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运动会灵峰赛区预选赛开赛,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项目吸引当地居民和青年人才同台竞技;网球场内,公益培训定期开展,“网友”们竞相挥拍,体验运动乐趣;街道谋划举办三人制篮球赛,以赛事激发群众健身热情……今年以来,灵峰街道常态化开展体育运动赛事和活动,以健康运动、健康生活为引领,提高辖区居民生活品质。
作为灵溪公园的“园中园”,灵峰人才体育公园毗邻溪上云庐、金融中心、金陵府等住宅小区,过去美则美矣,但体育设施配套不足,功能性未能充分展现。灵峰街道从景观和功能性入手,通过“微改精提”,布局了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多巴胺主题运动公园,实现全龄适宜、全时可游、全季可观,成为居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谓之“人才”则体现了公园服务对象的特点,一方面该公园是居民品质生活的有益设施,另一方面因临近灵峰智慧谷,新经济项目汇集了大量青年人才,建设该公园也是灵峰街道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的举措。
增强“运动”属性,硬件是基础。近年来,该街道聚焦全民健身有效供给,积极将闲置用地转化为运动场地,通过新建或改建小微体育公园等举措,完善体育基础设施配套,在绿水青山间打造了一个个“生态健身房”。截至目前,街道的体育场地面积达83.2万平方米,超全县体育场地面积总量的四分之一。
闲置用地经过改造,变成了城南微体育公园,健身功能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以足球场为中心,在周边区域新增健身器材,满足各类人群健身需求;曾经的景观“短板”区块,经过改造变身浒溪墨竹路公园(墨竹路—香溪路段),荧光跑道成为该公园的特色……在灵峰,小微体育公园逐渐成为人们运动健身、放松身心、接触自然的载体,成为塑造“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空间新形态的重要组成,因地制宜的设计、节约集约的建设、面向大众的使用,在动与静的结合中提升了街道环境品质和服务功能。
在灵峰街道横山坞村,过去设施不够健全、环境不够美观的恒园公园经过提升后,不仅配置了网球场等体育设施,还拥有了800多平方米的“海绵”广场和绿化景观。因临近小瘾·半日村民宿村落,恒园公园还受到了游客们的欢迎,成为区域功能性的补充。“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小微体育公园等体育场地作用,组织开展体育赛事、公益培训等活动,让居民近享、乐享健身自由。”灵峰街道有关负责人冯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