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人民政府

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安吉县推动数字化改革、打造绿色智慧城市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时间:2021-09-03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安吉县推动数字化改革、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25日

  

安吉县推动数字化改革、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十四五”启动之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高质量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改革是我省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关键路径,是现代化建设的牵动性创新性突破性举措,围绕深化改革,围绕制度性重塑,围绕重大创新,激发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数字化改革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务数字化转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强谋划、强执行,提升行政质量、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已于2020年12月颁布。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我省聚焦聚力高质量、聚焦聚力竞争力、聚焦聚力现代化的关键引擎。绿色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生态环保发展理念,提升政府、社区、民众、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智能性,实现公共服务丰富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人居环境宜居化等,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安吉县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聚焦落实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和湖州市现代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结合安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通过体制、机制、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社会治理现代智能、政府运行开放透明、公共服务均等普惠、生态保护实时全域、产业发展绿色生态,推进中国最美县域建设。按照“数字赋能、优势再造、动能培育”要求,推动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并力争在城市大脑、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方面树立新标杆,打造“重要窗口”县域样本、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县。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以及《加快数字湖州建设打造现代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文件对数字化改革及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工作的要求,制定本规划,指引2021-2025年安吉县数字化改革、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一、建设背景
  (一)“十三五”建设成效
  “十三五”期间,安吉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和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指标,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效。县域生态更加和谐,县域经济更加壮大,县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我县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绿色发展“重要窗口”。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是“生态+”的先行地,是太湖流域的生态涵养地。2006年获得全国首个生态县,2012年成为联合国人居奖首个获得县,2016年成为首批中国生态文明奖获得县,绿色优势明显。201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又决定在安吉开展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的体制机制,强化安吉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行优势和引领作用,这必将极大地巩固和提升安吉县的绿色发展优势。
  加强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优势彰显。安吉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绿色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确立了“3+N”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3”是指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部门安吉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绿色智慧城市项目统一建设管理单位浙江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智囊团“两山”转化数字研究院,“N”是指N家服务安吉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专业信息化技术公司),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市场参与”的有效运行体系,统筹推进全县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健全部门间、跨层级联络、沟通、推进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全县大数据工作格局。
  强化规划引导,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根据省、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部署以及我县工作推进计划,出台了《安吉县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助推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安吉县政务节点云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以科学规划促智城建设,做好全县信息化项目审核验收工作。县大数据局成立后,共审核信息化项目314个,涉及金额总计约4.34亿元,验收信息化项目71个。加大对列入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的日常跟踪、协调,每月底汇总项目进度,推出项目建设专报。
  基础设施夯实,集约建设成效显著。基础网络发达,全县互联网出口总带宽约400G,4G用户达46.1万,应急广播和有线数字电视实现全县村、社区全覆盖。重视政务信息化投入,统筹建设程度高,全县实现了县镇村(社区)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建设了湖州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安吉节点,建设了68个视联网视频会议点位,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城市管理领域建设监控点位3.2万余个。政务数据归集量大,累计归集44个部门、89个系统、2143张表、37715个字段、35.54亿条数据,共享发布数据接口252个。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领跑者、竞跑者、典型案例多,在各服务领域均有创新亮点,如“逝者身后一件事”改革、刷脸就医、“新生儿”出生五证一窗办理等,并在全市率先完成“无证明县”创建。发挥本地信息化公司技术优势,不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媒体+互联网+智慧产业项目+移动端”的发展路径,打造了爱安吉、游视界、指惠家等众多优质应用;持续推进“数字金融生态城市”项目,已签约全国300家以上县级城市,上线140家县级城市。推进“最多跑一次”工作,完成汇聚各部门网上行政许可类办事事项872项,100%实现网办、掌办,100%实现“跑1次”;完成社保系统与“一证通办”系统、“一窗平台”的对接;完成办事服务和行政监管办件信息汇聚;完成全省“最多跑一次”事项和“一证通办”事项数据共享改造工作,做好信息系统与办事事项匹配确认工作;完成浙江政务服务网安吉县站点优化工作;推进政务服务网电子归档;完成全县信息系统普查等相关工作。
  总体来看,安吉县政府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一是数据共享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条块”分割的体制架构影响到部门、单位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数据开放共享协同应用还有待深入推进。二是系统整合的目标仍然道阻且长。目前省、市级建设的信息化项目明显增多,省、市、县级项目如何有效整合问题较多,项目统筹机制需要完善。三是数字化改革工作业务培训有待加强。当前数字化改革工作中涉及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较多,完成时间的要求也较高,需要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业务内容的指导和培训。四是智慧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智慧产业处于制造环节低端,结构需要优化;相关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硬件资源等亟需大力充实;支持智慧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产业投资吸引力、聚合力不够强大。
  (二)“十四五”建设新要求
  国家战略对数字政府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政府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科学决策、精准治理、高效服务、以人为本等目标一致,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网络强国的内在需要。这就要求浙江必须坚持数字赋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进一步发挥数字化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浙江省全领域数字化改革提出更高要求。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率先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打造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推进数字化改革,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迭代深化,是建设“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是推动数字浙江建设的重要引擎,也是数字背景下政府自身改革的关键举措。这就要求浙江在全力以赴谋深抓实数字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带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全方位变革,重塑党政机关运行机制,重塑党政机关与社会、企业的制度链接,加强政府与公众双向信息交流,建设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五个综合应用,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活力迸发、社会进步。
  安吉县全面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重要窗口”的关键举措。“十四五”时期是安吉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期,是深入推进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攻坚期,是全面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关键期,绿色发展将成为全县发展的主旋律。全县上下应当时刻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吉提出的“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指示要求,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发展、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在挑战中寻求机遇、于变局中开创新局,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浙江的“重要窗口”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是引领安吉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招,是安吉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实施过程中,我县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三项原则,通过建设绿色智慧城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融合机制,打造城乡融合样板,推进中国最美县域建设,为新时代全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经验和示范。
  经济社会发展对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出新需求。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发挥数字化改革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数字政府建设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数字政府建设要善用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架构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入政企合作,释放市场活力,实现人力、技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数字化建设效益的提升。通过数字化改革,建设绿色智慧城市,能够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城市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城市产业体系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是顺应全球时代潮流,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技发展对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人类社会迎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新技术应用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塑,也显著改变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绿色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存储与分析,对传输通道、存储方式、计算模式要求极高。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AI、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政府部门广泛接收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和“职能孤岛”、促进信息交互、深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场景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十四五”时期,安吉县需要主动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加强运用新技术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改革,加快形成基于数字化的即时感知、主动服务、智能监管、智慧决策、高效运行的新型治理形态,打造绿色智慧城市新样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吉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聚焦建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绿色新型智慧城市,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以全面扎实的成效赋能共同富裕。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统筹、立标准、重应用、提效能、保安全,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提供核心驱动力,突破争先,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注入强劲动能,奋力把数字化改革、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加强规划引领作用,注重顶层规划设计,形成统一标准规范体系。统筹兼顾当前需求和长期发展目标、协调好各地区、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发展,杜绝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确保全县一盘棋,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
  ——坚持积极稳妥,动态迭代。在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指引下,积极稳妥推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深入,不断增强实施应用效果,动态迭代,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各产业的信息化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获得感为第一标准,注重政府业务流程的优化改造,打破部门内、部门间业务壁垒,以数据共享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高效服务、协同治理,建设整体政府。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包容。以理念创新、流程创新、应用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驱动数字化改革,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应用,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构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互联网企业共建共享数字政府的生态体系。
  ——坚持安全可靠,有序运行。加快推动和完善公共数据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坚持网络安全与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保障关键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21年底,初步构建县域一体化智治平台等重大数字化平台,初步建立数字化改革平台技术支撑、业务应用管理、数据共享开放、网络安全保护等制度体系,基本建成“掌上办事之县”“掌上办公之县”“掌上治理之县”。
  到2022年底,数字化改革体系更加健全,党的领导、政府治理、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法制建设等领域整体性变革,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构建形成基于信用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公共监管重点领域全流程100%可追溯,“掌上执法”“掌上办案”常态化运行,实现政府治理从“数字”“数智”到“数治”的跨越,全面建成“掌上办事之县”“掌上办公之县”“掌上治理之县”。
  到2025 年,高质量建成“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示范县,基本建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打造机关效能强县,“掌上办公”比例达95%,实现基层“最多跑一次”。“浙里办”本地常驻人口覆盖率达到80%以上。构建起涵盖城市规划、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生态环境等全领域的绿色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体,应用系统上云率达98%,数据有效归集率达到95%以上,打造完成“绿色智慧政务,绿色智慧生活,绿色智慧治理,绿色智慧经济”之城,积极助推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重要窗口”。
  推动数字化改革、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十四五”核心指标
  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2025年指标
  整体高效的决策支撑体系
  1
  “掌上办公”比例
  95%
  优质便捷的政府运行体系
  2
  应用上云
  98%
  绿色智慧的产业发展体系
  3
  累计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
  10个以上
  4
  “未来工厂”
  累计突破5家
  5
  智能工厂 (数字化车间)
  累计突破30 家
  6
  跨境电商实绩企业
  超200家
  7
  智慧景区数量
  建成8个
  8
  全县移动支付在重点行业应用覆盖率
  100%
  绿色智慧的生活保障体系
  9
  网上医院
  5家以上
  10
  医保电子凭证县域内定点药店覆盖率
  90%以上
  11
  全县智慧(数字)校园
  50所
  智能安全的基础支撑能力
  12
  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
  99%
  13
  政务云可靠性
  99.95%
  14
  数据有效归集率
  95%
  三、建立整体高效的决策支撑体系
  (一)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
  完善安吉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精准定位行政管理服务对象,通过数据资源整合和各部门业务流程再造,建立更加扁平、高效、灵活的业务流,提高部门数字化应用水平。深化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部门间联动配合,统筹事项联办工作,不断优化服务和流程,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政务办理,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加强数据获取、数据共享、系统集成,加快政府履职方式方法系统性数字化重塑,打通和整合党政机关各项职能,形成各级党政职能部门核心业务全覆盖、横向纵向全贯通的全方位数字化工作体系,推进党政机关谋划、决策、执行、督查、反馈等数字化工程建设。
  专栏1 :党政机关整体智治
  系统构建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建立全面协同的综合应用系统,构建功能完善的综合应用体系,推动整体智治系统向基层延伸。依托省市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安吉城市数字大脑和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按照“四横四纵”基本架构,构建全县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推动行政资源有效下沉。
  全面推进“主要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统筹核心业务事件组架构,梳理核心业务事件组内容,谋划具有安吉特色的场景应用。基于党的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县直部门、乡镇(街道)等8个主要领域,梳理、打造符合我县实际并具有特色的典型场景运用体系。
  建立“重大任务”贯彻落实综合集成机制。厘清重大任务模块,梳理重大任务分支目录,建立高效协同、数据管理、迭代升级等重大任务推进机制。贯通并承接省级重大任务即八八战略、重要窗口、新发展格局、现代化先行、提升新能力等5大模块,并按省市相关要求,结合县域年度工作重点,谋划具有地方标识度的重大任务体系。
  打造具有安吉特色的“重大应用”。聚焦党的建设、党的全面领导,围绕“抓大事”“定政策”“管队伍”“创氛围”4条跑道,在深入梳理“三张清单”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具有首创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按照每年“提升一批、新建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打造一批机制性、制度性整体智治“重大应用”。
  (二)建设数字政府综合应用
  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数字政府综合应用,通过对各部门核心业务数字化应用迭代升级,建立重大任务运用数据科学决策、精准执行、风险预警、执法监管、服务保障、督查督察、绩效评估、成果运用的体制机制,建设重大任务、重点领域跨部门跨系统、全业务协同应用的功能模块,建立数字化的决策、执行、预警、监管、服务、督查、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执行链,实现政府履职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强化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牵头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加强对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数据治理、项目管理、标准规范等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依托省数字化改革的总体框架、湖州数字城市大脑安吉节点,推进安吉县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体系化建设。
  (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支撑
  深入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司法等建设,加强政法部门数据跨边界共享和协同治理,不断提升数字法治发展水平。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平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法院智能办案应用等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律咨询等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延伸,实现线上和线下多渠道、掌上“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全力拓展延伸法律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努力满足群众的各项法律需求,完善线上调解,让老百姓解决矛盾“一次都不用跑”。
  专栏2 :县域数字法治建设  
  建设政法一体化办案集成应用。集成开发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与监察执法、行政执法系统协同功能,进一步完善衔接机制,推动实现刑事司法与监察执法、行政执法业务流程贯通、数据交互共享。建设综合行政执法集成应用。建设“1+5+N”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实现执法程序、执法协同、执法记录、执法结果的数字化管理,实现综合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
