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452009XD/2025-00041 成文日期: 2025-07-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昌硕街道
文件效力: 有效
以“党建红”推动“生态美” 昌硕街道2025年城乡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5-07-03 11:30:49

“党建红”推动“生态美”

 昌硕街道2025年城乡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

实施方案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拟对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深化运用,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加快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街道城乡人居环境水平,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城乡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水平,全面助力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建设。

二、工作机制

(一)专班推进机制。成立街道生态文明专班,统筹协调街道辖区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体包括涉及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制定和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边界、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实抓好街道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二)载体运用机制。结合“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的契机,进一步深化运用每月主题党日,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广泛发动党员干部、村组力量、志愿者、村(居)民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充分发挥好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和村(居)民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三)问题交办机制。全面排摸和梳理街道辖区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按照属地上报、巡查发现、上级督办、媒体曝光等分类分级实施问题交办机制,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督促限期整改,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

 (四)包片联户机制。牢固树立“干部包片、党员联户、群众参与”的工作理念,实行联系领导包村社、村社干部包村组、党员联系居民(农户)的工作模式,引导居民、商户主动做好“庭院整治”和“门前三包”,把环境整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画好党群联动“同心圆”。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生活垃圾治理。持之以恒推进垃圾分类,城镇住宅小区生活垃圾治理以撤桶并点、“两定四分”为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一框两桶”上门收集为主,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分类实效。

(二)推进预征土地整治。按照“一地一策”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加快闲置地块利用,不能空着或荒废;针对不确定的地块建设高标准围挡,清理地块内白色垃圾、露天粪缸粪桶、赶鸟旗等,杜绝偷倒垃圾、乱焚烧、乱搭建等现象的发生。

(三)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合综合执法局、住建局、城投集团大力实施城市焕新行动,针对农贸市场、安置小区、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等薄弱环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管理,重点对乱停车、乱占道、乱堆放、乱扔垃圾、乱搭建等现象开展整治。

(四)推进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居民群众开展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扎实推进美丽村庄、美丽村道、美丽河道、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的荣誉感。

(五)推进水域环境综合整治。落实河(湖)长制,实行“一河一策”“一点一策”,全面清理河塘沟渠白色垃圾和漂浮物,进一步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确保省控断面水质全年达到Ⅱ类水质及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六)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落实“路长制”,联合综合执法局、交通局、城投集团对省道、县道、村道沿路沿线进行全面整治,彻底消除沿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完善道路沿线绿化美化,全面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对破损、不规范标牌进行拆除、维修或更新设置,可视范围内无垃圾、无污染。

(七)推进无功能建筑物整治。全面开展村庄残垣断壁、废弃畜禽圈舍、废弃厕所等建筑物(构筑物)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实行销号处理;广泛动员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并组织村民拆除一些没有保护保留价值的破旧危房,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有碍观瞻、影响交通的破旧房屋以及乱搭乱建、占道建设等违法建筑物和构筑物。

(八)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充分利用村庄公共场所、道路两侧、河道沿岸、庭院及零星闲置地等边角空地,以乡土树种为主,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和撒播草花,绿化美化村庄。

四、方法步骤

(一)细化责任(2月20日前)。结合实际合理编制街道方案,明确整治小组责任人、目标任务、清单台账,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治理。

(二)宣传发动(2月底前)。召开街道动员会,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微信群、电视报纸等多种宣传途径,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

(三)推进落实(2月25日-7月31日)。集中5个月时间,全面聚焦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镇村联动、条块包保压实责任,网格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取得实效。注重在实施过程中创新工作机制。   

(四)长效落实(8月1日开始长期坚持)。及时总结提炼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有关经验固化成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成立街道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下设生态文明专班办公室,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村社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认真谋划和制定活动方案,在每月15日前上报环境整治集中推进日点位信息(联系人:王璐;联系电话:15088301558)。

(二)注重氛围营造。积极开展“美丽庭院”“美丽小区”“美丽楼道”评选、挂牌等活动,增强居民保持优美人居环境的荣誉感;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志愿者、社会组织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强化结果运用。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纳入党建重点工作开展日常调度,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工作不力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将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深度结合,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指标。

(四)多方力量参与。建立“党组织+党员+群众”共谋、共建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发挥党员主力军作用,用好党员承诺践诺等载体,动员乡贤、妇女、群团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协同发力;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激发群众参与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