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人民政府

安吉县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时间:2016-09-30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安吉县深入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战略举措,对于安吉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为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安吉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十三五”时期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强力引擎,依据《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安吉)泛自然博物园发展规划》、《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吉县“美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规划》等精神,编制《安吉县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一、现实基础

(一)发展历程

安吉县文化产业因缘而起,乘势发展,经历了自发、自觉与跨越式发展三个阶段,走出一条以生态为基、以人文为魂、以特色为本的融合发展道路。

顺势而为,自发发展。安吉的竹、茶等传统文化产业具有良好基础,1999年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及获奖进一步开创安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中国第一座生态影视基地随之落户安吉,影视服务成为安吉文化产业的发力点。随着影视文化和生态文化等品牌的逐步打响,安吉县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孕育形成以竹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地域民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

积极主动,自觉发展。2008年,安吉县提出建立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产业地位得到明确。2009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大力培育发展信息服务、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文化休闲旅游、动漫游戏等六大重点行业,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城区和长三角绿色创意中心,文化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提升层级,跨越发展。“十二五”后半期以来,随着浙江自然博物园和浙江(安吉)泛自然博物园等省级文化设施和平台的相继落地,安吉县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历史机遇。通过“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全域文化与生态资源,开发民俗风情体验、主题公园等多种业态的文化产业,建设世界最大生态博物馆群、国内首个Hello Kitty家园、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化产业向更高层级跨越发展。

(二)发展现状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安吉历史悠久,距今1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生存繁衍,西苕溪孕育神秘的古越文明;安吉有1800多年建县史,三国时东吴在梅溪建仓积贮和转运军粮,递铺早在南宋设为驿站,千年古刹灵峰寺为历代文人墨客和高僧聚集隐居之地。文化艺术人才辈出,涌现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三国东吴大将朱然、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著名林学家陈嵘、画家诸乐三等名家巨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竹文化、茶文化、邮驿文化、孝子文化、昌硕文化、移民文化等地域文化独具魅力。

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安吉县是“两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和美丽乡村标准化创建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也是“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唯一获得县,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安吉的“金名片”。县境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森林覆盖率达71%,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极其优越的生态环境依托。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安吉县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水陆交通便利,与上海、南京、杭州、湖州等周边大城市分别构成2小时和半小时交通圈。作为杭州都市圈重要节点县市,随着杭长高速开通、商(商丘)合(合肥)杭(杭州)高铁客运专线开建、安吉至杭州城市轻轨前期工作的开展,安吉与杭州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为安吉县承接杭州的文化产业溢出、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创造有利条件。

产业基础支撑有力。“十二五”以来,安吉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6.05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6.1 %,高于同期全县GDP增幅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29%。影视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重要板块,文化旅游、影视文化、历史经典产业等发展特色不断凸显,初步形成安吉“经典1958”、中国(安吉)竹文化创意谷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块,天使小镇和上影小镇分别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培育名单,涌现出先锋网络科技、普尔广播电视、福浪莱工艺品、纳美新材料等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成功举办全国“两山”重要思想研讨会、中国(安吉)竹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扶持政策日益健全。安吉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发展氛围,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用地等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端要素不断向文化产业领域集聚,“名师名家”工程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培养成效显著,集聚了一批影视、演艺、工业设计、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重点行业的创业项目或创业团队。

重大项目“井喷”增长。建成全球最大的Hello Kitty主题乐园和亚洲最大的水上乐园——欢乐风暴乐园,安吉县风景小镇旅游综合体暨大年初一成功开园,浙江自然博物园、上影新奇世界影视基地、中国音画乡村等大文化项目有序推进。安吉文化产业智慧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昌硕故里文化观光产业园、茶文化产业园、竹文化产业园和黄浦江源户外文化产业园“一区五园”产业平台初具雏形。

(三)发展环境

从全国看,文化强国战略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和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焕发活力提供新机遇;文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文化消费的加速升级,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创造新空间;“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多渠道的技术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

从全省看,文化产业成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成为支撑全省发展的万亿产业,在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供给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元素全面融入经济各领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信息产业、城市建筑业、现代农业等产业跨界发展,助推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和“浙江智造”转型。从长远看,我省文化总供给总体上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从安吉看,“绿水青山”的优美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安吉县发展的最大优势,中国美丽乡村优势内涵不断显现。浙江(安吉)泛自然博物园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安吉创建省“两山”实践试验区及“美丽乡村”文化产业试验区,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历史机遇。随着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拓展延伸、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日趋融合,文化产业将成推进安吉县“十三五”时期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

(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通过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周边各地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抓,全省已形成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块和重点园区,重点打造一批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在资源禀赋与文化内涵同质的竞争背景下,安吉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容易被模仿和超越,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新业态还在起步阶段,区域文化产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产业结构尚不合理。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文化产业的比重较高,且以中低端文体用品制造为主;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会展、文化创意、数字内容等新兴业态有待进一步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链尚不健全,尚未形成文化企业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发展主体规模偏小,规上文化企业占全县文化企业总数的比重不足10%。

要素制约较为突出。土地资源紧缺与产业发展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给文化产业大平台的搭建和大项目的引进增加难度;专业创意人才、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经营人才与文化产业的需求相比相对不足,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相对偏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仍然较小,对园区建设、产业孵化、项目推动、贴息与奖励等导向作用不明显,对社会资金的撬动作用不明显。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眼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创新融合、强化内容引领,着力构建“2+2+3”产业体系,推进形成“一核两片两轴”产业布局,努力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安吉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和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示范产业,积极争创浙江省“美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

(二)发展定位

浙江省“美丽乡村”文化产业试验区。巩固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注重地域文化传承,深挖乡村文化特色,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和一体发展,为安吉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提供强力支撑,力争成为全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样板。

长三角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促进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文化产业作为安吉接轨上海、融入杭州、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文化溢出,推动乡村文化、影视文化、主题休闲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形成具有安吉特色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长三角知名的文化休闲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高地。

全国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先行区。以湖州市打造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以安吉全域打造浙江泛自然博物园为抓手,夯实生态本底,凸显生态优势,强化生态反哺产业发展和促进文化繁荣等功能,创新发展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态文化为特色、以生态产品为支撑的生态文化产业,力争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县市前列。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调节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推动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强化政府在产业引导、政策支持、标准建设、市场监管、消费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文化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坚持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始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坚持融合发展和特色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产业的内部联动及跨界合作,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力度,促进特色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坚持协调发展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统筹各类资源,加强协调配合,推进形成内外并举、多业态复合、全产业链布局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根据不同地区实际、不同产业特点,鼓励先行先试,发挥特色优势,促进文化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力争在优势领域发展、重大载体建设、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坚持文化惠民和文化富民相结合。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发展成果共享;进一步凸显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

(四)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体系、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新体系、丰富多元的文化市场体系、完善高效的文化服务体系,力争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撑安吉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县。

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文化产业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突破38亿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省内各县市前列。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文化内容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旅游、影视文化、历史经典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2+2+3”文化产业体系和“一核两片两轴”产业空间布局,文化产业对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发展环境更趋优化。文化产业与科技、互联网、金融的融合日趋深入,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平台、融资平台、科技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基本建成,形成有利于文化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

体制机制更富活力。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广泛认同,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三、重点领域

坚持传统文化传承开发与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并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影视文化两大优势产业,振兴发展竹产业和白茶产业两大历史经典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三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2+2+3”文化产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两大优势产业

1.文化旅游

积极发展以大型主题公园为核心的文化主题游乐。强化Hello Kitty主题乐园、欢乐风暴水上乐园等重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高标准推进国际童话村等大型主题乐园建设,打造长三角文化主题游乐高地。推动主题公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重点开发玩具、文具、家居用品等文化衍生产品,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主题酒店和文化主题民宿。以天使小镇为主要平台,推进文化演艺、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文化创意等业态的集聚,打造以主题乐园为核心、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休闲街区和文化综合体,鼓励开发多种形式的夜间游乐产品,推动城市“月光经济”发展。

积极发展以生态文化教育为特色的研学旅游。紧抓安吉县全域打造浙江(安吉)泛自然博物园的重大契机,充分发挥泛自然博物园作为全省自然科学文化社会教育主要平台的功能,以浙江自然博物园、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余村“两山”重要思想发源地、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为主要载体,开展重点面向大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设计研学旅游专线和研学专题冬夏令营,深度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研学旅游产品,力争将安吉创建成为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争创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谋划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学院,积极争创生态文明国际教科文示范基地。

积极发展以地方特色文化开发利用为重点的乡村文化旅游。发挥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先发优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推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韵”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开发利用,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精品展示馆,打造一批集文化传承、文化创意、艺术品制作和展示、旅游购物、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威风锣鼓、竹叶龙等地方文化演艺产业运营实体,创作展示大河皮影戏、畲族貔貅舞等地方特色文化的文艺精品,建设尚书干村、彰吴村、郎村、上舍村等一批有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名村。

 

表3-1      安吉部分乡镇特色文化一览表

类型

名称

特色文化

乡、镇、街道

孝丰

孝文化

鄣吴

昌硕文化

溪龙

白茶文化

孝源

影视文化

递铺

邮驿文化

上张

山民文化

郎村

畲族文化

鄣吴

扇文化

尚书干

礼仪文化

马村

蚕桑文化

高禹

移民文化

大河

皮影文化

迂迢

农民书画文化

上舍

龙舞文化

龙王

手工造纸文化

马家弄

威风锣鼓文化

2.影视文化

构建影视文化产业链。以安吉影视小镇为主要平台,以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浙江广电安吉影视文化项目、安吉(龙山)生态影视基地等重大项目为龙头,带动影视文化高端要素集聚,打造名企、名家、名品汇聚的产业发展高地,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试验区。加大国内外知名影视专业机构的引进和合作力度,谋划开展影视文化主题论坛和节展,搭建产权交易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体系,打造集剧本创作与交易、剧本评估、影视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主题娱乐、影视教育培训、衍生产品研发制造等功能于一体的影视文化产业链。

提升广播影视服务水平。完善电影放映服务体系,科学有序推进城区影院布局,加快推进中心镇数字影院建设和农村电影院线整合,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电影发行放映和建设改造影院,培育发展农村电影文化产业并探索开展若干试点。推动广播电视全媒体网络化制播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加快构建面向标清、高清、超高清、3D等电视终端和互联网终端的全媒体融合制播平台。以智慧安吉APP等为重点,强化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媒体的嫁接,推动信息服务运营与传播方式的转型升级。