  建设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集成应用。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加强社会矛盾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强化业务协同,实现与乡镇“基层治理四平台”综合信息系统双向协同,并扩大与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强化数据汇聚,强化研判分析,建立矛调案例库、知识库等,强化智能应用,提升指挥决策、预测预警、统一考核管理等功能,打造平安建设数字化改革的典型集成应用。
  建设大数据检察监督系统。建立全县检察数据资源目录,梳理检察监督数据模型及具体数据需求,完成数据对接和治理。
  提升法院智能办案应用。深化智能办案辅助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案件电子卷宗信息智能应用,辅助法官快速制作裁判文书,积极推进电子卷宗集中编目、智能12368语音热线业务、电子送达及其他智能办案辅助场景运用,探索从无纸化办案向智能化办案升级,积极参与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建设。建设两个标准智慧法庭和综合多功能智能合议室。强化系统集成和数据融合,打造智控分中心。优化“一站式”在线诉讼服务体系,提升“24小时法院”智微站点覆盖面,建成具有安吉法院特色的“数字法院”。
  持续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以智能化为引领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以点带面推进24小时法院建设。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区域远程自助立案、案件信息咨询、诉讼引导等一站式诉讼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平台。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律咨询等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延伸,集成为综合性的法律服务数字化中心,通过对咨询、调解、援助等形成的大数据的可视化和统计分析,为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以及社会治理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创新掌上智慧调解平台,智能人工相结合,运用平台智能法律助手助力化解基层矛盾。融合智能法律咨询、精准互动式普法、多元化普法内容学习等模块组,让群众便捷的了解、学习最新法律知识,获取法律服务。
  (四)建设县域一体化智治平台
  打造高效治理、智慧管理、多部门数据业务协同的县域一体化智治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治理大数据为基础,以提升政府运行、城市治理效率、惠民服务为宗旨,通过构建感知协作应用平台、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展示辅助决策平台有效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日常协同管理的高效智能、应急指挥决策的实时精准、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合理和政务业务效能的有效考核。从理念上摒弃单一的社会治理功能,将其打造成为县域智慧集中展示、智慧产业交融共创、会务活动有力承接的综合性平台,进一步凸显统筹功能。
  专栏3 :县域一体化智治平台 
  城市大脑驾驶中心。作为安吉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能力的展示输出平台来打造,从而建设集全量数据、全时洞察、全局协同、全域治理于一体的安吉城市大脑驾驶舱,实现智慧城市体验、城市运行数据可视化和优秀智慧项目展示。
  综合指挥中心。充分利用应急指挥综合信息系统、应急指挥可视化调度系统、全县应急广播和视频视讯会议系统,全面整合各部门应急资源、指挥功能,打通全县各条线的信息链路,建设“7+N”指挥系统,实现平台建设管理一体化、治理指挥能力集成化、平台使用效率最大化,从而打造处置应对县域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统一指挥管理中心。
  最美县域数字展示中心。作为县域规划展示中心来打造,实现“一张图”“多规合一”,通过大屏化、数字化、立体化等高科技手段展示,推动集成项目“双进”、“两山银行”县域自然资源收储运营等县域经营性内容,建设集科普性、互动性、开放性、展示型于一体的,集城市会客、市民休闲、科技体验为一馆的重要公共场所。
  信息化项目全生命管理中心。推动该中心成为智慧项目推出和企业能力供应双向对接的一站式需求匹配市场,通过规模效应的形成,提升作为服务购买方的政府机构在项目合作洽谈中的主导权。推进建设智慧项目路演大厅、项目审验工作室和数据超市。
  数字产业服务中心。按照打造数字经济落地发展最宜县域为目标,以平台思维建设信息产业最佳生态,联合头部企业,共同建设智慧场景培育地、要素供给集聚地、生态产业创新地。
  四、强化优质便捷的政府运行体系
  (一)打造常态化疫情防控应用 
  围绕重大疫情防控“四个确保一个力争”工作总目标,利用国家传染病疫情直报信息系统数据、县域智治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等,构建覆盖全县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的公共卫生数据中心,配合省、市整体规划,改造应用市统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实现多点触发预警模型、流调溯源、重点人员管控、冷链物防、疫苗追溯(浙苗链)、核酸筛查、应急指挥、医疗救治、资源调度等功能,运用大数据分析,构建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有效处置、科学评价、结果运用等跨部门、跨业务、跨地区的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执行链,推动“源头查控 + 硬核隔离 + 精密智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持续改革完善,提升县域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应对能力。
  (二)打造数字化科技创新应用 
  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总体目标,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解决“卡脖子”问题。建立科技智治一张图,打造企业研发投入、核心技术攻关和大数据引才三个应用场景,构建模块化、数字化的执行链。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动态监测机制,实现研发费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费项目化清单的互联互通,实时追踪研发项目信息。建立企业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分类建立供需匹配的技术资源库,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创新大数据引才机制,建立产业人才库、来安人才库、评审专家库,构建“人才数据仓”。打造统一的人才流量入口、服务枢纽,编制科技人才图谱,拓展“人才码”“人才云图”等应用功能,加速人才集聚,实现人才裂变。
  (三)全力打造双循环应用 
  加快打造“高质量服务国内大循环、高水平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特色节点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聚焦塑造产业竞争优势、消费提质扩容、扩大有效投资、构筑开放新优势、赋能市场主体、增强循环畅通等重点领域,集成数字生活新服务、外贸“订单+清单”、楼宇经济等数据和系统,挖掘宏观、中观、微观一级高频数据,着重建设“一中心四枢纽”应用场景,建立“服务、反馈、研判、响应、处置”的闭环回路,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专栏4 :双循环应用          
  打造内外贸有效贯通的市场枢纽。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实施“浙货行天下”工程,实施“同线同标同质”行动,深化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打造新模式新业态的商业变更枢纽。深入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推动地标商圈品质化改造,推动步行街品质化改造,发展社区商业,打造放心消费和品质消费环境。
  打造高端要素高效协同的配置枢纽。加强重点产业链招商,高质量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深化本土跨国公司民营培育,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招大项目、好项目,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实施金融服务“滴灌工程”,实施凤凰行动升级版,加强重点项目要素保障。
  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制作枢纽。推进供应链创新试点,继续推进开发区优化提升,深化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建设,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企业深度融合,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
  (四)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对标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验区建设任务,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融合线上线下业务,高质量推进“证照分离”、告知承诺制、高频事项“智能秒办”“无感智办”、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最多80天”等涉企改革,持续深化“浙里办”“浙政钉”涉企服务智能化应用,优化惠企政策供给,积极梳理企业需求,以流程再造牵引制度重塑,加大政策兑现力度,按时完成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建设,运用群众企业咨询投诉举报、互联网舆情、公共数据、问卷调查等大数据分析,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县域示范样本。
  专栏5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智慧监测平台。利用行政服务中心的政务办事信息、财政税务数据基础,从而分析出安吉县“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为政府提供有关科学决策的建议。
  提升企业服务综合应用(企业码)。按照数字化改革理念,精准聚焦企业需求,持续迭代升级“企业码”应用,综合集成并优化各涉企服务应用,加快打造聚焦精准、服务多元、政企互动、三级联动的“企业码”服务体系。
  充分运用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支持工具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直达支持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切实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
  (五)构建新型城镇化应用 
  全面实施以人为核心、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围绕高水平推动人的现代化、规划布局现代化、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治理现代化、城乡发展现代化,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新一轮“优雅竹城”建设,加强智慧工地建设,开展省级美丽城镇建设,加快地下智慧管网改造建设。打造“城市大脑+未来社区”的数字城市新平台示范县。加快智慧物业系统建设,探索小区停车资源共享模式,建设县域一体化智慧停车,实施城区“无杆停车、无感支付”,高标准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实现数字城管智慧化升级优化,集成城镇发展数字化管理平台、大数据信息系统等子系统,打造数字化改革成果,争当新时代城乡融合新样板。
  专栏6 :新型城镇化应用          
  县城新型城镇化。数据赋能打造县级城市文化金名片,提升县城人口吸纳集聚能力,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建设。数据赋能推进“千镇美丽”深耕行动,推进“小镇2.0”升级行动,推进“千年古城”复兴行动,推进小城市培育提升行动。
  提升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应用。以社区数字社会需求为指引,以未来社区九大场景落地为基础,以省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应用建设与运营指南为指引,推进余村、浒溪未来社区建设,持续深化智慧服务应用功能。推进未来社区接入并应用省CIM 平台,利用空间治理优势,完善政府治理端、市场交易端、居民服务端、物业管理端多端应用,充分衔接行业主管部门现有数字应用系统,对接完成相关市场主体接入工作,提供满足政府、社区、物业、市场主体、居民等多元对象需求的数字社会基本功能单元系统。
  人口市民化。数据赋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深化新型居住证制度,深化“人地钱挂钩”的激励性配套政策,创新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城乡融合试点。根据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嘉湖片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试点相关政策,数据赋能打造城乡融合试点。
  (六)加快发展乡村振兴应用 
  围绕农业、农旅结合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深化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建设,集成低收入农户数字帮扶、“肥药两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业务系统,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核心模块,运用大数据集成与分析,构建乡村美丽生活、产业振兴、安全监管、经济监测、绩效评估的执行链,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推广应用“浙农码”,创新“跟着节气游乡村”等场景应用,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振兴应用场景典范,迭代升级“礼堂家”农村文化礼堂应用。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数字化管理。通过信息集成与应用,实现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发展。
  专栏7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数字服务应用。建设完成安吉县标准地名地址库,建立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跟着节气游乡村”数字服务系统,实现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申报、审批、查询数字化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遥感测绘、人工智能等技术,导入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乡村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人文典故、农业文化遗产、农家乐(民宿)、时令特产等数据,打造“跟着节气游乡村”等电子地图应用场景,为公众提供涵盖图文查询、一键导航、网上预约等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创建乡村数字生活新服务典型应用。
  (七)谋划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应用
  围绕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及我省“四大建设”、山区跨越式发展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建设和应用省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大都市区、大花园、山海协作等系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以数据互联互通支撑区域协同发展。重点推进“两山银行”建设,搭建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平台,基本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能力明显增强。
  (八)推进政府效能管理应用 
  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总目标,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构建目标体系量化、工作体系具化、政策体系细化、评价体系实化的政府治理闭环执行链条,实现全县政府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全面推动“一件事”迭代升级,高质量推行告知承诺制和“信用+政务服务”。深化线上线下融合,促进行政服务中心效能提升、组织变革。着力提升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
  五、优化绿色智慧的产业发展体系
  (一)加快智慧农业发展
  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养殖业特别是白茶、毛竹、果蔬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构建面向“三农”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家乐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导览、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村级便民服务、社会事业发展等环节,集合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网络服务,为“三农”提供综合、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分别从农业产业提升、经营主体培育、村集体经济壮大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打造安吉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安吉农业大脑、农业数据中心、数字化监管中心、全产业链管理中心等50个主体的农业设施信息化改造。依托“浙农码”加强农业大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形成上下联动、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数据体系,实现涉农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数据融合、分析应用。实现安吉县涉农资源的集成管理和共建共享。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建立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检验检测等数据共享机制。
  专栏8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农村平台项目。实施安吉农业大脑、农业农村业务应用系统和智慧农业示范点样板工程,实现智慧化监管、数字化决策、智能化生产、网络化经营与便捷化服务。
  农高区平台建设。平台包括安吉数字化服务中心系统(内含畜牧、水产养殖、林下产业三大数据驾驶舱),笔架山农高区畜牧业绿色发展智慧管理系统,笔架山农高区产业绿色发展智慧管理系统、笔架山农高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智慧管理系统及农高区数字乡村治理系统,包含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环境集中监控、农产品检测检验与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物理服务平台、农产品网上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等功能与服务。
  (二)加快智慧制造业发展
  聚焦数字经济,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构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两业”融合试点,全面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落实“1+5”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集成经济运行监测、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县域空间治理、产业链数据中心,“企业码”、平台经济风险防控、“亩均论英雄”等应用和数据,深化市场、资金、人才、技术和服务保障等重点环节场景应用,形成“科学决策、高效执行、精准监管、综合评价”的工作闭环,持续依托数字化手段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提升数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同时,聚焦数字安防、高端软件、网络通信、芯片、集成电路等基础数字产业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新兴产业,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做强做优。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推进产业大脑建设,聚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转椅等产业领域,打造“云-管-边-端-用”一体的工业互联网服务云平台、特色产业链大脑。以数字化赋能推进产业链治理多部门协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相关产业链数据基本接入全省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数据中心。产业大脑迭代升级、试点扩面,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取得新突破,全面建立产业大脑多元数据融合应用体制机制,建成全县重点特色产业和特色产业链数据中心,实现百亿以上产业集群产业大脑应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业级、产业链级工业互联网实现重点行业、特色产业链“全覆盖”,累计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以上。新智造企业群体得到基本形成,“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累计突破5家、30家。在“未来工厂”引领下的新智造群体不断壮大,基本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
  专栏9 :智慧制造业
  未来工厂。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培育建设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未来工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工业数据开放共享与安全保护机制,培育工业大数据服务企业,开展工业企业大数据应用试点。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协同制造模式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支持supET平台、supOS工业操作系统等基础性平台企业加强与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行业性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合作,推动技术、通用性资产、数据、人才、市场、渠道等资源共享,建设开源社区、开放技术平台,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工业数字化生态。
  产业链(行业)大脑。基于系统集成和经济调节智能化的理念,将资源要素数据、产业链数据、创新链数据、供应链数据、贸易流通数据等汇聚起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字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即时分析、引导、调度、管理,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数字商贸服务产业发展
  围绕全省商品市场“一张图”“一张网”的构建,推进农贸市场、专业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场景智能服务,强化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升级数字化监管,争取省级商品市场智慧化场景开发试点。启动商品市场智慧监管驾驶舱建设,着眼智能分析、智能管控和智能处理,加强综合管理、商品消费、质量安全等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推进现代化商品市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推动重点商品市场实施数字化改造,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细分行业数据信息归集和分析,打造产业信息枢纽。积极融入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丰富和拓展“线上展览馆”“网上交易会”。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消费,实现网络零售增速15%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30%以上,跨境电商实绩企业超200家。深化传统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行动,鼓励生活服务业场所进行“人、货、场”的云化改造,推动企业上云、商店上网、商圈上线。积极培育本土化、品牌化电子商务运营商,着力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落户安吉,打造安吉电子商务总部经济,成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实现对中小微电子商务企业的集聚、培育和壮大。
  专栏10 :数字商贸服务
  电商+优势产业。以“电商便民”为出发点,全力推广社会零售领域新业态,加快发展以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线上线下一体为特征的新零售,培育壮大线上到家(O2O)服务模式。借助场地、物流、政策等优势,积极吸引有实力的跨境电商运营主体在安吉发展,形成引领效应,做大产业规模。借鉴深圳、杭州等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有效提升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水平和便利化程度。
  打造数字贸易高能级平台。加快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线下园区平台和基础支撑平台三大平台建设,推动监管制度创新、金融政策创新、统计制度创新、信用及标准创新,开展跨境电商 9710、9810 等 B2B 试点业务,建立跨境电商“多方联动、多点监测”的统计体系,实施产业集群质效提升、市场主体精准引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人才体系创新共建、物流枢纽优化升级等五大行动,实现跨境电商赶超发展。
  (四)加快智慧旅游产业发展
  全力推动安吉旅游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力争“十四五”期末,率先完成全域化旅游智慧化建设,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智慧化建设的样板。加快实现景区、酒店、票务、商场等旅游大数据资源的整合,强化与公安、交通、气象、环保、电信运营商等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构建安吉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开发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智能化应用,满足游客“游、食、住、行、购、娱”需求。通过对旅游产业运行情况的动态量化监测,提升旅游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按照“全覆盖、全信息、全服务”目标定位,为游客提供信息查询、行程规划、在线预订、旅游攻略、导游验证、移动位置、景区路线安排、在线投诉与评价、在线旅游体验等智能化旅游服务。开展旅游全球分销、合作营销,创新旅游市场舆情监控与分析,挖掘游客兴趣点、关注度、消费行为、满意度、出游趋势等,优化配置旅游产业资源,实现旅游市场智能化、精准化宣传营销。到2025年,力争年建成智慧景区8个,旅客接待量达3500万人次或者旅游人均过夜天数达2天。
  专栏11 :智慧旅游
  构建全县“1+1+3+N”旅游智慧治理体系。建设全域智慧旅游数据仓,打造“1+1+3+N”旅游智慧化治理体系,即:一个底层感知的物联网,一个文旅大数据中心,智慧监管平台、智慧服务平台和智慧运营平台三个平台,及延伸多个应用层,形成“安吉旅游总入口”,实现旅游大数据平台的智能管理和指挥功能。
