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 330523/2021-02673 | 发文时间: | 2021-05-25 14:18: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安吉县财政局 | |
文件效力: |
一、国有资产运营总体情况(监管企业数据)
截止2020年底,据企业国资年报统计,全县监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65.02亿元,同比增长10.4%;负债总额551.68亿元,同比增长11.0%;所有者权益总额313.34亿元,同比增加9.65%;监管国企资产负债率63.78%。2020年国企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6.16亿元,利润总额-3.10亿元,净利润-3.35亿元。 亏损主要来自产投集团(原国资公司)和交投集团。产投集团亏损的原因是来自政府补助减少了1亿元,财务费用增加了0.5亿元。交投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补助收入少,投资的公益性项目不能产生营收,历史原因形成财务费用较高。
其中,县属集团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城投集团资产总额289.97亿元,营收14.03亿元,利润总额0.64亿元,净利润0.57亿元;产投集团(原国资公司、文旅、产投)资产总额334.56亿元,营收2.88亿元,利润总额-2.21亿元,净利润-2.25亿元;交投集团资产总额173.66亿元,营收5.07亿元,利润总额-0.88亿元,净利润-0.98亿元。
二、企业改革及监督管理情况
1.全县国企深化改革实质性推进。一是《安吉县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方案》于12月底正式印发。组建设立两山国控集团,全县形成两山国控集团、开发区集团和示范区集团三个一级集团平行运行,城投集团、产投集团和交投集团三个二级集团实体化运转,乡镇(街道)所属企业、部门国企纳入县属集团联动发展的全县国资国企发展新格局。二是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监管度更高。对全县部门下属国企进行全面排摸,制定《安吉县29家县级机关部门下属国有企业分类处置方案》,建立推进通报机制。三是国企资信评级取得质的突破。2020年两山国控集团、开发区国控建设集团成功获评“AA+”主体认定,全县已有AA+国企2家,AA国企7家。四是完成10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4家国企子公司的混改任务。五是完成央企、省企、县企1300余人档案移交、组织关系转移及社会化管理各项工作。
2.系统开展国有资产资源清查工作。2020年,县政府成立国资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县长担任组长,成立工作专班,县政府党组成员黄根凤同志亲自督办,组织开展了全县系统性的国有资产资源清查工作。清查范围涵盖全县机关部门、乡镇及其下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企,共计梳理出房屋、土地、权益、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公益类资产等六大类资产625.67亿元,其他类资产38.4亿元。期间,开展了安吉振州工业园的清理工作,将20余户非法侵占户清理出园区,收回土地面积44759平方米,房屋面积23275.93平方米的园区使用权,持续八年的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
3.理顺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制定修订了《安吉县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吉县国有资产出租管理暂行办法》及改革后新四大集团的三定方案,国资监管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完善考核制度,突出绩效考核导向,引进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浙江分所协助实施考核内控咨询,加速企业内控机制的建立。推进国企全面预算编制。要求县属四大集团谋划编制2021年预算报告,推动企业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三、国有资产分配情况
考虑到我县国企业实际经营情况,2020年执行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27.36万元。其中,城投集团上交利润收入400万元;产投集团上交利润36.08万元;湖州银行股利收入342万元;企业清算收入49.28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国企深化改革推进难度大。方案的落地是新的起点,推进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乡镇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联动的改革机制,要求全县各乡镇、部门、国企都要高度的统一思想,反复磨合。全县国企联动发展的格局尚未稳定,新组建集团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主业梳理亟待落实。集团之间产业跑道规划尚不清晰,存在产业重叠交叉的“抢跑”现象。此外部门国企分类处置工作尚未全部完成,需要持续跟踪进度。
2.县属国企融资压力加大。2021年国家货币政策的相对收紧,两山国控集团直融工作尚处于启动申报阶段,在过渡期间国企资金运转还存在一定的压力,需要随时关注。城投、交投、产投承担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类重大基础建设任务,存量债务大,财务费用高,急需政府新的资产注入。
3.县属国企盈利能力差。由于县属国企布局以城建、水务、旅游、交通等传统行业为主,且功能类企业占据多数,营收不足以覆盖历史大体量债务形成的融资费用,除城投外,交投、产投均未建立有效的政府补助收入结算机制,亏损的局面难以扭转。县级国企资源优势不足,交通运输、旅游等传统业态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较大,营收增长后劲缺乏,急需转型升级。
4.国企人才队伍建设还需加强。由于县级国企实体化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薪酬待遇等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职业经理人等引进较少。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也是国企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推动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方案》落地。跟进改革后董事会、监事会设置,理顺新一轮国资监督管理体制。建立财政局(国资办)——两山国控集团——城投、交投、产投三大实体化运转集团之间的授权责任清单,理清权责关系。
2.完成29家部门国企注销、无偿划转、重组等分类处置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进全县29家部门下属国企的分类处置工作,按照功能定位整合到县属集团。建立工作群,提供分类处置各类材料样本,全程跟进改革工作。按照县政府的要求建立分类处置进度通报制度,联合县政府督查科督促各部门处置进度,县属集团接收整合进度。
3.结合本轮国企深化改革,完善各项国资管理制度。制定新一轮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完善国企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监事长工作机制。建立国有企业主业目录,划清集团职能跑道,避免内部竞争,重复投资。在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初期,注重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党委、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自不同的领导、决策、监督和管理职能。要求各集团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风控制度,用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来保障国企规范化运行。
4.紧紧围绕全县重大战略,完成全县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结合安吉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刚刚落地的具体情况,对个别新组建集团加强规划编制的指导,对城投、交投等变动不大的集团督促规划编制的进度。对安吉县“十三五”期间国企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加强衔接,尽快完成安吉县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的编制。
5.进一步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证券化改革工作。加快厘清县属集团的主职主业,印发主业目录,对非主业项目通过国企混合所有改革的途径加快剥离,完成国企的瘦身健体,增强营运效率。将资产证券化工作作为国企的重要工作来谋划,要求国企将资产证券化和培育上市公司的工作列入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