(二)提升发展两大历史经典产业

1.竹产业

推动竹制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传承安吉竹编、竹刻、传统竹家具等传统技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竹工艺品、竹质家具、竹日用品、竹质装饰材等产品的文化内涵,推动竹制品加工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延伸。强化文化创意和相关专业设计服务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行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国家级竹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安吉)竹文化创意谷和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意创新平台建设。加快3D打印、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产品设计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产品加工的智能化、个性化和绿色化,推动原竹加工品向工艺美术品和生活时尚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创新发展竹文化特色产业。以争创省级竹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契机,全力打造浙江省竹文化保护传承特色样板区。传承和弘扬竹叶龙、竹乐、竹马灯等具有浓郁竹乡特色的传统文化,支持和鼓励以竹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精品创作,重点打造一台以竹乡竹韵为主题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打响安吉文化演艺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安吉)竹文化节和中国(浙江)国际竹产业贸易博览会的层次和影响力,推进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等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竹制品展示、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彰显优雅竹城魅力,将竹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展示竹文化的博物馆和主题建筑。

2.白茶产业

推进白茶产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全面深化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和标准化茶厂建设。创立安吉白茶产业研究院,加快研究成果转化,推动白茶产品逐步向精深加工跨界产品延伸。加大品牌体系建设力度,强化“安吉白茶”的原产地保护,鼓励白茶企业融合“中国美丽乡村”文化元素设计系列化、特色化的产品包装和企业形象。创新市场营销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安吉白茶交易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白茶”的宣传推广和销售模式,进一步打响中国安吉白茶博览会等白茶节展品牌。

加快发展茶文化特色产业。挖掘整合安吉白茶文化资源,着力构建“安吉白茶飘香旅游精品带”,建成一批集茶园生态探幽、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制茶品茶于一身的白茶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打造一批以白茶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民宿,推动茶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放大“安吉白茶制作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规划建设安吉白茶博览馆,融合昌硕文化面向全国发展“昌硕茶馆”。结合县城商贸特色街区的培育和提升,打造安吉白茶文化特色街区,鼓励扶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品位高雅、风格独特的安吉白茶专题馆和茶艺表演厅。

(三)培育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主动对接杭州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安吉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积极承接杭州在文化软件开发、动漫游戏、广告服务及专业设计服务等领域的产业溢出。加快推进安吉经典1958、昌硕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支持开发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文化创意创新载体,推动网络众创众包设计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旅游业、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创意农业、VR旅游等新业态,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设立服务于行业的设计中心。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推动农民书画、扇子等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产业化进程,设计开发个性化、时尚化的新型民间工艺品。

2.文化体育

紧抓杭州市举办2022年亚运会的契机,高标准建设五峰山休闲运动度假区和安吉国家羽毛球文化运动基地,积极争取亚运会项目尤其是山地和水上等户外运动项目落户安吉。积极创新体育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电子体育竞技、体育传媒、体育影视、体育动漫、体育经纪与代理等体育文创行业,探索体育场馆建设经营、体育赛事和文化体育产品开发相结合的开发运营模式。加强对品牌赛事的培育和运作,着力打响自行车、象棋、羽毛球、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品牌,推动产业链向赛事运营、商业赞助、周边产品开发等领域延伸拓展。

3.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

以安吉县加快推进浙澳经贸合作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安吉与澳门及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重点开展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影视文化、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以教科文新区和特色小镇为主要平台,积极对接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争取在安吉建立分校、培训分中心或分会场。主动对接澳门国际电影节等资源,加强安吉和澳门在文化教育、文化节展和电影拍摄等方面的交流往来,努力将安吉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浙澳文化交流窗口。

四、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按照“全域联动、核心引领、平台带动、节点支撑”发展思路,挖掘安吉历史底蕴最深厚、区域影响力大、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文化资源板块进行重点打造,构建“一核两片两轴”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即以安吉—孝丰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引擎,以南部和北部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特色板块,以西南—东北和东南—西北两条“X”型轴线贯通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核心引领。借力递铺—孝丰同城一体化发展,将安吉主城区及孝丰镇作为安吉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积极发挥中心主城区交通区位优势,有效引入杭州都市圈乃至省域的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实现集聚特色发展为总推动力,以打造优雅竹城特色风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为突破口,以省自然博物馆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文化教育、影视文化、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演艺等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打造文化产业智慧新区、环灵峰山休闲文化区、主题文化旅游度假区、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区、安城文化遗址古城区五大文化产业板块。

“两片”联动。南、北两片依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发挥自然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竹文化和茶文化两大历史经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产业。其中,北部片区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联合梅溪镇、天子湖镇、鄣吴镇、溪龙乡及递铺街道北部区域,重点推进鄣吴艺术小镇、溪龙白茶文化小镇建设,发展文化艺术交易、茶文化特色产业;南部片区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区,联合杭垓镇、报福镇、章村镇、天荒坪镇、上墅乡、山川乡,重点推进黄浦江源养心小镇、余村两山创客小镇、山川竹文化小镇建设,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竹文化特色产业。

“X轴”贯通。指西南—东北和东南—西北的两大文化联动轴,呈现X交叉形态,通过优化水路、陆路交通体系,将安吉各类文化资源要素串联起来,加强沿线各类文化资源的联动合作,形成各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西南—东北文化联动轴沿西苕溪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申嘉湖皖高速方向,串联安吉自龙王山黄埔江源文化旅游、孝丰竹产业制造、科教文新区文化影视教育、安城遗址公园、溪龙乡白茶文化园等特色板块,通过开发和整合西苕溪山水景观资源走廊,建设申嘉湖皖快速交通体系,成为安吉文化产业发展主轴。东南—西北文化联动轴沿杭长高速及谋划建设的杭安轻轨线路,串联安吉竹博园、天使乐园、经济开发区文化制造、安城遗址公园等平台,打通南北向快速交通干道,成为安吉文化产业发展次轴。此外,区域内还包括省道、县乡道等交通走廊及西苕溪支流形成的文化发展支线,通过沿岸水系绿道建设,完善特色交通以及文化节点服务设施,成为联动区域内外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脉络。

(二)特色板块

文化产业板块作为安吉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平台和重要载体,强化整体定位、整体打造,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重点围绕影视文化、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与设计、文化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等新兴文化产业,兼顾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重点打造五大文化产业发展板块。

文化产业智慧新区。位于安吉主城区孝源街道,依托省自然博物馆核心馆区、教科文新区和上影安吉新奇世界影视文化基地等项目,建设成为自然博览、影视文化、文化教育产业的核心引领区。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和低丘缓坡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中德工程师学院、安吉县职教中心等人才资源优势,发展孝文化展示、影视制作,教育培训、创意设计、科技研发产业。以省自然博物馆核心馆为引领,作为我省生态文明社会教育的核心平台、自然历史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综合信息库,重点发展教育、展示、科研、藏品保管以及互动体验、观光休闲等功能。以上影安吉新奇世界影视文化产业园为主体,建设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影视外景基地、影视学院及制作基地项目,包括新建影视拍摄外景地、影视制作中心、影视学院,特色主题商业街等。

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区。位于安吉中心城区,以安吉经典1958文化街区为依托,集聚中心城区智慧网络、设计策划、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相关文化企业,建设县域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园。紧抓递孝同城的建设契机,加快文化产业与商贸业、工业的融合发展,引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用品制造等产业,推动建设文化产品为经营内容的大型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加快文化产品创意设计与文化产品制造联动发展。

环灵峰山休闲文化区。位于安吉灵峰街道,依托灵峰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心城区与孝丰镇之间的核心绿肺,打造集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绿色文化综合体。以休闲度假产业为主导,加快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积极推进港中旅灵峰旅游综合体、乐翻天水上世界、竹博园、龙袍坞生态健身等项目建设,打造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旅游类典范,推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天使主题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吉县昌硕街道,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主题馆区参观、青少年国际教育等功能,打造集文创、体验、科普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以昌硕天使小镇、凯蒂猫主题乐园为引领,围绕儿童教育主题,有效导入童话文学、动漫游戏、传统工艺等文化题材和教育活动,推进文化演艺、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文化创意等业态的集聚。围绕禹山坞水库,周边布局主题花卉区、激情漂流区、户外休闲体验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区块;面向儿童参与体验需求,通过丰富参观内容,打造特色主题馆区;积极引进国际教育品牌,建设浙江省一流的国际学校。

安城文化遗址古城区。位于递铺街道北部,依托安吉龙山国家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建设浙江考古文化展示中心、中国南方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化展览中心、村落式考古文化模块等内容。深入推进安城古城遗址保护,加强安城古城墙修复,美化护城河周边文化景观,全覆盖保护城内古陶制、古墓葬等历史遗迹,增强文物遗址的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互动体验等功能。积极推进安吉古城遗址公园、考古遗址博物馆、龙山人文纪念园、江南农耕文化园等项目建设。

(三)文化小镇

文化小镇作为安吉文化产业的特色集核,蕴含特色自然环境、深厚文化底蕴,集聚高端要素环节,是安吉特色文化产业平台的发动机和金名片。以特色文化元素导入为发展方向,将文化产业发展与小镇品牌包装结合起来,形成多个“产、城、人、文”融合平台。争取培育创建六大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文化小镇,

余村两山创客小镇。按照“两山发源地•论坛小镇”发展定位,打响余村作为“两山”重要思想发源地的品牌效应,依托大年初一风情小镇,积极筹建生态文明学院、谋划建设全国“两山”重要思想研讨会论坛永久会址,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和研究基地,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鄣吴昌硕艺术小镇。按照“昌硕故里•人文鄣吴”发展定位,以鄣吴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载体,建设安吉书画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和昌硕艺术品交易中心。挖掘昌硕海派艺术在沪杭及海外影响力,鼓励安吉籍在外有影响力艺术家建立创作基地、书画培训基地、艺术品交易基地,拓展书画培训、艺术交流、展品交易、文艺汇展等功能。

山川竹文化小镇。按照“竹乡山川•美丽乡村”发展定位,以中国大竹海景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竹文化产业,延伸发展创意农业、文化演艺产业。重点提升山川4A级景区,建设以文化休闲旅游、竹工艺品制造等为主,发展文化休闲、文化体验、户外拓展、休闲养生等产业。

溪龙白茶文化小镇。按照“白茶故里•明媚溪龙”发展定位,依托溪龙万亩白茶园,建设集采茶、制茶、品茶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茶文化产业园。重点发展白茶加工展示、科研示范、白茶种植观光、白茶文化体验产业,延伸发展白茶民宿旅游、影视拍摄、白茶养生、茶礼品盒设计、观光体验、茶艺培训产业,打造成为中国第一白茶主题小镇。