  推出“一键游安吉”乡村旅游振兴重点平台。开发“一键游安吉”移动端应用,持续推进在线预约预定、分时段预约游览、智能导游导览等服务举措,整合信息查询、行程规划、旅游攻略、导游服务、位置服务、交通引导、旅游体验、在线投诉等多元化功能,打造“游前种草——游中体验——游后分享”的全线定制,实现 “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等特色服务,提升智慧旅游体验感,让“一键游安吉”成为浙江“浙里好玩”的安吉分平台。
  安吉智慧“旅游+”沉浸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文旅专有云,以“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等多种融合创新为切入点,打造面向游客和本地居民的集旅游服务、文化体验、体育共享全过程、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丰富安吉群众文化生活,助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
  安吉绿色智慧旅游分析决策平台。通过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和开发建设模式创新,综合运用信息科学和技术、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安吉旅游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县域内外资源潜力,建设生态高效、信息发达、绿色环保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创先推出“智慧旅游绿色征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智慧旅游“绿色征信”体系,实施旅游征信“负面清单”制度,将旅游者征信、旅游从业人员征信、旅游企业征信纳入清单,对全国范围内旅游失信人进行管理。打造“诚信旅游绿色通道”,与银联、支付宝等企业合作,推出“先旅游后支付”、“诚信人优先”等系列鼓励措施,打造一个治理有效、安全有保障、市场讲诚信的安吉绿色旅游市场。
  (五)加快数字文创服务产业发展
  提升文化领域公共服务应用。加快数字融媒建设,推进云上图书馆、云上文博、云上展览、云上音乐厅等数字化文化服务,持续丰富“浙里有戏”“浙里好玩”“浙里悦读”等省级平台中安吉板块的内容。聚焦大运河诗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立场景化数字文化体验园。深化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实现可视、可查、可预约、可评价。依托数字文创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基础,打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数字文化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不断挖掘本土优秀文化资源,激发文化创意。发挥创意设计贯穿于经济社会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重点发展基于数字化的工业设计、广告和平面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数字设计服务业。积极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光学、电子等新兴媒介为表现形式,贴近群众生活和市场需求的数字艺术展示产业。发挥数字艺术高互动性、高应用性、高融合性的特点,拓展数字艺术展示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加强虚拟现实、数字建模、3D打印、智能制造、智能语音、机器人等技术和装备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不断丰富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拓展产业边界。
  专栏12 :数字文创服务
  数字融媒建设。重点围绕融媒体平台建设,积极研发集新闻采集、编排、分发、抓取、数据整合于一体的“中央厨房”数字化模式再造。结合“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要求,整合所有宣传资源,着力构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会信息枢纽,提升数字融媒发展先行先试地、创优创强标杆的发展目标。
  数字设计与文化创意。重点围绕农特产品、旅游产品、文化产品等方面进行设计开发,构建“互联网+设计+制造+服务”的创意设计产业生态系统。同时,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探索将国画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实施手工技艺再造工程,推动艺术衍生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营销。
  数字艺术展示。推动数字艺术展示与智慧旅游、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相结合,打造数字艺术展示品牌活动,发挥数字艺术展示在拉动地方消费、提升地区形象、提高文化品位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开发数字艺术展示项目,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文创领域前沿技术研发。适应沉浸体验、智能交互、软硬件结合等发展趋势,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型文化消费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沉浸式体验平台、应用软件及辅助工具。
  (六)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提升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应用。全面优化全民健身地图,配合省体育局建设全域户外运动智能服务系统,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数字化。建设全县“一床一码一人”“护理人员智训平台”应用。对接争取“浙里养”平台“一床一码一人”“智慧养老院”“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等专项试点,通过省、市智慧平台叠加互补、融合开发,打造面向个人、市场主体、养老从业人员和政务人员的综合性养老应用,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智能化监管,促进养老服务需求常态化评估,实现养老服务补助由“补供方”向“补需方”精准落地。结合现代新兴的智能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推动智慧康复医疗产业发展,帮助医生和患者实现远程康复医疗和协同训练。搭建“幸福安吉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专栏13 :智慧健康养老
  智慧健康大数据平台。打造区域医疗卫生数据资源中心,逐步完成卫生健康信息资源整合。根据开展县域医疗卫生业务数据共享的实际需要,健全临床数据库、运营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医疗资源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健康档案数据库、人口信息库和共享文档库等基础建设。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和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提供信息共享、协同服务等功能。
  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打造面向个人、市场主体、养老从业人员和政务人员的综合性养老应用,打通政府、社会、市场之间数据壁垒、物联障碍,形成应对人口老龄化全貌数据,链接整合智慧养老设备终端,以数字手段夯实家庭养老功能,持续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应用。全面优化全民健身地图,建设全域户外运动智能服务系统,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数字化,迭代升级科学健身指导系统,建立运动健身数据库。开辟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服务专区,努力实现群众获取体育公共资源 “不用跑一次”。着力推进办赛、运动员教练员职业生涯管理“一件事”场景落地,实现体育赛事申办、注册、报名、成绩查询、运动员等级审批等“一件事”网上办理,围绕运动员集训、招聘、退役等事项和教练员录用、培训、职称评审、岗位变动、奖惩、退休等事项,推进职业生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
  体育赛事“一件事”。配合省体育局做好体育赛事申办、报名、成绩查询、运动员等级审批等“一件事”网上办理,加快推进安吉县体育运动学校训练场景接入浙政钉训练管理系统,围绕运动员集训、教练员录用、培训、职称评审、岗位变动、奖惩、退休等事项,推进职业生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
  (七)加快智慧金融服务产业发展
  依托省金融服务综合平台、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等,建设金融创新工程。基于政务数据、金融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多维数据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城镇居民、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等传统贷款弱势群体建立精准画像,为金融机构提供“AI审贷”,超深层风险审查等金融科技服务。按照浙江“移动支付之省”建设要求,打造“移动支付之县”。力争到2025年,全县移动支付在政务服务、医疗卫生、公共交通、旅游景区等重点行业应用覆盖率达到100%;全县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办理银行卡助农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深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模式。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力争到2025年,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过3500家。
  专栏14 :智慧金融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动金融创新和服务供给,破解本地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难题,改善和优化金融服务业务流程,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和效率,推动普惠金融服务。
  “凤凰丹穴”项目。重点围绕拟培育、在培育、已上市等服务主体,全面整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多方信息数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资金全过程参与、政策全周期支持、服务全链条保障”进行系统性赋能,推进各部门多场景系统集成应用,重塑金融管理与服务模式,及时提供便捷服务和政策支持,推动引导资本市场功能和机制向实体经济全方位、多角度渗透,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
  六、推进绿色智慧的生活保障体系
  (一)推进智慧民生保障建设
  围绕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体育等领域,集成和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医保、教育、退役军人综合服务等应用,完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共享机制,提升民生保障数字化水平,完成数字政府“民生保障”应用模块的建设任务。集成数字社会系统相关应用,加快统一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应用平台建设,全面归集全县各类社会保障数据,提高社会保障数据的管理质量,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员的精准覆盖和动态管理。推进社保智能化监管和服务,支撑多类社会保障业务跨领域、跨地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多形式、多渠道为参保人提供包括智能化缴费和查询服务在内的更多个性化服务,提高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基金监管的高效性和人社服务的精准性。实施养老服务场景一体化智治,提升大救助信息应用,推行困难群众救助“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救助、公用事业民生补贴等事项的统一受理、一站式服务,变“群众多头跑”为“部门协同办”。提升儿童关爱数字化应用,打通民政、残联、医保、公安、教育等相关儿童数据联通环节,为符合困境儿童条件的孩子办理困境儿童和救助帮扶,完善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确保困境儿童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同时,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相关部门协同办理。
  专栏15:智慧民生
  数字就业。完善数字就业服务场景,主动发现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引导完成事项办理,推动就业政策“应享尽享”。建设就业治理模块,实现社区高质量就业治理,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精准优势,精细管理、快速帮扶,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人才数字大脑。加快安吉“人才数字大脑”建设,加强服务事项和服务资源归集,将人才政策申报、人才金卡申领等人才服务事项纳入统一申报平台。完善人才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拓展人才线下服务场景,强化人力资源配置和绩效研判分析,打造统一的人才流量入口、服务枢纽和数据后台,实现对人才引进、培育、服务等环节的全链条智慧化管理,为科学决策、高效治理夯实基础。
  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数字化应用。提升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数字化应用。以安吉县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工作试点成功经验为基础,全面推进我县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工作全覆盖,着力推进县域退役军人基础信息库和数字化支撑体系建设,构建对象全覆盖、内容全方位、服务全周期的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新模式,浓厚社会化拥军氛围。
  智慧技能一体化应用。迭代职业能力一体化应用,完善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提升技能数据归集、分析决策和技能人才激励服务功能,形成技能人才一体化的服务应用。
  智慧慈善应用。建设智慧慈善应用,加强慈善组织的监管力度,规范我县慈善组织行为,拓展慈善捐赠方式,打通本地慈善组织链接省慈善项目资源的通道,打造慈善网上超市、直播销售平台,进一步激发我县慈善组织活力。
  提升智能化助残服务。加快助残服务数字化改革,优化办事流程,简化事项资料,推动助残服务向“网上办”“掌上办”转变。推进残疾人证办理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等工作,打造“1+X”助残服务机制升级版。深化数字残联建设,加快残疾人事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残疾人“一人一档”,建立更加精准的助残服务动态评估机制。
  大救助信息应用。持续推进大救助信息系统迭代升级,着力推进困难群众救助“一件事”改革,实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救助、公用事业民生补贴等14项民生补贴事项 “一件事”一站式线上集成办理。    
  提升“浙家政”综合服务应用。全县推广使用家政“安心码”,推行持码上岗、亮码服务,为居民生活提供安全、便利的家政服务。
  (二)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推进“智慧医院”和数字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实施全民健康智能管理,建立统一权威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形成全县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家庭医生、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智能咨询等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定制医疗服务,强化个人健康管理。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包括检查资源、药品资源、医疗数据资源等“万物互联”,发挥数字化在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的先天优势,推动卫生健康供给侧数字化改革,建设基于双中台和云计算的县域智慧医疗信息平台,在全县范围内连接医疗卫生资源、重构业务流程、优化运行效率。配合做好省“数字影像”工程,深化检验检查和医学影像互通共享。创新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区域链应用,实现居民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可信流转共享和授信调阅。夯实全民健康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以浙江省“一卡一码、一专区、一档案”为总体框架,聚合形成统一的“浙里办”掌上卫生健康服务。提升网上医疗服务。加大“5G+4K(8K)+AI”、VR/AR等新技术实践应用,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力争到2025年,建成网上医院5家以上,构建全县“网订店送”购药就医新模式。支持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就医购药服务,到2025年,医保电子凭证县域内定点药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专栏16:智慧医疗
  医共体数字化工程。加快统筹建设医共体内部医疗数据、业务服务、经营管理、综合监管一体化支撑的信息平台;建设中医智能医共体、检查一体化平台,支持远程会诊、诊间会诊。建设人财物统一管理、区域体检中心、区域检验消毒共享中心,强化医共体的内部协同和管理。
  全民健康信息工程。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促进区域医疗业务协同和业务监管,力争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新版国家互联互通五级乙等测评。
  医防业务融合工程。深化医防业务融合,院前急救调度平台、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加强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的业务联动。建设居民慢病管理系统、家庭医生签约和服务系统,促进医生和患者的良性互动,形成预防、治疗的深度融合。建立以传染病预警、疾病预防控制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整体建设规划,基于全省统一的“浙里办”国民医疗健康专区,推进挂号、接种、体检等分时精准预约,实现医保参保、零星报销、参保转移、个账共济等功能,优化在线取号、排队叫号等掌上便民服务,推广检验检查报告、健康体检报告、电子处方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等共享开放,完善电子健康证明、互联网医院等公共服务应用。建设健康医保卡及医保电子凭证药店应用,实现“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在全县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电子健康卡和医保电子凭证。提供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等新技术的个人全程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管理、全景支付管理(移动付、代付、信用付)、未来社区健康模式,改造医院受理环境,支持国家医保局发行的电子医保凭证,建设并开发运营互联网医院平台、处方流转平台,开展便民惠民服务。
  智慧医院工程。加强智慧化医疗工程的建设,帮助医疗机构实现服务能力提升,通过云HIS一期、云电子病历一期、云公卫,帮助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临床质量。帮助医疗机构实现服务能力提升,通过云HIS二期/云电子病历二期、DRG分组预测、绩效管理、病理质检等智能化系统和工具,帮助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临床质量,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创新示范应用工程。开展医疗区块链平台建设,建设智能语音平台。建设全流程刷脸就医、CDSS智能辅助诊断,切实帮助医院实现全面化、无死角的精细化管理以及极快的应急响应速度。
  (三)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大力推广微课堂、共享图书馆、虚拟教室等智能学习应用,开展远程同步教育,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辅助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进一步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以云计算、普适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内容、教育活动、教育信息等进行以人为本的信息化改造。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和覆盖个人全部受教育信息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引导市民终身教育。应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教学、教研和管理方式,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数字学校”,力争到2025年,全县智慧(数字)校园达到50所。对接融入省级“之江汇”平台,到2025年,打造1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20个主题学习社区、30个特色教学空间,同步大力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县级数字化校园服务平台。发展远程教育,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支持建立智能教育、在线教育、数字科普等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开放平台,构建在线教育培训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专栏17: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中心,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信息管理,建成统一的所有教育单位数据中心和统一认证中心,建成智慧教育的管理应用中心和资源应用中心。
  智慧教育应用平台。通过建立个性化学习评价体系,开展学业质量监测分析,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闭环,建设英语听说能力评价与学习系统实现大数据精准教研和智慧教育信息化监管。
  建设全民数字学习应用。以“之江汇”教育广场等系统为基础,整合融通政府、学校、社会已有在线学习系统,构建支撑大规模个性化教学的互联网学校,衔接未来社区智慧服务体系,打造一体化数字学习空间,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学习资源集成共享。开展面向老年群体的培训服务,帮助老年人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云上老年大学建设,帮助老年人积极融入数字社会。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合力共建学习型社会。
  (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聚焦公共出行、城市智慧停车、景区交通治理、重点车辆及失驾违法人员管控等重点领域,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统筹考虑安吉智慧交通各类业务系统应用支撑需求,构建全局、统一、可扩展的基础支撑服务体系。运用数字地图等技术,加快推动交通出行与生活场景的有机衔接。推广“浙里畅行”出行服务应用,协同社会信息资源,整合汇聚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创新安吉特色出行应用,打造城市出行“一张图”,形成功能齐全、体系成熟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通道。推进公交“一码通”全覆盖。以居民长途出行和城市交通服务无缝衔接为目标,加强交通数字治理,优化运力调配和公交供给,加快实现全县公交支付“一码通”和全省域通用,推进高速公路移动支付联网收费普及应用。打造出行便利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数据驱动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深化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加强出行服务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开发,实施城市智慧停车数字化管理,打造集出行便利服务与行业综合监管为一体的垂直服务平台。助力“智慧景区”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治理景区交通,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重点车辆实现宏观展示、精准管控、全局掌握,管控重点驾驶人员的同时,针对失驾人员或多次违法人员实现车内前排人脸自动识别比对和自动触发报警功能。
  专栏18:智慧交通
  综合交通智慧平台。搭建综合智慧交通平台,实现综合交通数据的互通共享、行业监管和大数据决策。搭建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心,改善交通感知能力、提升情指联动效能。建设交通管理大数据平台及支撑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视频汇聚分析平台,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感知、服务、指挥、分析、监察”五位一体,建成由交通实时感知与预测系统、关键堵点挖掘与分析系统、交通事件影响分析系统、交通事件影响分析系统、交通信号智能优化系统、智能语音诱导发布系统组成的综合交通治理平台,对人员、道路、事件实现统一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和资源全局指挥调度,有效减少道路拥堵、人员投入,改善城市道路情况。
  公共出行总平台。完成线上公众出行平台的搭建,提供守时公交、定制班线、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定制公交、网约出租、分时租赁等一站式出行服务。完善长运公司车辆智能设备、安检系统、客运ERP等业务系统建设。完成畅游公司充换电站建设、分时无人驾驶建设。完成公交公司智能化系统建设,建成公交信息化管理ERP系统、车载智能收银系统、车路协同平台、公交考核和客流系统、公交无人驾驶系统。完成开发公司数字物流港区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完成整体ERP系统建设,提高行业垂直管理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推进智慧水务建设
  围绕水利改革发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新一轮水利发展规划,按照“安全、实用、好用”总要求,聚焦水利数据融合、智能提升,着重构建“五大业务板块、三个中心、两大基础设施、两个保障体系”,提高水利系统智慧化水平,提升城乡水务数字化管理。建成水资源、水安全、水工程、水生态环境和水服务的智慧水务五大业务板块应用系统,建设决策指挥中心、应用支撑能力中心、水利大数据中心三个中心,开展智能感知和 ICT 两大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两个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水务业务的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
  专栏19:智慧水务
  水安全智慧应用。依托省级和县级水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等相关系统,建立基于实时水雨情监测、墒情预测、网格化水文数值预报模型、河网水动力学预报模型、城市积水内涝模型等水利专业数学模型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向专业人员和公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基于工程运行信息和调度预案,开展实时调度分析,并进行水利工程调度决策;结合受灾情况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受灾风险分析,并进行灾情评价。
