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6023539/2024-00148 | 成文日期: | 17331552000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安吉县文体旅游局 | |
文件效力: | 有效 |
安吉县文体旅游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县文体旅游局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聚力全域全季全天候目的地建设,实干实效,推动文体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24年1-12月接待游客3402.1万人次,同比上升7.9%,旅游总收入475.6亿元,同比上升6.1%;过夜游客1920.8万人次,门票收入27.5亿元。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累计斩获各级荣誉41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13项。如连续六年蝉联全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一名,季博文获安吉首枚奥运金牌,古城遗址公园获全国首届文化遗产研学优秀案例等,安吉文旅赛马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旅游业“微改精提”工作、“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等三项工作获省文旅厅赛马激励,安吉青龙村墓群获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宋茗茶博园荣获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非遗茶空间等。
(一)锚定引优育强,“增长稳”的动能更强劲。
1.推动重点项目“落下来”。建立县级重点文旅项目库,入库35个新开工、新竣工、新运营、重点在建类项目。2024年统筹推进休闲旅游项目74个,1-10月完成文旅项目投资40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88.89%,实现新签约项目13个、新开工项目14个、新竣工项目8个。1-10月重大项目投资完成额17亿元,投资完成率超117%。施家坞旅游综合体、荣耀天空之翼、郊外之芯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竣工运营。瀑布咖啡、深蓝咖啡、屳居·万石坞露营等一批新业态成为网红流量的同时完成品牌、模式输出。
2.促进文旅招商“引进来”。加快培育和引进文旅融合新业态项目,部门、平台、尖刀班共同发力,选商文旅项目22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62.7亿元。2024年半年度安吉县全量文旅项目投资指标位列全省第2名。
3.助力市场主体“强起来”。创成云上草原等浙江省千万级核心大景区2家、七彩灵峰等浙江省采摘旅游体验基地2家、领风青云上等浙江省星级购物点2家、木田峪露营地浙江省4C等级帐篷露营地1家、田园嘉乐比等浙江省智慧景区3家、宋茗茶博园等市级研学基地3家,申报和也健康博物馆等浙江省科技体验旅游点5家、余村等江南文化大学堂4家,举办各类文体旅推广活动88场。
(二)聚焦提质升级,“产业兴”的步伐更坚实。
1.品牌推介向外拓展。围绕“绿水青山 旅居安吉”县域品牌,持续推出跟着微短剧、跟着赛事、跟着音乐、跟着影视去旅行,统筹县域重点文旅资源在亲子旅游、青创旅游、银发市场中求突破,持续做好线上线下同步营销推广。云上草原、深蓝计划纳入全省文旅爆款培育名单,户外运动天堂、安吉村咖、安吉研学游、考古大学堂成为长三角流量产品,1-10月全网传播量达11.7亿。持续办好长三角露营大会、吴昌硕诞辰180周年纪念活动、两山户外运动多项赛、首届新青年运动会、玩水节、观星节、年味在安吉等品牌推广活动。
2.品质景区向高攀升。制定《安吉县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3-2025)》,创成云上草原等3家景区智慧化提升家,君澜度假酒店、星空天文酒店、松鼠部落酒店创成湖州市“百县千碗·湖州味道”旗舰店,开元嘉乐比酒店、悦榕庄酒店创特色文化主题酒店及品质旅游饭店通过市级初评。组织景区相关负责人业务专题培训6场,完成设备更新投资5497万元,