孝丰孝文化小镇。按照“千年古镇·孝子故里”发展定位,将孝丰古镇历史文化、孝文化与产业发展结合,以竹产业提升为重点,融合做大绿色家居产业,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发展个性化和定制服务,建设创意展示馆,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时尚结合;积极传承孝文化,开发以孝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精品。  

黄浦江源养心小镇。按照“黄埔江源•泊心章村”发展定位,有力挖掘黄浦江源文化和龙王文化,以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以章村时光小镇建设为载体,发展健康养生、户外运动、青少年生态教育培训等产业。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生态文化观光、生态养生休闲,联动报福镇发展乡村旅游及民宿产业。

 

 

图4-1安吉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图

 

五、主要任务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把发展产业和培育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实施文化产业“雏鹰计划”、“雄鹰计划”,重点培育中小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中小文化企业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重点文化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竹、茶等传统经典产业,引导相关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组成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航母”。建立文化企业培育库、“个转企”后备库,实行“一对一”帮扶和税收优惠、奖励机制,推动文化企业“个转企”、“规下(限下)转规上(限上)”,实现上规模、上档次。

实施文化发展“三名”工程。大力扶持文化名家,引进与培养一批造诣高深、艺术精湛、社会影响大的文化各领域名家大家,鼓励文化名家创办工作室进行设计创意、科技创新、艺术品创作;大力培育文化名企,每年开展县文化名企评定,鼓励企业争创全省30强文化企业,在品牌宣传、规划支持、政策扶持、项目推进、企业上市、银行信贷、组织参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文化名企重点扶持;大力塑造文化名品,鼓励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推出一批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品牌产品。

完善企业培育机制。发挥各种文化产业集聚区、园区的作用,培育孵化中小型文化企业。积极引进国企、央企、外企等各类企业,鼓励其在安吉设立辐射长三角的文化产业分支机构。设立安吉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本在产业链不同环节进行投资。鼓励文化企业利用互联网创业平台、交易平台等载体拓宽发展渠道。加强行业协会、联盟等建设,发挥社会组织推动产业发展作用。

(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建立以创新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整合科技类财政资金,实施重大文化科技项目资助,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创新型文化企业,重点在竹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影视文化等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型领军企业。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各类创新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筹建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引进与培育众创空间、创新苗圃、专业孵化器、文化科技园等文化科技创新载体,突破一批文化产业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重点文化领域的技术和装备水平。

推进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利用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在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培育发展数字影视、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创意与设计、高端服务业的密切联系,形成基于品牌、版权等的商业模式创新。鼓励文化企业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制定。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知识产权特别是版权创造、保护和应用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和国家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试点。指导和扶持文化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一批知识产权重点示范企业。加强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建设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完善各行业的知识产权自律组织,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和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文化+旅游”,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推进文化与旅游的空间融合,发挥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先发优势,推进旅游全域化、旅游文化化。以融合设计、集成开发的思路,创建一批整村旅游景区,建设一批文化主题民宿,打响一批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扶持一批乡村特色节庆,设立一批旅游文化产品集市。打造便捷、舒适、健康的休闲空间,建设全域的旅游数字化服务系统。积极发展生态游、科普游、主题公园游、特色地域文化游等旅游产品,推进文化演艺、休闲娱乐、购物等业态的集聚。

推进“文化+信息”,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新平台。利用互联网聚众优势进行多领域跨平台的融合创新,将科技、信息、创意、资本、市场、人才、品牌等产业要素通过互联网进行吸引融合,使文化从传播消费到运营投资更加便捷。鼓励发展“泛娱乐”等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文化产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数据库,开拓网络文化消费市场。以“美丽安吉”APP客户端为载体,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文化产品网上展示、交易平台。

推进“文化+制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文化元素与传统产业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的融合融入,改变竹、茶、文化制品等传统生产与消费模式,提高创意和设计水平,提升传统文化制品的内涵和品牌形象。加快推进特色民间工艺品的产业化进程和品牌建设。大力支持文化衍生产品的创新性开发,通过形象授权、限量复制、加盟制造、委托代理等形式开发文化衍生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设立服务于行业的设计中心,在服务本企业的同时,承接上下游企业的设计业务。探索建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

推进“文化+农业”,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充分利用安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独特优势,抢抓逆城市化发展机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种养方式,融合文化元素,实现创意农业产品、品牌的新突破,以生态、高效、美观、多样、可持续化发展的理念,引领创意农业发展。重点打造灵峰街道和昌硕街道的休闲度假组团,以及鄣吴镇和孝源街道的农业文化创意组团,促进文化创意与都市农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农业的文化传播功能和产业链,培育区域农业文化创意品牌。

(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综合体、文化街区(村)、文化小镇、文化园区,完善平台承载能力,形成龙头企业牵引、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集聚化发展格局。鼓励各类园区建设政企对接、信息服务、人力资源、展览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并针对园内文化企业需求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搭建园区形象的推广平台和园区业务的对接平台,切实提升园区各项服务的公共知晓度。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对公众开放,融入周边居民生活。

搭建区域性公共平台。搭建全县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开辟文化企业与社会资本对接渠道,引导文化要素有序流动,促进产业核心资源有效配置。加快建设统一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提供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产信息、创造和转让的完整服务。引导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在安吉设立文化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策划、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积极探索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新模式,推广PPP模式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和建设运营效率的提升。

建立文化产业对接交流平台。积极举办“两山论坛”、乡村嘉年华、国际电子音乐节、竹文化节、孝文化节等会议、论坛、展览和节庆活动,探索文化服务的体验式营销。组织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销、展示与推介活动,为文化产业园区和企业提供项目交流对接、专项培训咨询等服务。积极开展与跨国文化集团的合作,利用跨国集团的市场体系和网络系统,带动文化产品、文化企业“走出去”,推动文化产业“借船出海”。

(五)打造区域文化品牌

打响城市文化品牌。积极推进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实施文化形象元素标识工程,建立统一文化标识,重点文化区块建设应与城市品牌形象一致。以“美丽乡村”文化产业试验区为统领,打造优雅竹城“文化街景”、风情小镇“文化靓景”、美丽乡村“文化盆景”。在城乡建设中,注重融入竹、茶、孝等文化元素,增强城市竹韵特色,凸显安吉文化旅游的地方烙印,形成一乡一韵、一村一品。

培育产业特色品牌。深入挖掘昌硕文化、竹文化、孝文化、茶文化等传统文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协同发展,进一步彰显地域民间文化品牌;加快文化创意、游艺民俗、专业设计、文化节展、文化演艺等新兴业态,融入生态、科技等多种现代元素,推进产业集聚,创立和培育新的时尚文化品牌。鼓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合作打造区域品牌、专业商标品牌与企业品牌,推广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培育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产业品牌。

开展品牌营销活动。开展年度品牌评选等系列活动,对品牌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对品牌培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采用多种途径鼓励扶持。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在国内外知名媒体、网站等推介安吉城市品牌,利用影视、文学、摄影、绘画等艺术作品,巧妙嫁接安吉文化元素,提高安吉文化名牌在全球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制定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全县紧缺的文化人才进行全面调查,集中力量培养一批文化领军人才、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梯次合理的人才结构。拓宽文化人才培养渠道,鼓励与外地高校、职业学校、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合作,开展项目化、订单化、个性化的培训,将创业交流平台、创业训练营、年轻企业家成长等创业内容纳入培训体系。

提供人才发展空间。推进“以业聚才”,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园区建设,利用产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大学生和具有特殊才能的青年人才进入传统文化产业进行创新创业。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定期组织文化企业开展引进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坚持“不求拥有,但求可用”的柔性引才思路,鼓励周边城市高层次文化人才通过兼职从事咨询、讲学或开展项目合作、定期服务等方式向安吉柔性流动。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实践锻炼、学习交流平台,加强文化产业学术研究与交流。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体系,建立县文化产业人才引进需求名录和人才数据库,健全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与服务,重点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户籍转移、住房、创业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健全文化人才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支持文化领军人才工作室建设和文化优秀团队建设,对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和工作室建设给予创新资助和奖励。研究完善人才工作和优秀人才奖励办法,树立全社会尊重人才、理解人才、爱护人才、帮助人才的正确导向。

六、实施保障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强化县委宣传部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协调指导全县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推进全县文化产业招商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建立全县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县文创办作用,推动有关部门优化管理服务,为文化企业登记注册、项目审批、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降低文化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体系,理顺相关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统计标准和制度,正确把握文化及相关产业内涵。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对发展文化产业成绩突出、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实力和竞争力、影响力的现代文化企业集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参与兴办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文化特色小镇与文化企业。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文化产业投资机制,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特别是高新文化产业领域。全面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采用“非禁即入”原则,为文化企业在工商注册、项目审批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

(三)全面加强要素政策保障

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由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设立文化产业基金1000万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中心)、创意文化街区、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各级文化产业示范企业(基地)、重点(特色)文化产业企业酌情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在创意文化街区经营的文化企业和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文化项目给予补贴。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企业、小微文化企业进行税收减免。支持农村数字影院产业化市场转型、文化产品交流和出口、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由县财政对相关文化设施建设、活力开展及产品开发等给予鼓励和补助。

(四)营造有利社会文化氛围

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性的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良好投资发展环境,健全市场化导向的政策法律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完善文化消费设施和环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消费补贴等途径,推动文化消费扩容与消费升级。加快推进文化消费领域产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建设文化消费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加强文化消费权益保护。积极搭建文化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创意城市、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交流,重点推进文化产业在产业联动、版权保护、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附表:一、安吉县重点文化企业表

二、安吉县“十三五”文化产业重大项目表


附表一:安吉县重点文化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属乡镇

/街道

所属行业

业务范围和主要产品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015年产值/营业收入(万元)

职工人数

(人)

1

安吉杜氏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广告设计、制作,户外广告发布;庆典礼仪,露演服务,企业形象策划,展览展示服务,文印服务,装饰工程施工,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演艺场所布置,LED屏幕销售

788.14

599.88

30

2

安吉嘉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电影放映等

2000

1200

35

3

安吉千色娱乐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歌舞厅娱乐活动


2500

20

4

浙江安吉县新华书店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书籍营销

1880.32

3604.65

33

5

中南百草原集团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服务业

绿化、苗木、花卉、竹苗生产、批发、零售,零售: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陆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漂流、高科技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开发,职业技能培训,酒店管理,商务信息咨询,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艺术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管理服务,疗养所服务(不以提供疗养、康复、护理服务为主)

49939.2

13331.07

380

6

浙江安吉乐翻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服务业

水上运动项目经营与管理、工艺品(不含文物),食品级日用品的国内零售,餐饮服务,会务服务(除自行组织会展),游泳池经营与管理等

20676

3607

淡季100/旺季500

7

湖州先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服务业

自动化设备及软件开发、销售、租赁、维护及技术转让,安防监控设备及网络设备销售,安装维护、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等