  水资源智慧应用。进行水资源智慧化管理,为安吉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基础资源支撑。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其他城县提供水资源经济服务。建设水资源管理系统、灌溉节水系统、农饮水管理。
  水生态环境智慧应用。水生态应用聚焦保障幸福河湖管理和水土保持管理等方面。利用遥感监测进行幸福河湖健康评估管理,实现河湖生态智慧化管理。通过接入已有的水生态监测设备,初步形成水生态信息监测体系,为水生态管理工作开展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数据的支撑。深入梳理城乡供水全流程、全链条工作事项、加强城乡供水数据治理。完善水源水量预警模型,建设城乡供水工程基础信息查询与展示、水源检测预警、水厂(站)供水实况展示、管网终端监测、用水服务、业务协同管理等模块。构建“问题发现—下达处理—结果反馈”闭环监督管理体系。
  水工程智慧应用。实现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建设期通过全专业三维正向设计,使轻量化模型与工程管理信息的充分融合,基于设计施工 BIM 管理系统,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管控,形成从“物理工程”到“数字孪生工程”的整体移交方案。运行期融合业务管理需求,结合自动化控制设备、视频监控、巡查定位等技术,实现远程监控运行管理,大大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提高运行管理效率。
  水服务智慧应用。整合接入安吉县已有的系统信息,包含安吉县山洪预警平台、水情预测预报系统、农业水价改革平台、城乡供水运行管理平台等;横向打通其他业务部门的数据,包含环保、综合执法、资源规划、农业农村、文旅、住建、应急、气象、新闻媒体等部门,同时结合物联网、BIM、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为水服务的智慧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六)推进智慧气象建设
  推进智慧气象建设,实现气象工作与数字化改革的深度融入,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与百姓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寻求有效路径,提供示范样本。结合气象发展规划,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总要求,聚焦大数据共享与融合、智能提升、构建“一个平台、一套算法、N个智慧应用算法设计与接口”。
  专栏20:智慧气象
  建成一个气象公共数据平台,即大数据应用云平台,建成一套AI智能数据算法,建成涵盖精细化短临预报服务、安吉白茶智慧气象服务、生态旅游气候资源、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城市内涝精细化影响评估等N个智慧应用算法设计与接口。
  气象大数据应用云平台。主要实现气象应用相关大数据的收集、质控、管理、应用和分发共享几大功能。数据种类涵盖气象大数据和服务类大数据,其中气象大数据包括多源观测数据、气象智能网格预报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多种数据;服务类大数据还包含茶叶监测数据、旅游类数据、交通运行管理类数据等社会其他行业数据。
  本地化气象服务产品AI算法设计和评估系统。将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产品参数化,通过数据预处理、AI算法设计建模、模型评估等环节,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本地化气象服务产品AI算法设计和评估系统。
  智慧气象应用产品设计平台。综合利用区域内多部天气雷达观测、地面观测等多种类、多型号的探测信息,形成一张高密度的精密观测网,该网络的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以5km分辨率的智能网格预报为基础,结合智能分析和应用技术,实现对安吉地区1km分辨率的快速循环更新的气象预报服务信息,形成一张空间全覆盖、时间无缝隙的智能预报网。利用精密观测和智能预报“两张网”的大数据,设计出本地化气象服务AI算法的智慧气象应用服务,为公众和社会其他行业提供高时效、高分辨率、有针对性的精准气象服务。
  (七)推进智慧警务建设
  深度融入数字化改革浪潮,加快构建现代警务模式,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警务工作“整体智治”水平,以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为主要目的,以实施大数据战略为路径,以大智移云物等技术为支撑,以高度融合、协同作战、一体化运作的合成作战指挥及侦查打击、基础防控、执法监督、勤务保障等架构体系为承载,逐步形成大数据驱动下的警务新机制,从而实现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更具有系统化、智能化、法治化、扁平化、动态化、人性化特征,为构建现代警务模块提供坚强保证。坚持数据赋能警务体制完善、技术优化、效能提升,以数字化贯穿公安核心业务“打、防、管、控、服”全过程各方面,高标准建设智慧警务系统,完善承载智慧警务常态化运行的组织架构和机制,推动数据进一步汇聚、系统进一步集成,建立“一个大脑指挥、一个大屏呈现”精密闭环管理模式和“大脑+中台”、“小脑+手脚”警务工作模式,提升公安整体智治水平,全面推动我县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七、创新全域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
  (一)加强科学有效的经济治理
  深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平台应用,构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行业经济、微观经济等数字化分析子系统,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质量和水平,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构建经济运行风险识别防范化解机制,加强多源数据汇聚,提升实体经济和消费市场等重要经济指标动态监测和研判能力。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三农”发展、对外经济等经济运行管理专业应用,加强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能源、国资、商务、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形成一批智能化、可视化的经济运行辅助决策产品,提高经济调节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探索经济政策仿真推演,充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调控数字化手段,提升逆周期调节能力。提升县域空间治理决策辅助数字化水平。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深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智慧农业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保障。
  (二)完善精细融合的社会治理
  以城市大脑为支撑,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导向,打造一批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人员信息系统建设,为社会空间所有人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多样、均等、便捷的社会服务,为社会治理者提供系统、及时、高效的管理支撑,发挥“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双功能作用,让城市和乡村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更有温度。创新以数据资源为基础、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搭建集信息、服务、监管、展示为一体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综合信息平台,健全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完善矛盾纠纷治理机制,强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数字化应用,推进基层事务分类分流、按责转办、精准交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体系建设,整合乡、村各类协辅力量,实现“多员合一”“一员多用”。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聚焦乡村治理中的人、财、地要素,构建覆盖乡村规划、经营、环境、服务等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推广“智安小区”“智安单位”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防控水平。稳步推进“平安小区”“未来社区”建设,以数字技术提升城市资源和科学调配能力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能力,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等创新场景。
  专栏21:社会治理
  数字社会综合应用。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标准规范,建设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安吉频道,分服务端和治理端,分别接入“浙里办”和“浙政钉”。系统集成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加强社会服务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快速处置、全程监督、督促督查、制度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城镇住宅小区数字化安全监管应用。完善城镇住宅房屋“一楼一档”,对接城镇房屋网格化巡查功能,落实房屋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城镇住宅房屋分类监督管理机制,落实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责任,提升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居住安全。加强物业服务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居住品质和 服务水平。
  治理屏建设。实时呈现“治理要素一张图”,以“一局一图、一所一图、千警千图”的形态动态展示辖区人、车、物、事、场所等基础要素,并为各重要应用系统提供二级入口,指导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实时呈现各派出所、主要警种风险点、热点,形成风险图、评判图和热点图,针对性加强社会治理,消除风险隐患。实时呈现群众上访、投诉、举报情况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变化情况,数字赋能公安业务“大治理”。
  (三)推行协同智能的生态治理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集成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大气环境监测预报预警、固废治理数字化应用、河湖库保护等系统,完善污染源数字化档案、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应用服务等模块,运用环境质量、污染源自动监控、排污许可、河湖库保护等大数据分析,构建地上地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数字治理体系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时感知、全面互联、多元共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智能化水平。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分析与预警模型。实现城乡智慧监管网络互联互通,农村和城市一网监管。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落实垃圾精准分类处理,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实行智慧化监管,确保处置无害化、资源化。建立一体化生态治理协同体系,实现统一的容量规划、舆情分析、风险洞察、污染溯源、联动应急和质量控制,争当新时代美丽中国县域窗口。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实施碳达峰行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四)实现主动高效的安全应急治理
  根据我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总体要求,聚焦交通运输、消防、危化品、建设施工、工矿、旅游、城市运行、特种设备等八个重点领域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目标,集成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危化品物流管控、消防安全风险评估、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非煤矿山监测预警、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小流域山洪预警、建筑工地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应急物资保障、基层安全生产风险处置等系统,建设安全生产风险识别、风险研判、风险防控、指挥救援、绩效评估等核心模块,运用企业安全风险评估、事故知识图谱、管控力指数等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精准识别、高效处置、有效防范,提升应急管理精密智控水平。加快全县应急指挥中心和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应急指挥中心,整合应急指挥、公安交警、自然资源、城管、水务、气象、消防等与防汛抗旱、抢险抗灾、应急处突、应急保障密切相关的各部门数据,针对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森林火灾、地震、极端天气等情况,提升以信息为核心、以事件为驱动,集运行感知、信息资源统筹协调、决策指挥于一体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决策能力,达到智慧大脑驱动城市四肢的应用效果,实现“一块屏展示、一张图指挥、一句话响应”,做到指令通达、责任清晰、凡事必果。完善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深入开发视频结构化应用,利用视频大数据精准开展城市防控,提升态势预测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建立城市综合应急平台,统筹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应急力量,落实城市重要经济体的防护,提高应急管理能力,防范化解城市重大安全风险。
  八、提升智能安全的基础支撑能力
  (一)加快绿色智慧城市新基建
  加快推进电信光纤到户、IPV6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建设,努力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统一高效的有线网络。加快推进WLAN在旅游景区、行政服务大厅、专业市场、核心商圈等地区和公共场所覆盖并提供免费服务能力,提高热点地区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加速5G+网络新基建,打造一张“覆盖全面、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县城城区、重点乡镇连续覆盖,率先覆盖重点交通干线,满足5G智慧城市、智慧出行等多种业务的需求。持续优化4G网络,加强城区居民区与弱覆盖农村的网络覆盖提升,保证4G网络逐步向5G网络平稳过渡。实现主城区千兆光纤入户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9%;农村区域实现100M以上接入速率100%覆盖;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扩容网间带宽。
  (二)推进全域感知网络建设
  结合5G、物联网、云计算三大前沿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与网络的有机融合,打造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的智能基础设施平台。加快城市各领域各类感知设备建设,通过物联感知、卫星感知、航空感知、视频感知、全民感知等网络,选用智慧路灯等优质载体,实时采集能源使用、交通出行、水文监控、空气质量等城市运行相关数据。加快城市物联网平台建设,连接和聚合城市中采集到的多样、海量、异构的感知设备网络数据,完成对数据的汇聚、存储、计算、分析,有效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运行,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解决在安吉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终端接入、终端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共享、安全防护、应用开发等问题,形成全域、全时、互联互通的感知体系,有效支撑起城市生命线、城市部件、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构成安吉数字孪生城市的基础和城市超脑运行的智慧底座。
  (三)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城市大脑公共基础支撑平台
  根据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总体要求,加快“安吉城市大脑”迭代升级,推动各业务系统基于“安吉城市大脑”实现互联互通、数据汇聚共享,进一步强化“安吉城市大脑”公共组件的支撑能力,助力社会关注度高、百姓需求强烈、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数字生活应用场景快速部署。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实现社会基础管理数字化,提高社会管理智能化水平,提高运行信息交互,通过统一移动巡查APP,智慧物业、智慧环卫、智慧市政等模块更好地完成市政公用、市容环卫、物业、园林等行业的管理。加快政务云数据中心建设,提供足够的大数据存储、分析、弹性计算能力。加快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提供全面的数据归集治理、交换共享、数据挖掘、关联关系分析、安全运营能力。加快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可扩展、先进性、稳定性的应用支撑体系。整合部门计算资源,搭载先进的大数据分析组件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数据融合,赋能政府数字化改革、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推动安吉县数字经济发展。
  (四)加强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应用创新
  合力完善公共数据共享机制,深化数据合作。推动强化县域数据治理能力和数据供应能力建设,夯实“四横四纵”数据核心底层基础,使数据成为服务部门开展智慧治理、创新应用场景、深化改革创新的要素保障。大幅提升城市视频监控、移动执法记录仪、物联感知监测等硬件设备的采集、分析、整合效率。拓宽沟通渠道,进一步加强12345热线服务、网站、微信、各类终端等多渠道信息的融合和挖掘,打造多维度动态城市综合管理感知体系。围绕重大改革和重点应用领域,坚持“以终为始”的原则,加强公共数据平台对多业务协同应用的支撑。加快与省市级业务系统全面对接,推动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区域公共数据共享,健全完善数据闭环流转机制,促进数据回流赋能基层治理。围绕医疗健康、普惠金融、市场监管、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分行业、分场景的可控数据开放机制,优先开放民生密切相关、社会迫切需要、经济效益明显的公共数据,安全有序推进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创新和开放应用。
  (五)加强严密可靠的安全保障
  贯彻落实安全可靠原则,强化安全管理,在项目建设中采用安全可靠的软硬件产品,切实提升安全水平,加强安全保障。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及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网络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全面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移动办公的安全防护、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运用数据安全业务培训、技术防范和应急演练等多种手段加强安全保障意识,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构筑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体系,围绕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销毁等环节,加强风险识别与防护、数据脱敏等技术应用,加快完善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认证、数据加密保护机制及相关技术检测手段,确保数据安全管理可量化、可追溯、可评估,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科技领域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新技术、新手段的广泛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筹协调体制机制
  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推进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建立专班运作机制,组建跨部门的实体化专班,负责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具体工作。建立由政府、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第三方专业团队共同参与的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提供智力支撑,帮助推荐、引进相关产业项目落地。充分发挥两山研究院的智力支撑作用,积极推动技术和理念迭代升级,全面开展智慧城市顶层架构创新、理论体系研究、标准体系设计、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生态建设、专业人才培育等一系列工作。
  (二)强化项目统筹,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不是单个部门的任务,是依靠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政府数据和社会公共数据的共享融合,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高效协同的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变。各部门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加强项目推进,加强日常协同联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市县协同、政企联动,共同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运作高效、统筹有力、整体推进”的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体系。
  (三)强化资金保障,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县财政部门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职责,做好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资金保障,将相关建设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加大对各部门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积极申请国家部委、省级和市级智慧城市专项建设资金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安吉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针对战略意义大、投资周期长的重点领域,积极探索PPP建设运营模式,建立重点工程PPP项目库,明确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风险、收益边界、绩效评价,推动重大项目可持续运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四)强化示范引领,鼓励各单位探索“最佳实践”
  对各部门现有创新项目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突出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鼓励各单位围绕部门之间“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关键领域,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群众和企业获得感大、受益面广的民生领域,突出业务协同,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谋划启动新项目,探索“最佳实践”。
  (五)强化考核评估,深化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意识,把建设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做好实施进度及质量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明确各部门、各条线的职责和分工,按年度分解建设目标和内容。以规划为基准,将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纳入督查考核范围,积极借助社会力量,每年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把握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根据建设情况进行调整、修编,确保项目分阶段有效落实和建设目标的实现。
  (六)完善标准规范,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研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平台等管理规范办法,建立健全安吉县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在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应用、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推动标准实施和监督管理。完善数据共享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探索第三方评估的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确保数据安全。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工作体系,强化全县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网络安全标准规范等各项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标准和制度。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工作。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七)建设人才队伍,营造人才创业创新环境
  加大综合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培训,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机制。积极出台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充分做好引进人才的激励政策、保障和服务等工作,为引进的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任务外包、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全国信息化人才为安吉县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充分利用政府引导资金,吸引社会投资,设立创投扶持基金,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创业创新。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信息化领域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机制,改进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实施人才入股、技术入股,充分调动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监委,
