憩设施。其中争取将杭辉古道列入省林业财政支持项目。

(二)古树名木保护

继续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组织开展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和病虫害专项调查,开展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推行"古树名木综合保险",试行"古树管家",对古树名木实行"一树策"专项保护,加强古树名木的复壮和生境修复。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深入挖掘古树名木和人文典故、村规民约中与树有关的乡风乡俗,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社会参与度。

"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古树名木主题公园10个。

(三)安吉竹文化保护与发展

安吉万倾竹海孕育出了独特的竹文化、竹风情,同时也是独特的文化传承。2020年1月,中国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通知》(农社发〔2020〕1号)中将"浙江安吉竹文化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划定浙江安吉竹生态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区域为以竹博园、双竹林保护区、昆铜竹林保护区三大区域为主,面积2.08km2

"十四五"期间,规划结合优雅竹城建设,继续加强安吉竹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重点保护安吉竹文化系统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竹类栽培种植的传统农艺和加工制作方式、传统竹文化和竹景观。同时,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竹林资源和遗产传承的前提下,开展安吉竹文化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教育参观、休闲旅游等活动,不断挖掘竹子文化的独特内涵,深化竹子与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融合,传承发展竹扇、竹编、竹灯、竹雕刻、竹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推动城乡建设中应用原竹建筑、竹装配式建筑,推动竹文创产品设计生产。举办国际竹产业峰会、竹文化高峰论坛、竹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竹博览会、竹体育赛事等活动,宣传、普及安吉竹文化系统遗产的历史、文化、生态与生产价值,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规划建设竹文化生态科普基地5个,建设一批竹文创基地、竹影视文化基地、主题博物馆、主题博览园、主题公园、竹林景观大道、主题酒店、主题餐厅及竹工艺设计中心、大师工作室等。









第六章  投资估算


一、估算范围与依据

本规划投资估算范围限于重点工程建设内容。估算依据主要有:

1.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2.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颁布的相关法规及资金政策;

3.浙江省有关生态和绿化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4.安吉县近几年类似项目的规划投资参数;

5.规划区实地调研数据。

二、估算结果

安吉县"十四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投资估算,主要包括五大类重点工程建设,总投资195150万元。其中:国土绿化美化工程19750万元,森林湿地保护修复工程2300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工程142400万元,现代装备建设工程8000万元,森林文化惠民工程2000万元。详见表6-1。

三、资金筹措

林业是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行业,其建设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各级财政和相关部门投入为主,积极引导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措发展资金。其中,公益性建设项目以政府和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产业经济类建设项目在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基础上,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

表6-1         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万元)

合计


195150

国土绿化美化工程

19750

1

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

5460

2

"一村万树"乡村绿化美化

450

3

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13840

森林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23000

1

竹林生态修复

4000

2

茶园生态修复

1500

3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6000

4

重要湿地保护修复

5000

5

松材线虫病防治

3500

6

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3000

乡村振兴产业工程

142400

1

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127000

(1)

积极推进竹业一产提质增效

6000

(2)

加快推进竹业二产转型升级

115000

(3)

着力推进竹业三产融合发展

5000

(4)

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1000

2

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6000

3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3000

4

强化木本粮油供给保障

400

5

林道建设及改造提升

6000

现代装备建设工程

8000

1

林业机械化

6000

2

数字林业建设

2000

森林文化惠民工程

2000

1

森林古道保护和利用

1500

2

古树名木保护

300

3

安吉竹文化保护与发展

200

第七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

林业是安吉县"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规划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带领群众建设高质量林业现代化。应充分认识林业在全省"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发挥大局意识,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积极支持,群策群力抓好安吉林业发展"十四五"工作。

二、加强政策支持,创新投资方式

强化政策支持,健全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机制。加大林业建设投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林业建设投入体系,力争林业建设资金与国家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进一步完善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林业资源培育、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森林抚育和美化彩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加大财政贴息补贴力度,解决林业生产经营者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国家各项涉林税费优惠政策,减轻林农和企业负担。进一步完善适应生态发展的制度,扩大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额度,建立完善县财政支持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积极争取吸收社会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尤其是对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投资支持。

三、增强财政保障,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强化财政对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拓宽资金渠道,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建立以恢复森林资源为最低标准的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节约使用林地的价格调节机制。加强对绿化造林、森林抚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有效落实林权抵押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风险补偿等涉农贷款优扶政策,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

四、调动社会积极性,提升发展保障

加强林业发展"十四五"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林业建设在"美丽浙江"、"大花园"建设和"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全社会重视林业、支持林业、发展林业的良好氛围。发动各行业、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事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建立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林下经济、生物能源、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的社会投入机制。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关注森林"活动,倡导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认养公益林、古树名木等,引导全社会参与林业保护与建设。

五、注重人才引进,提升科技力量

结合安吉林业发展实际,重点培养引进森林经营、森林防火、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资产评估等重点领域专门骨干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吸引林业大专毕业生到林区创业。

开展林业基层职工教育培训,提高林业队伍整体素质。加大对林业行政和事业经费投入,保障林业部门履行职责的经费需要,提高林业队伍管理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现代科技向林业的全面渗透,不断提高林业科技的整体水平,用现代科技装备林业,用现代工艺提升林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林业,全面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件:1.安吉县区位图

2.森林资源现状图

3.竹林资源现状图

4.竹林资源公益林和商品林现状图

5.白茶林地现状图

6.板栗林现状图

7.安吉林业发展总体布局图

8.安吉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9.竹林分区经营规划图

10.安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布局图


















附件1  

安吉县区位图

附件2

森林资源现状图

附件3  

竹林资源现状图

附件4

竹林资源公益林和商品林现状图

附件5  

白茶林地现状图

附件6

板栗林现状图

附件7  

安吉林业发展总体布局图

附件8

安吉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附件9

竹林分区经营规划图

附件10  

安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布局图

索引号: 330523/2021-00592 发文时间: 2021-06-29 20:58:5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安吉县人民政府
文件效力: 有效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安吉县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  知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

文件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安发改〔2021〕21号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安吉县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  知


各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

安吉县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6月28日


安吉县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          2021年6月28日印发




安吉县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〇二一



 


第一章 "十三五"林业建设回顾 7

一、林业概况 7

二、建设成就 7

(一)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美丽建设成效显著 8

(二)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增强,生态 功能持续完备 9

(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富民效益日益显著 10

(四)林业改革稳步推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11

(五)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化不断丰富 12

(六)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林业发展基础坚实可靠 13

三、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4

(一)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大,生态安全维护亟需加强 14

(二)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15

(三)林业产业 发展面临挑战,"两山"转化潜力有待增强 15

(四) 政策资金投入 不足 林业基础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16

四、政策需求与对策措施 16

第二章 林业发展新形势新机遇 18

一、"两山"理念为林业发展指明方向 18

二、创建"两山"试验区对安吉林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18

三、"重要窗口"建设为林业带来新使命 19

四、长三角一体化为林业带来新定位 20

五、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为林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20

第三章"十四五"发展战略与目标 22

一、指导思想 22

二、规划原则 22

三、发展战略 23

四、发展目标 25

五、发展格局 28

六、规划依据 29

第四章"十四五"主要建设任务 32

一、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构建高标准国土绿化美化体系 32

(一)大力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32

(二)加快美丽生态廊道建设 32

(三)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32

(四)持续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33

二、高质量保护修复森林湿地,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33

(一) 加大 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 33

(二)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34

(三) 加快自然保护地建设 35

三、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35

(一) 推动林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35

(二) 培育市场经营主体 37

(三) 打造现代林业服务体系 37

(四) 打响 安吉林业品牌 37

四、高品位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构建繁荣的人文林业体系 38

(一) 打造生态文化产品 38

(二)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 39

五、高效能建设智慧林业,构建智能化林业体系 39

(一) 大力发展林业机械化 39

(二) 深化林业体制机制改革 40

(三) 全面打造数字化林业 42

(四) 提升林业灾害防控能力 43

(五) 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44

(六) 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45

(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5

第五章 重点工程 46

一、国土绿化美化工程 46

(一)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 46

(二)"一村万树"乡村绿化美化 47

(三)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47

二、森林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 48

(一)竹林生态修复 48

(二)茶园生态修复 50

(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51

(四)重要湿地保护修复 52

(五)松材线虫病防治 53

(六)防控森林火灾 55

三、乡村振兴产业工程 56

(一)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56

(二)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64

(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66

(四)强化木本粮油供给保障 67

(五)林道建设及改造提升 68

四、现代装备建设工程 69

(一)林业机械化 69

(二)数字林业建设 69

五、森林文化惠民工程 70

(一)森林古道保护和利用 70

(二)古树名木保护 71

(三)安吉竹文化保护与发展 71

第六章 投资估算 73

一、估算范围与依据 73

二、估算结果 73

三、资金筹措 73

第七章 保障措施 75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 75

二、加强政策支持,创新投资方式 75

三、增强财政保障,加大资金投入 76

四、调动社会积极性,提升发展保障 76

五、注重人才引进,提升科技力量 77


第一章  "十三五"林业建设回顾


一、林业概况

安吉是浙北重要生态屏障、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有中国第一竹乡、中国椅业之乡之美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安吉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财富是森林,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

