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安吉 >社会新闻
两“青”相悦在余村
来源:电子政务科 时间: 2025-07-18 字号:[ ]

    “我是安吉人,这次专门带从上海来的朋友到余村玩。”在浙江安吉余村走访时,记者碰到了“90后”小伙凌牧云。“你看这里,不仅环境好、景色美,还非常现代时尚,走几步就能看到咖啡店、小酒馆,几分钟之内就能找到充电桩、共享单车,一点不比国外的乡村差,甚至更好。”凌牧云一脸骄傲地说,他已经成了很多外地朋友来余村时的“专属导游”。

       多年来,余村绿色转型、涅槃重生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但在发展的道路上,余村并未止步。6月26日,余村的“青来集”——乡村版青年人才社区迎来成立2周年的纪念日,曾经村里的闲置房屋如今成了青年创业生活的理想之地。而这,源于2022年7月余村启动的“全球合伙人”招募计划。这一城乡“破圈”之举通过向全球发出共建未来乡村样本的“英雄帖”,吸引了大批“新乡人”,让余村变得“更年轻”。

“这个计划的构想始于2021年,我们既想留住‘青山’,又要引来‘青年’。”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回忆道,当年,浙江省明确提出要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试点,余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为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余村站上了新起点,承担起新使命。村干部们开会进行“头脑风暴”,从晚上7点一直讨论到凌晨,最终形成了几项关乎村庄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计划,“全球合伙人”招募计划就是其中之一。招募计划发布后,一大批青年创业人才、机构报名参与,“美在余村”国漫主题咖啡店就是首批“全球合伙人”项目之一。

“80后”青年陈喆是这家咖啡店的主理人,曾在上海经营一家品牌孵化公司,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国漫卡通形象打造线下空间。看到余村发布的“英雄帖”后,陈喆这个土生土长的安吉人决定返乡创业。在他的咖啡店里展示着孙悟空、葫芦娃等上百种文创产品,还创新推出以安吉白茶为原料的白茶拿铁等饮品,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随着到余村创新创业的青年越来越多,农业银行浙江湖州安吉支行积极发放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助力致富带头人发展转型。“很多创业者开民宿、做餐饮时面临缺少有效抵押物的融资难题,对此我们积极运用‘乡旅贷’等产品,有效解决文旅创业者的资金难题。”安吉支行负责人说。

青山敞开怀,青年入乡来。在余村的“青来集”,已有60余个新项目入驻,1200多名青年常态化驻地办公,“新乡人”的数量超过“原乡人”,绿水青山成了青年创新创业的“强磁场”。

为了更好地集聚乡村发展新动能,促进流量共享,这两年,余村不断“扩大升级”,串联周边1镇2乡24个行政村抱团发展,组成“大余村”,发展空间扩容了50倍。

在安吉县,一个“云上天梯”索道项目已经修建完成,成为连接“大余村”和“云上草原”景区的重要交通纽带。


“云上草原”景区位于山川乡的赤豆洋,曾是一片毛竹林,经济效益不高,浙江云上草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东到这里考察后却“如获至宝”。“赤豆洋是浙北第二高峰,常年有绿、冬天有雪。我们的滑雪场建成后,滑雪爱好者不用去北方地区甚至国外,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滑雪运动的乐趣。”深耕文旅行业多年的孙晓东坚信,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充分利用好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这块文旅“宝地”有望成为浙江县域旅游发展的标杆。

景区自2016年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占用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较高。2024年,企业计划扩建景区时,遇到融资难题。农业银行客户经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展开省、市、县三级行高效协同,为企业制定专属融资方案,为项目提供授信9亿元,通过将固定资产贷款与流动资金贷款相结合的组合贷方式,适配企业用款需求,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

孙晓东告诉记者,景区每年能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带动周边乡镇民宿业快速发展,“床位已经从2千个增长到2万个,为大量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2024年,“大余村”吸引游客1100万人次,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54万元。

如今的余村,“新乡人”改变了“原乡人”,引来了“归乡人”,面向全球招募10万名线上注册的“云乡人”。从“经营山水”到“经营人才”,从游客如织到创客成群,余村向人们展示着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离开余村时,白鹭在水田翩跹起舞,青年在“大自然工位”挥洒创意,游人一路欢声笑语……绿水青山间,余村人还在持续书写着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