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523/2025-01483 | 成文日期: | 2025-04-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安吉县文体旅游局 | |
文件效力: |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2025年的工作,总的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各级党委政府战略部署,聚焦县委“133”工作体系,突出重点,改革创新,聚力全域全季全天候旅游目的地建设。
2025年主要指标设定:聚力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确保主要指标全市领跑、全省领先。力争全年旅游人次突破3500万,旅游收入突破500亿,全县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拉动过夜游客占比保持60%以上。争取全年新开工文旅项目10个、新竣工文旅项目8个,全年完成文体旅游项目投资45亿元以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00场、全民阅读活动500场、送书下乡不少于3万册。培育打造省高等级民宿10家(含文化主题),省级乡村博物馆4家、省级非遗茶空间1家,省级非遗工坊1家。力争2025年体育场地面积增加10万平方米以上,全年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不少于230场。力争省级试点3个(省级入境旅游先行试点、大余村省级乡村旅游集聚示范点、省级集中连片考古前置试点)。
2025年总体思路:
围绕“一带四圈”,突出全域旅游。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科学谋划、优化布局、点面结合,全力打造“一带四圈”旅游经济圈,推动“全域全季全天候旅游”旅游目的地建设。“一带”,即临港绿水经济带;“四圈”,即大余村国际山地旅游圈、灵峰城市品质会客圈、黄浦江源户外运动休闲圈、昌硕故里文化康养旅居圈。临港绿水经济带,重点突出荆湾、新丰、安城、乌象坝等节点建设,持续提升深蓝计划、溪畔1号、白茶原等项目,形成古遗址、古城墙、古建筑与带上沿岸景观交相辉映,与水上运动、水经济、新赛事动静相宜。大余村国际山地旅游圈,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重点建设云上天路,实现云上草原与余村2个百万级流量景区无缝衔接,努力形成高能级旅游目的地。灵峰城市品质会客圈,加快国家旅游度假区与未来科技城无缝衔接,山水城相连,充分布局浒溪溪岸时尚新业态,打造网红街区、青年社交空间、艺术演艺、烟火美食、直播优场等城市品质会客圈,为青年入乡首选地提供旅游产品新供给。黄浦江源户外运动休闲圈,不断拓展“水陆空”联动的空间布局,差异化落位滑雪、滑翔、攀岩、漂流、徒步越野、射击射箭等户外运动项目,创新房车营地、露营公园、水上乐园、森林探险、低空飞行等年轻态、时尚范的旅游产品,大力引进和培育自行车赛、越野赛、攀岩赛、滑翔伞赛、射箭赛等各类国家级、省级体育运动赛事,全力打响“户外运动天堂”品牌。昌硕故里活力康养研学圈。串联吴昌硕故居、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南百草原、安吉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宋茗茶博园等资源,打造集生态研学、考古研学、茶文化研学、书画研学、非遗研学、农耕研学等多元化研学产品系列,塑造长三角地区知名研学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月亮湖项目落地建设,荣耀天空之城、浮云谷项目整体提升,布局适宜活力老人的文化旅游、康养产品。
2025年重点任务:
一、围绕“项目提速”,加快投资拉动。加快落地一批牵引性项目、培育一批高质量市场主体。重点推进月亮湖度假酒店、红石崖旅游景区、百草原二期、郊外之芯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未来科技城文化艺术中心、云上天观、文岱户外高空运动等8个项目竣工运营。加快推进省自然博物院二期(浙江省天文馆)、云上龙王山高山全季文旅度假综合体、孝源夜经济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尽早落地。突出旅游夜经济短板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两山未来科技城艺术夜场、恒隆府街区美食夜场、田园嘉乐比等景区游乐夜场等项目建设,打造安吉夜游、夜购、夜娱、夜宴体系。
二、围绕“品牌引领”,深化文旅融合。全面打造安吉青创文旅城市形象,持续放大安吉“村咖”、“长三角露营天堂”、“长三角研学中心”、“长三角户外运动天堂”等城市品牌效应。办精办好长三角创客大会暨第四届长三角露营大会、浙江省“五百行动”文旅招商对接会、第四届乡村文旅运营招商相亲会等重要品牌活动,重点办好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分会场、第九届中国(安吉)玩水嘉年华、第三届长三角青年观星嘉年华等系列主题推广活动。积极承办2025年中国入境旅游国际旅行商推介会、浙江省职工疗休养工作会议暨“探源安吉”职工疗休养资源宣传推介会。编制《安吉县音乐节举办服务指南》,组织举办2万人以上音乐节2场以上。组建安吉县数字文旅营销矩阵传播中心,持续开展跟着“音乐”、“影视”、“赛事”、“考古”游安吉、乘着高铁游安吉等专项市场交流推广,拍摄制作露营咖啡、考古研学微短剧2部。
三、围绕“改革提效”,扩大要素释放。全力争创省级入境旅游试点,大力推进余村旅游度假区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黄浦江源度假区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大余村创省级乡村旅游集聚示范点,实现文旅平台能级全面提升。开展文旅“以竹代塑”应用场景示范点建设、星级咖啡馆评定、旅游服务青年人才提升培训、存量漂流纳入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体系等工作,推动文旅产业再提质。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培育“村游富农”绿色共富示范区1家,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游线2条。延伸“非遗+”产业链条,打造省级“非遗茶空间”1家,新培育市级非遗工坊3个、非遗研学人家5家。
四、围绕“文体融合”,提升城市魅力。重点打造文化惠民品牌矩阵,实施安吉“名”文化行动(四名),积极推进第二个省级现象级文化基因激活培育项目“安吉古越文化”激活项目,形成1+1+5文化基因格局。积极推进省级文化基因激活培育项目“安吉古越文化激活项目”,推动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争创国家考古研学基地,圆满完成四普工作,不断做好考古小学堂、做强考古大学堂、做优昌硕文化品牌,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意识。筹备谋划国家高水平体育人才后备基地创建,推进皮划赛艇基地改造建设,完成体育中心(龙山馆)室外场地改造等。办好2025年浙江省户外运动大会,备战港澳第十五届全运会,做好安吉籍运动员的跟踪保障(皮划艇),全力夺牌。
五、围绕“组织保障”,抓好行业提升。培育文体旅游系统实干争先“万花筒”人才队伍,全力锻造新时代文体旅游铁军。建立安吉县文旅产业发展跨部门联动协调小组,由分管县领导牵头成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贯彻县委县政府文旅重大决策、全域全季全天候旅游有关问题进行会商解决。切实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围绕党的建设和产业发展两大主线,狠抓党建促廉政、抓改革提服务、抓创新谋发展,利用“周三大学堂”、“项目负责制”、“美丽办公室”等形式,全力抓好“党建+”文章,推动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清廉型机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