安吉现有林业用地202.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1.7%,森林面积198.7万亩,森林覆盖率70.2%,林木蓄积量365.5万立方米,省级以上公益林63.2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1.2%。全县拥有99万亩竹林、21万亩白茶林,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自然公园1个,省级森林自然公园1个,省级湿地自然公园2个,展示生物多样性的浙江省自然博物馆1个。2020年,安吉县林业总产值超276.8亿元。

二、建设成就

"十三五"是安吉林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安吉林业出典型经验的五年。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以省委省政府"两美浙江"重大部署为引领,安吉林业坚持不懈优美环境养护绿水青山、做实项目转化绿水青山、惠及民生共享绿水青山,扎实推进生态、富民、人文林业三大体系建设,提升现代林业综合实力,全力打造"两美"建设浙江典范、"两山"实践全国示范,为安吉"两山"重要思想实践示范县和"中国最美县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生态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富民林业建设扎实推进,人文林业建设深入发展,林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林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大花园建设连续二年名列全省前茅,并获评2019年全省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单位唯一优秀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安吉林业建设中得到深入实践,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安吉先后获得"两山"理论实践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林业示范县(全国唯一)、省级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安吉县林业局荣获全省公益林建设成绩突出集体、2017年度浙江省林业信息化十佳单位、浙江省国有林场建设突出贡献集体、第四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

(一)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美丽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结合"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安吉大力开展森林城市、珍贵彩色森林、"四边三化"、"一村万树"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 "山青水净"等城乡绿化建设,大力营造珍贵彩色森林,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

在全面建成中国美丽乡村、县域"省级森林城镇"全覆盖基础上,安吉进一步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森林乡村"、"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国家森林乡村"6个,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43个。完成新造林8200亩,建设珍贵彩色森林14万亩,抚育森林10万亩,新植珍贵树种360万株,生态修复茶园4万亩,修复退化林5000亩。

绿化造林增绿添彩,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的较高水平,林木蓄积量达到了365.5万立方米。初步建成了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全域绿化体系,极大优化了安吉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安吉森林资源正由"数量持续增加"向"数量增加、质量提升与生态改善并进"的方向发展。

(二)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增强,生态功能持续完备

全面推进依法治林,严格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实现全县所有采伐审批落地上图管控。森林采伐限额不断下降,确保了安吉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长和质量持续提升。持续推进生态公益林定向培育,新增省级以上公益林8088亩,全县省级以上公益林达63.2万亩,每年生态公益林补偿惠农资金2500万元,发挥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对助推安吉大花园建设和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从省级成功升格为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我省目前唯一以动物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了安吉陈嵘省级自然森林公园建设,竹溪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和南北湖省级湿地公园被列入省重要湿地名录。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大力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作,完成陆生野生动物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立全省首个"网络森林医院",实施安吉小鲵和银缕梅保护项目,开展银缕梅遗传多样性和濒危机制研究,对重点珍稀濒危物种(类)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县一级红外相机野生动物监测,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中华秋沙鸭、梅花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雀鹰、、鸳鸯越冬种群和省重点保护动物豹猫等物种。

全力开展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防治,累计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作业面积18万亩。完成全县森林古道普查工作和全县3323株古树名木挂牌,为全面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奠定了基础。

(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富民效益日益显著

"十三五"期间,安吉林业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发展以竹业经济为主的传统产业,积极拓展以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山核桃、香榧等木本油料特产种植1.9万亩,形成了一、二、三产产业链,成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林业年总产值超276.8亿元,带动就业20人,实现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经济发展。安吉先后获得了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县、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省林业产业百亿强县、省级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成功举办北京园会"安吉日"活动,被授予"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奖牌,"安吉冬笋"获"浙江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安吉竹笋"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竹产业年产值达153.1亿元。"安吉白茶"获全省首个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省区域名牌,年产值达12亿元。林下经济已形成林下培植、林下养殖、林下休闲三大模式,建成现代林业园区40 ,发展面积27.2万亩,产值达48.1亿元,促进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浙江省唯一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依托安吉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创建了多个"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森林慢生活体验区"、"中国森林氧吧基地"、"浙江最美森林氧吧",荣获"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区、基地试点建设县"称号,灵峰旅游度假区、山川乡、天荒坪镇分别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称号,获评3个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强镇、6个省级森林康养名镇和42个森林人家,数量之多,稳居全省首位。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056万,收入21.48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安吉林旅融合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四)林业改革稳步推进,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安吉坚持先行先试,勇当林业改革的"实践者"和"领头羊",着力破解机制体制障碍。

全省首个实施"林长制",并被列入2017-2018年浙江省省级及以上重大改革试点,被原省林业厅列为全省唯一"林长制"改革试点县。积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与省林业局沟通,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30亩以下的审核审批权限委托到安吉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减少了审核审批流程和时间,为安吉县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深化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林地流转机制,创新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放制度,完成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5万余亩,建立股份制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林场等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60余家。创新出台全省首个指导竹产业提档升级的政策性文件《安吉县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制定出台《安吉县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方案(试点)》。全省首个完成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入选省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公益林保险实现全覆盖,出台《安吉县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累计发放林业贷款超过10个亿,充分调动了林农积极性,拓宽了林业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全面完成龙山、灵峰寺2个国有林场改革,灵峰寺林场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国有林场,荣获"中国森林氧吧"称号,龙山林场成为"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五)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化不断丰富

以关注森林活动为抓手,广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安吉县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新增省级森林城镇5个,建成森林人家42个、全国生态文化村9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13个,均居全省前列。安吉竹子博览园成为浙江省林业科普基地,山川森林休闲养生小镇、章村森林休闲养生小镇、上森林休闲养生小镇、天荒坪"两山"小镇被首批命名为森林康养名镇。"十三五"期间,安吉新建了7个古树名木主题公园,修复了2条森林古道,完成全民义务植树30万人次,评选出金钱松和杜鹃为县树、县花。通过"安吉林业"微信公众号开辟"林业视角"专栏,制作森林古道系列、野生动物系列、森林专家有话说等主题宣传,先后承办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竹文化分会成立仪式、2016年湖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暨"爱鸟周"、中国"森林宣言"等活动,联合省自然博物馆在杭州举办"中国两栖动物多样性专题展",启动"寻找安吉最美森林"摄影比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六)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林业发展基础坚实可靠

在"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基础上,安吉进一步打造全省县级最大规模的智慧林业信息化平台,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

完成森林资源"一张图"整合工作,建立了集资源、规划、行政审批于一体的现代管理信息平台,结合高新技术,成立了全省首支专业无人机护林中队,建成全县智慧林业指挥中心,配套智能运维、森林防火、辅助决策、应急调度四套系统,在全县铺开一张林业大数据网,实现了"信息服务一网化、电子政务一站化、现代林业管理可视化"陆空一体化监管,有效提高了安吉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和林业综合防控能力。

建成安吉国家毛竹生物基地,龙山林场建成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省级重点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承办了省"第十七届林业科技周"活动。新建林区道路345公里,投入资金12355万元,林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三、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大,生态安全维护亟需加强

安吉是著名的"中国竹乡",也是"中国白茶之乡"。竹林和白茶林是安吉重要的森林资源和绿水青山的基石,也是安吉的金名片和传统优势产业,事关山区农民增收、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安全、美化景观、提供林产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绿水青山转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安吉竹林和白茶林多以大面积纯林为主,既是良好的生态基础,也是脆弱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竹产业效益下降,大面积竹林弃管造成了林相衰败退化、生态效能下降;白茶种植的无序快速发展,甚至毁林种茶、生态脆弱区种茶,都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更加脆弱,甚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都时有发生,带来潜在生态安全威胁,亟需进行生态修复。

另外,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亟需通过开展野生动物侵害责任保险,探索建立野生动物侵害补偿机制,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解决野生动物侵害问题。

(二)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多年来,安吉县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在环境改善、森林资源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活立木总蓄积量从2007年的229.8万立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365.5万立方米,增幅59.1%;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从2007年的2.75立方米/亩提高到2019年的4.86立方米/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依然存在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林种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乔木林单位蓄积量低于全国5.99立方米/亩、全省5.12立方米/亩的平均水平;森林资源中,纯林多、混交林少,尤其是竹林纯林程度高,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容易受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危害

森林质量也是衡量林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方面,作为我省林业建设的模范生,安吉亟需加强森林抚育和珍贵彩色林建设、大径材培育,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

(三)林业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两山"转化潜力有待增强

依托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安吉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和经济林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林业一、二、三产产业链,不仅实现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而且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打造的青山绿水成为了安吉的金名片,助力安吉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并成功创建浙江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极大地促进了安吉社会经济发展

但安吉县林业产业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竹产业出现萎缩,可持续发展遇到重大瓶颈。森林康养、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花卉种苗等产业经营水平仍较薄弱,产业潜能和优势还未能充分发挥。林业经营主体低小散企业多、规模化程度较低,规模企业品牌企业少,特别是缺少全国性品牌企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产品供给相对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物质需求和安吉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潜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林产品营销尤其电子商务平台有待建设、整合和提升。

(四)政策资金投入不足,林业基础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林业建设配套资金不足,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偏低,林道等林区基础设施和机械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林业属于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社会性公益事业,但又关系生态和民生,与林业提供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比,应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扶持力度。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者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林业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建立人才机制,培育专业化综合型的林业干部和林技员、护林员队伍。

四、政策需求与对策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由于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有限,林业投入机制与现代林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已成为提升森林质量、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议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林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支持不同经济成分和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

