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吴镇乡村能级提升之“席坐鄣吴” 示范乡镇创建实施方案
- 来源:鄣吴镇
- 时间:2023-10-30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精神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入推进鄣吴镇长三角文化会客厅建设,全力推动鄣吴镇“席地而坐”乡村样板品牌建设,高品质打造“洁美”镇容环境,让游客群众“乐享”美好生活。
(二)工作目标。持续开展镇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做到“四无三洁二见一现”,即:无垃圾杂物、无污渍痰迹、无积尘泥沙、无积水枯叶,道路广场洁、城市家具洁、墙角砖缝洁,道路见底色、标线见本色,绿化现景致。探索广场、绿地、滨水岸线、校园等想坐、能坐的“席地而坐”应用场景,打造“席地而坐”鄣吴样板,打响“席坐鄣吴”品牌,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城乡环境治理与长效管理体系。同时要在全县城镇精细化考核中争第一,新时代美丽乡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督查考核排名争前三。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三大提升行动
1.开展鄣吴镇“席地而坐”示范区创建行动。一是划定席地而坐“昌硕客厅”创建范围。构建“一带多点”格局,以示范带和多个示范点作为创建的核心区域,以集镇内作为创建的重点区域,以集镇外作为创建的一般区域,示范点包括六个行政村村委(以村委为中心半径100米范围内区域)及知青大院、金銮殿天官墓文化遗址(牵头单位:美丽村镇建设办)。二是提高日常管养品质和强度。采购一批新型机械化保洁设备以及单兵保洁装备,提供一批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帮扶户),加强地面保洁、厕所保洁、绿化绿地保洁、栏杆扶手保洁、功能区内部环境保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工作构架、工作机制、作业标准、人员及设施保障等),公园、广场、道路、绿地等分别达到湖州市“席地而坐”创建标准,增强市民满足感,提高游客舒适度(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办;配合单位:鱼池公司、鄣吴村)。三是提升古村落“微改造、精提升”效果。打造古村落特色乡宿、照相馆等体现鄣吴乡村文化记忆的“人文驿站”,对照“精品级标杆公厕”标准对现有公厕进行提升,对破损的公共座椅、花坛侧石、台阶阶梯等进行修复,裸土复绿,绿化补植,增设可充电、可阅读、可休憩、可社交、可独享的公共休闲座位区(牵头单位:美丽村镇建设办;配合单位:经济与文化旅游办、鄣吴村)。
2.开展示范带、示范点与集镇内环境提升行动。一是实施道路沿线、滨水岸线环境提档升级,净化水体环境,提升乡村品质和颜值。二是做到公共区域无死角,道路、道板、标线见本色,路面及人行道保持干净整洁,路面无污渍,席地可坐,擦拭无尘;对桥梁、凉亭、侧石、墙角、树穴、砖(墙)缝等区域实施深度除污、除垢、除尘;清除绿地内垃圾、杂草,绿地无裸露,及时清理窨井积泥嵌石;路面机扫率达到100%(可机扫区域),冲洗率为100%。三是加强公共厕所及城市家具保洁力度,城市家具实行分级、定期保洁,做到城市家具无污渍。饮水器、桌椅、石凳等游客直接接触的城市家具应每天擦洗一次,每周一次深度保洁,保证可供游客用于休憩的条椅、石凳等坐具干净无尘;对果壳箱、护栏、栏杆、导览牌等其他城市家具要求每周擦洗一次,每月一次深度保洁。四是加强停车秩序管理,加大对集镇主干道门前非机动车与路边机动车停放的巡查检查频次,对机动车违章停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劝离,切实做好昌硕广场、归仁里老街等重点区域内的停车秩序管理(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办、综合行政执法所、派出所;配合单位:鱼池公司、鄣吴村)。
3.开展集镇外沿路沿线整治提升行动。达到“路平、灯亮、景美、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实施主要道路沿线村庄环境治理,清理积存垃圾、死角垃圾和乱倾倒的建筑垃圾,清理沟渠内堆积的垃圾、淤泥。清理与规范乱堆乱放的柴火堆、生产资料及砂石、砖块、钢筋、木料等建筑材料,做好污水溢流、窨井盖沉陷和路灯不亮等问题的整治整修。整治乱丢乱扔、乱披乱挂、乱堆乱建、违规占道等乱象。治理杂乱无序的电力、广电、通讯等强弱电线路,做到“三线”布设安全、美观、规范和维护方便,清除公路沿线、街道两侧房屋乱拉的晾衣线(绳),乱挂的悬挂物。同时加强村容村貌文明创建,及时排查处置乱停车、乱设摊、乱占道、乱晾晒等行为。(牵头单位:各行政村;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办、美丽村镇建设办、综合行政执法所)。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进一步强化各科室、站所、行政村及第三方运维养护单位的主体责任,深入做好“席地而坐”示范乡镇长效管理工作,形成各责任主体的自查、自报、自改的即查即改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综合信息指挥室负责每月汇总以下三大区域内相关科室上报问题清单并与年终行政村考核、强村富民公司分红、第三方运维养护单位奖罚挂钩。