1420

1134.85

40

8

浙江银润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服务业

旅游项目开发、建设,酒店管理,企业管理咨询,建材、百货、工艺品、文具、玩具、日用品平批发、零售,游乐园、公园经营管理。餐饮、住宿服务,食品销售,图书、报刊零售,足浴、棋牌室服务,游泳馆服务,房地产开发经营,分支机构经营范围为餐饮服务、食品销售、住宿服务

311480.36

87656.38

1263

9

安吉县大年初一旅业投资有限公司

天荒坪镇

服务业

旅游项目投资,日用百货、工艺美术品、初级食用农产品、食品销售,房地产开发,餐饮服务,洗浴、足浴服务,酒吧服务,室内手工制作娱乐服务,茶室服务,展馆租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览服务,会展服务,洗涤服务,住宿服务,KTV服务,游泳馆服务,疗养所服务(不以提供疗养、康复、护理服务为主)

127246

3228.98

536

10

安吉县大竹海旅游有限公司

天荒坪镇

服务业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项目建设和大竹海观光景区

87735

1031.51

40

11

安吉江南天池度假村有限公司

天荒坪镇

服务业

大型餐饮,住宿,景区开发、建设,会议服务

3349.1

6484.7

124

12

安吉竹子博览园有限责任公司

灵峰街道

服务业

游泳;园区景物游览;棋牌、游船、碰碰车、空中飞船、停车场服务;竹、苗木种植、销售;工艺美术品销售;餐饮服务;食品销售;卷烟、雪茄烟零售;会务服务;体育活动的组织策划;竹技术的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初级食用农产品销售

126834

1346

97

13

浙江安吉龙袍坞生态健身有限公司

灵峰街道

服务业

旅游设施、休闲健身娱乐设施开发、经营;中式餐供应;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苗木生产、经营;草坪生产、经营;产权式酒店(宾馆)的开发经营

19186

1103

141

14

安吉普尔广播电视有限公司

新闻集团

服务业

广告代理服务,广告设计、制作,户外广告发布,会务服务,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

2520

2296

196

15

安吉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新闻集团

服务业

建设管理广播电视网络的综合业务开发及应用

15036

8531

177

16

安吉福浪莱工艺品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制造业

竹窗帘、竹餐垫、竹椅垫、竹地垫的生产和销售

22944.59

9999.02

210

17

安吉跃潭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杭垓镇

制造业

竹木制品、竹木工艺品、藤草工艺品加工,销售

2205.3

7601.5

126

18

安吉凯达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制造业

出版物、包装装潢、其它印刷品印刷、纸及纸制品销售,货物进出口业务,普通货运

12852

5598

130

19

安吉腾飞电子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制造业


4922

14015

102

20

安吉县兴华综合厂

梅溪镇

制造业

竹木工艺品

800

7042

14

21

安吉恒峰纸业有限公司

上墅乡

制造业

机制纸

1700

4750

65

22

浙江安吉金瑞纸业有限公司

上墅乡

制造业

装饰原纸

1600

4563

43

23

浙江吉木数码印刷版材有限公司

天子湖工业园区

制造业

UV和CTP版材

17000

13700

120

24

安吉丰顺纸业有限公司

孝丰镇

制造业

文化用机制纸制造

710

3207

50

25

湖州立丰纸业有限公司

孝丰镇

制造业

文化用机制纸制造

6110

16744

121

26

浙江纳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县孝源街道北山工业园

制造业

笔用墨水、水性液体染料、水性颜料色浆生产、销售;新材料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化工原料及产品(除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销售;货物进出口业务

6578.60

7200

73

27

浙江景然山地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室内装饰、城市雕塑、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除土木工程建筑)、花卉、苗木(除主要林木良种)培植、培育、建筑材料零售;竹工艺品、竹制品加工;旅游规划设计

6695

3655

30

 

附表二:安吉县“十三五”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实施单位

主要建设内容

总投资

建设期限

1

浙江省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

教科文新区

浙江自然博物馆

包括陈列展示、藏品管理、教育服务、综合配套等四大功能,建成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博物馆,成为为公众提供文化、科研服务的自然科普基地

61651

2015-2017

2

天使乐园休闲旅游度假区

县本级

浙江银润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动漫公园、文化创意园、配套度假酒店及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总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200000

2011-2016

3

中国音画乡村--安吉(龙山)

生态影视基地

梅溪镇

浙江瀚龙休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以生态乡村建设背景,以影视文化创意为主题,以影视特技与后期制作为手段,以休闲娱乐为特色,集聚现代服务产业,建设影视创意文化中心、影视乡村风情区、影视文化拍摄(制作)区、影视文化休闲区及配套道路、景观绿化等设施

50000

2014-2016

4

上影安吉新奇世界影视

文化产业基地

孝源街道

浙江新奇世界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总投资32.5亿元,总用地面积约492亩,新建总建筑面积375780平方米:其中法门寺、漕运码头、唐城外景地总面积约128700平方米,投资额为14亿元;影视学院建筑面积为199800平方米,内含5000人规模学历制影视学院及实训拍摄地,投资额为12亿元:影视制作基地工程建筑面积为47280平方米,投资额为6.5亿元

365000

2015-2018

5

安吉古城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递铺街道

安吉绿郡安城实业有限公司

递铺镇古城村自然资源实施安吉古城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5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古越文化博物馆以及古城遗址公园,总建设面积5000平方米

20000

2014-2016

6

悠居谷度假村

灵峰街道

安吉悠居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利用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餐饮会务、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总开发面积约133亩,建设用地约17亩

15000

2015-2017

7

安吉美颂旅游度假中心

灵峰街道

安吉美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打造集全数字化影城主题公园、休闲商业街区、文化商务度假酒店等为一体的文化休闲项目。总用地面积112亩

24900

2013-2016

8

浙江广电安吉影视文化项目

教科文新区

浙江广电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建设省自然博物园延伸体验区,相关自然活动体验、旅游休闲、影视拍摄等

100000

2016-2020

9

港中旅(安吉)灵峰旅游综合体

灵峰街道

港中旅(安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打造以竹文化和美丽乡村为主题,集精品度假酒店、会议会展中心、特色商业街、温泉基地、山地人居等为一体的休闲养生度假示范区,总开发面积1380亩

20000

2014-2019

10

三特田野牧歌综合体

天荒坪镇

安吉三特田野牧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精品度假酒店、公寓式酒店建设,总建设用地面积175亩,总建筑面积约142000平方米;商业住在、旅游度假街区开发建设,总建设用地面积75亩,总建筑面积约43000平方米;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600亩;园区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各类设备设施采购安装

115000

2015-2017

11

安吉龙山国家遗址公园

县本级

开发区、文广新局

建设浙江考古文化展示中心,中国南方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化展览中心、村落式考古文化板块等

150000

2015-2022

12

安吉国家羽毛球文化运动基地

县本级

城投公司

占地面积609亩,建设包括体育文化设施及住宅

20000

2017-2021

13

昌硕文化中心二期

县本级

城投公司

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建设图书馆

12000

2016-2017

14

乡村文化旅游

山川乡

安吉蝶兰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高家堂景区)

露天浴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雕刻)展示馆,康王故道,康王桥复原保护

2000

2016-2017

15

藏龙百瀑景区4A级建设

天荒坪镇

安吉县藏龙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提档升极,加强景区软硬件建设,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000

2016-2017

16

安吉五峰山运动休闲度假区

孝丰镇

浙江五峰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体育运动场馆及室外体育设施、体育配套接待中心、运动员度假公寓和体育创意产业园

80000

2015-2019

17

中南百草原度假酒店

递铺镇

中南百草原集团有限公司

按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402个客房及大型娱乐场所

20000

2016-2017

18

花博园

昌硕街道

浙江银润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主题花卉区、激情漂流区、户外休闲体验区、游客服务中心四多区块,包括多主题花艺展示区、梦幻漂流、帐篷客、露营地、婚庆场地、游客服务中心、码头、观光马车、动物园、户外足球场地等户外体验项目

150000

2016-2017

19

主题乐园

灵峰街道

安吉山水灵峰休闲农业发展

有限公司

包括亲子乐园、特色酒店和农耕文化设施,打造成农旅结合的主题乐园

15000

2016-2018

20

安吉竹博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灵峰街道

安吉竹子博览园有限责任公司

竹贤阁廉政文化主题馆、清风竹廊(廉政文化竹刻长廊)思廉园、人物雕塑、书画展示、竹文化景观小品等,创建省级以上廉政基地

450

2016-2017

21

CASA溪龙精品度假酒店

溪龙乡

安吉嘉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开发集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等一体的CASA溪龙精品度假酒店项目,主要建设点状式独栋低层木屋22幢、接待中心,、魔术山旅馆、旋转餐、蒙古包露营体验活动中心及职工宿舍等辅助房

12000

2016-2017

22

国际学校

昌硕街道

浙江银润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结合清华紫光,引进全美预备学校排名前十的国际品牌,引入世界领先的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拟建造浙江省一流的国际学校,办学层次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5年全日制教学

70000

2016-2017

23

纳美二期

孝源街道

浙江纳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1#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用于生产和存储UV功能材料、笔用墨水

1980

2016-2019

25

智慧安吉

县本级

安吉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包括智慧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安吉指挥中心、智慧安吉公共服务、“平安安吉”、创新创业、智能制造、智慧农程、智慧商贸、智慧政务、智慧城建、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水务、“无线安吉”覆盖等工程

8000

2016-2020

26

安吉县互联网创客园区

县本级

安吉城投集团

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地

50000

2016-2020

27

安吉中国白茶城

县本级

浙江安吉福士达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茶叶综合交易用房,茶文化展示及休闲观光设施用房,配套仓储与加工包装用房,办公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

96000

2014-2018

28

智慧美丽乡村综合体系

安吉县

县域范围

浙江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美丽乡村信息化平台、爱安吉APP、智慧网驿物流中转平台、美丽E家农村电商服务站,打造智慧美丽乡村新典范

2150

2014-2016

29

美丽E家

安吉县(150

个站点)

安吉星号(新蓝)电子商务

有限公司

建立安吉县区域的区域电子商务生态圈,在国内首创“平台+合伙人+移动端”电商模式,实现安吉范围25万+智能手机用户与供应商在信息链、资金链、物流链的点对点打通

100

2016

 


 