2.加强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林业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给予竹产业、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设施用地政策;二是加强对林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培育和扶持;三是加强对林产品网络电商等新兴行业的支持,促进拓宽林产品营销渠道。

3.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

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该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林业建设成就的显示度。建议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集中财力重点建设一些生态区位重要、生态效益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林业项目,并努力争取省林业重大项目资金支持。

4.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加大对森林抚育、林相改造和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力度,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5.深化林权改革

林权分散目前已经成了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议深化林权改革,加快推进林地经营权流转和林业生产方式转变,更好地为全社会提供林业产品和生态产品。

第二章 林业发展新形势新机遇


一、"两山"理念为林业发展指明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即是安吉最大的优势,也为安吉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安吉县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路,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生态创建工作全国领先,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十四五"时期是安吉县全面推进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县和绿色发展先锋标兵的安吉,如何保护好"绿水青山"并将它们转化成富民的"金山银山",实现"养护绿水青山—转化绿水青山—共享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探索美丽经济与美好生活共兴共荣的美丽中国样本,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看安吉的示范效应,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安吉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动力。

二、创建"两山"试验区对安吉林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高标准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继续强化安吉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行优势和引领作用,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安吉开展新时代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加大林业在安吉"两山"试验区建设中的工作力度和贡献,浙江省林业局特别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助力安吉打造成为我省林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转化的新示范、新标杆。

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即是安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的政治责任,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安吉的新期望、新要求和新任务,更是安吉在新时代加快赶超发展的现实路径。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维护的主体,切实需要肩负起安吉"两山"试验区建设主力军的使命和责任,深入探索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路径,为安吉创建新时代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全国绿色发展标杆、美丽中国县域窗口和美丽宜居大花园典范,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林业力量,为全省乃至全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贡献安吉林业经验

三、"重要窗口"建设为林业带来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了"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要求、新使命、新目标,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安吉林业迎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的发展契机,将进一步加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行优势和引领作用,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勇当排头兵和模范生,通过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促进安吉更好地建成"两美"建设浙江典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全国示范,建成展示浙江林业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为浙江"重要窗口"建设做出安吉林业贡献。

四、长三角一体化为林业带来新定位

为打造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增长极、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引导我国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党中央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浙江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当前正在建设中国最美县域的安吉既是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是太湖流域、长三角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更应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以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加快建成长三角绿色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在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加快森林旅游和生态康养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绿色生态空间共享上走在前列,为长三角区域提供更优质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努力成为长三角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示范点。

五、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为林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安吉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在共同富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精神,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具有浙江气质、安吉特质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模式,安吉县提出以新时代美丽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区和未来乡村建设为重点,争创全省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先导区的新目标新任务,争创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县。安吉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在大花园建设方面连续二年领先全省,为安吉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以竹木产业、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林业产业,必将成为安吉建设全省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先导区、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主力军,为全面推动安吉实现乡村振兴、全面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章  "十四五"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林业"优化生态、改善民生"核心任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生态林业、富民林业和人文林业,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发展森林绿色经济,打响森林文化品牌,构建现代林业体系,把安吉建成"最美竹乡·两山典范",为安吉打造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标杆、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县、中国最美县域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改善生态。安吉要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样板,离不开森林环境这一生态本底。必须坚持把保护生态作为林业的根本任务,把改善生态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修复为主,严格保护林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生态安全建设,加强林业生态资源科学经营,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2.坚持"两山"转化,绿色惠民。始终坚持把做强产业作为林业发展的强大活力,把绿色惠民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发挥森林是水库、钱库和粮库的重要功能,发展林业特色和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林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高质量发展绿色富民产业,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3.坚持改革发展,创新驱动。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林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以"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林业各项改革,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为林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发展战略

安吉林业"十四五"发展战略为:坚持一条发展道路,明确两大核心任务,坚持"三大定位",构建"五高"发展体系。

1.坚持一条发展道路。十四五期间,安吉林业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做好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转化绿水青山三篇文章,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让安吉的绿水青山真正实现金山银山。

2.明确两大核心任务。"优化生态、改善民生"是林业两大最根本的核心任务。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优化生态是林业的根本任务,也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职责,必须把优化生态放在一切林业工作的首位。改善民生是林业的重要目的,是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坚持"三大定位"。一是打造全国林业现代化建设先行县,以数字化和机械化为引领,以现代化为目标,构建基础扎实、管理先进、保障有力、整体智治的林业发展新格局,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打造全国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行示范县,不断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完善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形成特色鲜明、主体多元、三产融合、效益显著的绿色富民体系,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调并进。三是打造全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建设更加美丽的生态林业、更加发达的富民林业、更加繁荣的人文林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实施"五高建设"。一是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统筹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森林系列创建持续深化,生态廊道网络初步建成,城乡人居生态显著改善。二是高标准实施资源保护,森林、湿地资源得到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强化,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系统化资源保护体系。三是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林业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林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林业富民能力显著增强。四是高品位弘扬森林文化,生态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科普教育不断深化,生态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五是高效能提升智治能力,大力提升林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深化林长制,创新林业发展体制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深入,林业发展基础更加扎实,林业基层队伍不断健全,林业"一张图"数字化平台全面应用。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高质量绿色生态屏障、高标准自然保护网络、高效益绿色富民产业、高品位森林生态文化、高效能现代林业装备体系,建成生态林业完备、富民林业发达、人文林业繁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全国示范、"两美"建设浙江典范、森林浙江"重要窗口"、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绿色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美丽环境潜力持续释放,成为全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全国林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县、美丽宜居大花园典范、美丽中国建设安吉样本。

——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到2025年,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和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国土绿化美化水平和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系列创建持续推进,生态廊道体系基本建成,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面形成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机制。新增国土绿化1.5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4%,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92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430万立方米,乔木林单面积蓄积量提高到5.6立方米/亩,森林采伐量控制在36150立方米/年以内。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稳定在63.2万亩,湿地保有量7.6万亩,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稳定在8%以上。

——林业产业更加发达。"十四五"期间,实现产业融合化、产品品牌化、主体多元化、经营数字化,笋竹业、白茶、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效益显著改善,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林业富民能力不断增强。到2025年,林业行业年总产值达354亿元,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名镇2个,省级森林人家10个,年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人次力争突破 1500万人次,把森林康养打造成县支柱产业,安吉县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森林休闲养生示范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样板县。

——林业生态文化更加繁荣。强化森林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产品更加优质丰富,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设古树名木主题公园10个,自然教育基地5个,保护修复森林古道5条,森林古道、森林步道网络基本建成。

——林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林长制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入,林业生产和林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快速提高,林业装备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不断加强,高效能智慧林业体系基本建成。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permil;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permil;以内,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根本好转,发生面积和数量双下降。

3-1  "十四五"林业发展指标一览表

 

 

 

现状值

目标值

 

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

%

70.2

70.4

约束性

林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

365.5

430

约束性

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立方米/亩

4.86

5.6

预期性

生态保护





省级以上公益林保有量

万亩

63.2

63.2

预期性

湿地保有量

万亩

7.6

7.6

预期性

自然保护地

国土面积占比

%

8

8

预期性

森林火灾受害率

&permil;


<0.8

约束性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permil;


<2.0

预期性

林业产业




年林业行业总产值

亿元

276.8

354

预期性

省级森林康养名镇

8

10

预期性

省级森林人家

42

52

预期性

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人次

万人

1000

1500

预期性

森林文化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

亿元

171.1

218.6

预期性

古树名木主题公园

7

17

预期性

森林古道

3

8

预期性

自然教育基地

1

6

预期性

五、发展格局

根据安吉森林资源和自然生态空间分布情况,充分衔接《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方案》、《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安吉十四五林业发展空间布局为"一心引领,两区示范,多点发展,全域美丽"。

1.一心引领:以"递铺港"老城区、"浒溪"新城区、"西苕溪"未来城区三城联动形成的中心城区,是安吉建设美丽宜居大花园的核心区,也是安吉形象重要担当地、展示地。"十四五"时期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结合安吉竹文化,大力实施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发展城市森林。

2.两区示范:根据生态安全和林业产业发展需求,将安吉县域划分为生态建设区和产业发展区,全面构建起森林湿地资源高水平保护、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分别打造生态保护和生态价值转化的全省示范样板地和重要窗口。

生态建设区包括上乡、山川乡、杭镇、孝丰镇、报福镇、章村镇、天荒坪镇等中高山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区,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生态修复区。该区域重点加强天然林、公益林保护和生态修复,解决优化好毛竹林相改造,全力提升森林质量,强化黄浦江源头治理,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适度发展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产业。

产业发展区包括县城4个街道、吴镇、溪龙乡、天子湖镇、梅溪镇等乡镇的平原区域,西溪绿水经济带,该区域在森林资源保护基础上,重点发展竹产业、白茶经济林、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

3.多点发展:大力建设遍布全县的竹产业基地、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森林康养名镇、白茶特色小镇、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自然保护地等。

4.全域美丽:全域开展百万亩国土绿化、"一村万树"示范村行动、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开展全域旅游,整体建设最美县城、最美城镇、最美乡村,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

六、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城市绿化条例》;

(6)《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2.政策文件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

(3)《关于加快全国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12月);

(4)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浙委发〔2014〕26号);

(5)《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2014年5月23日);

(6)《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月);

(7)《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2020-2024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4号);

(8)《浙江省林业局等8部门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浙林改〔2020〕38号);

