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6023539/2025-00077 | 成文日期: | 17509536000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安吉县文体旅游局 | |
文件效力: | 有效 |
上半年,县文体旅游局全面贯彻各级工作部署,聚力全域全季全天候目的地建设,实干实效,加速推动文体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25年1-5月,全域共接待游客1455.6万人次,同比上升0.8%,旅游总收入198.1亿元,同比上升0.7%;过夜游客890.4万人次,门票收入11.9亿元。
一、2025年半年度工作总结
(一)聚力项目攻坚,产业动能加速蓄积
1.项目引推双突破。招引质效双提升,由局长挂帅主动对接祥源文旅集团、上海城建、浙江旅投等优质投资主体,累计接待客商10余批次。举办第四届乡村文旅运营招商相亲会,吸引客商300余名。1-5月,通过县谋招中心选商文旅项目11个,实现新签约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18个、新竣工项目3个,累计完成文旅项目投资25.58亿元,其中“双百”项目完成率234.34%(排名全市第一)。紫梅体育公园项目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
2.平台能级大跃升。试点荣誉领跑全省,余村旅游度假区成功跻身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荐名单(全省唯二),同步成功争取大余村乡村旅游创全省“五创”综合改革试点(全省唯二),积极谋划推进黄浦江源旅游度假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全面探索考古前置新路径,成功创成农科区列入浙江省文物局考古前置集中试点,成功争取浙江省考古遗址联盟在安吉成立,八亩墩越王陵实现首次对公众开放。
3.产业全链强提质。创新开展星级咖啡馆评比(首批星级咖啡20家),完成3家4A级景区、16家3A级景区复核、1家省级旅游购物场所、1家非遗景区、1家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创建申报,完成小杭坑露营村、深蓝计划等8家文旅“以竹代塑”应用场景示范点建设。深入推进水生态价值转化,形成14条存量漂流“一漂一策”处置方案。进一步开发夜游市场,奇幻嘉乐比夜游项目创五一期间单日客流历史峰值,“九州夜市”成功入选省级重点文旅市集。
(二)加强品牌锻造,市场辐射持续扩大
1.国际传播启新篇。成功争创全省入境旅游创新试点县(全市唯一),首次发布入境游优惠政策,余村、鄣吴等6家单位同时开展入境旅游试点工作,颁发首批安吉入境游体验官聘书,全县首批100家酒店将同步上线booking平台。锚定打造“国际乡村会客厅”目标,构建“AnJi of china、Discover Yucun”全球绿色旅游发展窗口海外传播账号矩阵,特色打造“上海+安吉”、“杭州+安吉”等“一程多站”入境游模式,国际研学游已形成多条特色线路。
2.品牌创建稳推进。以活动赋能,持续举办第八届“年味在安吉”系列活动、浙江省“游购乡村”消费迎春活动等主题活动,推出农文旅融合市集,开展“非遗唱大戏”、“来安观村晚”等各类表演30余场,吸引青年群众超50万人次。完成“在风景里阅读”品牌注册,县图书馆“乡村图书馆”项目入选国际图联(IFLA)营销奖(全国唯一获奖的县级公共图书馆),被评为“全球十大最富创意项目”之一。
3.精准推介拓市场。成功举办了2025年安吉县职工疗休养推介(合肥站)、2025年长三角推广周(江苏站)、2025年中国旅游日5·19安吉文旅惠民周等多场大型推介活动,创新组建安吉文旅推介官队伍,发布“少年非遗说”、“冷艳说文物”等六大IP系列,今年以来,发放文旅惠民礼包1.2亿元,涵盖景区免费游、门票五折券等全链条福利。五一期间“安吉乡村来了一批咖啡青年”话题登上湖州同城热搜榜第一名。
(三)深耕文化内涵,惠民服务提档升级
1.文博活化出彩出圈。成功争取安城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获得全省第四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特色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冷印社乙巳春季雅集展等活动,“余村两山会址保护利用案例”获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案例、“吴昌硕纪念馆师古开今——吴昌硕艺术传承展”获浙江省陈列展览精品奖。2025年,成功新增2家博物馆纳入省级文博场馆免费开放补助名单,全县7家博物馆获省级补助资金313.3万元,金额居全省第一。
2.非遗传承活态延展。完成9个省级非遗茶空间、2个省级非遗体验点、1个省级非遗体验街区申报工作。深化非遗进校园工程,与安吉一小、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打造少儿版的《安吉竹乐》,获市一等奖。成功举办“少年非遗说”故事讲述大赛、地方文化讲座进浙江科技大学等活动,组织龙王山白茶、竹禅迹、马村蚕茧画3个项目参加全国文旅部“非遗购物月”活动,深受广大师生和市民喜爱。鄣吴竹扇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优秀案例、“宋院南禅”非遗茶空间获得省级非遗茶空间。
3.文化惠民全面覆盖。全新打造“安吉大戏”品牌系列活动,构建“老少青”全链条文化服务网络。创新构建“文化基因库+青年创作”融合模式,吸引青年群体组建民谣社、街舞团等文艺社群12个。上半年,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800余场,参与人次超150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37场、文艺赋美活动83场,创排精品节目50个。积极打造省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2个,目前已全部通过市级审核。全县国有、非国有博物馆上半年参观人次达到70万人次。
