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龙乡

溪龙乡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 时间:2022-03-18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总收入执行情况

2021年财政总收入预计执行数为10700万元,完成预算数的104%。预计上解财政收入10700万元。

(二)公共财政可用财力执行情况

根据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和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1年,我乡公共财政可用财力为13169万元,主要收入执行项目如下:

1.预算体制核定收入1801万元;

2.2020年度超收分成收入1276万元;

3.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572万元;

4.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830万元;

5.基金预算收入5213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900万元;

6.2020年度账面资金结余477万元;

(三)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2021年我乡财政支出执行数为12424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主要支出项目决算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85万元;国防支出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64万元,教育支出10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0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5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2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885万元;农林水支出1496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3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733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2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万元;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7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39万元。

2021年度,用于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投入7380万元,其中乡镇本级投入330万元。

二、2021年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起点之年。溪龙乡立足自身实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吉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全面开启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新征程,提速推进全域旅游综合体建设,全面抓实白茶产业安全整治,着力抓好园区提升建设和企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民生事业。

(一)拓渠道强征管,助力财政收入持续攀升

坚持依法治理,强化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一是强化征管措施,确保应收尽收。紧紧围绕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强化财税运行分析,向辖区内各规上企业下达年度经济指标任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及时了解经济税源变动情况。二是拓宽税源渠道,夯实税源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运用财税政策和手段,完善乡工业经济政策,构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激励机制,设立"企业发展奖""创新活力奖""品牌质量奖""税收贡献奖"等,支持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调结构促转型,全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总体目标,充分发挥财

政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全力打造美丽经济。一是精准助力转型升级。强化政策扶持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认真落实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技改投入等各项财政政策,加快产业政策兑现,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持之以恒地推项目、优环境、强保障。全年新增在谈项目14个,签约项目2个,完成工业大好高项目1个,农业大好高项目1个。重点支持"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完成低效工业企业出清16家,完成出清总面积56亩。绿色家居配套产业小微园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进一步健全。2021年拨付工业经济奖励资金及其他对企业的财政奖励资金共计约650万元。

(三)聚财力保民生,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整合服务职能设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一是持续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重点支持教育、社会保障、卫生、文化、旅游等事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2021年完成创业贴息担保贷款380万;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120万元,拨付卫生院各类补助58万元,支持本乡教育事业发展,给予经费保障近100万元。二是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溪龙乡慎远堂骨灰堂、白茶博物馆等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茶园管家"项目总投110万元,推广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覆盖茶园面积3500亩;实行青叶交易闭合式管理,青叶市场平稳有序;政府救助保险实现全乡百姓全覆盖;溪龙小学、幼儿园改扩建工程顺利提上日程;成功申报投资3.1亿元的白茶之乡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专项债项目。

(四)强管理提绩效,不断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完善财务各项制度,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后河安置小区等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务竣工决算及投资绩效评价,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行政成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厉行节约要求,严格执行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经费管理办法,严格压缩会议、节庆等一般性支出,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2021年三公经费较上年度下降12%。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断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不明朗,调结构和稳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二是乡财政撬动民间资本,带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不多;三是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需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逐步解决。

三、2022年预算

(一)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根据乡党委总体部署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乡2022年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会议精神及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为指导,围绕全乡"十四五"既定目标任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谱写溪龙发展新篇章。

(二)财政收入预算安排

1.财政总收入

按照"统筹兼顾、积极稳妥、保压并举"原则和县委县政府对我乡财政税收任务要求,建议2022年财政税收收入预算9500万元,全额上解。

2.公共财政可用财力收入

2022年溪龙乡公共财政可用财力预算数8845万元。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预算体制核定的收入2600万元;

(2)2020年度超收分成收入1300万元;

(3)一般转移支付收入2700万元;

(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00万元;

(5)2021年度账面资金预计结余745万元。

(三)财政支出预算安排

根据2022年乡财政收入预算情况,按照预算编制的"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原则,结合2022年乡总体发展规划及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建议对2022年乡财政支出预算进行压缩,安排8803万元。支出科目安排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00万元,主要安排人员经费和人大工作等经费;