(9)《浙江省林业局关于支持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10)《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11)《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2)《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吉县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安政发〔2018〕35号);

(13)《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吉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实施计划(2020年-2024年)的通知》。

3.相关规划成果及其他资料

(1)《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

(2)《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

(3)《安吉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方案》;

(4)《安吉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5)《安吉县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0)》;

(6)《安吉县"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成果报告》;

(7)《浙江安吉森林休闲养生城市建设规划》;

(8)《安吉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年)》;

(9)《安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

(10)《安吉县森林消防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11)其它相关专项规划设计。

4.基础数据

(1)安吉县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

(2)安吉县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及成果;

(3)2020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





第四章  "十四五"主要建设任务


一、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构建高标准国土绿化美化体系

(一)大力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大力开展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建设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河湖"六大森林",大力发展珍贵彩色和乡土树种,持续推进森林资源增长,推进最美县城、最美城镇、最美乡村建设,推进"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不断提升安吉城乡绿化美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地和中国最美县域。

(二)加快美丽生态廊道建设

以申嘉湖高速、杭长高速、商合杭高铁、西溪等高速高铁重要水系沿线山体为建设重点,积极开展安吉美丽生态廊道建设,加强交通干线和重要水系两侧宜林地段绿化与沿线山体林相改造,建设一批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森林生态廊道和美丽风景线,打造浙北生态廊道安吉样板和示范带,推动美丽大花园建设。力争安吉浙北生态廊道试点列入省林业财政支持项目。

(三)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碳汇森林、健康森林建设,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重点加强竹林抚育经营,加强珍贵树种和大径材基地建设,加大松材线虫病除治力度。持续推进松林阔叶化改造和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优化森林结构,全面提高森林质量、景观水平、碳汇能力和生态效能,加快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依法推进限额管理、凭证采伐,为精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和总量提供支撑。

(四)持续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积极推进以增汇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扩面体制建设,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增强森林植被和森林土壤碳汇能力,持续增强林业碳汇能力。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充分发挥湿地的碳汇功能,实现湿地减排增汇。

二、高质量保护修复森林湿地,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一)加大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

严格保护林地,严格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森林灾害防控体系。

加大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实施竹林、白茶林、板栗林等重要林地和森林资源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切实发挥林业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加快珍贵树种发展和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加强公益林建设,确保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稳定在63万亩以上。实施严格的天然林保护制度,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天然林松材线虫病疫情控制,积极开展天然中幼林抚育,加快推进退化天然林生态修复,建立完善的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

建立健全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持续深化林木采伐管理改革,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

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推进湿地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加强湿地公园等湿地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开展赋石水库和西溪、溪等重要湿地生态修复,建设西溪绿水经济带和安吉赋石省级湿地自然公园。

(二)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全面完成县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建立智能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掌握野生动植物资源变化。着力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严厉打击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切实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开展野生动物侵害责任保险,探索建立野生动物侵害补偿机制,解决野生动物侵害问题。

继续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程,采取人工繁育、就地或迁地保护、野化放归等措施,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加快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修复,通过原生地(栖息地)有效保护、生境恢复和改善,使野外种群具备适宜生长环境,最终达到解除濒危状态的目的。重点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安吉小鲵实施抢救性保护,把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国家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

(三)加快自然保护地建设

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分区管控机制,强化重要生态空间管控,加强水源地、重要生态屏障区的空间管控。

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立以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以竹乡国家森林公园、陈嵘省级森林自然公园、赋石水库省级湿地自然公园为主体的安吉县自然保护地体系,合理调整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确保安吉县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保障自然保护地不低于县域面积的8%。完成各类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标,设立四至范围公示牌,做好自然保护地确权登记。启动赋石水库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建设工程。开展以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的保护地监测,定期提供动态数据报告,建立保护地质量、功能、效益评价体系,为保护地政策制定、资源利用、综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健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开展各类保护地规划编制工作。

三、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一)推动林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着力培育林下经济发展新业态,重点推进安吉竹产业、森林康养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林业产业产值达到354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笋竹初级加工区,加快推进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建立1个"安吉县竹笋链式发展建设试点",组织试点建立订单式竹笋原料基地,探索"企业+新型竹林经营组织"的合作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竹产业新业态和新产品,推进竹产品精深加工和笋竹丰产林的培育,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竹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好笋竹绿色经营和综合利用科技推广,打响"安吉冬笋(竹笋)"品牌,打造一批竹产业特色小镇,争创省级竹产业特色示范县。

依托丰富森林资源、良好生态环境、"中国第一竹乡"品牌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组织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森林康养基地等森林系列创建,打造一批具有乡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森林康养品牌,培育集医疗、养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建设国际知名的森林养生城市,把森林康养产业培育成安吉新的特色支柱产业。

大力推广林下经济,不断探索创新生态富民新模式,加大对林下经济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林笋、林旅、林药、林菌绿色生态高质高效富民模式,培育一批三产融合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动林下经济产业经营从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

(二)培育市场经营主体

加快引导林地流转,加大低小散企业的联合重组,大力发展合作社、专业大户、专业林场、家庭林场等新兴规模经营主体,培育行业龙头、大型企业集团等有竞争力的市场经营主体,推动分散经营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打造全国"三位一体"林业经营改革样板。

(三)打造现代林业服务体系

加强产业交易平台建设,利用直播带货、淘宝村等新型销售模式,打造优质林产品电商园区、直销平台,打造现代林业服务体系,拓展林产品营销渠道。

(四)打响安吉林业品牌

开展国家林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争创国家林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打造统一的优质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安吉冬笋、安吉白茶、安吉竹林鸡等地理标识商标,完善区域公用林产品品牌标准、认证、标识以及全程追溯健康体系。培育竹产业集聚中心、竹产品交易中心和全国价格信息发布中心,打响安吉山货、山珍品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推动安吉林业品牌走出去。

四、高品位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构建繁荣的人文林业体系

(一)打造生态文化产品

大力繁荣生态文化,深入挖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底蕴。以安吉小鲵国家自然保护区、陈嵘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为基础,建设和提升生态文化基地,建成5个自然教育基地。丰富和完善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植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等生态文化场馆建设,加强生态文化传播体系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安吉丰富的竹、茶、古树名木和黄浦江源头等文化资源,以及陈嵘、吴昌硕等名人的事迹与精神,大力发展名人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古树名木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文化产业,创建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提升生态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发展特色民宿、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引发青年回乡创业流。

推进以森林古道为主体的森林步道网络建设。结合森林康养、休闲健身,加强古道修复,保护并提升全县重要森林古道,形成文化内涵丰富的森林古道网络体系,重点修复杭辉古道等5条古道。有效串联绿道、美丽公路、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村、风景名胜。打造森林氧吧、郊野公园等亲近自然生态产品,着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修复,培育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提高古树名木养护标准,加强古树名木智慧化管理,鼓励认建认养,建设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建立古树名木动态监测平台,定期对古树名木数量增减、生境、生长势、保护现状等项目进行动态监测,跟踪管理。

(二)加强生态文化宣传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结合植树节、国际森林日、生态旅游节、湿地日、爱鸟周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关注。

选取生态环境好、生态意识强、生态文化繁荣的行政村,组织开展"全国生态文化村"、"美丽乡村"、"和美家园"创建。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更多地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更深入人心,促进居民生态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高效能建设智慧林业,构建智能化林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林业机械化

"十四五"期间,安吉林业应大力发展林业机械化,强化林业机械及现代装备建设,其中重点推进竹林生产机械化,大力提升竹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林机推广队伍建设,探索在国有林场开展林业机械化培训,培育新型林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实现林业发展降成本、补短板,推动林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加大对林业机械项目费、贴息贷款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实现林业机械专项补贴,增强林农对林业机械购买的积极性。

(二)深化林业体制机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林长制改革,全面深入推行林长制。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建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县总林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县副总林长的县乡村三级林长架构,打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安吉特色林长制体系。明确落实各级林长对于本管辖区域内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职责,健全运行机制,确保各级林长规范履职到位,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系统治理。推进林地保护共管长效机制改革,协调各部门和乡镇共同推进林长制工作,使林长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办法,将长效管理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实施年度考核。将林长制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依据,把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压紧压实。

全面发挥碳中和林业作用,构建林业碳汇评估平台,建立林业碳汇计量标准和监测评估体系,全面掌握林业碳汇的现状、变化和潜力,开展森林碳汇能力和潜力评价。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机制,积极推进林业增汇减排项目试点,建立碳汇交易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建设。

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按照"三权分置"改革精神,完善林权交易制度,加快林权流转,探索建立工商企业流转林地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林权类不动产存量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夯实林权统一登记工作基础;大力推广"安吉毛竹股份制合作"模式,探索镇(乡)域、村域毛竹林整域流转,探索建立农民集体林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积极引导发展股份合作社、现代林场,培育壮大现代林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上山入林",与林农建立合作共享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山林高质量经营水平,带动农户从涉林经营中受益。

深入推进林业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探索竹林绿色金融产品,着力破解林业融资难题。构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林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引导政策性银行为林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继续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贴息贷款,重点推广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打通资源、资产、资金的转化通道,扩大林业融资规模。