3.产品研发向新延伸。大力支持乡镇、企业、文博场馆研发特色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醉野白茶啤酒获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浙山白”安吉白茶饮等19件产品获2024“浙派好礼”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评选活动奖项、“竹”咖啡豆手链等4件产品获2024湖州市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奖项、丰生民宿等2个团队获湖州市“触网上云 营在当夏”创意营销挑战赛奖项。
(三)聚力传承创新,“文旅+”的融合更深入。
1.新业态培育创新奋进。完成全县53家露营地申报材料及部门审核意见汇总,完成浙江省星级帐篷露营地申报12家,创成浙江省CCCC级露营地1家。成立安吉县旅游协会露营与咖啡分会,举办“以竹代塑”进“村咖”主题沙龙,积极推进“乡村咖啡”业态创新发展,启动品牌商标注册。推出“考古+研学”线路2条,安吉“考古大学堂”系列研学课程成功入选全国文博社教宣传展示活动百项创新案例。
2.千家乡宿纵深开展。完成18个村投入民宿(乡宿)共富村项目创建,推动600余家新建(改提)乡宿,总计完成奖补7545.16万元,其中涉及农户282户,资金5900余万元。完成2024年度乡宿认定170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00家),培育省等级民宿8家、县等级民宿(乡宿)26家。圆满举办安吉县第三届文旅运营招商相亲会,招引客商300余家,推进了50余个乡旅项目洽谈、1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1.5亿元。
3.赛事旅游如火如荼。打造黄浦江源旅游度假区、苕溪绿水经济带及灵峰街道运动休闲乡镇等赛事平台,引入户外项目8个,吸引投资38.7亿元,吸引1.2万名参赛人员在安游玩。成功举办全国性赛事活动10场、省级赛事15场、全县各类体育赛事230场,参与人数超20万人次。季博文获巴黎奥运男子双人划艇500米金牌,戴丹丹获世界杯武术冠军。
4.非遗文保亮点纷呈。完成13个市级非遗项目、4家市级非遗工坊、1家省级非遗工坊、1家非遗省级体验基地申报,开展74节非遗课程进校园。邀请麦迪、傅园慧等体育明星来安,为安吉白茶非遗项目助力。成功举办全省自然遗址日活动,“宋茗非遗茶空间”获评首批省非遗茶空间。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文物70余处,完成全县8个千万工程项目、20个重大项目考古服务工作,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八亩墩保护展示工程项目获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
(四)着眼惠民乐民,“服务优”的效能更充盈。
1.队伍建设多管齐下。抓紧抓实干部人事、基层党建、人才管理、主题教育等工作,推深做实党纪学习教育,赴嘉兴南湖开展庆祝建党103周年暨“忆初心、强党性、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周三大课堂”“周一微党课”优势,扎实开展“七张问题清单”整改工作,主动发现上报问题,其中2个问题被列入市级案例,2个问题被列入省级案例,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2.文化惠民走深走实。抓牢提升“文艺赋美”工程质效,开展“文艺赋美”演出250场,创排精品节目50个,组建优质志愿者团队5支,打造精品演出点位5个,培育古装类文艺赋美精品演艺项目1个,成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500余场,参与人次近300万。新建城市书房2家、文化驿站2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0个。
3.公共服务巩固提升。完成微改造项目285项,累计投资10.3亿元,投资完成率95%。新获评省级旅游驿站2个,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入选浙江省文旅深度融合典型案例。
完成建设旅游驿站4个、乡村公共游憩地3个、旅游厕所9个、停车场31个、慢行绿道10个、标识标牌8处。全面完工省级民生体育基础设施项目18个,新增体育场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
4.市场管理安全有序。创新成立安吉县旅游矛盾调解委员会,化解率100%,各类旅游投诉同比下降51%。强化巡查检查,截至10月底,旅调委处理调解涉旅投诉748起,化解矛盾524起。日常巡查出动检查1576人次,检查632家次,违规115家次,双随机抽查次数490次,专项检查143次,双随机抽查占比76.90%;行政处罚立案调查27件,办结案件26件,罚款630500元,没收非法所得2550元,重大案件7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产业不够强。一是产品同质化现象多。露营地、民宿村、文创产品研发等均存在同质化竞争情况,对本地域文化挖掘不深、主题体现不够明显,没有形成独立的品牌特色和流量影响。二是灯塔型旅游项目少。我县没有名山大川,缺大投入文旅项目,类似云上草原景区在长三角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还未能形成现象级爆款产品。尤其是文旅融合、科技潮玩、夜游夜娱类项目屈指可数。
