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安吉 >安吉动态
在“碳”索中迎新机 余村打造全域全要素零碳乡村
来源:安吉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23-04-04 字号:[ ]

  造型上,融合银杏叶和蒲公英的视觉元素;技术上,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光电科技,通过树叶顶部的光伏薄膜采集太阳能……天荒坪镇余村印象旁的零碳公园里,有三颗会发光的“生命之树”——光伏树。不同于一般配套景观,这些光伏树能自行发电。“他们白天通过光伏板吸收的能量可储存起来,用于晚上的照明发光。”天荒坪镇村镇建设办工作人员盛文军介绍,平均1棵光伏树全年可收集1825度电。

 不止光伏树,放眼余村,零碳建筑、绿色低碳开关站等“新时尚”都让人大开眼界。作为联合国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余村正围绕创建全国首个全要素零碳乡村目标,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力争实现“绿水青山”向“零碳富地”的升级。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乡村减碳涉及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所以整体推进中要配以专业、系统的思维。”天荒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该镇特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根据余村村域实际,制定了《中国·余村零碳乡村建设规划2022—2035》,这是全国首个全域全要素的零碳乡村规划。规划对准“建筑、交通、市政、能源、农业”五大净零转型领域,推出“零碳数智、零碳市政、零碳景区”等多项涉及平台建设、公共治理、低碳生活的行动计划,力争2027年前实现余村村域范围碳中和。

 就在不久前,“余村印象”图书馆还成功收获全国首张铂金级乡村碳中和建筑认证证书。这意味着,余村绿色“碳”索迈入了新阶段。据悉,余村印象是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成,主要通过建筑自身节能以及采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形式,优化降低能耗、抵消建筑碳排放。据测算,该建筑年运行减碳量为28.58吨,将逐年抵消建设过程的隐含碳排放量;运行至第5年,也就是到2027年,建筑碳排放总量达-4.68吨,能完全满足零能耗、零碳建筑的目标,且往后每年都将实现负碳运行,成为一个负碳项目。

  眼下,余村正努力向“零碳”目标迈进,低碳出行、节能减排等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文农旅等生态富民产业欣欣向荣……一系列看得见的成效引领全域建设,余村也在绿色“碳”索中不断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