继续保持林木政策性保险全覆盖,积极扩大地方特色品种保险,推动林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降低林业产业经营风险。重点加大竹林政策性保险力度和覆盖面,稳步扩大"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业务,创新开展"林道气象指数灾害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开展竹材价格保险、古树名木保险、野生动物致害赔偿等涉林特色保险,构建既保灾害又保价格的双保险市场化机制,不断提升林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建立科学的绿色经济评价体系,推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客观反映林业建设成就,宣传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为宏观决策提供量化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完善森林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健全林业生态补偿标准。继续加大公益林补偿力度,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探索将天然林管护纳入公益林管理的补偿政策,开展县域"两山银行"试点建设。推进县域内生态补偿实现机制改革,探索明确县域生态补偿途径及补偿形式。

深化森林资源管理改革,依法推进限额管理、凭证采伐,推进林业采伐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林业"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三)全面打造数字化林业

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现代治理体系,打造"一站式"决策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林业智慧管理水平,推进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

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平台,优化森林资源"一张图",绘制森林资源监管一张图。拓宽智慧林业应用体系,加快各类业务数据融合,加快公益林、自然保护地等重要管理数据落界上图,协同营造林、林地征占用、林木采伐、森林防火、公益林调整等日常管理系统与"一张图"的互联互通,扩展自然保护地、湿地资源、森林康养、古树古道等林业资源业务应用,推进智慧林业"一张图"与国土三调、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三线一单"等成果数据对接与共享。统筹推进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年度出数、绩效考核、资产核算等工作任务。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森林环境感知张网。进一步深入应用5G、移动互联网、无人机、3S、激光雷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林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开展林业智慧感知建设。

通过卫星监测、飞机巡航、视频探测、高山瞬望和地面巡护等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化科技手段,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空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灾减灾预警监测体系,构建防灾减灾决策平台。完善森林防灾减灾信息化数据平台建设,为制定防灾减文应急措施和行动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并监控管理森林灾情情况、物资储备情况、基础设施情况。

(四)提升林业灾害防控能力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继续推进以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自然保护地、重要林区、湿地等重点区域建设林业有害生物自动监测站点,完善县级春秋两季集中普查和乡镇级全年巡查相结合的疫情监测体系建设,确保发现疫情及时处置,点镇街数量不再增加。"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程,坚决遏制灾情扩展蔓延,力争拔除1-2个乡镇(街道)点。

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完善森林火险预防监测体系,升级智慧林业防火系统,提高森林火灾预防监测能力。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森林消防专业化水平。加强林区道路和林火阻隔能力建设,提升林火阻隔能力,预防控制森林火灾。

提升森林地质灾害防控能力。林区道路及茶园生态修复等工程需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五)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推进安吉县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培育高质量森林资源、完善国有森林资源监管体系、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夯实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基础为重点,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龙山林场以省现代国有林场为目标,以建设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和省级林木良种基地为中心,强化林业科技示范推广能力,打造高质量森林资源培育基地、高水平科研推广基地、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灵峰寺林场以建成全国十佳国有林场为目标,加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科学利用,积极探索竹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高质量森林资源培育基地、高水平科研推广基地。

(六)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林区的道路、供电、用水、管护房、宣教设施和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计划,同步纳入"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建设规划,同等享受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和扶持奖励政策。

继续推进林区道路建设,提高建设标准,进一步构建林区道路网络,促进资源保护、森林经营和产业发展。

加强以省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国有林场为主的苗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林业生态建设对苗木多样化的需求。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林业队伍建设,支持通过进修、培训、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加强教育培训,优化林业干部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与林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林业林技推广水平。重点抓好林业执法队伍建设,认真落实省两办《关于完善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切实承担起林业行政执法职责,建设一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高素质的林业干部队伍。




第五章  重点工程


"十四五"时期,围绕有效解决困扰和阻碍安吉生态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对筑牢生态屏障和富国惠民作用显著、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全局带动性强,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的重点工程。

一、国土绿化美化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林业在碳汇中的特殊作用,全力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和新一轮"一村万树"行动,全面启动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持续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一)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以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美化高质量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充分挖掘潜力,全面实施"满山""拥城""绕水""伴路""环村"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系统建设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河湖"六大森林",不断提升安吉县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森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推进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为高品质建成"中国最美县域"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县百万亩国土绿化新增造林1.56万亩。其中,建设山地森林1200亩,坡地森林1000亩,城市森林1500亩,乡村森林9400亩,通道森林1500亩,河湖森林1000亩。

新增造林中,2021年完成3500亩,2022年完成3500亩,2023年完成2600亩,2024年完成1700亩。

(二)"一村万树"乡村绿化美化

根据全省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计划,开展安吉新一轮"一村万树"行动。按照"村景合一"要求,以高质量绿化美化乡村为目标,实施"五美工程",大力发展珍贵、彩色、乡土树种,高标准建设美丽庭院、美丽村庄、美丽河道、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等,全方位打造高品位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风貌,进一步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建设一批全面发展、在全省具有示范意义的未来乡村和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打造浙江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窗口。

"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县建成15个"一村万树"示范村,并对前期建成的推进村开展"回头看"。

(三)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是浙江林业打造全国林业现代化先行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区和全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的重大举措,是我省林业"十四五"时期重点工程,也是浙江林业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重要行动。

安吉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以提高林分蓄积、提升碳汇能力、美化林相景观、增强生态安全为目标,重点建设碳汇森林和美丽生态廊道,建设一批精品廊道与储备林示范基地。规划"十四五"期间,安吉县高水平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92万亩,其中建设碳汇森林2.4万亩,建设美丽生态廊道4.2万亩。

碳汇森林以中幼林抚育、彩色树种、珍贵树种和大径材林建设为重点,以培育基础较好的国有林场和集体公益林为主体,抚育中幼林1.4万亩,培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材1.0万亩,促进安吉森林蓄积量提升、碳汇量增加,快速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木材战略储备能力。

美丽生态廊道以"高铁大道"、"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白茶飘香"、"昌硕故里"等五条主题线路和西溪、申嘉湖高速、杭长高速、商合杭高铁等重要廊道为重点,以沿线道路景观提升为重点,按照"美化彩化珍贵化"模式加强沿线绿化与山体林相改造,构建美丽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提升森林景观,增强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安吉窗口和标志性生态工程,将新时代美丽乡村振兴示范区、未来乡村串联,形成"线有美景、片有精品、带有特色"的示范带,促进生态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

二、森林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

(一)竹林生态修复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作为"中国第一竹乡",安吉有竹林面积99万亩,占林地面积近50%,是安吉绿水青山的基石和传统优势产业,更是安吉的金名片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安吉竹产业集群也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竹产业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竹工业化体系,成为全球竹制造业集聚地。全县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优势地位,无论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林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声誉,产品长期出口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安吉先后获得"中国毛竹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竹凉席之都"、"中国竹产业集群"、"全球唯一竹林碳汇试验示范区"、"国家竹材装饰装修基地"、"国家毛竹生物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安吉以占全国1.8%的竹资源,创造了占全国近10%的竹业总产值,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20年,全县竹业总产值达153.1亿元,其中产6.7亿元、二产69.4亿元、三产77亿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安吉因竹而美、因竹而名、因竹而强。

近年来,受市场、环保、生产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效益下降,安吉竹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并引起大面积竹林抛荒失管形成丛生竹现象。据统计,2019年全县竹林抛荒失管面积已达18万亩左右,抛荒现象已从高山蔓延到了中山,并且仍在加剧,安吉县良好的生态基础正在遭受严重威胁。"毛竹抛荒"现象带来的生态安全隐患即是安吉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省面临的问题,更是全国其他地区将来会遇到的问题,亟待重视。需要政府正确引导,科学发展竹产业,维护生态安全。

政府应从生态安全的角度,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加快竹林集体林权改革,引导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参与竹林林地流转,促进竹林规模化、集约经营。通过财政支持引导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竹林经营、管护,对退化抛荒竹林实施低产低效林生态修复,并定期进行抚育。通过适度的经营干扰维护竹林的健康,促进竹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生态修复,保障生态安全。

"十四五"期间,规划建立毛竹林生态修复示范基地3个,生态修复毛竹林5000亩。

(二)茶园生态修复

安吉是"中国白茶之乡",白茶品质好、产量高、效益好。为追求经济效益,农大面积快速发展白茶种植茶园连片面积大、树种单一,很多茶甚至毁林种茶,把茶园建在土壤瘠薄、不适宜发展白茶的陡坡脆弱区。再加上长期过量施用农药化肥、过度经营等农作物式精耕细作,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更加脆弱,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亟需进行生态修复。

规划结合珍贵彩色林建设,继续开展茶园生态修复,推动安吉全域实施茶园生态修复,促进白茶产业高质量绿色有序发展,保护安吉白茶品牌,做强安吉白茶。修复脆弱生态,减少生态灾害发生几率。

对白茶种植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崩塌带、隐患沟,采取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式进行生态修复:一是茶园路边、沟边、周边种树;二是茶山腰部水平带状退茶, 营造防护林带;三是山顶部退茶还林, 做到山顶林戴帽;四是陡坡低效茶园退茶营林;五是在山坡中下部穿插种植根系发达的植被,固定水土。同时,通过在坡顶修筑截水沟,坡脚修建挡土墙、排水沟,增强防汛抗灾能力。整体建成"头戴帽、腰绑带、脚穿鞋"的生态茶园,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功能的同时,根据生态区位的不同,分别选择檫树、树、木荷、杨梅、香榧、山核桃等生态和经济树种,分区域科学实施茶园景观生态修复,美化茶园,提升茶园的观赏价值,促进茶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同时,全面加强农药监管,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促进白茶林地生态化经营,促进白茶产业高质量绿色有序发展,保护安吉白茶品牌,做强白茶产业。