  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9月2日印发

索引号: 330523/2021-01642 发文时间: 2021-09-03 10:38:3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安政办发〔2021〕48号 发布机构: 安吉县人民政府
文件效力: 有效
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安吉县推动数字化改革、打造绿色智慧城市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安吉县推动数字化改革、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25日

  

安吉县推动数字化改革、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十四五”启动之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高质量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改革是我省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关键路径,是现代化建设的牵动性创新性突破性举措,围绕深化改革,围绕制度性重塑,围绕重大创新,激发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数字化改革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务数字化转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强谋划、强执行,提升行政质量、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已于2020年12月颁布。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我省聚焦聚力高质量、聚焦聚力竞争力、聚焦聚力现代化的关键引擎。绿色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生态环保发展理念,提升政府、社区、民众、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智能性,实现公共服务丰富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人居环境宜居化等,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安吉县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聚焦落实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和湖州市现代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结合安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通过体制、机制、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社会治理现代智能、政府运行开放透明、公共服务均等普惠、生态保护实时全域、产业发展绿色生态,推进中国最美县域建设。按照“数字赋能、优势再造、动能培育”要求,推动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并力争在城市大脑、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方面树立新标杆,打造“重要窗口”县域样本、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县。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以及《加快数字湖州建设打造现代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文件对数字化改革及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工作的要求,制定本规划,指引2021-2025年安吉县数字化改革、建设绿色智慧城市。
  一、建设背景
  (一)“十三五”建设成效
  “十三五”期间,安吉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和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指标,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效。县域生态更加和谐,县域经济更加壮大,县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我县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绿色发展“重要窗口”。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是“生态+”的先行地,是太湖流域的生态涵养地。2006年获得全国首个生态县,2012年成为联合国人居奖首个获得县,2016年成为首批中国生态文明奖获得县,绿色优势明显。201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又决定在安吉开展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的体制机制,强化安吉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行优势和引领作用,这必将极大地巩固和提升安吉县的绿色发展优势。
  加强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优势彰显。安吉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绿色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确立了“3+N”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3”是指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部门安吉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绿色智慧城市项目统一建设管理单位浙江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智囊团“两山”转化数字研究院,“N”是指N家服务安吉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专业信息化技术公司),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市场参与”的有效运行体系,统筹推进全县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健全部门间、跨层级联络、沟通、推进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全县大数据工作格局。
  强化规划引导,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根据省、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部署以及我县工作推进计划,出台了《安吉县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助推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安吉县政务节点云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以科学规划促智城建设,做好全县信息化项目审核验收工作。县大数据局成立后,共审核信息化项目314个,涉及金额总计约4.34亿元,验收信息化项目71个。加大对列入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的日常跟踪、协调,每月底汇总项目进度,推出项目建设专报。
  基础设施夯实,集约建设成效显著。基础网络发达,全县互联网出口总带宽约400G,4G用户达46.1万,应急广播和有线数字电视实现全县村、社区全覆盖。重视政务信息化投入,统筹建设程度高,全县实现了县镇村(社区)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建设了湖州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安吉节点,建设了68个视联网视频会议点位,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城市管理领域建设监控点位3.2万余个。政务数据归集量大,累计归集44个部门、89个系统、2143张表、37715个字段、35.54亿条数据,共享发布数据接口252个。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领跑者、竞跑者、典型案例多,在各服务领域均有创新亮点,如“逝者身后一件事”改革、刷脸就医、“新生儿”出生五证一窗办理等,并在全市率先完成“无证明县”创建。发挥本地信息化公司技术优势,不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媒体+互联网+智慧产业项目+移动端”的发展路径,打造了爱安吉、游视界、指惠家等众多优质应用;持续推进“数字金融生态城市”项目,已签约全国300家以上县级城市,上线140家县级城市。推进“最多跑一次”工作,完成汇聚各部门网上行政许可类办事事项872项,100%实现网办、掌办,100%实现“跑1次”;完成社保系统与“一证通办”系统、“一窗平台”的对接;完成办事服务和行政监管办件信息汇聚;完成全省“最多跑一次”事项和“一证通办”事项数据共享改造工作,做好信息系统与办事事项匹配确认工作;完成浙江政务服务网安吉县站点优化工作;推进政务服务网电子归档;完成全县信息系统普查等相关工作。
  总体来看,安吉县政府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一是数据共享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条块”分割的体制架构影响到部门、单位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数据开放共享协同应用还有待深入推进。二是系统整合的目标仍然道阻且长。目前省、市级建设的信息化项目明显增多,省、市、县级项目如何有效整合问题较多,项目统筹机制需要完善。三是数字化改革工作业务培训有待加强。当前数字化改革工作中涉及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较多,完成时间的要求也较高,需要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业务内容的指导和培训。四是智慧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智慧产业处于制造环节低端,结构需要优化;相关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硬件资源等亟需大力充实;支持智慧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产业投资吸引力、聚合力不够强大。
  (二)“十四五”建设新要求
  国家战略对数字政府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政府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科学决策、精准治理、高效服务、以人为本等目标一致,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网络强国的内在需要。这就要求浙江必须坚持数字赋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进一步发挥数字化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浙江省全领域数字化改革提出更高要求。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率先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打造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推进数字化改革,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迭代深化,是建设“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是推动数字浙江建设的重要引擎,也是数字背景下政府自身改革的关键举措。这就要求浙江在全力以赴谋深抓实数字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带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全方位变革,重塑党政机关运行机制,重塑党政机关与社会、企业的制度链接,加强政府与公众双向信息交流,建设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五个综合应用,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活力迸发、社会进步。
  安吉县全面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重要窗口”的关键举措。“十四五”时期是安吉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期,是深入推进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攻坚期,是全面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关键期,绿色发展将成为全县发展的主旋律。全县上下应当时刻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吉提出的“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指示要求,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发展、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在挑战中寻求机遇、于变局中开创新局,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浙江的“重要窗口”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是引领安吉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招,是安吉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实施过程中,我县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三项原则,通过建设绿色智慧城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融合机制,打造城乡融合样板,推进中国最美县域建设,为新时代全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供经验和示范。
  经济社会发展对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出新需求。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发挥数字化改革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数字政府建设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数字政府建设要善用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架构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入政企合作,释放市场活力,实现人力、技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数字化建设效益的提升。通过数字化改革,建设绿色智慧城市,能够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城市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城市产业体系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机制更加完善,是顺应全球时代潮流,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技发展对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人类社会迎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新技术应用极大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塑,也显著改变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绿色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存储与分析,对传输通道、存储方式、计算模式要求极高。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AI、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政府部门广泛接收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和“职能孤岛”、促进信息交互、深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场景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十四五”时期,安吉县需要主动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加强运用新技术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改革,加快形成基于数字化的即时感知、主动服务、智能监管、智慧决策、高效运行的新型治理形态,打造绿色智慧城市新样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吉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聚焦建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绿色新型智慧城市,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以全面扎实的成效赋能共同富裕。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统筹、立标准、重应用、提效能、保安全,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提供核心驱动力,突破争先,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注入强劲动能,奋力把数字化改革、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加强规划引领作用,注重顶层规划设计,形成统一标准规范体系。统筹兼顾当前需求和长期发展目标、协调好各地区、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发展,杜绝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确保全县一盘棋,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
  ——坚持积极稳妥,动态迭代。在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指引下,积极稳妥推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深入,不断增强实施应用效果,动态迭代,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各产业的信息化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获得感为第一标准,注重政府业务流程的优化改造,打破部门内、部门间业务壁垒,以数据共享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高效服务、协同治理,建设整体政府。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包容。以理念创新、流程创新、应用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驱动数字化改革,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应用,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构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互联网企业共建共享数字政府的生态体系。
  ——坚持安全可靠,有序运行。加快推动和完善公共数据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坚持网络安全与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保障关键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21年底,初步构建县域一体化智治平台等重大数字化平台,初步建立数字化改革平台技术支撑、业务应用管理、数据共享开放、网络安全保护等制度体系,基本建成“掌上办事之县”“掌上办公之县”“掌上治理之县”。
  到2022年底,数字化改革体系更加健全,党的领导、政府治理、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法制建设等领域整体性变革,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构建形成基于信用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公共监管重点领域全流程100%可追溯,“掌上执法”“掌上办案”常态化运行,实现政府治理从“数字”“数智”到“数治”的跨越,全面建成“掌上办事之县”“掌上办公之县”“掌上治理之县”。
  到2025 年,高质量建成“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示范县,基本建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打造机关效能强县,“掌上办公”比例达95%,实现基层“最多跑一次”。“浙里办”本地常驻人口覆盖率达到80%以上。构建起涵盖城市规划、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生态环境等全领域的绿色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体,应用系统上云率达98%,数据有效归集率达到95%以上,打造完成“绿色智慧政务,绿色智慧生活,绿色智慧治理,绿色智慧经济”之城,积极助推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重要窗口”。
  推动数字化改革、打造绿色智慧城市“十四五”核心指标
  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2025年指标
  整体高效的决策支撑体系
  1
  “掌上办公”比例
  95%
  优质便捷的政府运行体系
  2
  应用上云
  98%
  绿色智慧的产业发展体系
  3
  累计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
  10个以上
  4
  “未来工厂”
  累计突破5家
  5
  智能工厂 (数字化车间)
  累计突破30 家
  6
  跨境电商实绩企业
  超200家
  7
  智慧景区数量
  建成8个
  8
  全县移动支付在重点行业应用覆盖率
  100%
  绿色智慧的生活保障体系
  9
  网上医院
  5家以上
  10
  医保电子凭证县域内定点药店覆盖率
  90%以上
  11
  全县智慧(数字)校园
  50所
  智能安全的基础支撑能力
  12
  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
  99%
  13
  政务云可靠性
  99.95%
  14
  数据有效归集率
  95%
  三、建立整体高效的决策支撑体系
  (一)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
  完善安吉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精准定位行政管理服务对象,通过数据资源整合和各部门业务流程再造,建立更加扁平、高效、灵活的业务流,提高部门数字化应用水平。深化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部门间联动配合,统筹事项联办工作,不断优化服务和流程,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政务办理,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加强数据获取、数据共享、系统集成,加快政府履职方式方法系统性数字化重塑,打通和整合党政机关各项职能,形成各级党政职能部门核心业务全覆盖、横向纵向全贯通的全方位数字化工作体系,推进党政机关谋划、决策、执行、督查、反馈等数字化工程建设。
  专栏1 :党政机关整体智治
  系统构建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建立全面协同的综合应用系统,构建功能完善的综合应用体系,推动整体智治系统向基层延伸。依托省市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安吉城市数字大脑和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按照“四横四纵”基本架构,构建全县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推动行政资源有效下沉。
  全面推进“主要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统筹核心业务事件组架构,梳理核心业务事件组内容,谋划具有安吉特色的场景应用。基于党的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县直部门、乡镇(街道)等8个主要领域,梳理、打造符合我县实际并具有特色的典型场景运用体系。
  建立“重大任务”贯彻落实综合集成机制。厘清重大任务模块,梳理重大任务分支目录,建立高效协同、数据管理、迭代升级等重大任务推进机制。贯通并承接省级重大任务即八八战略、重要窗口、新发展格局、现代化先行、提升新能力等5大模块,并按省市相关要求,结合县域年度工作重点,谋划具有地方标识度的重大任务体系。
  打造具有安吉特色的“重大应用”。聚焦党的建设、党的全面领导,围绕“抓大事”“定政策”“管队伍”“创氛围”4条跑道,在深入梳理“三张清单”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具有首创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按照每年“提升一批、新建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打造一批机制性、制度性整体智治“重大应用”。
  (二)建设数字政府综合应用
  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数字政府综合应用,通过对各部门核心业务数字化应用迭代升级,建立重大任务运用数据科学决策、精准执行、风险预警、执法监管、服务保障、督查督察、绩效评估、成果运用的体制机制,建设重大任务、重点领域跨部门跨系统、全业务协同应用的功能模块,建立数字化的决策、执行、预警、监管、服务、督查、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执行链,实现政府履职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强化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牵头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加强对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数据治理、项目管理、标准规范等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依托省数字化改革的总体框架、湖州数字城市大脑安吉节点,推进安吉县数字化改革和绿色智慧城市体系化建设。
  (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支撑
  深入推进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司法等建设,加强政法部门数据跨边界共享和协同治理,不断提升数字法治发展水平。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平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法院智能办案应用等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律咨询等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延伸,实现线上和线下多渠道、掌上“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全力拓展延伸法律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努力满足群众的各项法律需求,完善线上调解,让老百姓解决矛盾“一次都不用跑”。
  专栏2 :县域数字法治建设  
  建设政法一体化办案集成应用。集成开发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与监察执法、行政执法系统协同功能,进一步完善衔接机制,推动实现刑事司法与监察执法、行政执法业务流程贯通、数据交互共享。建设综合行政执法集成应用。建设“1+5+N”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实现执法程序、执法协同、执法记录、执法结果的数字化管理,实现综合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
  建设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集成应用。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加强社会矛盾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强化业务协同,实现与乡镇“基层治理四平台”综合信息系统双向协同,并扩大与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强化数据汇聚,强化研判分析,建立矛调案例库、知识库等,强化智能应用,提升指挥决策、预测预警、统一考核管理等功能,打造平安建设数字化改革的典型集成应用。
