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3/2024-03285 成文日期: 2024-06-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安吉县林业局
文件效力:
安吉以林长制牵引创新,实现“绿意”入市
发布日期:2024-06-13 16:15:48

安吉县立足全省首个林长制改革试点县基础,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创新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富民”林业新格局,统筹推进林区发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不断拓宽“两山理念”转化通道,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低碳共富发展之路。

近日,安吉林业局的林地空间综合治理专班办工作人员格外忙碌。洽谈合同、指导林农、落实划拨林地区块……每一项工作都在与时间赛跑。

“安吉县一共有119个村,大多数我们都跑过了。”安吉县林业局党委委员诸炜荣介绍,从去年开始,安吉在杭垓、孝丰等4个乡镇进行试点,将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碎片化等问题园地,划定为林地资源后备补充空间,通过种植树木使其置换成林地,再通过补充林地指标入市“变现”。

年近80岁的丁根友是杭垓镇缫舍村第一个上山种树的村民。他家山上原本种着2000多棵板栗树,经过多年采摘后,板栗林进入了低产期。去年,丁根友决定换种红叶石楠和榉树。如今,这些树木已发出了新芽。

丁老伯通过此次治理改造收获了一波红利,也极大增强了村民们养山护林的积极性。去年,缫舍村短短20几天便完成造林6278亩,实现户均增收10万余元、人均增收3.2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627.8万元。

2023年,安吉县造林面积2万亩,其中1.45万亩园地变更成了林地,今年继续新增2万亩造林面积。根据浙江省对林地实施“占补平衡”、“先补后占”的管理要求,安吉推进的林地空间综合治理项目,犹如一场及时雨,也为兄弟城市的林地发展创造了新空间。

“去年,我们与南太湖新区、绍兴的部分县区洽谈,实际达成交易2000亩,金额约4亿元。” 县林地空间综合治理专班工作人员李晓介绍,“今年初,南太湖新区预计有1000亩左右的调剂需求,温州等沿海县区近期也来商谈了。”

“我们建立了一种‘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的机制,在推动绿水青山入市变现的过程中建立了一套持续性惠益分享机制,把绿色生态融入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去,形成正向的循环来实现我们山区农民的共同富裕。”安吉县林业局党委委员诸炜荣说。

为全面优化林业富民体系,安吉还建立了以村级林长为主体的毛竹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农”,创新毛竹集体经营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县119个行政村、4.75万户林农、84.3万亩竹林资源入股。同时,以“林长智治”应用场景为基底,安吉开发全国首个竹林碳汇数字应用场景,畅通碳汇资金发放及监管,确保资金流入农户“口袋”。目前,首批资金发放完成,村均增收100万元,户均增收8000余元。

在实现经济创收的同时,安吉林业部门始终坚持“栽管并重、养护并行”,林长制推陈出新,全面提升林业治理效能。今年,安吉率先尝试探索“林长智保”监管平台,在安吉递铺街道和梅溪镇进行试点,选用29个摄像头实时监控,进行视频自动抓拍,预警事件直接关联各级林长、护林员,做到“人防+技防”双联动,及时掌握林地现状,严控林业违法行为。

林地治理从“制治”到“智治”,“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安吉沿着这条两山转化的新路径,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属于老百姓们的“金山银山”。

(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