"十四五"期间,规划生态修复茶园2万亩,建设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5个。

(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保护水平,增强自然公园生态服务功能。

1.自然公园建设

完成竹乡国家森林公园、陈嵘省级森林自然公园、赋石水库省级湿地自然公园的整合优化和界定标,开展各类保护地规划编制工作;加快自然公园建设,开展赋石水库生态湿地及库区周边1.3万亩板栗林生态修复,建设安吉赋石省级湿地自然公园3.8万亩;开展竹乡国家森林自然公园建设、陈嵘省级森林自然公园建设;培育高品质森林康养、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加强公共管理、科普场馆、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自然公园服务能力。

2.自然保护区建设

完成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和界定标;启动安吉小鲵、银缕梅等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安吉小鲵自然保护区疫源疫病监测、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关键生境保护,开展中华秋沙鸭野外监测和栖息地保护;建立管理和执法队伍,加快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实体化运行,制定资源保护、科研监测等制度,促进监测、科研、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科研宣教设施和管护巡护能力建设。

(四)重要湿地保护修复

随着安吉城市发展从"递铺港时代"到"浒溪时代",再大步迈向"苕溪时代",西溪、溪等水系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规划结合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加快推进西溪、溪等重要水系沿线森林湿地资源的生态修复和改造提升,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将"绿水"经济带高质量建成全国河川公园样板。

水系沿线报福、章村等上游源头区域加强山地森林保护修复,通过森林抚育、竹林生态修复、松材线虫防治、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提升森林质量,丰富森林景观,提高沿线山地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强化护水净水功能的同时,开展森林康养,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林旅融合发展;水系中游继续开展森林城市和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加强水岸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和村庄绿化美化,强化美水融水功能,打造岸绿景美的水系森林生态廊道;水系下游继续开展一村万树示范村和美丽城镇建设,通过对沿线城镇、村庄、绿道、通道沿线的绿化提升改造,修复水生态,建设景观优美的航道码头节点绿地、小游园、休闲绿地、风景林,与溪流两岸田园风光、名胜古迹、美丽乡村等串点成线,结合旅游因地制宜地打造生态、景观、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河流森林生态廊道,促进乡村振兴。

(五)松材线虫病防治

继续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坚持全面清除、逐步压缩、重点拔除的疫情防控方向,推动由"重点清"向"全面清"转变,由"季节清"向"全年清"转变,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通过压实防控责任、加大除治力度、建立监管体系、强化资金保障等多并举,全力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实现"拔除一批、压缩一批、控制一批"。

以春秋季专项普查为基础,以无人机监测为手段,对安吉19万亩松林构建疫情网格化全覆盖监测体系,根据疫情划分重点保护区、重点除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其中:对高速、主要道路沿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大型水库等松林景观集中、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重点保护区,进行常态化监测和除治,确保常年清、长年青;对全县范围内的古松树、大松树、名松树以及古松树群实行"一树策"保护,坚持"精细化清理+打孔注药"防治模式,全面实施注射免疫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工作,打好"重点保卫战";孝丰镇、灵峰街道、天荒坪镇、上乡、孝源街道天子湖镇、龙山林场等乡镇街道松林面积较大,属于重点除治区,在实施林相改造基础上,通过加大防治力度,落实疫木及时除治、就近粉碎除害措施,实行全区域除治,做到"山上清理干净、山下销毁干净",奋力把疫情压下来,打好"除治攻坚战",控制住疫情蔓延趋势;梅溪镇、溪龙乡、杭镇、报福镇、章村镇、递铺街道吴镇等乡镇街道松林面积相对较少,疫情点位稀,危害较轻,属于一般防治区,采取"精准除治+打孔注药"措施高标准、高质量除治,做到除治一片成功一片,不断压缩疫情发生范围,加快进度打好"疫情歼灭战",实现拔除一批点。

到"十四五"期末,规划全县实施松林改造10万亩,拔除2个乡镇级点,松材线虫病防治率达到90%以上,实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数量双下降,坚决遏制住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势头。同时,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提升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水平,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六)防控森林火灾

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完成全县森林火灾风险调查和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建立森林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数据库,推进森林火灾防治体系建设,提升森林火灾防治能力。

启动"森林智眼"防火智控系统建设,实现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森林智眼"全覆盖。完善森林火险预防监测体系,升级智慧林业防火系统,改善监测手段,将传统监测与无人机巡护相结合,提高森林火灾预防监测能力。"十四五"期末,森林火灾监测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其中重点区域达到100%。

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及消防演练,提升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战能力,提高森林消防专业化水平。"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县域森林消防专业半专业队伍配备率100%。

提升"引水灭火"建设水平,加强林区道路和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在安吉县的重点区域(两场一区及乡镇重要区域),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11.7公里,面积331.6公顷;维护应急通道10.9公里,新建应急通道8.5公里,提升林火阻隔能力,预防控制森林火灾。

三、乡村振兴产业工程

(一)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以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按照"提升产,做优二产,壮大三产"的总体思路,以壮大二产带动产为主要方向,以促进竹林生态修复、保障生态安全、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破除发展瓶颈,充分挖掘竹子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促进竹产业经营生态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三产融合发展,把孝丰镇建设成国家竹业中心,把安吉打造成世界竹都,形成"世界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安吉竹子看孝丰"的品牌效应,为我省乃至全国竹生态安全和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先行先试安吉经验,保护安吉绿水青山,让"中国第一竹乡"金名片更亮。

"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县成功创建省级竹产业特色示范县,完成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竹产业特色小微园区5个,笋竹初级加工点10个以上,培育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产值10亿元企业3家,上企业60家,力争主板上市企业1家。建成省级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竹产品设计中心、竹产品检测中心、竹文化创意中心,为全省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成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竹产业体系,形成"产兴、二产强、三产旺"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安吉竹产业全面振兴,年产值突破230亿元,竹产业的生态效益、富民能力和社会贡献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1.扎实推进竹业一产提质增效

1)提升竹林培育水平

禁止毁林种茶等破坏公益竹林的行为,推进竹林分类经营。

全县山高坡偏远地区和饮用水源地、生态脆弱的生态红线内的毛竹林约29万亩。"十四五"期间,规划将其中符合公益林区划界定要求的商品竹林划入生态公益林,与现有竹类公益林进行生态化经营,加强抚育管理促进生态修复,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衰败竹林进行阔叶化改造,营造竹阔混交林,改善毛竹林林分结构和林相。

立地条件较好的中部山区,规划结合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积极发展竹林复合经营,同时带动竹林经营并促进生态修复。重要景观区位的退化抛荒竹林实施林相改造,营建珍贵彩色竹阔混交林。"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竹林下经济和森林康养复合经营示范林5000亩。

低丘缓坡及平原区域立地条件较好的商品竹林,规划实行笋、竹同步发展战略,适度扩大笋用林比例,积极推广竹笋丰产栽培先进技术,探索笋竹高效培育模式,引导竹林利用从竹材销售为主向笋材同步发展转变。重点加大笋用林示范基地建设,集成应用先进高效生态笋用竹林培育和环境保护技术,促进竹林培育从资源粗放利用型向利用兼保护型转变;加快优良笋用竹种培育,增加产品供给和周期,延长产业链,促进竹产业提质增效。"十四五"期间,规划全县建设笋用林1万亩,笋材两用林20万亩。

积极支持龙山林场建设竹类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扩大珍稀竹种资源保护规模,支持灵峰寺林场积极探索竹材生态修复和阔叶化改造有效途径。

(2)提升竹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积极推进竹林生产机械化,完善竹产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竹林道、竹林抚育管理、采伐运输机械化、笋竹初加工机械设备建设,加大对竹业生产机械的政策扶持,将割灌机、采伐油锯、伐桩处理机、微耕机等竹业生产机械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名单,促进安吉竹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竹林机械化经营示范基地5000亩,成功创建竹业生产机械化试点县。

(3)现代经营主体和专业化队伍建设

加快引导竹林流转,大力培育和发展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等有竞争力的现代经营主体,推动竹业经营从低小散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高效化发展,提高竹业生产竞争力。

支持竹产区镇村、合作社和公司组建竹林培育、竹材采伐、竹笋采挖专业化经营队伍,在竹材抚育和采伐机械化、笋竹采收智能化、林间运输自动化、竹材备料加工连续化等方面进行装备提升、技术培训,建设适于推广的现代竹业机械化经营模式,提高作业人员专业化技能,熟练操作适用林业机械,降低竹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2.加快推进竹业二产转型升级

(1)推进国家级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继续推进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该园区以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原竹材料加工和竹生产机械项目为重点,位于孝丰镇,是全国首批、浙江唯一的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7.35平方公里,目前已有浙能、千年舟等多个大型企业签约落户。

"十四五"期间,规划通过智能制造、改造升级装备、淘汰落后产能等转型升级措施,引进一批在竹质日用品、竹工机械、竹质结构材等产品上有实力、有品牌、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领军企业,其中重点建设好千年舟竹材定向刨花板、永裕竹产业总部、万宝竹木家居电商港、浙江竹生物科技、美尚竹家具及竹装饰生产线等项目。将示范园建设成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集竹材及新材料高效加工制造、竹工机械及装备制造、笋竹健康食品加工、高新技术集聚示范、会展贸易以及产城融合示范于一体的全国竹加工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竹产业现代高新园区,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把孝丰镇打造成集竹产品研发、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会展贸易、产城融合于一体的国家竹业中心,把安吉打造成世界竹都,培育安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经济发展新增长和发展平台,引领示范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2)建设笋竹初级加工小微园区

