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 330523/2021-06178 | 发文时间: | 2021-10-09 15:03: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杭委〔2021〕40号 | 发布机构: | 杭垓镇 |
文件效力: |
杭垓镇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各行政村、站所、镇属办公室:
根据中共安吉县委办公室、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发〔2021〕22号)文件精神,现印发杭垓镇《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杭垓镇委员会
杭垓镇人民政府
2021年8月11日
杭垓镇
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1年8月11日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
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安委办发〔2021〕22号)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结合我镇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县关于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总体安排,坚持问题导向、效能导向,创新体制机制,聚焦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强化防范治理、应急救援、减灾救灾整体功能,努力建设与“重要窗口”示范样本相适应的“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二、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职责体系建设
(一)健全基层应急管理责任制。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应急管理责任体系,每年党政会议研究应急管理工作不少于4次。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责任清单,明确应急管理工作责任,每季检查指导应急管理工作不少于1次。应急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安范围,并纳入实绩考核。
(二)强化统筹协调职责。建立镇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党委分管平安、政府分管安全的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结合应急管理职能条线确定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治理办公室(综合信息指挥室),加挂应急管理办公室牌子,建立健全定期会商议事机制和牵头派单机制,全面统筹、协调、督查、考核本辖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工作;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加挂应急管理服务中心牌子。防汛防台抗旱、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等具体工作,根据《关于认真学习浙江省深化机构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机构改革实施情况简报>(第27期)精神切实理顺应急管理领域职责关系的函》(安编办〔2019〕8号)、《关于明确县级部门有关职责分工的通知》(安编办〔2019〕12号)精神,根据各自职责按对口指导部门分工抓好落实。
(三)明确行政村应急管理责任。明确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为应急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整合行政村原安全管理员和灾害信息员职能,在党员干部中择优配备不少于1名应急管理员,负责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各行政村根据实际需求,建立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应急突击队,遇突发险情时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现有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山塘水库巡查员、堤防巡查员、气象协理员等人员及网格员作用,加强风险隐患早期识别化解能力。将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巡查及避险转移、抗灾自救等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员职责,实现应急管理到户到人。所有行政村完成应急管理员配备、网格员应急管理职责落实全覆盖。
(四)厘清应急管理条块职责边界。根据《中共安吉县委办公室 安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吉县科学规范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委办发〔2020〕48号)文件规定,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中的“三个必须”工作职责,镇职能科室主动强化与县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落实好日常工作,涉及防汛抗旱、减灾救灾、森林消防等三大指挥部的综合性工作由应急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落实,确保上下联动、衔接顺畅。
三、建设精准高效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一)强化监管防范源头风险。统筹抓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化解,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坚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目标导向,扎实推进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遏较大”风险防控争先战,持续开展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控,汛期前水利工程、城镇内涝、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危旧房屋、在建工地、小流域山洪等重要领域风险管控清单制定率和执行到位率达100%。严格隐患整改销号闭环管理,健全隐患暗访督办15日办结制度,将风险隐患防范在早、控制在小。镇相关工作机构及公安派出所依法依职责分工做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全面推进应急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强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应急管理信息网格排查处置。深入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推动镇应急管理人员会同专职消防队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及自然灾害防治等服务工作。
(二)健全数字化精准预警通报机制。充分发挥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作用,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全面推广风险防控五色图、应急管理安全码应用。建立健全预警信息通报和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全镇农村应急广播全覆盖。
(三)提高预案针对性和实用性。2021年底前,修订完各类应急预案,编制预案手册,确保预案上下贯通衔接,提升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每年开展梳理工作,及时修改或废止明显与现实脱节的内容。指导行政村编制综合性“多案合一”应急手册,更新完善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镇、村每年各开展1次以上综合性或重点灾种应急预案演练,确保行政村群众3年内预案受教育率达100%。指导辖区企事业单位做好各类预案的有效衔接。
(四)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健全应急管理值班值守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保障,按要求逐级报送应急信息,增强信息报送时效性。将现场影像资料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强化现场可视化调度。健全重大紧急信息首报、续报和终报机制,突出时效性、持续性和全面性,落实易升级事故、易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等重大紧急信息直报制度,畅通信息报告渠道。
四、建强基层应急救援体系
(一)重点加强综合性救援队伍建设。适应全灾种救援要求,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镇、村组建“一地多用、一库多用、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镇级不少于50人,村级不少于20人。加强对行政村自治性、志愿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实行统筹训练、统一调度,提升基层群防群治能力。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特别是要重视各类突发事件中受影响儿童青少年人群的应急心理援助,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开展高效有序的应急心理援助。
(二)全面构建快速响应应急救援网。按照有场地设施、有基本装备物资、有实用工作手册的要求,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站点。2021年底前,在城镇建成区全面建成“135快速救援圈”(1分钟接警、3分钟出动、5分钟启动处置),在城郊和人口相对密集的行政村,积极推进区域应急救援站点建设,以及“15分钟快速响应救援圈”建设。
五、健全基层应急保障体系
(一)强化人员力量保障。根据辖区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等实际情况,参照《关于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中心下辖工作站设置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编办〔2015〕27号)中安全生产工作站及消防安全工作站编制配备数要求全力配足配强应急管理人员,力争做到在编人员持证率100%。探索多类型的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应急管理岗位人员招录方面侧重配备安全生产、消防、化工等专业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工作,同时强化镇、村两级应急管理岗位的稳定性,原则上岗位调整需在岗满两年时间。
(二)强化资金投入保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和“属地化管理、财权和事权统一”的财政资金保障原则,加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费和常态建设资金的保障力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费由镇财政预留;常态建设资金根据需求,视镇财力年初预算安排。应急处置经费主要包括本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后,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法依规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所发生的各项支出经费;常态建设经费主要包括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指挥通信平台建设、技防措施推广、购买应急管理服务、培育企业优秀安全管理人员等提升政府应急救援能力的经费。
六、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定期研究和责任落实考核制度。加强社会化救援队伍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引领社会救援力量服务服从大局,发挥党建带群建优势,引导各类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二)加强业务培训。注重干部应急知识和素养提升,围绕防汛防台“六个一”(识别一张图、研判一张单、管控一张表、指挥一平台、应急一指南、案例一个库)工作体系,组织开展防汛防台专题培训,重点加强各级防汛责任人和基层一线干部的培训。每年组织对镇、村应急管理人员和网格员业务培训,切实提升业务能力。
(三)加强督促指导。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定期巡查机制,完善应急管理考评机制,注重在处置重大风险、抗击重大灾害中检验管理实效。职能科室要积极对接县级有关部门,推动我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解决实际困难。
(四)加强正向激励。建立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追责,有效落实容错免责机制。执行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工伤、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抚恤政策,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等保障政策,合理确定应急管理人员待遇。
附件
杭垓镇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 长:孙传国、徐 平
常务副组长:陆 恒、胡立武
副组长:林 颖、沈学斌、陈纯国、施艳云、杜 烨、
朱于佳、张 行、葛 迪、胡迎春、胡成功、
朱栋胜
成 员:石晶晶(党政综合办) 梁 靖(党建工作办)
杨喜子(社会治理办) 张旭琴(经济发展办)
毛闻君(农业农村办) 李民欢(社会事务办)
戎露杰(村镇建设办) 丁煜鑫(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蔡金平(综合执法所) 张向煜(交警中队)
应晓亮(杭垓国土所) 申屠洪敏(派出所)
陈钱钟(市场监管所) 曹晓晓(高速指挥部)
曹 勇(环保条线) 徐树林(文体条线)
方 蕾(统战条线) 陈宏伟(交通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