索引号: 330523/2016-09004 发文时间: 2016-09-30 16:01:5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安发经〔2016〕86号 发布机构: 安吉县人民政府
文件效力: 有效
安吉县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安吉县深入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战略举措,对于安吉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为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安吉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十三五”时期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强力引擎,依据《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安吉)泛自然博物园发展规划》、《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吉县“美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规划》等精神,编制《安吉县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一、现实基础

(一)发展历程

安吉县文化产业因缘而起,乘势发展,经历了自发、自觉与跨越式发展三个阶段,走出一条以生态为基、以人文为魂、以特色为本的融合发展道路。

顺势而为,自发发展。安吉的竹、茶等传统文化产业具有良好基础,1999年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及获奖进一步开创安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中国第一座生态影视基地随之落户安吉,影视服务成为安吉文化产业的发力点。随着影视文化和生态文化等品牌的逐步打响,安吉县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孕育形成以竹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地域民间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

积极主动,自觉发展。2008年,安吉县提出建立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产业地位得到明确。2009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大力培育发展信息服务、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文化休闲旅游、动漫游戏等六大重点行业,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城区和长三角绿色创意中心,文化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提升层级,跨越发展。“十二五”后半期以来,随着浙江自然博物园和浙江(安吉)泛自然博物园等省级文化设施和平台的相继落地,安吉县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历史机遇。通过“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全域文化与生态资源,开发民俗风情体验、主题公园等多种业态的文化产业,建设世界最大生态博物馆群、国内首个Hello Kitty家园、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化产业向更高层级跨越发展。

(二)发展现状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安吉历史悠久,距今1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生存繁衍,西苕溪孕育神秘的古越文明;安吉有1800多年建县史,三国时东吴在梅溪建仓积贮和转运军粮,递铺早在南宋设为驿站,千年古刹灵峰寺为历代文人墨客和高僧聚集隐居之地。文化艺术人才辈出,涌现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三国东吴大将朱然、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著名林学家陈嵘、画家诸乐三等名家巨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竹文化、茶文化、邮驿文化、孝子文化、昌硕文化、移民文化等地域文化独具魅力。

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安吉县是“两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和美丽乡村标准化创建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也是“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唯一获得县,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安吉的“金名片”。县境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森林覆盖率达71%,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极其优越的生态环境依托。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安吉县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水陆交通便利,与上海、南京、杭州、湖州等周边大城市分别构成2小时和半小时交通圈。作为杭州都市圈重要节点县市,随着杭长高速开通、商(商丘)合(合肥)杭(杭州)高铁客运专线开建、安吉至杭州城市轻轨前期工作的开展,安吉与杭州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为安吉县承接杭州的文化产业溢出、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创造有利条件。

产业基础支撑有力。“十二五”以来,安吉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6.05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6.1 %,高于同期全县GDP增幅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29%。影视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重要板块,文化旅游、影视文化、历史经典产业等发展特色不断凸显,初步形成安吉“经典1958”、中国(安吉)竹文化创意谷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块,天使小镇和上影小镇分别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培育名单,涌现出先锋网络科技、普尔广播电视、福浪莱工艺品、纳美新材料等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成功举办全国“两山”重要思想研讨会、中国(安吉)竹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扶持政策日益健全。安吉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发展氛围,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用地等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端要素不断向文化产业领域集聚,“名师名家”工程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培养成效显著,集聚了一批影视、演艺、工业设计、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重点行业的创业项目或创业团队。

重大项目“井喷”增长。建成全球最大的Hello Kitty主题乐园和亚洲最大的水上乐园——欢乐风暴乐园,安吉县风景小镇旅游综合体暨大年初一成功开园,浙江自然博物园、上影新奇世界影视基地、中国音画乡村等大文化项目有序推进。安吉文化产业智慧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昌硕故里文化观光产业园、茶文化产业园、竹文化产业园和黄浦江源户外文化产业园“一区五园”产业平台初具雏形。

(三)发展环境

从全国看,文化强国战略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和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焕发活力提供新机遇;文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文化消费的加速升级,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创造新空间;“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多渠道的技术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

从全省看,文化产业成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成为支撑全省发展的万亿产业,在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供给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元素全面融入经济各领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信息产业、城市建筑业、现代农业等产业跨界发展,助推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和“浙江智造”转型。从长远看,我省文化总供给总体上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从安吉看,“绿水青山”的优美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安吉县发展的最大优势,中国美丽乡村优势内涵不断显现。浙江(安吉)泛自然博物园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安吉创建省“两山”实践试验区及“美丽乡村”文化产业试验区,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历史机遇。随着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拓展延伸、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日趋融合,文化产业将成推进安吉县“十三五”时期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

(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通过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周边各地纷纷把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抓,全省已形成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块和重点园区,重点打造一批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在资源禀赋与文化内涵同质的竞争背景下,安吉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容易被模仿和超越,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新业态还在起步阶段,区域文化产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产业结构尚不合理。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文化产业的比重较高,且以中低端文体用品制造为主;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会展、文化创意、数字内容等新兴业态有待进一步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链尚不健全,尚未形成文化企业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发展主体规模偏小,规上文化企业占全县文化企业总数的比重不足10%。

要素制约较为突出。土地资源紧缺与产业发展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给文化产业大平台的搭建和大项目的引进增加难度;专业创意人才、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经营人才与文化产业的需求相比相对不足,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相对偏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仍然较小,对园区建设、产业孵化、项目推动、贴息与奖励等导向作用不明显,对社会资金的撬动作用不明显。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眼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创新融合、强化内容引领,着力构建“2+2+3”产业体系,推进形成“一核两片两轴”产业布局,努力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安吉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和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示范产业,积极争创浙江省“美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

(二)发展定位

浙江省“美丽乡村”文化产业试验区。巩固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注重地域文化传承,深挖乡村文化特色,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和一体发展,为安吉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提供强力支撑,力争成为全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样板。

长三角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促进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文化产业作为安吉接轨上海、融入杭州、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文化溢出,推动乡村文化、影视文化、主题休闲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形成具有安吉特色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长三角知名的文化休闲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高地。

全国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先行区。以湖州市打造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以安吉全域打造浙江泛自然博物园为抓手,夯实生态本底,凸显生态优势,强化生态反哺产业发展和促进文化繁荣等功能,创新发展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态文化为特色、以生态产品为支撑的生态文化产业,力争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县市前列。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调节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推动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强化政府在产业引导、政策支持、标准建设、市场监管、消费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文化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坚持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始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坚持融合发展和特色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产业的内部联动及跨界合作,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力度,促进特色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坚持协调发展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统筹各类资源,加强协调配合,推进形成内外并举、多业态复合、全产业链布局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根据不同地区实际、不同产业特点,鼓励先行先试,发挥特色优势,促进文化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力争在优势领域发展、重大载体建设、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坚持文化惠民和文化富民相结合。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发展成果共享;进一步凸显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

(四)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体系、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新体系、丰富多元的文化市场体系、完善高效的文化服务体系,力争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撑安吉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县。

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文化产业及相关特色产业增加值突破38亿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省内各县市前列。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文化内容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旅游、影视文化、历史经典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2+2+3”文化产业体系和“一核两片两轴”产业空间布局,文化产业对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发展环境更趋优化。文化产业与科技、互联网、金融的融合日趋深入,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平台、融资平台、科技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基本建成,形成有利于文化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

体制机制更富活力。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广泛认同,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三、重点领域

坚持传统文化传承开发与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并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影视文化两大优势产业,振兴发展竹产业和白茶产业两大历史经典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三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2+2+3”文化产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两大优势产业

1.文化旅游

积极发展以大型主题公园为核心的文化主题游乐。强化Hello Kitty主题乐园、欢乐风暴水上乐园等重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高标准推进国际童话村等大型主题乐园建设,打造长三角文化主题游乐高地。推动主题公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重点开发玩具、文具、家居用品等文化衍生产品,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主题酒店和文化主题民宿。以天使小镇为主要平台,推进文化演艺、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文化创意等业态的集聚,打造以主题乐园为核心、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休闲街区和文化综合体,鼓励开发多种形式的夜间游乐产品,推动城市“月光经济”发展。

积极发展以生态文化教育为特色的研学旅游。紧抓安吉县全域打造浙江(安吉)泛自然博物园的重大契机,充分发挥泛自然博物园作为全省自然科学文化社会教育主要平台的功能,以浙江自然博物园、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余村“两山”重要思想发源地、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为主要载体,开展重点面向大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设计研学旅游专线和研学专题冬夏令营,深度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研学旅游产品,力争将安吉创建成为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争创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谋划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学院,积极争创生态文明国际教科文示范基地。

积极发展以地方特色文化开发利用为重点的乡村文化旅游。发挥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先发优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推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韵”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开发利用,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精品展示馆,打造一批集文化传承、文化创意、艺术品制作和展示、旅游购物、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威风锣鼓、竹叶龙等地方文化演艺产业运营实体,创作展示大河皮影戏、畲族貔貅舞等地方特色文化的文艺精品,建设尚书干村、彰吴村、郎村、上舍村等一批有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名村。

 

表3-1      安吉部分乡镇特色文化一览表

类型

名称

特色文化

乡、镇、街道

孝丰

孝文化

鄣吴

昌硕文化

溪龙

白茶文化

孝源

影视文化

递铺

邮驿文化

上张

山民文化

郎村

畲族文化

鄣吴

扇文化

尚书干

礼仪文化

马村

蚕桑文化

高禹

移民文化

大河

皮影文化

迂迢

农民书画文化

上舍

龙舞文化

龙王

手工造纸文化

马家弄

威风锣鼓文化

2.影视文化

构建影视文化产业链。以安吉影视小镇为主要平台,以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浙江广电安吉影视文化项目、安吉(龙山)生态影视基地等重大项目为龙头,带动影视文化高端要素集聚,打造名企、名家、名品汇聚的产业发展高地,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试验区。加大国内外知名影视专业机构的引进和合作力度,谋划开展影视文化主题论坛和节展,搭建产权交易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体系,打造集剧本创作与交易、剧本评估、影视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主题娱乐、影视教育培训、衍生产品研发制造等功能于一体的影视文化产业链。

提升广播影视服务水平。完善电影放映服务体系,科学有序推进城区影院布局,加快推进中心镇数字影院建设和农村电影院线整合,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电影发行放映和建设改造影院,培育发展农村电影文化产业并探索开展若干试点。推动广播电视全媒体网络化制播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加快构建面向标清、高清、超高清、3D等电视终端和互联网终端的全媒体融合制播平台。以智慧安吉APP等为重点,强化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媒体的嫁接,推动信息服务运营与传播方式的转型升级。