推动笋材初加工适度集约规模经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降低运输、劳动力、环保等各项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优势,推动本地笋竹资源合理利用,带动产发展和竹林培育,结合安吉国土空间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孝丰镇、天荒坪镇、报福镇、杭吴镇建设5个绿色环保的现代竹产业特色小微园区,在梅溪镇、天荒坪镇、报福镇、杭镇、吴镇等主要竹产业乡镇的重点村建设笋竹初级加工点10个以上,加强竹原料产业链建设,加快竹产业向专业园区整合集聚入园企业享受"机器换人"、"环保运行"、"税收减免"等财政补助政策,并予以用地指标、产业政策和建设资金支持。

规划通过笋竹初级加工点和小微园区建设,每年加工消耗毛竹4000万株以上、竹笋1万吨。解决全县原竹和鲜笋加工。

(3)拓展提升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在推进竹地板、竹家具、竹工机械、竹工艺品等安吉现有优势产业向绿色健康时尚方向转型发展的同时,抓住限塑禁塑带来的产品替代契机,大力开展竹材定向刨花板、异形竹材、建筑用竹质结构材、竹活性炭、原竹快消品、工艺品、竹纤维、竹汁饮料、竹笋食品和智能化加工装备等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安吉竹产业发展新优势,并带动竹材原料林的发展,带动竹林的生态修复。强化笋、竹加工废弃物利用的研发、多元化利用和产业化力度,探索笋干加工废水转化为生态液体肥还山增肥的竹笋链式发展绿色循环模式,实现优材优用、全竹利用、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加快构建竹业循环绿色经济复合产业链。把安吉打造成全国竹加工产业集聚区,在生态循环、三产联动、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全国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安吉经验和样板,让"安吉竹"不仅成为"中国竹",更成为"世界竹"。

规划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产值10亿元企业3家,上企业60家。完成天荒坪镇港口村、杭镇2个"竹笋链式高效发展"试点建设,有力支撑全县竹笋加工和剩余物综合利用。

3.着力推进竹业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1)大力发展竹产业+康养

规划利用安吉丰富的竹林资源和"中国竹乡"品牌,以竹博园为依托,充分发挥竹产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健康的森林食品和深厚竹文化底蕴的优势,将竹类资源保护、利用与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竹文化弘扬有机结合,在孝丰镇、吴镇、上乡、天荒坪镇等大力发展以竹元素为主题的森林康养产业,打造东部城市竹林生态休闲带和西部高效竹林培育带,通过竹林生态休闲养生基地、竹林古道、高效竹林培育基地建设,打造现代都市型竹林高效培育和生态休闲景观带,创建1个省级森林康养名镇、3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培育一批融竹文化和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竹产业特色小镇、森林人家、森林氧吧,开发健康竹林食品,推进竹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建省级竹产业特色示范县,使竹产业成为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生态绿色友好产业。

(2)大力建设竹子+品牌

结合安吉县农业产业"1+1+N"品牌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以县域品牌和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知名品牌为基础,积极整合竹产业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和企业名牌,建立品牌标准、认证、标识以及全程追溯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龙头企业积极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品牌和建立优质基地。鼓励经营主体采用区域公用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企业(产品)商标模式,集中力量打造现有的"安吉竹笋"、"安吉冬笋"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增强品牌效力,并新创省级以上品牌2个,扩大安吉竹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群体。健全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标准体系,引导和推动竹产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升标准的话语权。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户外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加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中国竹业博览会等国内和国外大型知名博览会、展览会、商交会和推介会;对在国内高铁、航空、码头、省级电视台以及4A级以上旅游景点等载体宣传推介的经营主体给予一定比例的以奖代补宣传推介费用补贴。

4.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依托省级竹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构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体系。设立竹产业发展专项经费,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安吉竹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吸引和支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在安吉开展竹产业"卡脖子"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研究攻关,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和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集聚创新力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引领带动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安吉竹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建成省级绿色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一批竹产业国内顶级高校及科研院所,打造竹产品设计中心、竹产品检测中心、竹文化创意中心,使安吉成为原创设计展示地、行业标准发布地、产品质量认证地,并提供研发平台、检测分析、技术咨询等智力服务。创立"竹产业振兴投资基金",目标规模8亿元,重点服务于安吉竹产业振兴事业,为安吉投资、培育、引进高质量企业及高层次人才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二)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依托安吉丰富的森林资源,以竹乡风情和竹文化为主题特色,以全国首批森林康养产业试点县和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县建设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最美县域建设和乡村振兴,大力推进森林康养+乡村旅游全域发展,培育集医疗、养生、养老、体验、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丰富康养产品,拉长康养时间,把森林康养培育成安吉新的支柱产业,把安吉建设成品牌知名度高、社会美誉度好、综合效益明显的国家森林休闲养生示范城市和国际知名的森林康养目的地,为全国林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转化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新示范、新样板。"十四五"期间,规划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名镇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6个。依托林区道路和古道建设,在竹林景观优美区域高标准打造竹海"两山绿道"2条,森林康养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1.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建设

规划依托安吉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以森林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名镇、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医院、森林体验基地、自然科普教育基地、仿野生食药林产品基地建设为载体,培育优美的森林景观,营造优质的森林生态环境,开发健康的森林食品,挖掘深厚的森林养生文化,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以森林康养、疗养、保健、游憩、度假、养老等休闲养生服务为产业发展形式,构建安吉特色的森林康养休闲体系,整体打造"一心三区五带,四季全域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心"以安吉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灵峰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城市周边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县域中部25公里高端森林休闲产业带;"三区"以安吉西部、南部和北部山区为森林康养重点功能区,发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产业;"五带"则以"高铁大道"、"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白茶飘香"、"昌硕故里"五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基础,整合、联系沿线各类森林康养产业资源,建设五条森林康养产业带,打造高质量安吉特色的森林体验和黄浦江源科考游等自然学旅游产品。其中,前期重点建设森海养生谷、浙江创浪漫山川国际营地等2个森林康养基地,吴镇、上乡和孝丰镇等3个森林康养名镇,三山村、尚书干村、景溪村等3个森林人家,使其成为安吉森林康养产业建设的示范"样本"。组织开展全县森林特色小镇、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系列创建,大力推进康养综合体、精品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培育"乡愁经济",助推安吉森林康养的全域发展。加快推进安吉余村-竹博园5A级景区创建工程建设,整合建设大竹海度假区,重振中国大竹海品牌形象,示范引领全域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两山探源"、"浪漫山川"、"白茶飘香"、"孝子故里"、"田园鲁家"、"天子湖畔"、"黄浦江源"、"乡创灵峰"、"水墨鄣吴"、"静心小镇"等示范片特色鲜明、熠熠生辉,"有韵味、有活力、有智慧、有特点"的未来乡村群星闪耀、交相辉映。丰富的生态产品线让安吉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在时间、空间和产品三个维度上做到四季全域多元,"新时代美丽乡村看安吉"的示范效应更加明显。

2.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全国首批森林康养产业试点县,安吉应从加强森林康养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森林康养配套服务建设、加强智慧森林康养建设、挖掘森林文化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及生态价值转换实现机制。

规划重点完善面向森林康养产业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康养服务设施体系利用互联网打造便捷开放的安吉森林康养服务网络平台,推进林道、通景公路与绿道网络化布局,形成区域之间畅通合理的环通路径,提升景区综合承载力,完善康养旅游全方位体验。在重点发展区内,开展林道建设、通景公路与道路沿线森林景观质量改造提升、康养步道道路及路面改造修缮、森林古道保护修复、古树名木保护、森林村庄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和标识系统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开发森林康养文学、音乐、美术等文化产品,开展竹海音乐会、森林课堂、竹海健步养生、竹海氧吧等活动,将森林康养文化体验与教育活动相结合。

(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大力发展林笋、林菌和林下中草药、林下康养等林下经济,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构建"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立体发展格局,延长林业产业链,富民兴林。"十四五"期间,规划安吉新建林笋、林菌、林药、林下康养等多模式林下经济融合经营5000亩,建设10个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扶持5个林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把林下经济培育成安吉新的产业,打响安吉林下经济品牌。

其中重点发展竹林下经济,以带动竹林的经营。一是重点发展竹林下经济,抓好"安吉冬笋(竹笋)"品牌建设,做强笋竹区域品牌,做好省"笋竹绿色经营和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推广项目,加强笋竹新品种引进、选育,提高笋竹产量和品质,做大做强笋竹产业。二是重点推广利用竹林废弃物套种竹荪、大球盖菇等珍稀食用菌仿生栽培模式,同时积极发展桑黄、紫芝等食药用菌,促进竹林废弃物的再利用。三是重点培育壮大毛竹林下中药材产业,推广竹林、阔叶林下套种多花黄精、七叶一枝花、三叶青、灵芝等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中药材。四是结合森林康养,发展竹林、经济林下套种鸢尾、栀子、白芨、芍药、金银花等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林药模式,适度发展林禽(畜)模式。

(四)强化木本粮油供给保障

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提高粮油供给能力,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木本粮油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

