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长期驻留上墅乡上墅村的文刀二马工作室负责人冯树娟就忙碌起来,和施工方沟通岚音block国际音乐社区新项目“青年旅社”的装修进展。这位常年扎根乡村的影视编剧兼导演,被当地的山水生态与人文氛围深深吸引,不仅在此创作纪录片,还萌生了为音乐人打造专属空间的想法。
“很多乐队朋友来村里找不到合适住处,我就想为他们提供一个高性价比的文艺据点。”冯树娟说。于是,将一处村集体老房改造成青年旅社的想法就此诞生。项目采用“村集体资产+专业运营”模式,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为村集体带来持续收益。
“我们的定位就是打造一个文艺青年、音乐青年的聚集地,从文学哲学到当代话题,大家都能自由探讨。”冯树娟说,“瞄准国际背包客、音乐爱好者、大学生等群体,我们计划推出读书会、音乐演出等活动,并开设《上墅来客》自媒体栏目。”
新业态拔节生长,离不开新主体扎根上墅。近年来,上墅乡系统性开展“招青引智”,并全面摸排梳理各村闲置资源,精准匹配青年创业需求,通过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培育特色业态,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形成了“一村一特色,村村有看头”的新图景。
在刘家塘村,00后青年刘展良一毕业就选择回村,将一处闲置荒地打造成“小森林露营基地”。开业一年多来,基地推出了森林咖啡、音乐烤吧、萌宠农场、草坪音乐会等多元业态,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刚开业的时候,客流就很不错,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各个年龄段的游客都有。我们也在不停上新多类型的打卡点和餐饮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刘展良介绍,针对眼下的暑期旺季,基地还与周边漂流项目进行合作,扩大客群。接下来,基地还将扩展三期项目,并重点发力团建服务,破解淡季难题。
这样的青春故事在上墅乡多个村落上演。在这批年轻人的创意下,施阮村的旧厂房成了网红打卡点,老牌乡村董岭有了新IP再次“出圈”……乡村的传统资源变成时尚玩法,音乐社区、青年旅社、山谷咖啡等新业态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