  建设大数据检察监督系统。建立全县检察数据资源目录,梳理检察监督数据模型及具体数据需求,完成数据对接和治理。
  提升法院智能办案应用。深化智能办案辅助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案件电子卷宗信息智能应用,辅助法官快速制作裁判文书,积极推进电子卷宗集中编目、智能12368语音热线业务、电子送达及其他智能办案辅助场景运用,探索从无纸化办案向智能化办案升级,积极参与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建设。建设两个标准智慧法庭和综合多功能智能合议室。强化系统集成和数据融合,打造智控分中心。优化“一站式”在线诉讼服务体系,提升“24小时法院”智微站点覆盖面,建成具有安吉法院特色的“数字法院”。
  持续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以智能化为引领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以点带面推进24小时法院建设。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区域远程自助立案、案件信息咨询、诉讼引导等一站式诉讼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平台。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律咨询等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延伸,集成为综合性的法律服务数字化中心,通过对咨询、调解、援助等形成的大数据的可视化和统计分析,为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以及社会治理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创新掌上智慧调解平台,智能人工相结合,运用平台智能法律助手助力化解基层矛盾。融合智能法律咨询、精准互动式普法、多元化普法内容学习等模块组,让群众便捷的了解、学习最新法律知识,获取法律服务。
  (四)建设县域一体化智治平台
  打造高效治理、智慧管理、多部门数据业务协同的县域一体化智治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治理大数据为基础,以提升政府运行、城市治理效率、惠民服务为宗旨,通过构建感知协作应用平台、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展示辅助决策平台有效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日常协同管理的高效智能、应急指挥决策的实时精准、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合理和政务业务效能的有效考核。从理念上摒弃单一的社会治理功能,将其打造成为县域智慧集中展示、智慧产业交融共创、会务活动有力承接的综合性平台,进一步凸显统筹功能。
  专栏3 :县域一体化智治平台 
  城市大脑驾驶中心。作为安吉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能力的展示输出平台来打造,从而建设集全量数据、全时洞察、全局协同、全域治理于一体的安吉城市大脑驾驶舱,实现智慧城市体验、城市运行数据可视化和优秀智慧项目展示。
  综合指挥中心。充分利用应急指挥综合信息系统、应急指挥可视化调度系统、全县应急广播和视频视讯会议系统,全面整合各部门应急资源、指挥功能,打通全县各条线的信息链路,建设“7+N”指挥系统,实现平台建设管理一体化、治理指挥能力集成化、平台使用效率最大化,从而打造处置应对县域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统一指挥管理中心。
  最美县域数字展示中心。作为县域规划展示中心来打造,实现“一张图”“多规合一”,通过大屏化、数字化、立体化等高科技手段展示,推动集成项目“双进”、“两山银行”县域自然资源收储运营等县域经营性内容,建设集科普性、互动性、开放性、展示型于一体的,集城市会客、市民休闲、科技体验为一馆的重要公共场所。
  信息化项目全生命管理中心。推动该中心成为智慧项目推出和企业能力供应双向对接的一站式需求匹配市场,通过规模效应的形成,提升作为服务购买方的政府机构在项目合作洽谈中的主导权。推进建设智慧项目路演大厅、项目审验工作室和数据超市。
  数字产业服务中心。按照打造数字经济落地发展最宜县域为目标,以平台思维建设信息产业最佳生态,联合头部企业,共同建设智慧场景培育地、要素供给集聚地、生态产业创新地。
  四、强化优质便捷的政府运行体系
  (一)打造常态化疫情防控应用 
  围绕重大疫情防控“四个确保一个力争”工作总目标,利用国家传染病疫情直报信息系统数据、县域智治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等,构建覆盖全县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的公共卫生数据中心,配合省、市整体规划,改造应用市统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实现多点触发预警模型、流调溯源、重点人员管控、冷链物防、疫苗追溯(浙苗链)、核酸筛查、应急指挥、医疗救治、资源调度等功能,运用大数据分析,构建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有效处置、科学评价、结果运用等跨部门、跨业务、跨地区的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执行链,推动“源头查控 + 硬核隔离 + 精密智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持续改革完善,提升县域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应对能力。
  (二)打造数字化科技创新应用 
  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总体目标,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解决“卡脖子”问题。建立科技智治一张图,打造企业研发投入、核心技术攻关和大数据引才三个应用场景,构建模块化、数字化的执行链。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动态监测机制,实现研发费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费项目化清单的互联互通,实时追踪研发项目信息。建立企业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分类建立供需匹配的技术资源库,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创新大数据引才机制,建立产业人才库、来安人才库、评审专家库,构建“人才数据仓”。打造统一的人才流量入口、服务枢纽,编制科技人才图谱,拓展“人才码”“人才云图”等应用功能,加速人才集聚,实现人才裂变。
  (三)全力打造双循环应用 
  加快打造“高质量服务国内大循环、高水平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特色节点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聚焦塑造产业竞争优势、消费提质扩容、扩大有效投资、构筑开放新优势、赋能市场主体、增强循环畅通等重点领域,集成数字生活新服务、外贸“订单+清单”、楼宇经济等数据和系统,挖掘宏观、中观、微观一级高频数据,着重建设“一中心四枢纽”应用场景,建立“服务、反馈、研判、响应、处置”的闭环回路,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专栏4 :双循环应用          
  打造内外贸有效贯通的市场枢纽。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实施“浙货行天下”工程,实施“同线同标同质”行动,深化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打造新模式新业态的商业变更枢纽。深入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推动地标商圈品质化改造,推动步行街品质化改造,发展社区商业,打造放心消费和品质消费环境。
  打造高端要素高效协同的配置枢纽。加强重点产业链招商,高质量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深化本土跨国公司民营培育,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招大项目、好项目,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实施金融服务“滴灌工程”,实施凤凰行动升级版,加强重点项目要素保障。
  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制作枢纽。推进供应链创新试点,继续推进开发区优化提升,深化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建设,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企业深度融合,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
  (四)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对标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试验区建设任务,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融合线上线下业务,高质量推进“证照分离”、告知承诺制、高频事项“智能秒办”“无感智办”、企业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最多80天”等涉企改革,持续深化“浙里办”“浙政钉”涉企服务智能化应用,优化惠企政策供给,积极梳理企业需求,以流程再造牵引制度重塑,加大政策兑现力度,按时完成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建设,运用群众企业咨询投诉举报、互联网舆情、公共数据、问卷调查等大数据分析,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县域示范样本。
  专栏5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智慧监测平台。利用行政服务中心的政务办事信息、财政税务数据基础,从而分析出安吉县“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为政府提供有关科学决策的建议。
  提升企业服务综合应用(企业码)。按照数字化改革理念,精准聚焦企业需求,持续迭代升级“企业码”应用,综合集成并优化各涉企服务应用,加快打造聚焦精准、服务多元、政企互动、三级联动的“企业码”服务体系。
  充分运用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支持工具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直达支持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切实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
  (五)构建新型城镇化应用 
  全面实施以人为核心、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围绕高水平推动人的现代化、规划布局现代化、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治理现代化、城乡发展现代化,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新一轮“优雅竹城”建设,加强智慧工地建设,开展省级美丽城镇建设,加快地下智慧管网改造建设。打造“城市大脑+未来社区”的数字城市新平台示范县。加快智慧物业系统建设,探索小区停车资源共享模式,建设县域一体化智慧停车,实施城区“无杆停车、无感支付”,高标准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实现数字城管智慧化升级优化,集成城镇发展数字化管理平台、大数据信息系统等子系统,打造数字化改革成果,争当新时代城乡融合新样板。
  专栏6 :新型城镇化应用          
  县城新型城镇化。数据赋能打造县级城市文化金名片,提升县城人口吸纳集聚能力,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建设。数据赋能推进“千镇美丽”深耕行动,推进“小镇2.0”升级行动,推进“千年古城”复兴行动,推进小城市培育提升行动。
  提升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应用。以社区数字社会需求为指引,以未来社区九大场景落地为基础,以省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应用建设与运营指南为指引,推进余村、浒溪未来社区建设,持续深化智慧服务应用功能。推进未来社区接入并应用省CIM 平台,利用空间治理优势,完善政府治理端、市场交易端、居民服务端、物业管理端多端应用,充分衔接行业主管部门现有数字应用系统,对接完成相关市场主体接入工作,提供满足政府、社区、物业、市场主体、居民等多元对象需求的数字社会基本功能单元系统。
  人口市民化。数据赋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深化新型居住证制度,深化“人地钱挂钩”的激励性配套政策,创新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城乡融合试点。根据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嘉湖片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试点相关政策,数据赋能打造城乡融合试点。
  (六)加快发展乡村振兴应用 
  围绕农业、农旅结合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深化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建设,集成低收入农户数字帮扶、“肥药两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业务系统,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核心模块,运用大数据集成与分析,构建乡村美丽生活、产业振兴、安全监管、经济监测、绩效评估的执行链,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推广应用“浙农码”,创新“跟着节气游乡村”等场景应用,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振兴应用场景典范,迭代升级“礼堂家”农村文化礼堂应用。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数字化管理。通过信息集成与应用,实现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发展。
  专栏7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数字服务应用。建设完成安吉县标准地名地址库,建立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跟着节气游乡村”数字服务系统,实现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申报、审批、查询数字化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遥感测绘、人工智能等技术,导入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乡村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人文典故、农业文化遗产、农家乐(民宿)、时令特产等数据,打造“跟着节气游乡村”等电子地图应用场景,为公众提供涵盖图文查询、一键导航、网上预约等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创建乡村数字生活新服务典型应用。
  (七)谋划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应用
  围绕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及我省“四大建设”、山区跨越式发展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建设和应用省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大都市区、大花园、山海协作等系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以数据互联互通支撑区域协同发展。重点推进“两山银行”建设,搭建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平台,基本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能力明显增强。
  (八)推进政府效能管理应用 
  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总目标,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构建目标体系量化、工作体系具化、政策体系细化、评价体系实化的政府治理闭环执行链条,实现全县政府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政务服务2.0建设。全面推动“一件事”迭代升级,高质量推行告知承诺制和“信用+政务服务”。深化线上线下融合,促进行政服务中心效能提升、组织变革。着力提升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
  五、优化绿色智慧的产业发展体系
  (一)加快智慧农业发展
  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养殖业特别是白茶、毛竹、果蔬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构建面向“三农”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家乐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导览、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村级便民服务、社会事业发展等环节,集合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网络服务,为“三农”提供综合、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分别从农业产业提升、经营主体培育、村集体经济壮大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打造安吉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安吉农业大脑、农业数据中心、数字化监管中心、全产业链管理中心等50个主体的农业设施信息化改造。依托“浙农码”加强农业大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形成上下联动、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数据体系,实现涉农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数据融合、分析应用。实现安吉县涉农资源的集成管理和共建共享。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建立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检验检测等数据共享机制。
  专栏8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农村平台项目。实施安吉农业大脑、农业农村业务应用系统和智慧农业示范点样板工程,实现智慧化监管、数字化决策、智能化生产、网络化经营与便捷化服务。
  农高区平台建设。平台包括安吉数字化服务中心系统(内含畜牧、水产养殖、林下产业三大数据驾驶舱),笔架山农高区畜牧业绿色发展智慧管理系统,笔架山农高区产业绿色发展智慧管理系统、笔架山农高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智慧管理系统及农高区数字乡村治理系统,包含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环境集中监控、农产品检测检验与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物理服务平台、农产品网上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等功能与服务。
  (二)加快智慧制造业发展
  聚焦数字经济,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构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两业”融合试点,全面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落实“1+5”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集成经济运行监测、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县域空间治理、产业链数据中心,“企业码”、平台经济风险防控、“亩均论英雄”等应用和数据,深化市场、资金、人才、技术和服务保障等重点环节场景应用,形成“科学决策、高效执行、精准监管、综合评价”的工作闭环,持续依托数字化手段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提升数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同时,聚焦数字安防、高端软件、网络通信、芯片、集成电路等基础数字产业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新兴产业,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做强做优。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推进产业大脑建设,聚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转椅等产业领域,打造“云-管-边-端-用”一体的工业互联网服务云平台、特色产业链大脑。以数字化赋能推进产业链治理多部门协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相关产业链数据基本接入全省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数据中心。产业大脑迭代升级、试点扩面,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取得新突破,全面建立产业大脑多元数据融合应用体制机制,建成全县重点特色产业和特色产业链数据中心,实现百亿以上产业集群产业大脑应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业级、产业链级工业互联网实现重点行业、特色产业链“全覆盖”,累计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以上。新智造企业群体得到基本形成,“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累计突破5家、30家。在“未来工厂”引领下的新智造群体不断壮大,基本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
  专栏9 :智慧制造业
  未来工厂。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培育建设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未来工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工业数据开放共享与安全保护机制,培育工业大数据服务企业,开展工业企业大数据应用试点。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协同制造模式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支持supET平台、supOS工业操作系统等基础性平台企业加强与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行业性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合作,推动技术、通用性资产、数据、人才、市场、渠道等资源共享,建设开源社区、开放技术平台,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工业数字化生态。
  产业链(行业)大脑。基于系统集成和经济调节智能化的理念,将资源要素数据、产业链数据、创新链数据、供应链数据、贸易流通数据等汇聚起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字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即时分析、引导、调度、管理,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数字商贸服务产业发展
  围绕全省商品市场“一张图”“一张网”的构建,推进农贸市场、专业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场景智能服务,强化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升级数字化监管,争取省级商品市场智慧化场景开发试点。启动商品市场智慧监管驾驶舱建设,着眼智能分析、智能管控和智能处理,加强综合管理、商品消费、质量安全等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推进现代化商品市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推动重点商品市场实施数字化改造,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细分行业数据信息归集和分析,打造产业信息枢纽。积极融入湖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丰富和拓展“线上展览馆”“网上交易会”。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消费,实现网络零售增速15%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30%以上,跨境电商实绩企业超200家。深化传统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行动,鼓励生活服务业场所进行“人、货、场”的云化改造,推动企业上云、商店上网、商圈上线。积极培育本土化、品牌化电子商务运营商,着力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落户安吉,打造安吉电子商务总部经济,成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实现对中小微电子商务企业的集聚、培育和壮大。
  专栏10 :数字商贸服务
  电商+优势产业。以“电商便民”为出发点,全力推广社会零售领域新业态,加快发展以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线上线下一体为特征的新零售,培育壮大线上到家(O2O)服务模式。借助场地、物流、政策等优势,积极吸引有实力的跨境电商运营主体在安吉发展,形成引领效应,做大产业规模。借鉴深圳、杭州等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有效提升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水平和便利化程度。
  打造数字贸易高能级平台。加快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线下园区平台和基础支撑平台三大平台建设,推动监管制度创新、金融政策创新、统计制度创新、信用及标准创新,开展跨境电商 9710、9810 等 B2B 试点业务,建立跨境电商“多方联动、多点监测”的统计体系,实施产业集群质效提升、市场主体精准引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人才体系创新共建、物流枢纽优化升级等五大行动,实现跨境电商赶超发展。
  (四)加快智慧旅游产业发展
  全力推动安吉旅游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力争“十四五”期末,率先完成全域化旅游智慧化建设,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智慧化建设的样板。加快实现景区、酒店、票务、商场等旅游大数据资源的整合,强化与公安、交通、气象、环保、电信运营商等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构建安吉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开发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智能化应用,满足游客“游、食、住、行、购、娱”需求。通过对旅游产业运行情况的动态量化监测,提升旅游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按照“全覆盖、全信息、全服务”目标定位,为游客提供信息查询、行程规划、在线预订、旅游攻略、导游验证、移动位置、景区路线安排、在线投诉与评价、在线旅游体验等智能化旅游服务。开展旅游全球分销、合作营销,创新旅游市场舆情监控与分析,挖掘游客兴趣点、关注度、消费行为、满意度、出游趋势等,优化配置旅游产业资源,实现旅游市场智能化、精准化宣传营销。到2025年,力争年建成智慧景区8个,旅客接待量达3500万人次或者旅游人均过夜天数达2天。
  专栏11 :智慧旅游
  构建全县“1+1+3+N”旅游智慧治理体系。建设全域智慧旅游数据仓,打造“1+1+3+N”旅游智慧化治理体系,即:一个底层感知的物联网,一个文旅大数据中心,智慧监管平台、智慧服务平台和智慧运营平台三个平台,及延伸多个应用层,形成“安吉旅游总入口”,实现旅游大数据平台的智能管理和指挥功能。