(二)提升发展两大历史经典产业

1.竹产业

推动竹制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传承安吉竹编、竹刻、传统竹家具等传统技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竹工艺品、竹质家具、竹日用品、竹质装饰材等产品的文化内涵,推动竹制品加工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延伸。强化文化创意和相关专业设计服务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行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国家级竹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安吉)竹文化创意谷和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意创新平台建设。加快3D打印、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产品设计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产品加工的智能化、个性化和绿色化,推动原竹加工品向工艺美术品和生活时尚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创新发展竹文化特色产业。以争创省级竹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契机,全力打造浙江省竹文化保护传承特色样板区。传承和弘扬竹叶龙、竹乐、竹马灯等具有浓郁竹乡特色的传统文化,支持和鼓励以竹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精品创作,重点打造一台以竹乡竹韵为主题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打响安吉文化演艺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安吉)竹文化节和中国(浙江)国际竹产业贸易博览会的层次和影响力,推进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等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竹制品展示、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彰显优雅竹城魅力,将竹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展示竹文化的博物馆和主题建筑。

2.白茶产业

推进白茶产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全面深化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和标准化茶厂建设。创立安吉白茶产业研究院,加快研究成果转化,推动白茶产品逐步向精深加工跨界产品延伸。加大品牌体系建设力度,强化“安吉白茶”的原产地保护,鼓励白茶企业融合“中国美丽乡村”文化元素设计系列化、特色化的产品包装和企业形象。创新市场营销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安吉白茶交易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白茶”的宣传推广和销售模式,进一步打响中国安吉白茶博览会等白茶节展品牌。

加快发展茶文化特色产业。挖掘整合安吉白茶文化资源,着力构建“安吉白茶飘香旅游精品带”,建成一批集茶园生态探幽、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制茶品茶于一身的白茶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打造一批以白茶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民宿,推动茶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放大“安吉白茶制作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规划建设安吉白茶博览馆,融合昌硕文化面向全国发展“昌硕茶馆”。结合县城商贸特色街区的培育和提升,打造安吉白茶文化特色街区,鼓励扶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品位高雅、风格独特的安吉白茶专题馆和茶艺表演厅。

(三)培育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主动对接杭州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安吉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积极承接杭州在文化软件开发、动漫游戏、广告服务及专业设计服务等领域的产业溢出。加快推进安吉经典1958、昌硕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支持开发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文化创意创新载体,推动网络众创众包设计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旅游业、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创意农业、VR旅游等新业态,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设立服务于行业的设计中心。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推动农民书画、扇子等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产业化进程,设计开发个性化、时尚化的新型民间工艺品。

2.文化体育

紧抓杭州市举办2022年亚运会的契机,高标准建设五峰山休闲运动度假区和安吉国家羽毛球文化运动基地,积极争取亚运会项目尤其是山地和水上等户外运动项目落户安吉。积极创新体育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电子体育竞技、体育传媒、体育影视、体育动漫、体育经纪与代理等体育文创行业,探索体育场馆建设经营、体育赛事和文化体育产品开发相结合的开发运营模式。加强对品牌赛事的培育和运作,着力打响自行车、象棋、羽毛球、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品牌,推动产业链向赛事运营、商业赞助、周边产品开发等领域延伸拓展。

3.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

以安吉县加快推进浙澳经贸合作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安吉与澳门及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重点开展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影视文化、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以教科文新区和特色小镇为主要平台,积极对接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争取在安吉建立分校、培训分中心或分会场。主动对接澳门国际电影节等资源,加强安吉和澳门在文化教育、文化节展和电影拍摄等方面的交流往来,努力将安吉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浙澳文化交流窗口。

四、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按照“全域联动、核心引领、平台带动、节点支撑”发展思路,挖掘安吉历史底蕴最深厚、区域影响力大、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文化资源板块进行重点打造,构建“一核两片两轴”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即以安吉—孝丰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引擎,以南部和北部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特色板块,以西南—东北和东南—西北两条“X”型轴线贯通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核心引领。借力递铺—孝丰同城一体化发展,将安吉主城区及孝丰镇作为安吉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积极发挥中心主城区交通区位优势,有效引入杭州都市圈乃至省域的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实现集聚特色发展为总推动力,以打造优雅竹城特色风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为突破口,以省自然博物馆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文化教育、影视文化、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演艺等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打造文化产业智慧新区、环灵峰山休闲文化区、主题文化旅游度假区、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区、安城文化遗址古城区五大文化产业板块。

“两片”联动。南、北两片依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发挥自然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竹文化和茶文化两大历史经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产业。其中,北部片区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联合梅溪镇、天子湖镇、鄣吴镇、溪龙乡及递铺街道北部区域,重点推进鄣吴艺术小镇、溪龙白茶文化小镇建设,发展文化艺术交易、茶文化特色产业;南部片区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区,联合杭垓镇、报福镇、章村镇、天荒坪镇、上墅乡、山川乡,重点推进黄浦江源养心小镇、余村两山创客小镇、山川竹文化小镇建设,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竹文化特色产业。

“X轴”贯通。指西南—东北和东南—西北的两大文化联动轴,呈现X交叉形态,通过优化水路、陆路交通体系,将安吉各类文化资源要素串联起来,加强沿线各类文化资源的联动合作,形成各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西南—东北文化联动轴沿西苕溪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申嘉湖皖高速方向,串联安吉自龙王山黄埔江源文化旅游、孝丰竹产业制造、科教文新区文化影视教育、安城遗址公园、溪龙乡白茶文化园等特色板块,通过开发和整合西苕溪山水景观资源走廊,建设申嘉湖皖快速交通体系,成为安吉文化产业发展主轴。东南—西北文化联动轴沿杭长高速及谋划建设的杭安轻轨线路,串联安吉竹博园、天使乐园、经济开发区文化制造、安城遗址公园等平台,打通南北向快速交通干道,成为安吉文化产业发展次轴。此外,区域内还包括省道、县乡道等交通走廊及西苕溪支流形成的文化发展支线,通过沿岸水系绿道建设,完善特色交通以及文化节点服务设施,成为联动区域内外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脉络。

(二)特色板块

文化产业板块作为安吉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平台和重要载体,强化整体定位、整体打造,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重点围绕影视文化、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与设计、文化体育、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等新兴文化产业,兼顾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重点打造五大文化产业发展板块。

文化产业智慧新区。位于安吉主城区孝源街道,依托省自然博物馆核心馆区、教科文新区和上影安吉新奇世界影视文化基地等项目,建设成为自然博览、影视文化、文化教育产业的核心引领区。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和低丘缓坡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中德工程师学院、安吉县职教中心等人才资源优势,发展孝文化展示、影视制作,教育培训、创意设计、科技研发产业。以省自然博物馆核心馆为引领,作为我省生态文明社会教育的核心平台、自然历史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综合信息库,重点发展教育、展示、科研、藏品保管以及互动体验、观光休闲等功能。以上影安吉新奇世界影视文化产业园为主体,建设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影视外景基地、影视学院及制作基地项目,包括新建影视拍摄外景地、影视制作中心、影视学院,特色主题商业街等。

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区。位于安吉中心城区,以安吉经典1958文化街区为依托,集聚中心城区智慧网络、设计策划、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相关文化企业,建设县域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园。紧抓递孝同城的建设契机,加快文化产业与商贸业、工业的融合发展,引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用品制造等产业,推动建设文化产品为经营内容的大型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加快文化产品创意设计与文化产品制造联动发展。

环灵峰山休闲文化区。位于安吉灵峰街道,依托灵峰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心城区与孝丰镇之间的核心绿肺,打造集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绿色文化综合体。以休闲度假产业为主导,加快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积极推进港中旅灵峰旅游综合体、乐翻天水上世界、竹博园、龙袍坞生态健身等项目建设,打造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旅游类典范,推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天使主题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吉县昌硕街道,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主题馆区参观、青少年国际教育等功能,打造集文创、体验、科普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以昌硕天使小镇、凯蒂猫主题乐园为引领,围绕儿童教育主题,有效导入童话文学、动漫游戏、传统工艺等文化题材和教育活动,推进文化演艺、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文化创意等业态的集聚。围绕禹山坞水库,周边布局主题花卉区、激情漂流区、户外休闲体验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区块;面向儿童参与体验需求,通过丰富参观内容,打造特色主题馆区;积极引进国际教育品牌,建设浙江省一流的国际学校。

安城文化遗址古城区。位于递铺街道北部,依托安吉龙山国家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建设浙江考古文化展示中心、中国南方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化展览中心、村落式考古文化模块等内容。深入推进安城古城遗址保护,加强安城古城墙修复,美化护城河周边文化景观,全覆盖保护城内古陶制、古墓葬等历史遗迹,增强文物遗址的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互动体验等功能。积极推进安吉古城遗址公园、考古遗址博物馆、龙山人文纪念园、江南农耕文化园等项目建设。

(三)文化小镇

文化小镇作为安吉文化产业的特色集核,蕴含特色自然环境、深厚文化底蕴,集聚高端要素环节,是安吉特色文化产业平台的发动机和金名片。以特色文化元素导入为发展方向,将文化产业发展与小镇品牌包装结合起来,形成多个“产、城、人、文”融合平台。争取培育创建六大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文化小镇,

余村两山创客小镇。按照“两山发源地•论坛小镇”发展定位,打响余村作为“两山”重要思想发源地的品牌效应,依托大年初一风情小镇,积极筹建生态文明学院、谋划建设全国“两山”重要思想研讨会论坛永久会址,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和研究基地,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

鄣吴昌硕艺术小镇。按照“昌硕故里•人文鄣吴”发展定位,以鄣吴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载体,建设安吉书画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和昌硕艺术品交易中心。挖掘昌硕海派艺术在沪杭及海外影响力,鼓励安吉籍在外有影响力艺术家建立创作基地、书画培训基地、艺术品交易基地,拓展书画培训、艺术交流、展品交易、文艺汇展等功能。

山川竹文化小镇。按照“竹乡山川•美丽乡村”发展定位,以中国大竹海景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竹文化产业,延伸发展创意农业、文化演艺产业。重点提升山川4A级景区,建设以文化休闲旅游、竹工艺品制造等为主,发展文化休闲、文化体验、户外拓展、休闲养生等产业。

溪龙白茶文化小镇。按照“白茶故里•明媚溪龙”发展定位,依托溪龙万亩白茶园,建设集采茶、制茶、品茶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茶文化产业园。重点发展白茶加工展示、科研示范、白茶种植观光、白茶文化体验产业,延伸发展白茶民宿旅游、影视拍摄、白茶养生、茶礼品盒设计、观光体验、茶艺培训产业,打造成为中国第一白茶主题小镇。