1.示范带、示范点(核心区域):示范带由镇主要领导牵头,条线领导带队每周巡查1次,主要领导带队每月至少巡查1次,巡查期间第三方养护单位跟随即查即改。农业农村办现场指导按照“席地而坐标准”督查日常保洁是否达标,村镇建设办负责督导示范区内的绿化养护及硬件设施维护,综合执法所负责城镇秩序管理及每月底前将相关整改情况汇总上报至综合信息指挥室。各行政村内的示范点由各村主职领导牵头负责现场检查与闭环整改。
2.集镇内(重点区域):集镇内实行牵头科室、责任科室双巡查机制。牵头科室巡查机制由各牵头科室组织相关创建单位每周巡查1次,第三方运维养护单位需结合镇区管理随手拍的方式实时对各自负责领域内长效管理中的问题点位进行排摸自查并即时完成整改,将问题整改前后照片上报至城乡品质管理群(每周自主发现有效问题点位不少于30处),由综合行政执法所汇总记录并于每月底前上报至综合信息指挥室。责任科室巡查机制即将集镇内区域划分为8个网格区块,包干至各责任科室,由各责任科室牵头每周至少巡查1次,并及时将巡查发现的问题点位反馈给相关负责科室,做到即查即改(每周自主发现有效问题点位不少于10处),每月底前将问题点位汇总上报至综合信息指挥室。
3.集镇外(一般区域):由各联村领导牵头,各村主职领导负责,各行政村每周需自主巡查排摸沿路沿线卫生长效、乡容村貌、绿化养护等问题点位并即时完成整改,建立查找问题、上报问题、整改问题的长效管理机制,将问题整改前后照片及文字说明上报至城乡品质管理群(各村每周自主发现有效问题点位不少于20处),由农业农村办汇总记录并于每月底前上报至综合信息指挥室。
(三)形成示范标准
建立“席坐鄣吴”白手套机制,由党建办牵头每周不少于1次对示范带内可坐区域进行抽查,以“无垃圾、无污渍、无积水、白手套不变色”为标准进行现场检查,对不合格区域及时通知责任科室整改。同时结合“席地而坐”示范乡镇创建,从工作机制、作业模式、作业流程、作业标准、设备投入、考核标准、场景应用等方面入手,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出台《“席坐鄣吴”示范管理标准》。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9月底前)
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建立工作联络机制,全面部署“席坐鄣吴”创建工作,各单位要按照承担的整治任务,组织集中调查摸底,全面梳理示范带内、集镇内及集镇外待整治项目,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制定计划,抓好创建工作的部署落实。
(二)重点提升阶段(2023年10月至2023年12月)
对古村落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打造席地而坐“昌硕客厅”示范带,同时对照示范带标准对各示范点进行综合治理;对集镇环境、沿线村庄及路域外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大力整治脏、乱、差等顽瘴痼疾。形成常态化机制,推动各类长效管理顽疾基本消除,全镇旅游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三)长效巩固阶段(2024年1月起)
对整治成果进行总结,针对个别难点问题,实行对账销号的做法,逐个破解。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形成“席坐鄣吴”示范管理标准、机制体系,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实现城乡环境质量长效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领导机制。成立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牵头单位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专责,制定具体工作推进措施,建立健全日常督导调度及信息上报机制。
(二)强化督查考评。各责任单位要根据行动计划,细化进度安排,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序进度完成。镇纪委牵头成立督查组,对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措施不具体、问题不整改的责任单位,视情予以通报,确保打造“席地而坐”示范乡镇工作落实落细。
(三)强化经费保障。相关牵头单位要多渠道争取和整合各类资金,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切实加大对“席地而坐”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落实环卫养护、保洁及设备经费,增加必要的机械化、智能化作业装备投入,不断提高环卫保洁作业效率。
(四)加大宣传引导。镇党建办要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打造“席地而坐”示范乡镇的重要意义,要坚持舆论先行,将宣传贯穿整个行动,引导广大村民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牢环境保护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打造“席地而坐”示范乡镇创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