  推出“一键游安吉”乡村旅游振兴重点平台。开发“一键游安吉”移动端应用,持续推进在线预约预定、分时段预约游览、智能导游导览等服务举措,整合信息查询、行程规划、旅游攻略、导游服务、位置服务、交通引导、旅游体验、在线投诉等多元化功能,打造“游前种草——游中体验——游后分享”的全线定制,实现 “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等特色服务,提升智慧旅游体验感,让“一键游安吉”成为浙江“浙里好玩”的安吉分平台。
  安吉智慧“旅游+”沉浸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文旅专有云,以“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等多种融合创新为切入点,打造面向游客和本地居民的集旅游服务、文化体验、体育共享全过程、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丰富安吉群众文化生活,助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
  安吉绿色智慧旅游分析决策平台。通过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和开发建设模式创新,综合运用信息科学和技术、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安吉旅游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县域内外资源潜力,建设生态高效、信息发达、绿色环保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创先推出“智慧旅游绿色征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智慧旅游“绿色征信”体系,实施旅游征信“负面清单”制度,将旅游者征信、旅游从业人员征信、旅游企业征信纳入清单,对全国范围内旅游失信人进行管理。打造“诚信旅游绿色通道”,与银联、支付宝等企业合作,推出“先旅游后支付”、“诚信人优先”等系列鼓励措施,打造一个治理有效、安全有保障、市场讲诚信的安吉绿色旅游市场。
  (五)加快数字文创服务产业发展
  提升文化领域公共服务应用。加快数字融媒建设,推进云上图书馆、云上文博、云上展览、云上音乐厅等数字化文化服务,持续丰富“浙里有戏”“浙里好玩”“浙里悦读”等省级平台中安吉板块的内容。聚焦大运河诗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立场景化数字文化体验园。深化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实现可视、可查、可预约、可评价。依托数字文创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基础,打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数字文化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不断挖掘本土优秀文化资源,激发文化创意。发挥创意设计贯穿于经济社会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重点发展基于数字化的工业设计、广告和平面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数字设计服务业。积极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光学、电子等新兴媒介为表现形式,贴近群众生活和市场需求的数字艺术展示产业。发挥数字艺术高互动性、高应用性、高融合性的特点,拓展数字艺术展示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加强虚拟现实、数字建模、3D打印、智能制造、智能语音、机器人等技术和装备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不断丰富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拓展产业边界。
  专栏12 :数字文创服务
  数字融媒建设。重点围绕融媒体平台建设,积极研发集新闻采集、编排、分发、抓取、数据整合于一体的“中央厨房”数字化模式再造。结合“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要求,整合所有宣传资源,着力构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会信息枢纽,提升数字融媒发展先行先试地、创优创强标杆的发展目标。
  数字设计与文化创意。重点围绕农特产品、旅游产品、文化产品等方面进行设计开发,构建“互联网+设计+制造+服务”的创意设计产业生态系统。同时,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探索将国画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实施手工技艺再造工程,推动艺术衍生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营销。
  数字艺术展示。推动数字艺术展示与智慧旅游、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相结合,打造数字艺术展示品牌活动,发挥数字艺术展示在拉动地方消费、提升地区形象、提高文化品位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开发数字艺术展示项目,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文创领域前沿技术研发。适应沉浸体验、智能交互、软硬件结合等发展趋势,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型文化消费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沉浸式体验平台、应用软件及辅助工具。
  (六)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提升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应用。全面优化全民健身地图,配合省体育局建设全域户外运动智能服务系统,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数字化。建设全县“一床一码一人”“护理人员智训平台”应用。对接争取“浙里养”平台“一床一码一人”“智慧养老院”“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等专项试点,通过省、市智慧平台叠加互补、融合开发,打造面向个人、市场主体、养老从业人员和政务人员的综合性养老应用,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智能化监管,促进养老服务需求常态化评估,实现养老服务补助由“补供方”向“补需方”精准落地。结合现代新兴的智能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推动智慧康复医疗产业发展,帮助医生和患者实现远程康复医疗和协同训练。搭建“幸福安吉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专栏13 :智慧健康养老
  智慧健康大数据平台。打造区域医疗卫生数据资源中心,逐步完成卫生健康信息资源整合。根据开展县域医疗卫生业务数据共享的实际需要,健全临床数据库、运营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医疗资源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健康档案数据库、人口信息库和共享文档库等基础建设。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和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提供信息共享、协同服务等功能。
  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打造面向个人、市场主体、养老从业人员和政务人员的综合性养老应用,打通政府、社会、市场之间数据壁垒、物联障碍,形成应对人口老龄化全貌数据,链接整合智慧养老设备终端,以数字手段夯实家庭养老功能,持续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应用。全面优化全民健身地图,建设全域户外运动智能服务系统,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数字化,迭代升级科学健身指导系统,建立运动健身数据库。开辟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服务专区,努力实现群众获取体育公共资源 “不用跑一次”。着力推进办赛、运动员教练员职业生涯管理“一件事”场景落地,实现体育赛事申办、注册、报名、成绩查询、运动员等级审批等“一件事”网上办理,围绕运动员集训、招聘、退役等事项和教练员录用、培训、职称评审、岗位变动、奖惩、退休等事项,推进职业生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
  体育赛事“一件事”。配合省体育局做好体育赛事申办、报名、成绩查询、运动员等级审批等“一件事”网上办理,加快推进安吉县体育运动学校训练场景接入浙政钉训练管理系统,围绕运动员集训、教练员录用、培训、职称评审、岗位变动、奖惩、退休等事项,推进职业生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
  (七)加快智慧金融服务产业发展
  依托省金融服务综合平台、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等,建设金融创新工程。基于政务数据、金融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多维数据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城镇居民、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等传统贷款弱势群体建立精准画像,为金融机构提供“AI审贷”,超深层风险审查等金融科技服务。按照浙江“移动支付之省”建设要求,打造“移动支付之县”。力争到2025年,全县移动支付在政务服务、医疗卫生、公共交通、旅游景区等重点行业应用覆盖率达到100%;全县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办理银行卡助农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深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模式。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力争到2025年,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过3500家。
  专栏14 :智慧金融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动金融创新和服务供给,破解本地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难题,改善和优化金融服务业务流程,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和效率,推动普惠金融服务。
  “凤凰丹穴”项目。重点围绕拟培育、在培育、已上市等服务主体,全面整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多方信息数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资金全过程参与、政策全周期支持、服务全链条保障”进行系统性赋能,推进各部门多场景系统集成应用,重塑金融管理与服务模式,及时提供便捷服务和政策支持,推动引导资本市场功能和机制向实体经济全方位、多角度渗透,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
  六、推进绿色智慧的生活保障体系
  (一)推进智慧民生保障建设
  围绕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体育等领域,集成和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医保、教育、退役军人综合服务等应用,完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共享机制,提升民生保障数字化水平,完成数字政府“民生保障”应用模块的建设任务。集成数字社会系统相关应用,加快统一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应用平台建设,全面归集全县各类社会保障数据,提高社会保障数据的管理质量,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员的精准覆盖和动态管理。推进社保智能化监管和服务,支撑多类社会保障业务跨领域、跨地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多形式、多渠道为参保人提供包括智能化缴费和查询服务在内的更多个性化服务,提高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基金监管的高效性和人社服务的精准性。实施养老服务场景一体化智治,提升大救助信息应用,推行困难群众救助“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救助、公用事业民生补贴等事项的统一受理、一站式服务,变“群众多头跑”为“部门协同办”。提升儿童关爱数字化应用,打通民政、残联、医保、公安、教育等相关儿童数据联通环节,为符合困境儿童条件的孩子办理困境儿童和救助帮扶,完善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确保困境儿童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同时,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相关部门协同办理。
  专栏15:智慧民生
  数字就业。完善数字就业服务场景,主动发现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引导完成事项办理,推动就业政策“应享尽享”。建设就业治理模块,实现社区高质量就业治理,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精准优势,精细管理、快速帮扶,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人才数字大脑。加快安吉“人才数字大脑”建设,加强服务事项和服务资源归集,将人才政策申报、人才金卡申领等人才服务事项纳入统一申报平台。完善人才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拓展人才线下服务场景,强化人力资源配置和绩效研判分析,打造统一的人才流量入口、服务枢纽和数据后台,实现对人才引进、培育、服务等环节的全链条智慧化管理,为科学决策、高效治理夯实基础。
  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数字化应用。提升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数字化应用。以安吉县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工作试点成功经验为基础,全面推进我县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工作全覆盖,着力推进县域退役军人基础信息库和数字化支撑体系建设,构建对象全覆盖、内容全方位、服务全周期的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新模式,浓厚社会化拥军氛围。
  智慧技能一体化应用。迭代职业能力一体化应用,完善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提升技能数据归集、分析决策和技能人才激励服务功能,形成技能人才一体化的服务应用。
  智慧慈善应用。建设智慧慈善应用,加强慈善组织的监管力度,规范我县慈善组织行为,拓展慈善捐赠方式,打通本地慈善组织链接省慈善项目资源的通道,打造慈善网上超市、直播销售平台,进一步激发我县慈善组织活力。
  提升智能化助残服务。加快助残服务数字化改革,优化办事流程,简化事项资料,推动助残服务向“网上办”“掌上办”转变。推进残疾人证办理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等工作,打造“1+X”助残服务机制升级版。深化数字残联建设,加快残疾人事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残疾人“一人一档”,建立更加精准的助残服务动态评估机制。
  大救助信息应用。持续推进大救助信息系统迭代升级,着力推进困难群众救助“一件事”改革,实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救助、公用事业民生补贴等14项民生补贴事项 “一件事”一站式线上集成办理。    
  提升“浙家政”综合服务应用。全县推广使用家政“安心码”,推行持码上岗、亮码服务,为居民生活提供安全、便利的家政服务。
  (二)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推进“智慧医院”和数字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实施全民健康智能管理,建立统一权威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形成全县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家庭医生、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智能咨询等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定制医疗服务,强化个人健康管理。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包括检查资源、药品资源、医疗数据资源等“万物互联”,发挥数字化在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的先天优势,推动卫生健康供给侧数字化改革,建设基于双中台和云计算的县域智慧医疗信息平台,在全县范围内连接医疗卫生资源、重构业务流程、优化运行效率。配合做好省“数字影像”工程,深化检验检查和医学影像互通共享。创新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区域链应用,实现居民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可信流转共享和授信调阅。夯实全民健康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以浙江省“一卡一码、一专区、一档案”为总体框架,聚合形成统一的“浙里办”掌上卫生健康服务。提升网上医疗服务。加大“5G+4K(8K)+AI”、VR/AR等新技术实践应用,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力争到2025年,建成网上医院5家以上,构建全县“网订店送”购药就医新模式。支持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就医购药服务,到2025年,医保电子凭证县域内定点药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专栏16:智慧医疗
  医共体数字化工程。加快统筹建设医共体内部医疗数据、业务服务、经营管理、综合监管一体化支撑的信息平台;建设中医智能医共体、检查一体化平台,支持远程会诊、诊间会诊。建设人财物统一管理、区域体检中心、区域检验消毒共享中心,强化医共体的内部协同和管理。
  全民健康信息工程。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促进区域医疗业务协同和业务监管,力争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新版国家互联互通五级乙等测评。
  医防业务融合工程。深化医防业务融合,院前急救调度平台、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加强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的业务联动。建设居民慢病管理系统、家庭医生签约和服务系统,促进医生和患者的良性互动,形成预防、治疗的深度融合。建立以传染病预警、疾病预防控制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整体建设规划,基于全省统一的“浙里办”国民医疗健康专区,推进挂号、接种、体检等分时精准预约,实现医保参保、零星报销、参保转移、个账共济等功能,优化在线取号、排队叫号等掌上便民服务,推广检验检查报告、健康体检报告、电子处方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等共享开放,完善电子健康证明、互联网医院等公共服务应用。建设健康医保卡及医保电子凭证药店应用,实现“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在全县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推广使用电子健康卡和医保电子凭证。提供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等新技术的个人全程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管理、全景支付管理(移动付、代付、信用付)、未来社区健康模式,改造医院受理环境,支持国家医保局发行的电子医保凭证,建设并开发运营互联网医院平台、处方流转平台,开展便民惠民服务。
  智慧医院工程。加强智慧化医疗工程的建设,帮助医疗机构实现服务能力提升,通过云HIS一期、云电子病历一期、云公卫,帮助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临床质量。帮助医疗机构实现服务能力提升,通过云HIS二期/云电子病历二期、DRG分组预测、绩效管理、病理质检等智能化系统和工具,帮助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临床质量,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创新示范应用工程。开展医疗区块链平台建设,建设智能语音平台。建设全流程刷脸就医、CDSS智能辅助诊断,切实帮助医院实现全面化、无死角的精细化管理以及极快的应急响应速度。
  (三)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大力推广微课堂、共享图书馆、虚拟教室等智能学习应用,开展远程同步教育,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辅助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进一步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以云计算、普适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内容、教育活动、教育信息等进行以人为本的信息化改造。探索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和覆盖个人全部受教育信息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引导市民终身教育。应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教学、教研和管理方式,着力打造一批“品牌数字学校”,力争到2025年,全县智慧(数字)校园达到50所。对接融入省级“之江汇”平台,到2025年,打造1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20个主题学习社区、30个特色教学空间,同步大力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县级数字化校园服务平台。发展远程教育,持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支持建立智能教育、在线教育、数字科普等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开放平台,构建在线教育培训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专栏17: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中心,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信息管理,建成统一的所有教育单位数据中心和统一认证中心,建成智慧教育的管理应用中心和资源应用中心。
  智慧教育应用平台。通过建立个性化学习评价体系,开展学业质量监测分析,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闭环,建设英语听说能力评价与学习系统实现大数据精准教研和智慧教育信息化监管。
  建设全民数字学习应用。以“之江汇”教育广场等系统为基础,整合融通政府、学校、社会已有在线学习系统,构建支撑大规模个性化教学的互联网学校,衔接未来社区智慧服务体系,打造一体化数字学习空间,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学习资源集成共享。开展面向老年群体的培训服务,帮助老年人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云上老年大学建设,帮助老年人积极融入数字社会。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合力共建学习型社会。
  (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聚焦公共出行、城市智慧停车、景区交通治理、重点车辆及失驾违法人员管控等重点领域,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统筹考虑安吉智慧交通各类业务系统应用支撑需求,构建全局、统一、可扩展的基础支撑服务体系。运用数字地图等技术,加快推动交通出行与生活场景的有机衔接。推广“浙里畅行”出行服务应用,协同社会信息资源,整合汇聚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创新安吉特色出行应用,打造城市出行“一张图”,形成功能齐全、体系成熟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通道。推进公交“一码通”全覆盖。以居民长途出行和城市交通服务无缝衔接为目标,加强交通数字治理,优化运力调配和公交供给,加快实现全县公交支付“一码通”和全省域通用,推进高速公路移动支付联网收费普及应用。打造出行便利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数据驱动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深化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加强出行服务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开发,实施城市智慧停车数字化管理,打造集出行便利服务与行业综合监管为一体的垂直服务平台。助力“智慧景区”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治理景区交通,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重点车辆实现宏观展示、精准管控、全局掌握,管控重点驾驶人员的同时,针对失驾人员或多次违法人员实现车内前排人脸自动识别比对和自动触发报警功能。
  专栏18:智慧交通
  综合交通智慧平台。搭建综合智慧交通平台,实现综合交通数据的互通共享、行业监管和大数据决策。搭建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心,改善交通感知能力、提升情指联动效能。建设交通管理大数据平台及支撑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视频汇聚分析平台,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感知、服务、指挥、分析、监察”五位一体,建成由交通实时感知与预测系统、关键堵点挖掘与分析系统、交通事件影响分析系统、交通事件影响分析系统、交通信号智能优化系统、智能语音诱导发布系统组成的综合交通治理平台,对人员、道路、事件实现统一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和资源全局指挥调度,有效减少道路拥堵、人员投入,改善城市道路情况。
  公共出行总平台。完成线上公众出行平台的搭建,提供守时公交、定制班线、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定制公交、网约出租、分时租赁等一站式出行服务。完善长运公司车辆智能设备、安检系统、客运ERP等业务系统建设。完成畅游公司充换电站建设、分时无人驾驶建设。完成公交公司智能化系统建设,建成公交信息化管理ERP系统、车载智能收银系统、车路协同平台、公交考核和客流系统、公交无人驾驶系统。完成开发公司数字物流港区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完成整体ERP系统建设,提高行业垂直管理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推进智慧水务建设
  围绕水利改革发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新一轮水利发展规划,按照“安全、实用、好用”总要求,聚焦水利数据融合、智能提升,着重构建“五大业务板块、三个中心、两大基础设施、两个保障体系”,提高水利系统智慧化水平,提升城乡水务数字化管理。建成水资源、水安全、水工程、水生态环境和水服务的智慧水务五大业务板块应用系统,建设决策指挥中心、应用支撑能力中心、水利大数据中心三个中心,开展智能感知和 ICT 两大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两个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水务业务的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
  专栏19:智慧水务
  水安全智慧应用。依托省级和县级水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等相关系统,建立基于实时水雨情监测、墒情预测、网格化水文数值预报模型、河网水动力学预报模型、城市积水内涝模型等水利专业数学模型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向专业人员和公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基于工程运行信息和调度预案,开展实时调度分析,并进行水利工程调度决策;结合受灾情况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受灾风险分析,并进行灾情评价。
  水资源智慧应用。进行水资源智慧化管理,为安吉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基础资源支撑。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其他城县提供水资源经济服务。建设水资源管理系统、灌溉节水系统、农饮水管理。
