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5733636/2025-00017 | 成文日期: | 17421408000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安吉县交通运输局 | |
文件效力: | 有效 |
2024年,县交通局党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135工作体系,有力落实“交通强县”发展各项举措,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实效,有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持续攻坚,全力加快项目推进。全年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23 亿元,全面超额完成市定16亿元目标任务,完成率144%,排名全市第一。一是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前期。统筹多部门力量,持续开展向上争取对接,紧盯各项审批流程。德安高速中段特许经营方案通过省发改委审查并完成初步设计审查,成为我省首批特许经营方案通过审查的项目,并启动征迁前期工作。德安西段已明确实施机构和项目潜在投资人,并启动勘察设计。合温高速完成工可审查,并提前开展勘察设计,各项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二是扎实提升农村路网水平。充分利用财政、国企、专项债、碳汇等资金渠道,累计投入20亿元,建成“五彩共富路”221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215公里,三年行动基本完成。县道水杭线全面建成通车,打通群众期盼多年的西南片区农村公路主通道。扎实推进罗董线、港山线等交旅融合项目及南部天路项目,持续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三是不断完善重要场站体系。鞍山充换电站全面建成投用,目前为全国最大光伏储能充换检一体站。投入5000万元,建成梅溪、天子湖、杭垓、孝丰等4个高速公路驿站,有效提升高速公路服务配套。加快推进数字物流港及公用码头建设,累计完成总工程的40%,全县综合交通场站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2.深化改革,纵深推动探索创新。积极推动交通服务改革发展,不断提升交通发展活力。一是坚持绿色交通发展。在全国率先探索工程车纯电化更新,创新能耗补贴机制,全面构建“政府搭台、国企保障、行业推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累计完成纯电工程车更新412辆,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整体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得2位省领导批示肯定,较好的实现了“两新”工作加速起跑。同时,扎实推进老旧车船淘汰,完成老旧货车淘汰55辆,拆解老旧船舶29艘,超额完成任务。二是推进公交降本增效。新增投入纯电公交30辆,推进35辆公交车“大改小”,新增优化公交线路8条,创新布局高铁站至余村、云上草原、白茶观景台、安澜湖、大麓书院等5条旅游公交专线,探索开通首条“呼叫式”公交和10条“潮汐公交”。更新人才出租车15辆,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三是加快物流发展提质。持续巩固“客货邮”融合四星级样板成果,积极创建全省物流品牌,新增农村物流“客货邮”班线2条,提升村级共富驿站40个。持续推进“公水联运”发展,积极克服贸易形势影响,努力实现内河水运增量,全年完成水路运输周转量34.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2万标箱。四是优化高速免通服务。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免通政策,优化高速公路服务。全年累计实现安吉境内高速免通和“杭安”有条件免通300余万辆次,免通补贴资金累计达到5400余万元,有效促进发展要素流通,积极支撑“双招双引”工作。
3.强化管理,扎实提高治理水平。围绕城乡管理提标、交通执法、平安交通、智慧交通等焦点问题,持续优化行业管理举措,提升治理实效。一是推进城乡管理提标。持续深化“精细养护”举措,争取省级资金5000余万元,实施国道大中修,打造农村公路精品路段5条共100余公里,G235国道、余村大道等一批公路获评全国最美自驾线路。推进“四无四化”治理,确保路域环境整洁美丽。同时,扎实推进城市治堵,完成拥堵路口及重点路口改造11处,新增城市停车位1100个,有效改善城区拥堵情况。二是建强法治交通保障。强化基层矛盾化解,阳光热线及各类信访事项实现100%按期受理和按期答复。狠抓交通违法案件查处,超限率控制在0.3%,低于市定2%的要求。实现工程领域监督执法新突破,全市排名首位。三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抓实“拔钉除患”“治本攻坚”“全链整治”等专项行动,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51处公路边坡治理。完成农村农路危桥改造2座,建设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8公里。完成3处市级挂牌点位、186处事故隐患点整治工作,全年系统总体安全形势平稳有序。四是用好数字交通抓手。建成安吉交通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全省率先建成交通基础设施“一张图”,积极与省级平台开展数据贯通,我县数字交通建设框架成为全省数字交通支撑性架构。
4.党建引领,全面强化内部建设。牢牢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激发系统队伍活力。一是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党建工作责任制。定期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重大信访事件、重要社情民意中苗头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引导梳通。二是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5次、各基层党支部召开学习交流20余次、书记上党课13次、开展警示教育20余次,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全员覆盖。三是突出年轻干部培养。创新实施年轻干部项目首席负责制度,35名年轻干部领办项目,并都取得了积极进展,统筹能力和实干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上挂锻炼2名、第一书记1名、参与全县工作专班14名,年轻干部战斗力不断提升。