公共安全支出230万元,主要是白茶加工用房安全生产整治、采茶工住宿用房安全生产整治、公安监控视频设施采购及重大节日、两会、青叶市场交易等时期安保工作等。

教育支出100万元,主要是教育经费补助、教育设施设备维修维护等;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75万元,主要安排美丽乡村嘉年华活动、文旅政策兑现、旅游标识标牌及节点景观提升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0万元,主要安排乡公墓三期(骨灰堂)建设、临时救助、乡养老中心运营、大病统筹等经费;

卫生健康支出300万元,主要安排乡镇卫生院补助、疫情防控、全民健康体检等经费;

节能环保支出730万元,主要安排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运维、污水设施工程建设、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垃圾分类相关工程、集镇绿化、路面洒水、工业长廊绿化、空气站建设等;

城乡社区支出1400万元,主要安排茶山配套用房建设、溪龙乡集镇道路保洁项目、市政维修、节点提升、景观建设等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

农林水支出900万元,主要安排农业防汛抗旱、捐苗扶贫、河道保洁、农田水利面上工程建设、防汛抗旱、非粮整治等工程项目经费;

交通运输支出300万元,主要安排集镇沥青道路路面修复、乡域道路大中修等;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00万元,主要用于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奖励、对企业家联谊会、茶产业商会补助等;

住房保障支出8万元,主要为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等;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60万元,主要用于自然资源规划事务,包括农民建房测绘、土地整治等;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0万元,乡应急人员装备配置、应急物资仓库补充及应急培训等经费;

2022年预计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总投入3000万元,其中乡镇本级投入320万元。

四、2022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2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发挥职能,努力实现全年财政收支预期目标。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努力培植本地税源。围绕"农业休闲化、工业高端化、旅游品质化"思路,统筹三次产业融合提升,多渠道、多层次培植本地财源。加快绿色农业休闲化提升。以"数字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理念持续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安吉白茶核心产区地位;聚焦田园水乡、生态茶园两大特色板块,按照综合立体、功能分区、环线整合的理念,科学布局,有效植入休闲业态,加快实现农旅融合、茶旅融合。推动工业企业高端化转型。持续优化企业梯级培育体系,引导各类要素集中集聚。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低效企业出清步伐,统筹闲置厂房再招商,实现园区亩均质效倍数式提升。推进全域旅游品质化蝶变。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综合体建设,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特色民宿村落、网红打卡地带等,系统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打造特色精品观光带。

(二)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推进均衡富庶发展。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让溪龙百姓更有"溪龙优越感"。加大民生设施建设投入。推进溪龙小学、幼儿园迁建工程,高品质打造教育综合体。推动卫生院医疗设施提升,高水平建设区域医共体。高标准建成上马坎遗址公园、遗址展示馆,打造浙江人类发源历史"第一站"。全面释放社会保障红利。扎实推进各类政策性保险落地见效,构建大慈善工作体系,以有效财力切实增强群众共同富裕体验感、获得感;继续做好高标准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对溪龙乡生育三孩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积极拓宽对口协作新渠道。以"白叶一号"乡村振兴党建联盟为载体,落实全生命周期帮扶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交流。持续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擦亮对口协作发展安吉金名片。

(三)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加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优先保工资、保运转和保基本民生,紧紧筑牢财政平稳运行和兜住"三保"的底线,确保财政运行基本稳定。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用足用活上级各项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做大做强财政实力。精准执行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收支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强预算、保基本、控追加、严支出"的原则,对于没有纳入预算的支出原则上一律不再执行,杜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切实增强年度预算的严肃性、完整性和预算约束力。

(四)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全县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高效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更新财务管理制度。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务制度执行,2022年,我们将在现有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完善,同时重新编订财务支付手册和流程图,夯实财务管理的制度基础。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根据《安吉县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案》及县财政局的具体工作要求,倒排落实进度,提早完成现有账户的清理和兼并,实现预算支出管理一体化。全面发挥财政监管职责。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审计等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行再提升,尤其是要建立大额资金、重大工程项目、专项补助资金等监管台账。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制度约束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索引号: 2573566T/2022-01259 发文时间: 2022-03-18 14:53:4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溪龙乡
文件效力:
溪龙乡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总收入执行情况