(二)要素保障难。一是在人才保障方面。高层次的文旅人才培养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品牌推广、导游讲解、职业经理人等人才短板亟待补齐。二是在土地保障方面。限于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以及保护红线的刚性执行,文旅项目落地带来更多挑战。三是资金保障方面。品牌推广的资金不足,对县域旅游品牌营销造成较大影响,在小红书、携程等OTA平台的硬广投入和活动开展直接减少。
(三)文保压力大。一是基层文保相对被动。安吉区域面积大、文物分布分散,乡镇(街道)文化站人员短缺、更换频繁,文物日常巡查未实现技防+人防,部门联动管理还需加强。二是文物安全形势严峻。法人违法情况依旧存在,项目开发文物考古前置在时间统筹和资金保障上矛盾突出。文物“四色”管理试点工作需进一步创新,厘清项目库,靠前服务做好考古前置工作。
三、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乡村实践“53311”安吉路径,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加快打造“夏季玩水、冬季滑雪、周末度假”全域全季全天候旅游目的地。
(一)突出一个引领。切实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强化政治堡垒建设,充分利用党纪一刻钟、周三大学堂等形式,压紧压实推进清廉文化、清廉机关、清廉景区建设,锻造讲政治、专业务、会服务的文旅干部铁军。
(二)把握两个抓手。牢牢把握项目建设和市场主体两个主要抓手,聚焦大余村、灵峰国家旅游度假区、黄浦江源度假区、西苕溪临港绿水经济带四大招引版图,加快落地一批牵引性项目、培育一批高质量市场主体。争取县谋划招引中心文旅项目15个以上,实现文旅项目签约15个以上、全年盘活低效用地项目5个以上,新开工项目10个、新竣工项目8个,争取超额完成年度文旅项目投资45亿元的目标。
(三)加快五个提升。一是青创文旅提能扩容。系统总结提炼“青创文旅”人才相关模式经验,注重民宿管家、文旅规划、乡旅运营、文旅电商等领域人才培养输出;引进创意策划、数字文旅研究等文旅前端产业,延长农文旅、文商旅、文旅康养、文旅制造等“文旅+”产业链;发展文商旅体综合体、冰雪运动、非遗文创、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引进文化展会、体育赛事、文旅相亲会等新IP,构建“青创文旅城市”品牌矩阵。二是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探索创新打造一系列新场景、新玩法和新活动,增强游客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为爆款培育项目注入新活力,让“流量”变“留量”。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村咖”、露营、音乐节、户外运动等有特色、有流量、有市场的特色文商旅项目,创建夜间经济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三是文化惠民提标扩面。重点打造文化惠民品牌矩阵,计划开展送戏下乡、送展览讲座等群众文化活动300场、文化走亲活动12场,全民阅读活动500场、送书下乡及流动服务不少于3万册。计划培育10个公共文化共同体、100个文化微单元。积极谋划第二个省级文化标识项目“古越文化”基因激活项目,形成1+1+5文化基因格局。四是体育赛事提质强基。2025年,计划全县体育场地面积增加面积8.7万平方米,完成皮划赛艇基地改造建设、体育中心(龙山馆)室外场地改造等。办好2025年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大会,重点做好黄浦江源度假区云上龙王山高山全季文旅度假综合体、飞拉达运动公园等项目建设。举办国家级赛事2场、省级10场、县级200场以上。备战港澳第十五届全运会,做好安吉籍运动员地跟踪保障(皮划艇),全力夺牌。五是监管效能提优固本。圆满完成四普工作,建实遗址公园群落,实施安吉“四名”工程。不断做好考古小学堂、做强考古大学堂、做优昌硕文化品牌,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制,抓好“排查-发现-整治”工作闭环,做好重点执法和监管协同。持续探索旅游企业信用星级评价监管机制,深化从业人员培训、业务技能比武、服务质量晾赛、文旅投诉“诉源治理”等五大行动,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