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重点领域和小微权力治理为突破口,积极打造“清廉站所”,我局获评全市第一批清廉机关标准化示范单位。全系统廉政风险点自查、廉政谈话全员覆盖,党员干部纪律观念和纪律底线进一步增强。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全面紧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交通强县战略,深谋划、抓建设、提服务,有力推进全县交通事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总体工作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落实县委“133”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公路、水路、场站等重点项目谋划和落地,推进县域路网有序提档、突出公共服务降本增效、狠抓行业监管执行效率,确保交通“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持续抓好重大项目谋划。积极关注动态,科学研判政策,加快交通项目的争取和储备,努力把更多的交通项目纳入专项债盘子,尽最大可能新增一批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交通项目,尤其是大项目和优质项目,有效扩大交通项目储备。尤其是重点谋划浙北皖南区域物流中心项目,进一步提升物流集疏运功能,谋划将数字物流港及码头新建工程、梅湖线航道提升工程、浑泥港航道工程等项目纳统打包,不断完善我县物流场站体系。同时,要科学编制全县交通“十五五”发展规划,争取把一批重大项目纳入规划,并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2.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最大努力强化协调争取,紧紧咬定“早开工、快推进”的总体目标,更加有力地开展重大项目攻坚。一是确保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德安高速中段确保上半年落地开工。德安高速西段力争完成初步设计,力争2026年初开工建设。合温高速加快研究推动前期工作,力争2027年开工建设。二是持续提升农村公路路网水平。统筹“南部天路”和“交旅融合”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南部天路项目,大余村环线基本建成。推进罗董线、港山线等一批农村公路项目,强化农村公路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三是全力推进重点场站建设。数字物流港基本完成建设,力争梅溪公用码头进度过半,孝源、净土、南北庄等三个充换电站力争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3.不断提升行业发展能级。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要求,高标准、高品质提升城乡交通服务和管理,为城乡能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一是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常态精细管理。结合小城镇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纵深推进全域公路环境整治,进一步建立优化常态长效的精细管养机制,扎实开展国省干线公路全寿命周期精细化养护,国道、省道、农村公路大中修,打造一批精品路线、精品节点,深化建设养护一体化的探索实践,确保路域环境畅安舒美。二是不断提升现代物流发展质效。持续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压推动“县乡村”三级体系建设,加快村级共富驿站覆盖拓面,积极培育绿色配送示范企业,并争创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同时,进一步强化政策对接、协调和争取,进一步深化助企纾困,力争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三是持续深化交旅融合发展。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加快研究落实公交降本增效,抓好试运行阶段的研判分析,合理推广布局“呼叫式”公交、“潮汐公交”和“旅游公交”等高效运营模式,提升群众出行体验。持续有力推进“杭安畅行”政策,促进高速公路服务升级。
4.积极深化交通改革创新。抓实绿色交通、低空经济、智慧交通等新领域,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更加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业态、新方法,与时俱进推动行业改革发展。一是持续推进绿色交通发展。不断深化“两新”工作,尤其在工程运输车纯电动化更新已有的成果基础上,积极联动相关部门,扩大更新范围,指导实施包括垃圾清运车、冷链运输车、洒水车和渣土车等交通载运装备的更新。二是打造低空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强化协作,统筹推进,努力争得更多政策扶持,谋划城市航站楼、直升机场、无人机机巢、低空航线等项目,努力推进直升机航线首航试飞,加快无人机机库布点积上线运营,搭建无人机飞控平台,全力抢占新风口和新赛道。三是持续加快数字交通运用。要加快推进数字化项目实施进度,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要充分运用数据和算法开展事件研判。依托综合交通智慧平台,有序拓展智慧公路应用场景,进一步强化系统平台功能。
5.牢牢夯实交通发展基石。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法治交通、安全生产、队伍建设等工作,确保全系统平稳有序运行。一是提高“清廉交通”辨识度。实行党建工作清单管理、项目推进、一线督办、现场检验,深化各类创建和典型培塑,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开展基层清廉站所示范点创建,持续推进“清廉交通”建设取得实效。二是全面提升交通执法水平。积极强化系统内部协同和横向外部协调,扎实开展多领域的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以防为主,惩教并举,充分体现科学、有力、常态的交通综合执法成效,大力保障城乡发展环境。三是大力抓实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平安交通建设,突出重大节点、重要事项维稳安保工作。四是不断深化系统队伍建设。加强对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教育,提升干部履职水平,注重突出青年干部的岗位练兵,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