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3/2019-05688 发文时间: 2019-12-02 11:51: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安吉县文体旅游局
文件效力:
安吉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信息

一、安吉县博物馆基本情况

安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浙江省文物大县和全国首批文物工作先进县,是历史上浙江最早的郡治所在地。境内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据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全县境内有908处登录点,5处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57处县保单位。

安吉县博物馆始建于1978年,新馆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2年10月对外开放,建筑总面积15924平方米。馆内共分为生态厅、历史厅、铜镜厅、临时展厅四个展厅。

目前,安吉县博物馆、安吉生态博物馆、诸乐三艺术馆、安吉县文保所合署办公,下设三个部门:办公室和安全保卫部、陈列宣教和库房管理、文物保护部。县博物馆现有藏品12214件/套,实际数量为34268件,其中一级文物有21件/套、二级文物有116件/套、三级文物有1206件/套,古籍1194部共10335册。

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美丽中国"和"生态浙江"战略,积极探索创新博物馆建设,自2008年起,我县开始了一项博物馆建设的新实践——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结合安吉的遗产资源,我们采取"1中心+X展示馆"的网络模式展开生态博物馆建设,即由一个中心馆和多个展示馆组成的"安吉生态博物馆群"。中心馆即为坐落于县城的安吉县博物馆,是全面体现生态文化大县特色,集中展示安吉辉煌历史,系统展现安吉传统民风、民俗,融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科学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展示馆则分散于全县各乡镇,以茶文化、书画文化、畲民文化、蚕桑文化、现代产业、扇文化、孝文化、尚书文化等多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为展示内容,是安吉生态博物馆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安吉县展示生态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安吉生态博物馆独特的馆群模式通过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等各个方面景观较好地融合,采用"一中心馆、X展示馆"的"安吉生态博物馆群"框架结构,努力实现从"馆舍天地"到"广阔田野"的跨越,活态呈现安吉最美县域。安吉生态博物馆独特的馆群模式,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成为了"第三代生态博物馆"的新形态,提升了安吉百姓的文化自觉,文化保护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面积改善。安吉生态博物馆已成为安吉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先后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我国东部地区生态博物馆建设示范点和全国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是生态浙江建设的亮点工程,也是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二、安吉县图书馆基本情况

安吉县图书馆始建于1997年,2001年增设电子阅览室,2003年开通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公共图书馆一级馆,2010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公共图书馆一级馆。目前安吉县图书馆坐落递铺镇天目路635号,大楼占地面积600平米,使用面积为3600平米,内设6个科室(外借室、报刊、电子阅览室、少儿室、地方文献室、采编室、办公室),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总藏书15万册,年接待读者10万人次左右。

为优雅竹城的重要文化载体和重大民生项目,安吉新图书馆项目2017年9月正式动工,项目实行PPP模式由县城投集团为代建单位,浙江建投集团投资,浙江二建总承包。

该项目座落在凤凰公园西侧、玉磬路东侧,与吴昌硕纪念馆并列于安吉大道南侧。PPP投资概算1.15亿元人民币, 总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地下一层、地面五层。新馆设计60万册收藏能力,其中纸质图书35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阅览座位1000余个。内设青少年阅读区、低幼亲子阅独区、成人阅读(外借)区、地方文献(特藏)馆、视障阅览区、报刊阅览区、24小时自助借阅区、多媒体电子阅读区、多功能报告厅、驻馆作家工作区等。

新馆项目建设坚持特色化、智慧化原则,目前,新馆建筑内部墙体砌筑、消防管线、给水设施、外立面整体幕墙(石材干挂、玻璃幕墙)安装全部完成,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内部装修工程完成70%。建设中同步实施了信息智能、数字资源、亮化照明、道路绿化、管网管线、停车位改造等配套工程。

三、吴昌硕纪念馆基本情况

吴昌硕纪念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1964年始筹建,1982年重新设立,与安吉县博物馆合署办公,馆舍历经三次变迁,一期工程占地882平方米,于1986年9月落成并对外开放,二期工程于1994年进行建设,建筑面积为1288平方米。2006年2月,与博物馆分离,单独建制。2012年安吉县人民政府投资1.2亿元在县城安吉大道2号兴建吴昌硕纪念馆新馆(三期),占地面积9369平方米,建筑面积653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950平方米,为四层框架混凝土结构,于2014年9月12日吴昌硕先生诞辰170周年之际,落成并对外开放。吴昌硕纪念馆下设办公室、宣教部(讲解部)、陈展部、典藏部(资料室)和安保部。

馆藏有吴昌硕诗、书、画、印、书稿信札、文房四宝等70余件,近现代任伯年、王一亭、沈尹默、陈半丁、黄宾虹、沙孟海、王个、诸乐三等名家作品及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千余幅,各类实物资料3100余件。馆内有固定陈列和临时展厅,二楼全景式推出"一代宗师"主题陈列。展览由"江南世家"、"芜园岁月"、"游寓江左"、"仕心不已"、"赢誉申江"、"震古烁今"六大版块组成,展示了吴昌硕一生历经磨难、奋发图强、敢为人先,最终攀登上中国美术史高峰的传奇人生。历时五年,编纂的《吴昌硕全集》是近代艺术出版史上以"海派"艺术为对象的最大出版工程,包括篆刻、书法、绘画、诗文信札四个分卷,其中篆刻两卷、绘画四卷、书法三卷、文献三卷,共收录吴昌硕各时期代表作品近5000件,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吴昌硕各方面的成就,是目前为止,收录作品最多、面貌最完整的吴昌硕作品汇编出版物,是研究吴昌硕以及研究近现代中国艺术进程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吴昌硕纪念馆以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推进吴昌硕艺术传播与研究,成为安吉县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与日本成羽美术馆正式缔结为友好馆,促成鄣吴小学与日本花房小学友好结对,以书画会友、文化为媒,推动两地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今年来,获得日本师村妙石捐赠的与吴昌硕有交往的8位日本书画界友人的11幅作品及师村妙石自己创作的有关安吉的书法作品(《安且吉兮》、《安吉颂》、《强其骨》《龙王山》)等4件,同时获赠吴昌硕曾孙吴有斐及其弟妹捐赠吴长邺的书画作品五幅,国家一级美术师言恭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孟昭滨等捐献的作品若干。

四、安吉县文化馆基本情况

安吉县文化馆于2019年1月从安吉县生态广场西侧搬迁至现天目中路635号安吉县图书馆四楼(过渡),目前办公区域800,培训区域约300,内设办公室、表演艺术室、艺术总监室、视觉艺术室、社会文化指导中心。文化馆新馆正在建设中,新址位于凤凰中心广场,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合建,文化馆面积约2000方,预计2020年11月30日毛坯交付。

安吉县文化馆成立于1959年,为国家二级馆。主要负责策划实施全县性重大主题及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面向市民开展各类公益性艺术培训、展览、讲座,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辅导。主打 "春秋季公益文化艺术培训"、 "文化下乡"、"文化走亲"、"文化街景"、"视觉艺术"巡展等系列文化活动。

县文化馆致力打造以竹乐团为主的精品创作,编排《竹海交响》,《新山风竹韵》《竹凤凰》等,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大型音乐会、浙江省文旅部组织的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2019年根与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最美县域"北京世园会等重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