2021年财政总收入预计执行数为10700万元,完成预算数的104%。预计上解财政收入10700万元。

(二)公共财政可用财力执行情况

根据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和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21年,我乡公共财政可用财力为13169万元,主要收入执行项目如下:

1.预算体制核定收入1801万元;

2.2020年度超收分成收入1276万元;

3.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572万元;

4.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830万元;

5.基金预算收入5213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900万元;

6.2020年度账面资金结余477万元;

(三)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2021年我乡财政支出执行数为12424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主要支出项目决算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85万元;国防支出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64万元,教育支出10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0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5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2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885万元;农林水支出1496万元;交通运输支出63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733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2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万元;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7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39万元。

2021年度,用于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投入7380万元,其中乡镇本级投入330万元。

二、2021年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起点之年。溪龙乡立足自身实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吉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全面开启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新征程,提速推进全域旅游综合体建设,全面抓实白茶产业安全整治,着力抓好园区提升建设和企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民生事业。

(一)拓渠道强征管,助力财政收入持续攀升

坚持依法治理,强化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一是强化征管措施,确保应收尽收。紧紧围绕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强化财税运行分析,向辖区内各规上企业下达年度经济指标任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及时了解经济税源变动情况。二是拓宽税源渠道,夯实税源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运用财税政策和手段,完善乡工业经济政策,构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激励机制,设立"企业发展奖""创新活力奖""品牌质量奖""税收贡献奖"等,支持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调结构促转型,全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总体目标,充分发挥财

政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全力打造美丽经济。一是精准助力转型升级。强化政策扶持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认真落实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技改投入等各项财政政策,加快产业政策兑现,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持之以恒地推项目、优环境、强保障。全年新增在谈项目14个,签约项目2个,完成工业大好高项目1个,农业大好高项目1个。重点支持"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完成低效工业企业出清16家,完成出清总面积56亩。绿色家居配套产业小微园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进一步健全。2021年拨付工业经济奖励资金及其他对企业的财政奖励资金共计约650万元。

(三)聚财力保民生,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整合服务职能设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一是持续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重点支持教育、社会保障、卫生、文化、旅游等事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2021年完成创业贴息担保贷款380万;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120万元,拨付卫生院各类补助58万元,支持本乡教育事业发展,给予经费保障近100万元。二是大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溪龙乡慎远堂骨灰堂、白茶博物馆等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茶园管家"项目总投110万元,推广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覆盖茶园面积3500亩;实行青叶交易闭合式管理,青叶市场平稳有序;政府救助保险实现全乡百姓全覆盖;溪龙小学、幼儿园改扩建工程顺利提上日程;成功申报投资3.1亿元的白茶之乡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专项债项目。

(四)强管理提绩效,不断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完善财务各项制度,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后河安置小区等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务竣工决算及投资绩效评价,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行政成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厉行节约要求,严格执行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经费管理办法,严格压缩会议、节庆等一般性支出,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2021年三公经费较上年度下降12%。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断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不明朗,调结构和稳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二是乡财政撬动民间资本,带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不多;三是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需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逐步解决。

三、2022年预算

(一)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根据乡党委总体部署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乡2022年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会议精神及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为指导,围绕全乡"十四五"既定目标任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谱写溪龙发展新篇章。

(二)财政收入预算安排

1.财政总收入

按照"统筹兼顾、积极稳妥、保压并举"原则和县委县政府对我乡财政税收任务要求,建议2022年财政税收收入预算9500万元,全额上解。

2.公共财政可用财力收入

2022年溪龙乡公共财政可用财力预算数8845万元。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预算体制核定的收入2600万元;

(2)2020年度超收分成收入1300万元;

(3)一般转移支付收入2700万元;

(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00万元;

(5)2021年度账面资金预计结余745万元。

(三)财政支出预算安排

根据2022年乡财政收入预算情况,按照预算编制的"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原则,结合2022年乡总体发展规划及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建议对2022年乡财政支出预算进行压缩,安排8803万元。支出科目安排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00万元,主要安排人员经费和人大工作等经费;