孝丰孝文化小镇。按照“千年古镇·孝子故里”发展定位,将孝丰古镇历史文化、孝文化与产业发展结合,以竹产业提升为重点,融合做大绿色家居产业,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发展个性化和定制服务,建设创意展示馆,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时尚结合;积极传承孝文化,开发以孝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精品。  

黄浦江源养心小镇。按照“黄埔江源•泊心章村”发展定位,有力挖掘黄浦江源文化和龙王文化,以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以章村时光小镇建设为载体,发展健康养生、户外运动、青少年生态教育培训等产业。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生态文化观光、生态养生休闲,联动报福镇发展乡村旅游及民宿产业。

 

 

图4-1安吉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图

 

五、主要任务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把发展产业和培育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实施文化产业“雏鹰计划”、“雄鹰计划”,重点培育中小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中小文化企业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重点文化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竹、茶等传统经典产业,引导相关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组成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航母”。建立文化企业培育库、“个转企”后备库,实行“一对一”帮扶和税收优惠、奖励机制,推动文化企业“个转企”、“规下(限下)转规上(限上)”,实现上规模、上档次。

实施文化发展“三名”工程。大力扶持文化名家,引进与培养一批造诣高深、艺术精湛、社会影响大的文化各领域名家大家,鼓励文化名家创办工作室进行设计创意、科技创新、艺术品创作;大力培育文化名企,每年开展县文化名企评定,鼓励企业争创全省30强文化企业,在品牌宣传、规划支持、政策扶持、项目推进、企业上市、银行信贷、组织参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文化名企重点扶持;大力塑造文化名品,鼓励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艺精品、推出一批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化品牌产品。

完善企业培育机制。发挥各种文化产业集聚区、园区的作用,培育孵化中小型文化企业。积极引进国企、央企、外企等各类企业,鼓励其在安吉设立辐射长三角的文化产业分支机构。设立安吉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本在产业链不同环节进行投资。鼓励文化企业利用互联网创业平台、交易平台等载体拓宽发展渠道。加强行业协会、联盟等建设,发挥社会组织推动产业发展作用。

(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建立以创新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整合科技类财政资金,实施重大文化科技项目资助,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创新型文化企业,重点在竹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影视文化等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型领军企业。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各类创新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筹建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引进与培育众创空间、创新苗圃、专业孵化器、文化科技园等文化科技创新载体,突破一批文化产业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重点文化领域的技术和装备水平。

推进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利用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在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培育发展数字影视、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创意与设计、高端服务业的密切联系,形成基于品牌、版权等的商业模式创新。鼓励文化企业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制定。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知识产权特别是版权创造、保护和应用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和国家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试点。指导和扶持文化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一批知识产权重点示范企业。加强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建设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完善各行业的知识产权自律组织,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和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文化+旅游”,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推进文化与旅游的空间融合,发挥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先发优势,推进旅游全域化、旅游文化化。以融合设计、集成开发的思路,创建一批整村旅游景区,建设一批文化主题民宿,打响一批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扶持一批乡村特色节庆,设立一批旅游文化产品集市。打造便捷、舒适、健康的休闲空间,建设全域的旅游数字化服务系统。积极发展生态游、科普游、主题公园游、特色地域文化游等旅游产品,推进文化演艺、休闲娱乐、购物等业态的集聚。

推进“文化+信息”,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新平台。利用互联网聚众优势进行多领域跨平台的融合创新,将科技、信息、创意、资本、市场、人才、品牌等产业要素通过互联网进行吸引融合,使文化从传播消费到运营投资更加便捷。鼓励发展“泛娱乐”等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文化产业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数据库,开拓网络文化消费市场。以“美丽安吉”APP客户端为载体,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文化产品网上展示、交易平台。

推进“文化+制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文化元素与传统产业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的融合融入,改变竹、茶、文化制品等传统生产与消费模式,提高创意和设计水平,提升传统文化制品的内涵和品牌形象。加快推进特色民间工艺品的产业化进程和品牌建设。大力支持文化衍生产品的创新性开发,通过形象授权、限量复制、加盟制造、委托代理等形式开发文化衍生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设立服务于行业的设计中心,在服务本企业的同时,承接上下游企业的设计业务。探索建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

推进“文化+农业”,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充分利用安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独特优势,抢抓逆城市化发展机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种养方式,融合文化元素,实现创意农业产品、品牌的新突破,以生态、高效、美观、多样、可持续化发展的理念,引领创意农业发展。重点打造灵峰街道和昌硕街道的休闲度假组团,以及鄣吴镇和孝源街道的农业文化创意组团,促进文化创意与都市农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农业的文化传播功能和产业链,培育区域农业文化创意品牌。

(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综合体、文化街区(村)、文化小镇、文化园区,完善平台承载能力,形成龙头企业牵引、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集聚化发展格局。鼓励各类园区建设政企对接、信息服务、人力资源、展览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并针对园内文化企业需求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搭建园区形象的推广平台和园区业务的对接平台,切实提升园区各项服务的公共知晓度。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对公众开放,融入周边居民生活。

搭建区域性公共平台。搭建全县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开辟文化企业与社会资本对接渠道,引导文化要素有序流动,促进产业核心资源有效配置。加快建设统一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提供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产信息、创造和转让的完整服务。引导跨国公司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在安吉设立文化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策划、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积极探索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新模式,推广PPP模式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和建设运营效率的提升。

建立文化产业对接交流平台。积极举办“两山论坛”、乡村嘉年华、国际电子音乐节、竹文化节、孝文化节等会议、论坛、展览和节庆活动,探索文化服务的体验式营销。组织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销、展示与推介活动,为文化产业园区和企业提供项目交流对接、专项培训咨询等服务。积极开展与跨国文化集团的合作,利用跨国集团的市场体系和网络系统,带动文化产品、文化企业“走出去”,推动文化产业“借船出海”。

(五)打造区域文化品牌

打响城市文化品牌。积极推进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实施文化形象元素标识工程,建立统一文化标识,重点文化区块建设应与城市品牌形象一致。以“美丽乡村”文化产业试验区为统领,打造优雅竹城“文化街景”、风情小镇“文化靓景”、美丽乡村“文化盆景”。在城乡建设中,注重融入竹、茶、孝等文化元素,增强城市竹韵特色,凸显安吉文化旅游的地方烙印,形成一乡一韵、一村一品。

培育产业特色品牌。深入挖掘昌硕文化、竹文化、孝文化、茶文化等传统文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协同发展,进一步彰显地域民间文化品牌;加快文化创意、游艺民俗、专业设计、文化节展、文化演艺等新兴业态,融入生态、科技等多种现代元素,推进产业集聚,创立和培育新的时尚文化品牌。鼓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合作打造区域品牌、专业商标品牌与企业品牌,推广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培育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产业品牌。

开展品牌营销活动。开展年度品牌评选等系列活动,对品牌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对品牌培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采用多种途径鼓励扶持。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在国内外知名媒体、网站等推介安吉城市品牌,利用影视、文学、摄影、绘画等艺术作品,巧妙嫁接安吉文化元素,提高安吉文化名牌在全球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制定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全县紧缺的文化人才进行全面调查,集中力量培养一批文化领军人才、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梯次合理的人才结构。拓宽文化人才培养渠道,鼓励与外地高校、职业学校、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合作,开展项目化、订单化、个性化的培训,将创业交流平台、创业训练营、年轻企业家成长等创业内容纳入培训体系。

提供人才发展空间。推进“以业聚才”,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园区建设,利用产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大学生和具有特殊才能的青年人才进入传统文化产业进行创新创业。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定期组织文化企业开展引进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坚持“不求拥有,但求可用”的柔性引才思路,鼓励周边城市高层次文化人才通过兼职从事咨询、讲学或开展项目合作、定期服务等方式向安吉柔性流动。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实践锻炼、学习交流平台,加强文化产业学术研究与交流。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体系,建立县文化产业人才引进需求名录和人才数据库,健全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与服务,重点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户籍转移、住房、创业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健全文化人才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支持文化领军人才工作室建设和文化优秀团队建设,对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和工作室建设给予创新资助和奖励。研究完善人才工作和优秀人才奖励办法,树立全社会尊重人才、理解人才、爱护人才、帮助人才的正确导向。

六、实施保障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强化县委宣传部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协调指导全县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推进全县文化产业招商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建立全县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县文创办作用,推动有关部门优化管理服务,为文化企业登记注册、项目审批、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降低文化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体系,理顺相关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统计标准和制度,正确把握文化及相关产业内涵。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对发展文化产业成绩突出、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实力和竞争力、影响力的现代文化企业集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参与兴办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文化特色小镇与文化企业。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文化产业投资机制,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特别是高新文化产业领域。全面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采用“非禁即入”原则,为文化企业在工商注册、项目审批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

(三)全面加强要素政策保障

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由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设立文化产业基金1000万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中心)、创意文化街区、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各级文化产业示范企业(基地)、重点(特色)文化产业企业酌情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在创意文化街区经营的文化企业和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文化项目给予补贴。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企业、小微文化企业进行税收减免。支持农村数字影院产业化市场转型、文化产品交流和出口、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由县财政对相关文化设施建设、活力开展及产品开发等给予鼓励和补助。

(四)营造有利社会文化氛围

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性的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良好投资发展环境,健全市场化导向的政策法律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完善文化消费设施和环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消费补贴等途径,推动文化消费扩容与消费升级。加快推进文化消费领域产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建设文化消费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加强文化消费权益保护。积极搭建文化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创意城市、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交流,重点推进文化产业在产业联动、版权保护、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附表:一、安吉县重点文化企业表

二、安吉县“十三五”文化产业重大项目表


附表一:安吉县重点文化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属乡镇

/街道

所属行业

业务范围和主要产品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015年产值/营业收入(万元)

职工人数

(人)

1

安吉杜氏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广告设计、制作,户外广告发布;庆典礼仪,露演服务,企业形象策划,展览展示服务,文印服务,装饰工程施工,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演艺场所布置,LED屏幕销售

788.14

599.88

30

2

安吉嘉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电影放映等

2000

1200

35

3

安吉千色娱乐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歌舞厅娱乐活动


2500

20

4

浙江安吉县新华书店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书籍营销

1880.32

3604.65

33

5

中南百草原集团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服务业

绿化、苗木、花卉、竹苗生产、批发、零售,零售: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陆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漂流、高科技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开发,职业技能培训,酒店管理,商务信息咨询,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艺术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管理服务,疗养所服务(不以提供疗养、康复、护理服务为主)

