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是秸秆焚烧现象的易发期、高发期。上周,本报记者在全县范围内随机走访,调查发现,尽管秸秆禁烧已经实施多年,但在部分乡镇(街道),焚烧秸秆现象依旧比较突出。
在天子湖镇,记者通过航拍镜头发现,不少田间地头飘起阵阵浓烟。其中,在一处农田里,三堆秸秆一字排开,同时冒着浓烟,导致周边空气雾蒙蒙一片。在递铺街道南北庄村,记者驾车行驶在道路两边,车上的PM2.5检测指数快速上升,空气中更是呛味扑鼻。有的村民还在房前屋后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消防安全隐患。
“烧的是番薯藤,打算烧完之后再种菜。”村民李阿姨(化名)在家门口烧了两堆秸秆,她解释说自己不常在家,对禁烧秸秆的相关情况不太了解。
随后,记者来到绕城东路,看到路上有大量烟尘,能见度下降;经过观察,发现道路边有两处秸秆焚烧点,其中一处火势较大,在距离地面50米的空中,都能清晰看到火光。
“这附近经常有很大的烟尘,有时半边天都灰蒙蒙的,烧秸秆、烧杂草的都有。”王先生住在绕城东路附近,他说,自己每晚11点之前都不敢开窗,因为除了烟尘,焚烧后产生焦味也一直弥漫在空气中。
从9月底开始,我县范围内焚烧枯藤、秸秆等现象开始增多,其中90%以上发生在傍晚和天黑以后,地点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为主。那么,秸秆禁烧实施多年,为何依旧高发呢?
“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查处秸秆禁烧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困难。”县综合执法局直属二中队工作人员沈晨蓉说,一方面是老年群体禁烧意识薄弱,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另一方面,秸秆焚烧在夜间时段高发,因建筑物、树木等遮挡,违法行为较难发现,即使有无人机、天眼等巡查手段,被发现的也只是少数。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局共发现并制止露天焚烧行为291起,立案38起,罚款19500元。
沈晨蓉表示,接下去,该局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开展形式多样的秸秆禁烧宣传,加强面向老年人的宣传力度,全力遏制秋冬季节露天焚烧秸秆的高发、多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