  水生态环境智慧应用。水生态应用聚焦保障幸福河湖管理和水土保持管理等方面。利用遥感监测进行幸福河湖健康评估管理,实现河湖生态智慧化管理。通过接入已有的水生态监测设备,初步形成水生态信息监测体系,为水生态管理工作开展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数据的支撑。深入梳理城乡供水全流程、全链条工作事项、加强城乡供水数据治理。完善水源水量预警模型,建设城乡供水工程基础信息查询与展示、水源检测预警、水厂(站)供水实况展示、管网终端监测、用水服务、业务协同管理等模块。构建“问题发现—下达处理—结果反馈”闭环监督管理体系。
  水工程智慧应用。实现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建设期通过全专业三维正向设计,使轻量化模型与工程管理信息的充分融合,基于设计施工 BIM 管理系统,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管控,形成从“物理工程”到“数字孪生工程”的整体移交方案。运行期融合业务管理需求,结合自动化控制设备、视频监控、巡查定位等技术,实现远程监控运行管理,大大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提高运行管理效率。
  水服务智慧应用。整合接入安吉县已有的系统信息,包含安吉县山洪预警平台、水情预测预报系统、农业水价改革平台、城乡供水运行管理平台等;横向打通其他业务部门的数据,包含环保、综合执法、资源规划、农业农村、文旅、住建、应急、气象、新闻媒体等部门,同时结合物联网、BIM、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为水服务的智慧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六)推进智慧气象建设
  推进智慧气象建设,实现气象工作与数字化改革的深度融入,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与百姓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寻求有效路径,提供示范样本。结合气象发展规划,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总要求,聚焦大数据共享与融合、智能提升、构建“一个平台、一套算法、N个智慧应用算法设计与接口”。
  专栏20:智慧气象
  建成一个气象公共数据平台,即大数据应用云平台,建成一套AI智能数据算法,建成涵盖精细化短临预报服务、安吉白茶智慧气象服务、生态旅游气候资源、气象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城市内涝精细化影响评估等N个智慧应用算法设计与接口。
  气象大数据应用云平台。主要实现气象应用相关大数据的收集、质控、管理、应用和分发共享几大功能。数据种类涵盖气象大数据和服务类大数据,其中气象大数据包括多源观测数据、气象智能网格预报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等多种数据;服务类大数据还包含茶叶监测数据、旅游类数据、交通运行管理类数据等社会其他行业数据。
  本地化气象服务产品AI算法设计和评估系统。将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产品参数化,通过数据预处理、AI算法设计建模、模型评估等环节,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本地化气象服务产品AI算法设计和评估系统。
  智慧气象应用产品设计平台。综合利用区域内多部天气雷达观测、地面观测等多种类、多型号的探测信息,形成一张高密度的精密观测网,该网络的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以5km分辨率的智能网格预报为基础,结合智能分析和应用技术,实现对安吉地区1km分辨率的快速循环更新的气象预报服务信息,形成一张空间全覆盖、时间无缝隙的智能预报网。利用精密观测和智能预报“两张网”的大数据,设计出本地化气象服务AI算法的智慧气象应用服务,为公众和社会其他行业提供高时效、高分辨率、有针对性的精准气象服务。
  (七)推进智慧警务建设
  深度融入数字化改革浪潮,加快构建现代警务模式,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警务工作“整体智治”水平,以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为主要目的,以实施大数据战略为路径,以大智移云物等技术为支撑,以高度融合、协同作战、一体化运作的合成作战指挥及侦查打击、基础防控、执法监督、勤务保障等架构体系为承载,逐步形成大数据驱动下的警务新机制,从而实现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更具有系统化、智能化、法治化、扁平化、动态化、人性化特征,为构建现代警务模块提供坚强保证。坚持数据赋能警务体制完善、技术优化、效能提升,以数字化贯穿公安核心业务“打、防、管、控、服”全过程各方面,高标准建设智慧警务系统,完善承载智慧警务常态化运行的组织架构和机制,推动数据进一步汇聚、系统进一步集成,建立“一个大脑指挥、一个大屏呈现”精密闭环管理模式和“大脑+中台”、“小脑+手脚”警务工作模式,提升公安整体智治水平,全面推动我县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七、创新全域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
  (一)加强科学有效的经济治理
  深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平台应用,构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行业经济、微观经济等数字化分析子系统,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质量和水平,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构建经济运行风险识别防范化解机制,加强多源数据汇聚,提升实体经济和消费市场等重要经济指标动态监测和研判能力。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三农”发展、对外经济等经济运行管理专业应用,加强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能源、国资、商务、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形成一批智能化、可视化的经济运行辅助决策产品,提高经济调节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探索经济政策仿真推演,充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调控数字化手段,提升逆周期调节能力。提升县域空间治理决策辅助数字化水平。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深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智慧农业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保障。
  (二)完善精细融合的社会治理
  以城市大脑为支撑,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导向,打造一批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人员信息系统建设,为社会空间所有人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多样、均等、便捷的社会服务,为社会治理者提供系统、及时、高效的管理支撑,发挥“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双功能作用,让城市和乡村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更有温度。创新以数据资源为基础、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搭建集信息、服务、监管、展示为一体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综合信息平台,健全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完善矛盾纠纷治理机制,强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数字化应用,推进基层事务分类分流、按责转办、精准交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体系建设,整合乡、村各类协辅力量,实现“多员合一”“一员多用”。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聚焦乡村治理中的人、财、地要素,构建覆盖乡村规划、经营、环境、服务等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推广“智安小区”“智安单位”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防控水平。稳步推进“平安小区”“未来社区”建设,以数字技术提升城市资源和科学调配能力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能力,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等创新场景。
  专栏21:社会治理
  数字社会综合应用。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标准规范,建设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安吉频道,分服务端和治理端,分别接入“浙里办”和“浙政钉”。系统集成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加强社会服务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快速处置、全程监督、督促督查、制度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城镇住宅小区数字化安全监管应用。完善城镇住宅房屋“一楼一档”,对接城镇房屋网格化巡查功能,落实房屋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城镇住宅房屋分类监督管理机制,落实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责任,提升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居住安全。加强物业服务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居住品质和 服务水平。
  治理屏建设。实时呈现“治理要素一张图”,以“一局一图、一所一图、千警千图”的形态动态展示辖区人、车、物、事、场所等基础要素,并为各重要应用系统提供二级入口,指导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实时呈现各派出所、主要警种风险点、热点,形成风险图、评判图和热点图,针对性加强社会治理,消除风险隐患。实时呈现群众上访、投诉、举报情况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变化情况,数字赋能公安业务“大治理”。
  (三)推行协同智能的生态治理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集成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大气环境监测预报预警、固废治理数字化应用、河湖库保护等系统,完善污染源数字化档案、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应用服务等模块,运用环境质量、污染源自动监控、排污许可、河湖库保护等大数据分析,构建地上地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数字治理体系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时感知、全面互联、多元共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智能化水平。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分析与预警模型。实现城乡智慧监管网络互联互通,农村和城市一网监管。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落实垃圾精准分类处理,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实行智慧化监管,确保处置无害化、资源化。建立一体化生态治理协同体系,实现统一的容量规划、舆情分析、风险洞察、污染溯源、联动应急和质量控制,争当新时代美丽中国县域窗口。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实施碳达峰行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四)实现主动高效的安全应急治理
  根据我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总体要求,聚焦交通运输、消防、危化品、建设施工、工矿、旅游、城市运行、特种设备等八个重点领域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目标,集成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危化品物流管控、消防安全风险评估、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非煤矿山监测预警、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小流域山洪预警、建筑工地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应急物资保障、基层安全生产风险处置等系统,建设安全生产风险识别、风险研判、风险防控、指挥救援、绩效评估等核心模块,运用企业安全风险评估、事故知识图谱、管控力指数等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精准识别、高效处置、有效防范,提升应急管理精密智控水平。加快全县应急指挥中心和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应急指挥中心,整合应急指挥、公安交警、自然资源、城管、水务、气象、消防等与防汛抗旱、抢险抗灾、应急处突、应急保障密切相关的各部门数据,针对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森林火灾、地震、极端天气等情况,提升以信息为核心、以事件为驱动,集运行感知、信息资源统筹协调、决策指挥于一体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决策能力,达到智慧大脑驱动城市四肢的应用效果,实现“一块屏展示、一张图指挥、一句话响应”,做到指令通达、责任清晰、凡事必果。完善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深入开发视频结构化应用,利用视频大数据精准开展城市防控,提升态势预测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建立城市综合应急平台,统筹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应急力量,落实城市重要经济体的防护,提高应急管理能力,防范化解城市重大安全风险。
  八、提升智能安全的基础支撑能力
  (一)加快绿色智慧城市新基建
  加快推进电信光纤到户、IPV6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建设,努力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统一高效的有线网络。加快推进WLAN在旅游景区、行政服务大厅、专业市场、核心商圈等地区和公共场所覆盖并提供免费服务能力,提高热点地区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加速5G+网络新基建,打造一张“覆盖全面、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县城城区、重点乡镇连续覆盖,率先覆盖重点交通干线,满足5G智慧城市、智慧出行等多种业务的需求。持续优化4G网络,加强城区居民区与弱覆盖农村的网络覆盖提升,保证4G网络逐步向5G网络平稳过渡。实现主城区千兆光纤入户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9%;农村区域实现100M以上接入速率100%覆盖;优化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架构,扩容网间带宽。
  (二)推进全域感知网络建设
  结合5G、物联网、云计算三大前沿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与网络的有机融合,打造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的智能基础设施平台。加快城市各领域各类感知设备建设,通过物联感知、卫星感知、航空感知、视频感知、全民感知等网络,选用智慧路灯等优质载体,实时采集能源使用、交通出行、水文监控、空气质量等城市运行相关数据。加快城市物联网平台建设,连接和聚合城市中采集到的多样、海量、异构的感知设备网络数据,完成对数据的汇聚、存储、计算、分析,有效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运行,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解决在安吉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终端接入、终端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共享、安全防护、应用开发等问题,形成全域、全时、互联互通的感知体系,有效支撑起城市生命线、城市部件、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构成安吉数字孪生城市的基础和城市超脑运行的智慧底座。
  (三)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城市大脑公共基础支撑平台
  根据全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总体要求,加快“安吉城市大脑”迭代升级,推动各业务系统基于“安吉城市大脑”实现互联互通、数据汇聚共享,进一步强化“安吉城市大脑”公共组件的支撑能力,助力社会关注度高、百姓需求强烈、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数字生活应用场景快速部署。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实现社会基础管理数字化,提高社会管理智能化水平,提高运行信息交互,通过统一移动巡查APP,智慧物业、智慧环卫、智慧市政等模块更好地完成市政公用、市容环卫、物业、园林等行业的管理。加快政务云数据中心建设,提供足够的大数据存储、分析、弹性计算能力。加快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提供全面的数据归集治理、交换共享、数据挖掘、关联关系分析、安全运营能力。加快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可扩展、先进性、稳定性的应用支撑体系。整合部门计算资源,搭载先进的大数据分析组件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数据融合,赋能政府数字化改革、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推动安吉县数字经济发展。
  (四)加强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应用创新
  合力完善公共数据共享机制,深化数据合作。推动强化县域数据治理能力和数据供应能力建设,夯实“四横四纵”数据核心底层基础,使数据成为服务部门开展智慧治理、创新应用场景、深化改革创新的要素保障。大幅提升城市视频监控、移动执法记录仪、物联感知监测等硬件设备的采集、分析、整合效率。拓宽沟通渠道,进一步加强12345热线服务、网站、微信、各类终端等多渠道信息的融合和挖掘,打造多维度动态城市综合管理感知体系。围绕重大改革和重点应用领域,坚持“以终为始”的原则,加强公共数据平台对多业务协同应用的支撑。加快与省市级业务系统全面对接,推动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区域公共数据共享,健全完善数据闭环流转机制,促进数据回流赋能基层治理。围绕医疗健康、普惠金融、市场监管、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分行业、分场景的可控数据开放机制,优先开放民生密切相关、社会迫切需要、经济效益明显的公共数据,安全有序推进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创新和开放应用。
  (五)加强严密可靠的安全保障
  贯彻落实安全可靠原则,强化安全管理,在项目建设中采用安全可靠的软硬件产品,切实提升安全水平,加强安全保障。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及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网络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全面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移动办公的安全防护、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运用数据安全业务培训、技术防范和应急演练等多种手段加强安全保障意识,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构筑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体系,围绕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销毁等环节,加强风险识别与防护、数据脱敏等技术应用,加快完善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认证、数据加密保护机制及相关技术检测手段,确保数据安全管理可量化、可追溯、可评估,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科技领域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新技术、新手段的广泛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筹协调体制机制
  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推进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建立专班运作机制,组建跨部门的实体化专班,负责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具体工作。建立由政府、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第三方专业团队共同参与的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提供智力支撑,帮助推荐、引进相关产业项目落地。充分发挥两山研究院的智力支撑作用,积极推动技术和理念迭代升级,全面开展智慧城市顶层架构创新、理论体系研究、标准体系设计、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生态建设、专业人才培育等一系列工作。
  (二)强化项目统筹,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不是单个部门的任务,是依靠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政府数据和社会公共数据的共享融合,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高效协同的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变。各部门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加强项目推进,加强日常协同联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市县协同、政企联动,共同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运作高效、统筹有力、整体推进”的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体系。
  (三)强化资金保障,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县财政部门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职责,做好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资金保障,将相关建设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加大对各部门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积极申请国家部委、省级和市级智慧城市专项建设资金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安吉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针对战略意义大、投资周期长的重点领域,积极探索PPP建设运营模式,建立重点工程PPP项目库,明确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风险、收益边界、绩效评价,推动重大项目可持续运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四)强化示范引领,鼓励各单位探索“最佳实践”
  对各部门现有创新项目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突出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鼓励各单位围绕部门之间“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关键领域,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群众和企业获得感大、受益面广的民生领域,突出业务协同,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谋划启动新项目,探索“最佳实践”。
  (五)强化考核评估,深化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意识,把建设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做好实施进度及质量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明确各部门、各条线的职责和分工,按年度分解建设目标和内容。以规划为基准,将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纳入督查考核范围,积极借助社会力量,每年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把握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根据建设情况进行调整、修编,确保项目分阶段有效落实和建设目标的实现。
  (六)完善标准规范,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研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平台等管理规范办法,建立健全安吉县绿色智慧城市建设在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应用、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推动标准实施和监督管理。完善数据共享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探索第三方评估的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确保数据安全。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工作体系,强化全县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网络安全标准规范等各项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标准和制度。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工作。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七)建设人才队伍,营造人才创业创新环境
  加大综合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培训,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机制。积极出台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充分做好引进人才的激励政策、保障和服务等工作,为引进的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任务外包、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全国信息化人才为安吉县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充分利用政府引导资金,吸引社会投资,设立创投扶持基金,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创业创新。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信息化领域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机制,改进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实施人才入股、技术入股,充分调动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监委,
  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9月2日印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