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共同富裕专栏 >共富动态
耕地保护改革激发共富新活力
来源:安吉新闻网 时间: 2024-01-02 字号:[ ]

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在梅溪镇武康桥村“千亩方”工程现场,经过平整复垦,原先的零散田连成片,油菜郁郁葱葱。“今后,村里将利用这片‘千亩方’,打造耕地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美丽良好的未来农场。”村党委书记徐国平说。

  安吉“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丘陵居多,耕地资源先天不足,还存在“耕地上山、林果下山”等农业空间错配问题。我县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百千万亩方工程的同时,还将通过实施陡坡与平原农用地布局优化和整治提升工程,逐步开启“山上”换“山下”的耕地保护新模式。

  武康桥村也曾面临这样的问题。“以前这里是梯田、低洼田,现在整治后连片耕地达到3200余亩,比原来还增加了500多亩。”徐国平说。在县资源规划局指导下,武康桥村完成对农田周边平原林地的政策处理和方案设计,待正式立项实施后,通过陡坡与平原农用地的优化布局,将立地条件差、不便于种植的陡坡农用地纳为可置换补充林地,提升林地连片度。“田租从400多元/亩增加到600多元/亩,接下去我们还会引进稻田咖啡、酒店、露营等农旅项目,让村里热闹起来,实现一亩多收。”他说。

  小田变大田,农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眼下,陡坡与平原农用地布局优化和整治提升试点已经全面启动,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推动形成更加优化的自然资源空间布局。“前期,我们全面梳理了林耕资源,并以片区化先试先行推动林地垦造,推进耕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保护开发和管理利用。”县资源规划局项目专员高殷介绍。例如,天子湖镇高庄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存在零星耕地,不便于后期管理,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碎片化问题,也亟待优化调整。通过陡坡与平原农用地布局优化和整治提升,可以让耕地连片集聚,林地分布更加合理,实现“平原种地,山上种树”,进而优化村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以改革创新激发共富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推动更多共富项目落地生根。”县资源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卫民说。此外,我县还将结合自然资源综合改革等试点,探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等机制,把强村富民融入耕地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土地整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