49939.2

13331.07

380

6

浙江安吉乐翻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服务业

水上运动项目经营与管理、工艺品(不含文物),食品级日用品的国内零售,餐饮服务,会务服务(除自行组织会展),游泳池经营与管理等

20676

3607

淡季100/旺季500

7

湖州先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服务业

自动化设备及软件开发、销售、租赁、维护及技术转让,安防监控设备及网络设备销售,安装维护、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等

1420

1134.85

40

8

浙江银润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服务业

旅游项目开发、建设,酒店管理,企业管理咨询,建材、百货、工艺品、文具、玩具、日用品平批发、零售,游乐园、公园经营管理。餐饮、住宿服务,食品销售,图书、报刊零售,足浴、棋牌室服务,游泳馆服务,房地产开发经营,分支机构经营范围为餐饮服务、食品销售、住宿服务

311480.36

87656.38

1263

9

安吉县大年初一旅业投资有限公司

天荒坪镇

服务业

旅游项目投资,日用百货、工艺美术品、初级食用农产品、食品销售,房地产开发,餐饮服务,洗浴、足浴服务,酒吧服务,室内手工制作娱乐服务,茶室服务,展馆租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览服务,会展服务,洗涤服务,住宿服务,KTV服务,游泳馆服务,疗养所服务(不以提供疗养、康复、护理服务为主)

127246

3228.98

536

10

安吉县大竹海旅游有限公司

天荒坪镇

服务业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项目建设和大竹海观光景区

87735

1031.51

40

11

安吉江南天池度假村有限公司

天荒坪镇

服务业

大型餐饮,住宿,景区开发、建设,会议服务

3349.1

6484.7

124

12

安吉竹子博览园有限责任公司

灵峰街道

服务业

游泳;园区景物游览;棋牌、游船、碰碰车、空中飞船、停车场服务;竹、苗木种植、销售;工艺美术品销售;餐饮服务;食品销售;卷烟、雪茄烟零售;会务服务;体育活动的组织策划;竹技术的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初级食用农产品销售

126834

1346

97

13

浙江安吉龙袍坞生态健身有限公司

灵峰街道

服务业

旅游设施、休闲健身娱乐设施开发、经营;中式餐供应;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苗木生产、经营;草坪生产、经营;产权式酒店(宾馆)的开发经营

19186

1103

141

14

安吉普尔广播电视有限公司

新闻集团

服务业

广告代理服务,广告设计、制作,户外广告发布,会务服务,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

2520

2296

196

15

安吉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新闻集团

服务业

建设管理广播电视网络的综合业务开发及应用

15036

8531

177

16

安吉福浪莱工艺品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制造业

竹窗帘、竹餐垫、竹椅垫、竹地垫的生产和销售

22944.59

9999.02

210

17

安吉跃潭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杭垓镇

制造业

竹木制品、竹木工艺品、藤草工艺品加工,销售

2205.3

7601.5

126

18

安吉凯达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制造业

出版物、包装装潢、其它印刷品印刷、纸及纸制品销售,货物进出口业务,普通货运

12852

5598

130

19

安吉腾飞电子有限公司

安吉经济开发区

制造业


4922

14015

102

20

安吉县兴华综合厂

梅溪镇

制造业

竹木工艺品

800

7042

14

21

安吉恒峰纸业有限公司

上墅乡

制造业

机制纸

1700

4750

65

22

浙江安吉金瑞纸业有限公司

上墅乡

制造业

装饰原纸

1600

4563

43

23

浙江吉木数码印刷版材有限公司

天子湖工业园区

制造业

UV和CTP版材

17000

13700

120

24

安吉丰顺纸业有限公司

孝丰镇

制造业

文化用机制纸制造

710

3207

50

25

湖州立丰纸业有限公司

孝丰镇

制造业

文化用机制纸制造

6110

16744

121

26

浙江纳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县孝源街道北山工业园

制造业

笔用墨水、水性液体染料、水性颜料色浆生产、销售;新材料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化工原料及产品(除危险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销售;货物进出口业务

6578.60

7200

73

27

浙江景然山地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昌硕街道

服务业

室内装饰、城市雕塑、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除土木工程建筑)、花卉、苗木(除主要林木良种)培植、培育、建筑材料零售;竹工艺品、竹制品加工;旅游规划设计

6695

3655

30

 

附表二:安吉县“十三五”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实施单位

主要建设内容

总投资

建设期限

1

浙江省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

教科文新区

浙江自然博物馆

包括陈列展示、藏品管理、教育服务、综合配套等四大功能,建成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博物馆,成为为公众提供文化、科研服务的自然科普基地

61651

2015-2017

2

天使乐园休闲旅游度假区

县本级

浙江银润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动漫公园、文化创意园、配套度假酒店及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总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200000

2011-2016

3

中国音画乡村--安吉(龙山)

生态影视基地

梅溪镇

浙江瀚龙休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以生态乡村建设背景,以影视文化创意为主题,以影视特技与后期制作为手段,以休闲娱乐为特色,集聚现代服务产业,建设影视创意文化中心、影视乡村风情区、影视文化拍摄(制作)区、影视文化休闲区及配套道路、景观绿化等设施

50000

2014-2016

4

上影安吉新奇世界影视

文化产业基地

孝源街道

浙江新奇世界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总投资32.5亿元,总用地面积约492亩,新建总建筑面积375780平方米:其中法门寺、漕运码头、唐城外景地总面积约128700平方米,投资额为14亿元;影视学院建筑面积为199800平方米,内含5000人规模学历制影视学院及实训拍摄地,投资额为12亿元:影视制作基地工程建筑面积为47280平方米,投资额为6.5亿元

365000

2015-2018

5

安吉古城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递铺街道

安吉绿郡安城实业有限公司

递铺镇古城村自然资源实施安吉古城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5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古越文化博物馆以及古城遗址公园,总建设面积5000平方米

20000

2014-2016

6

悠居谷度假村

灵峰街道

安吉悠居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利用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餐饮会务、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总开发面积约133亩,建设用地约17亩

15000

2015-2017

7

安吉美颂旅游度假中心

灵峰街道

安吉美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打造集全数字化影城主题公园、休闲商业街区、文化商务度假酒店等为一体的文化休闲项目。总用地面积112亩

24900

2013-2016

8

浙江广电安吉影视文化项目

教科文新区

浙江广电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建设省自然博物园延伸体验区,相关自然活动体验、旅游休闲、影视拍摄等

100000

2016-2020

9

港中旅(安吉)灵峰旅游综合体

灵峰街道

港中旅(安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打造以竹文化和美丽乡村为主题,集精品度假酒店、会议会展中心、特色商业街、温泉基地、山地人居等为一体的休闲养生度假示范区,总开发面积1380亩

20000

2014-2019

10

三特田野牧歌综合体

天荒坪镇

安吉三特田野牧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精品度假酒店、公寓式酒店建设,总建设用地面积175亩,总建筑面积约142000平方米;商业住在、旅游度假街区开发建设,总建设用地面积75亩,总建筑面积约43000平方米;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600亩;园区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各类设备设施采购安装

115000

2015-2017

11

安吉龙山国家遗址公园

县本级

开发区、文广新局

建设浙江考古文化展示中心,中国南方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化展览中心、村落式考古文化板块等

150000

2015-2022

12

安吉国家羽毛球文化运动基地

县本级

城投公司

占地面积609亩,建设包括体育文化设施及住宅

20000

2017-2021

13

昌硕文化中心二期

县本级

城投公司

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建设图书馆

12000

2016-2017

14

乡村文化旅游

山川乡

安吉蝶兰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高家堂景区)

露天浴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雕刻)展示馆,康王故道,康王桥复原保护

2000

2016-2017

15

藏龙百瀑景区4A级建设

天荒坪镇

安吉县藏龙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提档升极,加强景区软硬件建设,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000

2016-2017

16

安吉五峰山运动休闲度假区

孝丰镇

浙江五峰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体育运动场馆及室外体育设施、体育配套接待中心、运动员度假公寓和体育创意产业园

80000

2015-2019

17

中南百草原度假酒店

递铺镇

中南百草原集团有限公司

按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402个客房及大型娱乐场所

20000

2016-2017

18

花博园

昌硕街道

浙江银润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主题花卉区、激情漂流区、户外休闲体验区、游客服务中心四多区块,包括多主题花艺展示区、梦幻漂流、帐篷客、露营地、婚庆场地、游客服务中心、码头、观光马车、动物园、户外足球场地等户外体验项目

150000

2016-2017

19

主题乐园

灵峰街道

安吉山水灵峰休闲农业发展

有限公司

包括亲子乐园、特色酒店和农耕文化设施,打造成农旅结合的主题乐园

15000

2016-2018

20

安吉竹博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灵峰街道

安吉竹子博览园有限责任公司

竹贤阁廉政文化主题馆、清风竹廊(廉政文化竹刻长廊)思廉园、人物雕塑、书画展示、竹文化景观小品等,创建省级以上廉政基地

450

2016-2017

21

CASA溪龙精品度假酒店

溪龙乡

安吉嘉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开发集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等一体的CASA溪龙精品度假酒店项目,主要建设点状式独栋低层木屋22幢、接待中心,、魔术山旅馆、旋转餐、蒙古包露营体验活动中心及职工宿舍等辅助房

12000

2016-2017

22

国际学校

昌硕街道

浙江银润休闲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结合清华紫光,引进全美预备学校排名前十的国际品牌,引入世界领先的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拟建造浙江省一流的国际学校,办学层次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5年全日制教学

70000

2016-2017

23

纳美二期

孝源街道

浙江纳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1#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用于生产和存储UV功能材料、笔用墨水

1980

2016-2019

25

智慧安吉

县本级

安吉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包括智慧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安吉指挥中心、智慧安吉公共服务、“平安安吉”、创新创业、智能制造、智慧农程、智慧商贸、智慧政务、智慧城建、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水务、“无线安吉”覆盖等工程

8000

2016-2020

26

安吉县互联网创客园区

县本级

安吉城投集团

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地

50000

2016-2020

27

安吉中国白茶城

县本级

浙江安吉福士达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茶叶综合交易用房,茶文化展示及休闲观光设施用房,配套仓储与加工包装用房,办公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

96000

2014-2018

28

智慧美丽乡村综合体系

安吉县

县域范围

浙江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美丽乡村信息化平台、爱安吉APP、智慧网驿物流中转平台、美丽E家农村电商服务站,打造智慧美丽乡村新典范

2150

2014-2016

29

美丽E家

安吉县(150

个站点)

安吉星号(新蓝)电子商务

有限公司

建立安吉县区域的区域电子商务生态圈,在国内首创“平台+合伙人+移动端”电商模式,实现安吉范围25万+智能手机用户与供应商在信息链、资金链、物流链的点对点打通

100

201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