(四)强化体育赋能,事业产业双轮驱动
1.群众体育全域渗透。充分发挥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引领作用,持续推进省、市基层体育场地设施项目建设100个,目前总进度为58.3%,根据省政府民生实事(万场赛事活动)100场,完成56场,完成县体育中心改造提升项目招投标,严格落实公共体育场馆抵免开放政策,积极倡导各社会健身房、瑜伽馆、球馆参与抵免开放计划,上半年健身人数超17万人次。
2.赛事引流持续创新。高端赛事矩阵基本成型,累计开展各类体育赛事108场,其中国际赛事1场,国家级赛事3场,长三角区域赛事9场,省级赛事5场,市级赛事3场。其中安吉半程马拉松单场吸引1.5万余人次,有效拉动消费超3500万元。今年以来,我县代表队各类赛事奖牌共10金6银15铜。
3.体育产业蓄势壮大。持续壮大体育产业,积极落地水上运动、山地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及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产业,谋划建设云上龙王山高山全季文旅综合体项目、双举塘高山运动综合体、黄浦江源全域低空经济示范项目等40个体育项目。累计已建成70个重点户外运动项目,其中城市体育公园4个、户外山地运动项目36个、水上运动项目26个、冰雪运动项目3个、航空运动4个。
(五)强化安全护航,发展环境稳步提升
1.服务提质优体验。行业持续提质,举办第三届青创文旅服务人员提升培训班、新媒体运营培训班、行业管家技能培训等活动,累计培训超600人次。开展“百县千碗·安吉味道”养生菜烹饪大赛,34家餐饮企业踊跃参赛。组织30余家村咖主理人赴杭学习,推动村咖品质升级,两地咖啡行业协会达成共建。
2.安全生产零松懈。联合多部门开展市场检查,签署长三角跨地区跨部门联合执法协议,共出动362人次,检查企业220家次,消除隐患58处,检查旅行社32家,查处1起违法案件。在消费纠纷处理上,妥善办结263起举报投诉,发放5份消费警示单,上门帮扶企业30余次,立案查处3起违法案件,罚款6.2万元,涉及多领域违法行为。
3.行政审批再提速。助力演艺经济发展,审批营业性演出5586场,同比增长近3600%。完成办结行政许可事项共计57件,接待窗口咨询360余人次,电话咨询2200余次,线上线下材料审核400余次,完成现场踏勘验收企业14家,与去年同比增长27%。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文旅新赛道拓展迫在眉睫。目前,安吉的水上游乐、网红咖啡、精品民宿等产品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全域布局,但西北片区、东部片区等区域旅游发展成熟度不高,潜在的优质旅游资源尚未有效激活,存在同质化发展问题,供需矛盾渐渐显露,项目边际效益递减,急需拓展新的赛道。
(二)文物保护工作形势严峻。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专家认定的安吉县境内三普消失文物数量34处,大部分都涉及轻微违法,虽然及时纠正,目前依旧有部分案件还未闭环,如古城茗静园项目等。
(三)旅游综合保障仍需加强。全域范围内的自驾风景道系统、旅游旺季交通系统等仍需提升。旅游市场管理体制机制仍需优化,管理效能仍需提高。旅游资金、用地、人才等保障仍需强化。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继续聚焦“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结合各级中心工作,深入推进“133”工程,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抓紧项目攻坚。持续推动项目“双进”加速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支持涉水项目、夜经济项目、体旅融合项目等项目落地,争取全年通过县谋划招引例会选商定商项目18个以上,计划总投资超35亿元。2025年统筹推进各类休闲旅游项目70个以上,完成投资45亿元以上。
二是加强消费促进。以活动促消费,全力办好绿洲音乐节等大型音乐节活动,办好第九届安吉玩水节、举办第六届长三角乡村文旅创客大会暨第四届长三角露营大会、浙江省深化乡村旅游“五创”行动等主题活动,精准配套发放各类消费券。举办2025年度文旅领域“以竹代塑”产品推广会,组织开展2025年度A级景区、研学基地、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创建申报工作。
四是抓进入境改革。根据《入境游先行试点实施方案》相关要求,联合各部门落实相关的入境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入境旅游10大创新项目、入境旅游全链条便利化“一件事”改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多项改革措施,推出国际游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同步全面开展入境旅游宣传推广。
四是抓文保传承。下半年,计划争取省级乡村博物馆数量新增4家、全县省级乡村博物馆总数突破30家,创建省级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试点1个、省级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项目2个、旅游领域省级专项改革试点1个。完成8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平安工程建设,完成省级验收。
五是严抓实行业安全。结合游泳热、暑期热节点,联合多部门开展涉水类新业态项目安全生产和执法检查,争取在体育、旅游领域多办几个典型案件,拓宽执法案件领域。持续开展旅游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与公安、市场监管、交通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巩固前期工作成果,共促旅游市场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