规划利用安吉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开展木本油料种植。发展方向主要是结合茶园生态修复套种香榧、山核桃,结合平原绿化发展薄壳山核桃,因地制宜发展秋甜柿、柑橘等适宜山地种植的水果。"十四五"期间,规划增加木本粮油种植面积5000亩,建立香榧、薄壳山核桃示范基地4个。

(五)林道建设及改造提升

规划结合竹产业、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经营管护、防火隔离、木材运输需要,继续开展山地林区道路建设,同时对现有林区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将林区道路与森林古道、绿道串联起来,改造建设成贯通全县的森林绿道,在保障林业生产、消防安全的同时,引导群众进入森林休闲康养。

"十四五"期间,林道建设重点支持竹产业、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根据森林资源培育和产业发展需要,规划以竹林集聚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区为重点,新建林区道路150公里,其中竹林道路100公里。

对森林康养等旅游产业发展区内现有林区道路,结合生产、安全、景观、森林旅游的需求,增加财政投入,因地制宜地提升改造现有林区道路200公里,其中竹林林道改造提升150公里。拓宽、硬化路面,修复开挖山体遗留的边坡,建造排水沟,避免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林区道路路边种植彩色树种,打造色彩缤纷的"生态长廊"。联通周边的森林古道和绿道,整体形成山区旅游公路,引导群众走进森林、享受自然,促进安吉全域旅游发展。

在综合评估各区域林区道路建造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对于长期不再使用的林道,采取种植彩色树种景观带的方式恢复林道区域森林生态景观。

四、现代装备建设工程

(一)林业机械化

作为国家自然资源综合改革试点,安吉林业应以智能化、机械化为核心,大力进行林业生产方式改革,快速提升林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林业装备现代化,为安吉新时代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出林业贡献。

"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竹木采伐、林果采收、林产品加工利用、造林育林等方面,强化林业机械及现代装备建设,大力发展林业机械化。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林业机械装备,结合地方实际进行吸收创新,改进研制适合本地推广使用的林业机械装备,其中重点推进竹林生产机械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机械化示范基地,组织实施竹产业机械化示范工程,争取安吉县列入省林业局"竹林生产机械化试点县"。

(二)数字林业建设

强化数字林业建设,建立全县林业标准化数据库,持续推进"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平台"等数字化林业的建设和应用,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增加湿地资源、自然保护地、林业产业、森林灾害等模块,重塑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构建林业资源从源头保护、开发利用到末端修复治理的"全生命周期"业务管理体系,加快各类数据融合,加强一体化与智能化建设。

结合三维安吉地理实景工程建设,建成二三维一体化的林业资源三维实景数据库,开展"一码管地"、"网格化"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利用5G+卫星通信技术,运用大数据、遥感、无人机、虫情监测、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依托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示范点2个,实现林业资源、森林灾害、林业产业等全行业动态监测,精准掌握全县林业发展动态数据,全面提升林业整体智治能力

五、森林文化惠民工程

(一)森林古道保护和利用

结合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保护修复安吉县重要古道。将古道建设和开发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结合起来,引导群众走进森林、亲近森林、享受森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和健康需求,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将森林古道建设与森林康养、运动健身、文化旅游、体育赛事、乡村旅游相结合,为群众方便地休闲健身、融入自然创造条件,同时推动森林古道的产品化、产业化、品牌化,带动沿线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十四五"期间,规划重点修复、建设目前保存较好、具有较大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的抗战古道杭徽古道、独松关古道西施泉古道等5条古道修复、改造提升古道路面,配套建设牌示系统和休憩设施。其中争取将杭辉古道列入省林业财政支持项目。

(二)古树名木保护

继续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工程,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组织开展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和病虫害专项调查,开展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推行"古树名木综合保险",试行"古树管家",对古树名木实行"一树策"专项保护,加强古树名木的复壮和生境修复。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深入挖掘古树名木和人文典故、村规民约中与树有关的乡风乡俗,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社会参与度。

"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古树名木主题公园10个。

(三)安吉竹文化保护与发展

安吉万倾竹海孕育出了独特的竹文化、竹风情,同时也是独特的文化传承。2020年1月,中国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通知》(农社发〔2020〕1号)中将"浙江安吉竹文化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划定浙江安吉竹生态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区域为以竹博园、双竹林保护区、昆铜竹林保护区三大区域为主,面积2.08km2

"十四五"期间,规划结合优雅竹城建设,继续加强安吉竹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重点保护安吉竹文化系统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竹类栽培种植的传统农艺和加工制作方式、传统竹文化和竹景观。同时,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竹林资源和遗产传承的前提下,开展安吉竹文化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教育参观、休闲旅游等活动,不断挖掘竹子文化的独特内涵,深化竹子与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融合,传承发展竹扇、竹编、竹灯、竹雕刻、竹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推动城乡建设中应用原竹建筑、竹装配式建筑,推动竹文创产品设计生产。举办国际竹产业峰会、竹文化高峰论坛、竹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竹博览会、竹体育赛事等活动,宣传、普及安吉竹文化系统遗产的历史、文化、生态与生产价值,促进其传承和社会共享。规划建设竹文化生态科普基地5个,建设一批竹文创基地、竹影视文化基地、主题博物馆、主题博览园、主题公园、竹林景观大道、主题酒店、主题餐厅及竹工艺设计中心、大师工作室等。









第六章  投资估算


一、估算范围与依据

本规划投资估算范围限于重点工程建设内容。估算依据主要有:

1.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2.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颁布的相关法规及资金政策;

3.浙江省有关生态和绿化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4.安吉县近几年类似项目的规划投资参数;

5.规划区实地调研数据。

二、估算结果

安吉县"十四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投资估算,主要包括五大类重点工程建设,总投资195150万元。其中:国土绿化美化工程19750万元,森林湿地保护修复工程2300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工程142400万元,现代装备建设工程8000万元,森林文化惠民工程2000万元。详见表6-1。

三、资金筹措

林业是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行业,其建设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各级财政和相关部门投入为主,积极引导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措发展资金。其中,公益性建设项目以政府和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产业经济类建设项目在政府补贴和政策扶持基础上,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

表6-1         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万元)

合计


195150

国土绿化美化工程

19750

1

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

5460

2

"一村万树"乡村绿化美化

450

3

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13840

森林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23000

1

竹林生态修复

4000

2

茶园生态修复

1500

3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6000

4

重要湿地保护修复

5000

5

松材线虫病防治

3500

6

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3000

乡村振兴产业工程

142400

1

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127000

(1)

积极推进竹业一产提质增效

6000

(2)

加快推进竹业二产转型升级

115000

(3)

着力推进竹业三产融合发展

5000

(4)

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1000

2

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6000

3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3000

4

强化木本粮油供给保障

400

5

林道建设及改造提升

6000

现代装备建设工程

8000

1

林业机械化

6000

2

数字林业建设

2000

森林文化惠民工程

2000

1

森林古道保护和利用

1500

2

古树名木保护

300

3

安吉竹文化保护与发展

200

第七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

林业是安吉县"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规划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带领群众建设高质量林业现代化。应充分认识林业在全省"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发挥大局意识,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积极支持,群策群力抓好安吉林业发展"十四五"工作。

二、加强政策支持,创新投资方式

强化政策支持,健全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机制。加大林业建设投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林业建设投入体系,力争林业建设资金与国家财政收入同步增长。进一步完善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林业资源培育、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森林抚育和美化彩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加大财政贴息补贴力度,解决林业生产经营者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国家各项涉林税费优惠政策,减轻林农和企业负担。进一步完善适应生态发展的制度,扩大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额度,建立完善县财政支持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积极争取吸收社会资本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尤其是对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投资支持。

三、增强财政保障,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强化财政对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拓宽资金渠道,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建立以恢复森林资源为最低标准的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节约使用林地的价格调节机制。加强对绿化造林、森林抚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有效落实林权抵押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风险补偿等涉农贷款优扶政策,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

四、调动社会积极性,提升发展保障

加强林业发展"十四五"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林业建设在"美丽浙江"、"大花园"建设和"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全社会重视林业、支持林业、发展林业的良好氛围。发动各行业、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事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建立鼓励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林下经济、生物能源、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的社会投入机制。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关注森林"活动,倡导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认养公益林、古树名木等,引导全社会参与林业保护与建设。

五、注重人才引进,提升科技力量

结合安吉林业发展实际,重点培养引进森林经营、森林防火、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资产评估等重点领域专门骨干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吸引林业大专毕业生到林区创业。

开展林业基层职工教育培训,提高林业队伍整体素质。加大对林业行政和事业经费投入,保障林业部门履行职责的经费需要,提高林业队伍管理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现代科技向林业的全面渗透,不断提高林业科技的整体水平,用现代科技装备林业,用现代工艺提升林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林业,全面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件:1.安吉县区位图

2.森林资源现状图

3.竹林资源现状图

4.竹林资源公益林和商品林现状图

5.白茶林地现状图

6.板栗林现状图

7.安吉林业发展总体布局图

8.安吉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9.竹林分区经营规划图

10.安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布局图


















附件1  

安吉县区位图

附件2

森林资源现状图

附件3  

竹林资源现状图

附件4

竹林资源公益林和商品林现状图

附件5  

白茶林地现状图

附件6

板栗林现状图

附件7  

安吉林业发展总体布局图

附件8

安吉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附件9

竹林分区经营规划图

附件10  

安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布局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