公共安全支出230万元,主要是白茶加工用房安全生产整治、采茶工住宿用房安全生产整治、公安监控视频设施采购及重大节日、两会、青叶市场交易等时期安保工作等。

教育支出100万元,主要是教育经费补助、教育设施设备维修维护等;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75万元,主要安排美丽乡村嘉年华活动、文旅政策兑现、旅游标识标牌及节点景观提升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0万元,主要安排乡公墓三期(骨灰堂)建设、临时救助、乡养老中心运营、大病统筹等经费;

卫生健康支出300万元,主要安排乡镇卫生院补助、疫情防控、全民健康体检等经费;

节能环保支出730万元,主要安排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运维、污水设施工程建设、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垃圾分类相关工程、集镇绿化、路面洒水、工业长廊绿化、空气站建设等;

城乡社区支出1400万元,主要安排茶山配套用房建设、溪龙乡集镇道路保洁项目、市政维修、节点提升、景观建设等其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

农林水支出900万元,主要安排农业防汛抗旱、捐苗扶贫、河道保洁、农田水利面上工程建设、防汛抗旱、非粮整治等工程项目经费;

交通运输支出300万元,主要安排集镇沥青道路路面修复、乡域道路大中修等;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00万元,主要用于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奖励、对企业家联谊会、茶产业商会补助等;

住房保障支出8万元,主要为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等;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60万元,主要用于自然资源规划事务,包括农民建房测绘、土地整治等;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0万元,乡应急人员装备配置、应急物资仓库补充及应急培训等经费;

2022年预计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总投入3000万元,其中乡镇本级投入320万元。

四、2022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2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发挥职能,努力实现全年财政收支预期目标。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努力培植本地税源。围绕"农业休闲化、工业高端化、旅游品质化"思路,统筹三次产业融合提升,多渠道、多层次培植本地财源。加快绿色农业休闲化提升。以"数字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理念持续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安吉白茶核心产区地位;聚焦田园水乡、生态茶园两大特色板块,按照综合立体、功能分区、环线整合的理念,科学布局,有效植入休闲业态,加快实现农旅融合、茶旅融合。推动工业企业高端化转型。持续优化企业梯级培育体系,引导各类要素集中集聚。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低效企业出清步伐,统筹闲置厂房再招商,实现园区亩均质效倍数式提升。推进全域旅游品质化蝶变。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综合体建设,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特色民宿村落、网红打卡地带等,系统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打造特色精品观光带。

(二)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推进均衡富庶发展。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让溪龙百姓更有"溪龙优越感"。加大民生设施建设投入。推进溪龙小学、幼儿园迁建工程,高品质打造教育综合体。推动卫生院医疗设施提升,高水平建设区域医共体。高标准建成上马坎遗址公园、遗址展示馆,打造浙江人类发源历史"第一站"。全面释放社会保障红利。扎实推进各类政策性保险落地见效,构建大慈善工作体系,以有效财力切实增强群众共同富裕体验感、获得感;继续做好高标准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对溪龙乡生育三孩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积极拓宽对口协作新渠道。以"白叶一号"乡村振兴党建联盟为载体,落实全生命周期帮扶机制,深化各领域合作交流。持续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擦亮对口协作发展安吉金名片。

(三)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加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优先保工资、保运转和保基本民生,紧紧筑牢财政平稳运行和兜住"三保"的底线,确保财政运行基本稳定。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用足用活上级各项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做大做强财政实力。精准执行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收支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强预算、保基本、控追加、严支出"的原则,对于没有纳入预算的支出原则上一律不再执行,杜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切实增强年度预算的严肃性、完整性和预算约束力。

(四)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全县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高效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更新财务管理制度。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务制度执行,2022年,我们将在现有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完善,同时重新编订财务支付手册和流程图,夯实财务管理的制度基础。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根据《安吉县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案》及县财政局的具体工作要求,倒排落实进度,提早完成现有账户的清理和兼并,实现预算支出管理一体化。全面发挥财政监管职责。对资金的使用、管理、审计等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行再提升,尤其是要建立大额资金、重大工程项目、专项补助资金等监管台账。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制度约束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